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背景下文学的存在方式与传播策略
2016-03-16陆璐
陆 璐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系,广东 广州 511450)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文学的存在方式与传播策略
陆 璐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系,广东 广州 511450)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技术革新使媒体传播步入全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现代文学的发展颠覆了传统文学的存在方式与传播途径,同时,也使现代文学的发展达到新的广度。就传播而言,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文学由传统文学的遥不可及变为现在的触手可及,传播的广度达到历史峰值,这种现状在传播技术的继续发展中必将得到更大的普及,使文学作品的传播真正实现全民传播。该文就全媒体时代背景下文学的发展现状、存在方式及传播策略提出笔者的浅见,以期为现代文学由小众化向大众化过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使全媒体背景下的大众文学创作去芜存菁,使我们所处这个时代的文学发展百家争鸣。
全媒体时代;文学;存在方式;传播策略
一、引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学的发展与繁荣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不同社会形态下的文学形式、内容、性质均有所不同,且其发展历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同的经济环境使文学作品具有不同的内容,文学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之一,是对所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直观体现。经济为文学发展创造了基本的物质条件,促进了文学的持续发展。现阶段经济的繁荣使文学的发展空前繁荣,但是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文学爆炸式发展,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笔者认为,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文学表现形式突破了文学发展的常规限制,因此,现阶段的文学表现形式良莠不齐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全媒体背景下,文学的存在方式与传播途径均呈现出极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技术进步首次参与到了文学的发展中,相较于以往的文学传播方式,全媒体背景下的文学传播以其快捷、高效、广泛等特征与传统的传播方式形成了鲜明对比。如果说传统文学的传播是以“点”的方式传播,那么现代文学的传播就是以“面”的形式传播,其传播范围的扩大不言而喻。
二、全媒体时代背景下文学的存在方式
不论是传统文学与现在的网络文学、手机文学、电视文学等多种文学表现形式,承载文学作品的载体始终是媒体。自有文学创作开始,其都是通过各种载体传播。传统文学的传播媒介以纸质载体为主,通过书籍、杂志、报刊等形式进行传播。而现代文学的传播载体多样化,其介质不仅包括纸质载体,还有网络、电视、手机等无纸化载体。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文学存在方式呈现出新的特征,既包括传统的文学创作形式,又兼容网络文学的超级长篇与微信文学的超级短篇,还有先影视作品后文学作品等颠覆式创作方式。总的来说,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文学存在方式呈多元化格局,主要包括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相互渗透、文学表现形式的改变、出版方式的改变、文学作品影视化的加速等方面。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创作与消费的释放,重构了现代文学的存在方式。
(一)文学表现形式的改变
说到文学表现形式的改变,重点说说构成文学作品一大要素的诗歌创作的改变。诗歌是一种较为小众的文学形式,由于其语言精炼、寓意深刻,诗歌流行与传播的范围很小。但是在现在,诗歌的发展没有继续其以往的辉煌,如泰戈尔一样的巨星很难在现在浮躁的环境中升起,诗歌的没落已成为了必然。诗歌的影响力逐渐变小,但是在现代文学中诗歌的表现形式变为了歌词,用歌词这种更为大众化、流传更为广泛的表现形式去承载诗歌所代表的意境。虽然这种表现形式有很多缺陷,但它用缺失的文学性换取了更大的流传空间。歌词与诗歌最大的区别仅仅是承载介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不同。不可否认,在歌词的创作中,有许多一无是处、表达拙劣的歌词充斥其中,但是能流传下去的都是经典之作,可圈可点,都有其独到之处。可以说,音乐作品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作曲、演唱水平,好的歌词也功不可没。广受大众欢迎的歌词能够引起人的共鸣,打动内心,在表现形式与内涵上都有可取之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方面的,专业从事诗歌创作的收入有限,与歌词写手的高产与高收益形成鲜明对比,许多专业诗歌作家被迫转为业余诗歌创作。这与现代社会扭曲的价值取向相关密切,诗歌创作如此,文学创作亦是如此。诸多原因造成诗歌的没落,或者说是诗歌转变为歌词,大浪淘沙,历史会做出正确的筛选。这是一个沉重且值得深思的问题,物质与精神的对撞没有胜负,诗歌这种传统文学的精髓,也必将以艰难的方式存在下去。
(二)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相互渗透
网络文学体现出两个极端的特性——超长与极短。超长指的是现在的网络文学作品动辄百万字、几百万字,其字数优势为网络文学作者带来了超乎想象的收益。就现阶段社会现状而言,网络文学在某种程度上的影响力要远高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的创作多数以天马行空的想象为主,在青少年中所占据的市场比例惊人的高。网络文学热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依据网络文学而改变的影视作品与游戏也层出不穷。就经济效益而言,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存在巨大的差距。这也是现阶段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相互渗透的主要诱因。传统文学的创作耗时耗力,作家会因一个词语的应用而反复斟酌,且在作品完成后还要经过出版前的编辑校对等工序。一部作品耗时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在正常范畴。网络文学的创作随意性较大,很多作者都是一边创作一边与读者互动,听取有益意见,并及时对作品进行校正。其创作与发行同步,因此,网络文学作品能更加贴近读者的思维模式,也是其具有更多受众的主因。传统文学网络化对文学的广泛传播具有积极意义,以往的传统文学创作阶层与读者阶层具有基本相同的文化层次,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相互渗透,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文学作品的层次与质量,但是会有更多的人群能感受文学的魅力,受到有益的影响。这就如同把以往的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模式改革为现在的普及教育模式,对现阶段提升整体国民素质有积极作用。极短主要体现在博客文学、微信文学等方面。其实博客文学与微信文学就是散文与杂文的延伸。博客文学与微信文学的流行是新媒体的力量,新媒体为全民写作提供了平台。且不论其写作质量优劣,参与文学创作的态度是值得发扬的。文学创作由职业创作向大众创作转变,在巨量的写作人群中,总会有闪光的焦点值得肯定与关注。全媒体背景下的文学存在方式,是网络文学与微信文学、博客文学共存,是传统文学与民间文学融合。
(三)出版方式的改变
传统文学的出版方式基本是固定模式,即书籍、杂志、报纸。文学作品一般都通过以上几种方式传播。长篇以书籍形式出版,也会在杂志、报纸分章节连载,短篇在杂志、报纸刊登后,再结集以书籍的形式出版。而网络文学一般以网络出版为主,优秀作品会网络与实体书籍同时出版。博客文学与微信文学一般以虚拟形式出现,有影响力的作品也会以结集的形式出版实体书籍。纸质书籍的阅读已深入人心,或者说是绝大部分人的阅读习惯,阅读与收藏的习惯也非朝夕可改。因此尽管出版方式多样化,电子书的出现也并没有改变纸质书籍的主导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全媒体背景下的另一种出版方式——音频书籍,以声音将书籍记录下来,使读书变为听书,这种依托于新媒体的阅读方式,其接受群体的年轻化是主要特点,不难看出,音频书籍在未来也将占据书籍出版的一席之地。全媒体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出版方式也呈多样化趋势,传统的纸质书籍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电子书与音频书籍是其有力补充。出版形式的多元化使文学作品的阅读更加方便,突破了传统文学作品阅读时的时空界限,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更方便地阅读文学作品,使文学作品的传播覆盖更多的时间节点与地域节点。
(四)文学作品影视化加速
传统文学作品的创作以及读者群体的文化修养决定了文学作品的传播范围与影响范围。由于文化素养的差异,纸质媒介为载体的文学作品很难更大范围地流传起来。通俗地说,文学作品是有文化的人写给有文化的人看的。这样的传播方式与文学作品的创作意图相背离,于是文学作品的改编成为了文学传播的主要方式。可以说自有文学创作开始,改编便形影不离。从早期的戏曲、歌剧、评书到现在的电影、电视剧等形式,都是文学作品的外在延伸。看过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志》、《红楼梦》书籍原著的人为数不多,但没看过由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电影的却基本没有。影视作品是文学创作的直观体现,解决了阅读障碍的同时,又尽量把原著的人文思想通过影视剧体现出来,使文学作品的魅力感染更多的人。文学作品的影视化与经济发展度密切相关,呈正向关系。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技术支持也使得文学作品的影视化达到巅峰。利益是促使文学作品影视化的最大动力,不论是传统文学作品还是网络文学作品,巨大的利益驱动文学作品大批量地走向屏幕。这其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利益至上使得文学作品影视化时,只注重所拍摄作品的可观赏性,大大降低了文学性与教育性,在文学作品改编过程中,以观众喜好驱动故事情节,对原著做出很大的改动,其中的弊端自不必说。长此以往,势必会降低文学作品创作时的整体水准,作家在创作的时候还要考虑观众是否接受,市场是否接受的问题,读者左右作者思路,使文学创作成为一种逢迎当前时代的快餐文化,而少有传世之作。
三、全媒体时代背景下文学的传播策略
全媒体背景下,对文学影响最大的就是传播。传统文学的传播经历了手抄传播、印刷传播到现在的网络传播。每一次改变都是文学发展革命性的飞跃,尤其是现在的网络传播,全媒体背景下的文学传播被认为是后网络传播。后网络传播中,文学传播跨越了固定的网络传播,开启了移动传播的先河。可以认为,传播方式的发展是文学发展的先决条件。按照传播媒介的不同,笔者把全媒体背景下的文学传播分为书籍传播、网络传播、自媒体传播,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探讨全媒体背景下的文学传播策略。
(一)书籍传播
书籍传播可分为传统媒介的纸质书籍传播与新媒体的电子书传播。基于惯性,在新媒体发展如火如荼的现在,纸质媒介传播仍牢牢占据着文学传播的首要位置。纯文学作品都是通过纸质媒介进行传播,虽然现在可以通过扫描将书籍内容上传到网络或手机上进行阅读,但纯文学的受众群体依然只接受纸质书籍传播。历史积淀的底蕴赋予了这一群体绝高的忠诚度,这种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有所改变。比较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也会通过纸质书籍进行传播,其中的原因有二:其一是逐利,通过网络与书籍同时传播来攫取最大利益;其二是彰显其价值,网络书籍终究不能与纯文学著作相提并论,于是作者便将其由网络阅读搬到纸质书籍上,提高身价的同时与其他网络作品加以区分。诚然,有部分网络文学作品可圈可点,但绝大多数只是滥竽充数,乏善可陈。现阶段书籍的价格居高不下,对于习惯大量阅读的群体而言,长久购置书籍也是一个沉重负担,由此,电子书应用而生。电子书容量巨大,可下载许多书籍在其中,而最主要的是电子书的成本相对较低,只有原著的十分之一左右,且互联网提供了许多免费资源可供下载。电子书已成为一条成熟的产业链,新书出版后,网站购买其电子版权,提供收费下载,使一部分读者能够以低成本享受新书带来的乐趣。因此,电子书的兴起,使文学阅读的规模扩大,使文学的传播范围更为广阔。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应加速文学作品的电子化,使优秀文学作品能够与更多的读者见面,也能极大地缩短传统文学作品的后期传播速度。作家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即时性、互动性的优势,在文学作品面世后,注意收集读者反馈信息,使创作更有灵感,更具高度。
(二)网络传播
传统文学的创作一般以手写为主,打字机是最先应用到文学写作中的机器。直到计算机的出现,写作方式逐渐转变为电脑打字,其以快速、易修改等特征迅速取代手写创作。到现在坚持文学创作手写的已然不多,出版社、杂志社、报社一般也只接受电子投稿。写作方式的改变是网络对文学的最直观改变。计算机网络的全球连接使传播跨越了时空界限,也是文学传播的最大一次变革。网络传播最大程度地提高了文学作品的时效性,优秀的文学作品自发表起,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数以百万计的人阅读,并持续传播。网络传播在极短的时间内能完成传统文学传播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积累的阅读量。网络文学作为随网络而生的土著,其在网络传播中的优势要远高于传统文学在网络中的传播。网络文学的创作形式多样,一般为单人创作或团队接力协作,因其注重故事性而轻文学性,故使文学作品的团队创作能够实现。网络文学创作过程中,一般的模式是一边发表作品一边与读者互动,读者实时反馈对作品的后续发展意愿,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网络文学作品的发展走向。因此,读者有很强的代入感,有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错觉。另外,网络文学在人物塑造的时候,加入读者元素,使读者的参与程度更高,更能引起大众的认同感。传统文学传播中,要善于利用网络优势,不必因读者的个人喜好而改变整体的创作框架,这样会影响文学作品的整体质量,但在于读者互动交流过程中,汲取中肯意见,改正并完善自身缺陷,使传统文学更贴近大众审美水平。让传统文学在传播中通过网络力量雕琢自身细节,使文学作品平民化,使文学作品的感染力与传播范围大幅度提高。值得指出的是,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文学传播中,传统文学作家要勇于坚守,坚持以文学的力量传递正确的人文观点与正向的价值取向,使传统文学借助网络传播途径更加深入人心,在物质与精神的追求中正确取舍,使文学的影响力在网络时代达到新的高度。
(三)自媒体传播
以手机为代表的自媒体的兴起,对文学作品的创作与传播均有深远影响。自媒体传播使全民写作成为可能,全民作家的说法有点言过其实,全民写作不代表能写的就是作家,那么作家的含义就需要彻底重构了。自媒体的兴起为文学创作与发表提供了新的途径,一般自媒体文学起初是在较小的范围内传播,因文章质量与其他因素,如刻意炒作等造成的关注度提高以后,自媒体文学,姑且称之为手机文学,就会迅速呈现爆发式传播趋势。这是网络的力量,正面与负面均会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到全世界有手机网络的每一个角落。准确地说,自媒体文学的兴起起始于博客文学,博客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写作与阅读之间的关系,使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身份与关系随时互换,博客让人人成为写作的主体,也使写作的人成为读者。文学创作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只要能够写的人都能够在博客中写出自我,展现自我。写作方式也趋向于多元化,不再拘泥于文学创作的传统框架束缚,散文、杂文、游记、日记、感悟、随笔等写作方式五花八门,充分释放了自我,许多写作人功利性小,文学创作的自由度空前高涨,也使文学创作良莠不齐,许多色情、暴力、反动等内容也屡禁不止。博客使写作与阅读成为许多人的生活方式,文学的价值走向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逐步向平民化、大众化靠拢。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博客文学变得更为繁盛,笔者认为,依据人们的生活习惯,博客文学与微信文学可以综合称之为手机文学。技术进步使智能手机能够完成博客文学写作与阅读功能,且不受时间地域影响,因此博客文学应包括到手机文学之内。手机文学的繁荣,使写作这种崇高的劳动平民化、大众化,所有受过教育且能驾驭文字的人都能成为手机文学作者,抛开其写作水平不提,全民参与至少是活跃与繁荣文学传播的有利举动。现如今,手机文学已成为一大部分人的生活习惯,这其中的一个转变值得我们深思,在手机文学创作群体中,以往从事专业文学创作的作者往往都成为了流行型写作作者,而业余的大众写手创作中,并非全部从事流行型文学写作。也许这样的转变是文学整体繁荣的前奏,但专业作家写作水准下降的现象却是不争的事实。全媒体背景下的自媒体文学传播,海量的文学作品使得严肃文学的辨析成为了更为艰难的事,手机文学的阅读中,甄别与汲取成为了手机文学传播的难题。如何在海量作品中甄别选择出能对自身有益或有所帮助的文学作品,不仅是读者需要关心的问题,更是媒体传播所要尽到的义务。笔者认为,在自媒体传播中,应该从源头上把关控制,通过权威媒体筛选出分类文库,有意识地引导读者的阅读选择。以公正、公允,不含任何功利性质的方式,从万千自媒体作者中筛选出值得一看的文章,用引导的方式使文学作品的能量向外传递。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文学存在突破了固有的存在方式,网络文学与自媒体文学的兴起为传统文学输送了新鲜血液。就存在方式而言,传统文学的电子化,网络文学的纸质书籍化说明二者的融合趋势明显。就传播策略而言,加速传统文学的网络化传播,提高网络文学的传统传播,规范自媒体文学的正能量传播,是全媒体时代背景下文学传播的重点与难点。文学创作源于民间,始于劳动生活,远古文学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又恰好与网络文学与自媒体文学的率性表达相和,从这个角度而言,网络文学与自媒体文学的跳脱、随性也恰好是文化多元生存中必然存在的一种文化景观。由此而见,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自媒体文学融合发展才会使当前历史背景下的文学发展更为繁荣,才会使现代文学成为大众接受与参与的普遍文学。
[1]何明.新媒体时代下微博文学的表现及传播方式探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2]陈君.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期刊对台传播策略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3(12).
[3]李婷.顺应新媒体时代背景,调整意识形态传播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5(14).
[4]吴海进,颜春龙.跨媒体传播背景下当代贵州文学的改编策略[J]贵州社会科学,2014(4).
[5]王梦,刘斌.微博文学:“自媒体”时代的大众狂欢[J].贵州社会科学,2013(5).
[6]王倩.大众传媒语境下儿童文学传播障碍归因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
[7]马芳芳.80后文学叛逆叙事与传播途径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8]文波.媒体时代的文学现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10-23(4).
(责任编辑:高 坚)
On the Existing Way and Spreading Strategy of Literature in the Era of All-media
Lu Lu
(Management Department, Guangdong Women’s Polytechnic College, Guangzhou 511450,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as made media transmission step into an era of all-media. The newly-emerged media has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iterature has completely changed the existing way and spreading method of traditional literature. Besides, it has pushe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iterature to a new extent. In terms of literature spreading, the literature in the all-media era has become from something traditionally beyond touch into something within arm’s reach now, where its spreading range has reached a historical peak. In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preading technology, such a situation will certainly become much more common, which will make the spreading of literature become an activity of the whole people.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developing situation, existing way and spreading strategy of literature in the era of all-media, attempting to put forward some ideas to solve the problems during the conversion of modern literature from an unpopular style into a popular style, which will optimize the popular literature creation and diversify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diversify in this era of all-media.
The era of all-media; Literature; Existing way; Spreading strategy
2016-06-02
G206
[文章编号]1673-8535(2016)04-0048-06
陆璐(1977-),女,湖南邵阳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副教授,文艺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大众文化批评及高职教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