APP下载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调查
——以一所江苏省211理工大学为例

2016-03-16宫蔷薇

文教资料 2016年18期
关键词:英语翻译学期大学

宫蔷薇

(中国矿业大学 外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调查
——以一所江苏省211理工大学为例

宫蔷薇

(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矿大作为一所211理工大学,在本科二年级第二学期开设了整个年级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作为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中的一个尝试,此次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分为文化翻译和科技翻译两种类别,涉及学生和教师人数众多。在肯定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进行翻译教学重要性的同时,此次教改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的应对策略和课堂安排,学生的上课体验和问题反馈,凸显了集体备课和任务教学法的优势。翻译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以后的大学英语翻译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教学改革课堂安排

引言

本文关注中国矿业大学(以下简称矿大)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研究,矿大是一所理工科为主的211学校,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学校为大一大二的学生设置一共四个学期的英语必修课程。为了应对学生出国、就业、再深造的多重需求,顺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对大学毕业生英语水平多方面的要求,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最近几年一直在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学改革尝试,对于2014级和2015级的学生而言,到了大二最后一个学期,除艺术体育班之外,几乎整个年级的在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统一选修翻译课程。

翻译课程设置分为两种,一种是文化翻译课程,一种是科技翻译课程。2014级在校大二一个年级应选修大学英语课程的学生共有5434人,通过学校自己的英语水平测试而达到免修的学生大约有1680人。免修的学生也可以参与第四学期英语的选课,但不需要参加期末考试。没有考试的压力,免修又选课的这部分学生的出勤率相对较低并具有浮动性。除此之外,整个年级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统一上翻译课程,将近四千人同时开课的规模远大于英语专业本科或翻译专业硕士课程不足百人的上课局面。

很多学者都曾指出大学英语翻译课程设置的局限性[1-2],而在矿大,大学英语的翻译课程不再像从前一样仅仅局限在公共选修课的范畴。这种大面积覆盖的翻译课程设置,对大学英语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否认地具有突出的教学和学术意义。

一、研究方法

笔者对11名翻译任课教师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每次访谈大约不间断持续40分钟到一个小时。这11名教师都正在教授大学英语的翻译课程,共有一级班教师2名,二级班教师9名,三级班教师2名,其中包括跨级教师1名(该名教师既承担一级班也承担二级班的教学)。这些接受访谈的任课教师中还有文化翻译和科技翻译的小组长各1名和年级主任1名。

二、课程选择

学生在大一入学的时候会通过英语水平考试的方式进行分级,每一个年级的学生英语水平分为三个等级,水平由低到高分别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学生人数与等级大致呈现正态分布的情况,二级班学生最多,一级和三级班学生明显较少。理论上无论是哪一个级别的学生,都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学习目的,从科技翻译和文化翻译中进行选择。

而实际的选课操作过程中,绝大多数2014级的学生在第四学期并没有进行新一轮的大学英语选课。为了解决频繁的选课所导致的师生关系平淡,教学模式不连贯,教学科研难以持续进行等问题,矿大之前实行了多年的每学期学生选英语课的模式在2014级第四学期结束。从2015-2016第二个学期开始,学生不再每学期重新选择大学英语课,对于2015级及其之后的学生而言,四个学期将是固定的英语任课教师。整个年级的翻译教学恰好始于停止大学英语选课这一学期,如此一来,尽管有两种翻译课程,学生在保留上学期英语教师的同时,也默认选择了该教师所教授的翻译课程。受访教师普遍反映在所带班级上课时段没有变化的前提下,第四学期班上的学生都是上学期的老生。但不排除个别教师上课时段的变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少部分学生任课教师的改变。

二级班的大学英语共有任课教师23名,其中11名教师教授文化翻译,12名教师教授科技翻译。相较二级班而言,一级班和三级班的任课教师明显较少,分别有4名和5名,其中不排除跨级带班的教师。由于教师带哪种翻译课程、文化翻译还是科技翻译,并没有在各个级别刻意地统筹安排,二级班11/12刚好持平,而一级班和三级班则严重失衡。一级班4名教师全部是科技翻译,三级班5名教师中则只有1名教师是科技翻译。

三、课程设置

一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共有64个学时,其中32个学时为听说训练,剩余32个学时进行科技或文化翻译的教学。听说课和翻译课穿插进行,每周4个学时的英语课程,2个学时为听说课,2个学时为翻译课。

四、备课情况

为了不断提高大学外语的教学水平,矿大一直在陆续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2016年第四学期英语课全部设置为翻译课程是教学改革之后第一次大面积的翻译课程设置。在之前2012和2013级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中,也出现过翻译课程,但当时翻译课程只是第四学期英语选修课程的一种。除了翻译课程,还有中西文化对比、新闻英语、口语等课程可以选择。

对于大部分的大英教师而言,翻译并非他们专业,单独开设翻译课程对他们而言也是第一次。从教材的选择、课程的准备到课堂的管理,一切都充满了挑战。为了更好地准备课程,统一整个年级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科技翻译和文化翻译分别成立了备课小组,每个备课小组各设有组长。尽管科技翻译和文化翻译选择的教材不同,课程侧重有异,但是两个课题组都涉及翻译的技巧和基本理论的讲解。因此,两个小组的备课活动并非完全独立区分,而是在各有侧重的同时,注重小组之间的交流。例如,关于基本的翻译理论的内容,两个小组统一备课,集体准备同一份教案给教师们做参考。

集体备课为了提高效率,科技翻译和文化翻译备课小组内教师们自由组成团队。相较于一个小组二十多人同时备课,四五个人的团队协作则更加集中高效。每个团队领取相当的备课任务,以团队为中心进行备课讨论和准备,以制作出详细的课堂PPT作为产出结果。这些集体备课的课件统一提供给小组内所有的教师以供参考。大部分教师表示,集体备课的课件中有丰富的翻译素材和内容。教师拿到集体备课的课件之后,会根据自己的授课风格和课堂进度,以及学生的水平,进行适当的取舍添删。最终课堂使用的课件,一般是集体备课课件基础上经任课教师筛选添加后的内容。

集体备课与参考修改相结合的方式不仅统一了课程进度和课堂内容,提供了丰富的课堂素材和活动设置,同时给任课教师充分的自由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经实践证明,是大范围开展翻译课程的有效方式。

五、课堂情况

受访教师对于课堂的反馈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大致可分为三类。

大约占访谈人数一半的教师严格按照集体备课所设置的课堂活动进行上课。学生通常需要完成课前预习、课前翻译、课上翻译和课后阅读四个环节,这些活动都是与课堂进度一致的翻译练习相结合的。这部分教师明显地体现了对课堂活动控制的自信心,对学生的表现表示满意,同时获得积极的学生反馈,甚至有学生表示翻译课程比之前的综合英语课程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收获。

与此相反的则是有两名教师明确表示给大学英语课程的学生讲授翻译课程存在很大的压力,同时有个别教师表示实际课堂授课效果并不很好,对大学英语开展翻译课程表示怀疑,课堂内容的推进存在较大的困难。学生的中英文水平欠佳,翻译无从谈起。甚至有的教师表示课堂不是在讲授翻译技巧和翻译实践,而是在借翻译的材料给学生补习词汇和语法的知识。

其余教师则处于中间状态,课堂推进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可以保持基本的进度,学生也学到了一些翻译技巧,感到英语水平有一定的提高。

课堂反馈和教学体验较好的教师普遍都采取了任务型教学,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教学活动成为课堂的常态。无论是翻译练习、课堂讨论还是学生互评,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以小组为单位的互动活动,使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先通过与同学交流探讨对文本的理解,之后通过对其他小组译文的分析反观自己的译文,再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体会不同翻译方法的实际运用。有的教师会将不同小组的译本统一整理出来供全班学生分析,不再强调一个正确的译本版本。同一原文不同译文的直观展现,让学生对翻译的不同处理处理方法有直观的认识。

还有一部分教师没有分组,以学生个体为单位开展翻译任务的活动,效果也同样突出。这种方法适用于英语水平相对较高的三级班学生,学生自己的语言能力使他们对原文和译文的判断更加准确。只需给他们下达任务,大部分学生就会自己分析原文,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和工具并产出译文。无论是以小组为单位还是以学生个体为单位,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置普遍显示了良好的效果,也应验了之前研究者的假设[3-4]。

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面向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大范围开展翻译课程,对学生和教师都是挑战。通过对11名一线教师的访谈进行总结,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合适的大学英语翻译教程

学生普遍反映教材难度大,课堂进度偏快。相较英翻中而言,中翻英对学生的母语理解和英语语言组织的要求更高。学生的直观感受与教师的意见反馈基本一致,大部分教师也反映教材偏难,面向大学英语的翻译教材的稀缺情况[1],多年来一直没有改进。针对英语专业的文化翻译教材,以及专业性极强的科技翻译教材,这两类教材对于普通的大学二年级学生而言,无论是语言还是专业知识都造成了比较大的困难。部分受访教师针对这一问题,积极地搜寻其他翻译教材作为补充和参考,灵活地课堂内容设置缓解了单一教材所呈现的难度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可以在一个学期的翻译课程之后,组织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之上,总结上课遇到的普遍问题,整理课堂资料和有专业特色的材料,编写适用于理工科学校、同时适应本校学生大学英语水平的翻译教材。

(二)翻译课时量偏少

与翻译教材普遍偏难相对应的是翻译课时量偏少,而这一问题同样也是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普遍问题[1]。尽管整个年级的学生在大学第四学期都选修了翻译课程,然而翻译课程只开展一个学期,并且每周只有两个课时。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面对英语水平级别较低的学生时,课堂推进具有很大的问题。简单地压缩听说课的课时来弥补翻译课,目前看来并不具有实际操作性。解决翻译课程的课时问题,还需要从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入手。可以在前三个学期就有意识、系统地在基础英语教学课堂引入翻译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逐步为第四学期的翻译教学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三)师资队伍需要进一步完善

集体备课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大部分教师翻译专业训练的缺失,然而,具体授课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对翻译整体的准确理会和把握,对学生作业的处理和反馈,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需要更加专业的翻译训练。整个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需要对骨干教师加强培养,例如鼓励教师申请翻译方向的博士学位继续深造,同时对普通教师进行短期培训,参加暑期的集训班或者网上视频学习。

(四)翻译课程的总体目标性有待增强

依据偏难的翻译教材所设置的教学目标在具体实施中面临困难,学生应该达到的翻译水平和掌握的翻译技巧在不同的级别班应有不同的设定。课堂教学效果应该在以后的工作实践或考试中有所体现,例如针对四六级,研究生英语考试中的翻译题目,甚至针对翻译等级考试。这就要求课程设置之初,就对具体的目标有直观的认识,并在课程安排和备课中,做到有的放矢。

(五)学校水平考试忽视翻译测试

矿大拥有自己的英语水平测试系统,通过水平考试的学生可以免修之后的大学英语课程,2014级免修的同学则不需要修第四学期的课程,即英语听说和翻译课程。然而,这种筛选之中存在不合理的因素,因为免修的学生所通过的水平考试并没有测试翻译的水平。这就意味着这些在英语听说读写方面有良好表现的学生,其翻译能力并不一定达标,而这些学生却免修了第四学期的翻译课程。如果之后的教改仍然推行一个年级在第四学期统一的翻译教学,就应该在水平测试中添加翻译的相关题目,检测学生的翻译能力。

结语

作为一所国家重点高校,矿大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所做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就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而言,所涉及的教学对象和教师数量都具有前所未有的规模。面对巨大的教学群体,矿大的大英教师在课程设置、课堂安排、教学实践等环节的尝试对全面推进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集体备课、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突出作用值得借鉴,适用教材的缺乏和翻译专业教师的培养等问题则亟待解决。翻译教学现状更深入的研究需要学生的反馈细节和数据分析,后续的研究将进一步进行学生和教师问卷调查,通过科学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来验证。

[1]李忠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9):47-49.

[2]罗选民.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J].中国翻译. 2002(04):58-60.

[3]王树槐,栗长江.中国翻译教学研究:发展、问题、对策[J].外语界.2008(02):27-33.

[4]王玉西.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翻译.2010(6):29-33.

2014年中国矿业大学公共基础课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4JC09)的研究成果;2014年中国矿业大学教学模式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4MS02)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英语翻译学期大学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大学》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高中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