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商务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

2016-03-16彭铁光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201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外贸商务课程体系

周 道 彭铁光(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201)

国际商务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

周道彭铁光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201)

国际商务专业群是以国际贸易各环节为主线,以其中主要岗位为依托而建立的专业或专业方向组成的集群。建设国际商务专业群对于高职院校对接就业岗位、增强竞争力、降低办学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国际商务专业群必须围绕职业岗位、学科基础和本地区特色,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管理体制建设为保障进行构建。

国际商务;专业群建设;高职院校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提高办学实力与竞争力,促进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各高职院校纷纷加强专业群建设。所谓专业群,是指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由若干个相关专业共同组成的一个专业集合[1]。专业群所涵盖的专业可以属于同一学科体系,也可以不同。国际商务专业群是指以国际贸易各环节为主线,以其中主要岗位(如外销员、单证员、报检员、跟单员等)为依托而建立的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国际商务等专业或专业方向组成的集群[2]。

一、国际商务专业群建设的必要性

(一)适应国际贸易新形势,对接就业岗位的需要

受国际环境和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我国经济由过去的单一注重高速增长转为注重经济质量全面提升、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以及发展动力创新的新常态[3],带来我国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和外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随着新的外贸岗位不断涌现,为适应对接就业岗位的需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也需要不断更新,国际贸易专业需要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以培养高素质的满足外贸实际岗位需要人才。然而院校如果一味地根据产业链变化调整专业设置,会导致专业过于分散,浪费教学资源。只有采取专业群的形式进行专业建设,集中办学力量,才可以形成合力,增强办学实力,适应外贸发展和就业岗位变化[4]。

(二)形成特色和品牌,增强竞争力的需要

随着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许多高职院校都相继开办了国际商务相关专业。要想办出专业的特色和品牌,提高专业竞争力,需要师资力量、教学条件、资金投入等各方面的支持,必须把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集中力量谋发展。院校采用专业群的形式,可以汇集有限的教师资源,形成数量优势和结构优势,有利于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优秀教师利用率,充分发挥教师特长;专业群中各专业之间可以相互促进,重点专业带动一般专业,优势专业之间取长补短,形成院校特色。

(三)共享教学资源,降低办学成本的需要

高职院校建设国际商务专业群,可以有效共享师资力量、基础课程、实训设施等教学资源。专业群中的各专业有共同的基础课程,学校可以对群中各专业的学生统一进行基础课程教育,对商务英语等课程采用个专业共同授课的形式,充分利用教师力量。另外,高职院校实训课程投资巨大,需要建设实训实验室、实习基地等设施,而且需要针对国际贸易产业链的变化及时更新实训设施。专业群内各专业具有相似性,实训所需要的设施具有很大的通用性,采用专业群建设,可以有效利用实训设施,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相关实训室进行系列化建设,避免设施闲置浪费或利用率低,使优质设施得到充分利用和共享,降低办学成本,提高教学效果。

二、国际商务专业群建设的原则

(一)围绕职业岗位构建的原则

国际商务专业群的设计和构建应该以国际商务中的职业岗位为依据。高职院校进行专业群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毕业后顺利找到工作创造有利条件。针对职业岗位进行专业群设计,充分考虑外贸企业主要岗位的背景,将外销员、跟单员、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等岗位的能力需求作为专业群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使专业建设更加符合国际商务的实际业务情况,满足企业岗位的需要,畅通毕业生就业渠道。随着国际商务的发展,外贸企业的岗位需求也会发生变化,需要根据岗位需求调整专业群的内容,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国际贸易需要。

(二)围绕学科基础构建的原则

高职院校每个专业都有一定的学科基础,将学科基础相同或相近的专业组成专业群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共享。专业群内的专业由于技术领域相近,在学科基础上有相当一部分共同的理论、技术、技能基础。围绕学科基础建设专业群,以优势、重点专业为核心,充分利用优势专业的教师、实训设施、课程资源等带动其他专业的发展,优势专业带动一般专业,实现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共同发展;专业群中各专业具有共同的学科基础,便于各专业之间进行交流,也便于共享优质教学资源,集中有限的教学资源增强专业群学科基础[5]。

(三)围绕本地区特色构建的原则

相较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大多数毕业生更倾向于在本地就业,从事的工作更能体现本地区的区域特色。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群建设过程中,不能直接照搬其他区域的高职院校的建设方法,要对本地区的外贸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本地区外贸企业岗位需求和外贸业务特点,国际商务专业群在不同的区域应该具有不同的特色。专业群建设要以本地区的外贸企业为主要就业目标,以本地区特色岗位为研究内容,使人才培养与本地区外贸特色产业紧密结合,培养出在本地外贸企业更有竞争力的毕业生。

三、国际商务专业群建设的内容

国际商务专业群建设包含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课程体系建设是核心,师资队伍建设是根本和关键,管理体制建设是重要保障。高职院校需要统筹各方面的建设内容,立足院校实际,不断完善国际商务专业群建设。

(一)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群建设的核心内容,体现了一个专业群的培养目标,反映了院校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模式。国际商务专业群只有首先设计与外贸行业相对接的课程体系,才能够培养出适应外贸业务发展的合格人才,实现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群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与单一专业的课程体系不同,专业群的课程体系更强调整体框架设计,课程之间紧密配合,课程之间要充分共享教学资源,与专业群的行业标准对接,积极发挥专业群的优势,培养出符合外贸行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高职院校进行国际商务专业群的课程体系建设,需要围绕本校的核心专业建立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包括数字化精品教学课件、国际商务经典示范案例、知识点素材和考试题库等。通过集中师资力量建立教学资源库,可以发挥集体优势,整合优秀的教学资源,实现各专业之间进行交流和资源共享,凸显专业的示范和辐射效应,提高整个专业群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不只是理论课程体系,还包括实践教学体系。对于从事国际商务的高职毕业生来说,实践能力高低是能否找到理想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实践能力培养在专业群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群的实践方式主要有校内实训基地模拟实训、外贸企业实习锻炼等方式。其中,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充分考虑专业群各专业的实训需求,统筹考虑实训软硬件设施、实训指导教师、实训场地等因素,实现资源共享和最大化利用,建设满足各专业需求的整体化的综合校内实训基地。

(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群建设的重要保障,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提高专业群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国际商务专业群教师需要掌握多种岗位的职业技能,密切关注外贸业务发展动态,经常到外贸企业参与岗位实践。构建专业群师资队伍,一方面教师队伍结构要合理,既有专业带头人又有骨干教师;另一方面,要有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双师型”教师。

专业群的建设有利于将群内的教师资源集中起来,形成教师集群,可以更好的保证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在此基础上,还要形成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首先,专业群内要有专业带头人,负责组织开展课程体系建设、规划专业群发展方向、制定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等。其次,专业群还要有一大批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一般从核心专业中选择业务过硬、教学水平高、领导能力强的教师担任,是教师队伍的核心力量,对专业群的成长壮大具有重要影响。骨干教师是专业群师资队伍的基础,是开展各项教学工作的主力军,专业群的建设需要一大批骨干教师。

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既具有理论素质又具备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虽然许多高职院校都着力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但始终未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双师型”师资不足依然是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难题。专业群建设可以聚集起相近专业的师资力量,提高“双师型”教师的使用率,更好地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关键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要提供条件,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一方面积极联系外贸企业,让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在工作中积累岗位经验;另一方面,吸引外贸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员工到院校任教或兼职,把真实的外贸案例和外贸工作经验带到校园。

(三)管理与评价机制建设

管理与评价机制建设是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群建设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的专业管理目前一般采取学院、系、教研室等管理体制,这种体制有很多局限性,不适合专业群的要求,不便于群中各专业之间的交流,不利于专业群的发展。专业群管理应当通过柔性化的专业管理提高专业拓展和滚动发展的能力。专业群管理机制建设就是在专业群建设目标和建设原则的指引下,建立健全专业群的组织机制、监控机制、教学机制和课题研究机制。专业群的管理要求打破专业之间的界限,将业务管理与职能管理结合起来,进行管理模式创新。

建立专业群的评价机制,对专业群进行有效评价,促进专业群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根据评价情况及时发现专业群存在的不足,不断完善专业群设置,为专业群的良性发展和改进提供保证。建立评价机制最主要的是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学环境、实训设施、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管理方式等要素进行合理量化分析,评价目前专业群建设是否科学,找出专业群建设的短板,发现还存在哪些需要改进的方面,指引专业群的改进。

[1]周玉梅.“1+X”模式下高职国际商务类专业群构建研究与实践[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132-133.

[2]陈岩.论构建“宽基础、活模块”的国际商务类专业群[J].职业教育研究.2010(11)17-18.

[3]吴轶群.新常态下对接国际商贸产业集群的国际商务专业群建设探析[J].2015(3)143-145.

[4]陈林杰.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的路径研究与实践案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9)(26):3,4-35,43.

[5]赵昕.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实践的思考与认识[J].高等职业教育.2011(12)3-7.

责任编校:饶敏

Study of Establishmentof InternationalBusiness Specialties Cluster

ZHOU Dao PENG Tie-guang
(Hunan InternationalBusiness VocationalCollege,Changsha,Hunan,410201,China)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pecialty group is a cluster of specialties or specialty fields with all link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s the main line,relying on the main positions in the business fields.To establish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pecialty group is highly significant for vocational colleges docking employment positions,enhance competitiveness,reduce the costofrunning a school.The internationalbusiness specialty group should be established centering around employment post,the discipline foundation and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In the establishment,curriculum system should be the core,teacher team is the foundation,the managementsystem is the guarantee.

internationalbusiness;establishmentofspecialties cluster;vocationalcolleges.

F740-4;G642

A

2095-7955(2016)03-0091-03

湖南省情决策与咨询研究课题《基于湖南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专业群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5BZZ069)。

2016-04-05

周道(1982—),女,湖南外贸职业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外贸商务课程体系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