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及体系建构

2016-03-16于江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文化

于江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江苏 泰州 225300)

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及体系建构

于江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江苏 泰州 225300)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和重要任务,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撑。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需要从历史维度探寻其力量源泉,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价值目标,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建构载体,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交流传播话语权,从而建立起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文化;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其文化价值的坚定信念与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1]从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自觉”这一概念,到2016年“七一”讲话正式将“文化自信”纳入党的重要文件,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强国的认知更趋成熟,也表明文化自信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一、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相比,中国文化具有历史厚重性,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与理性认知,是“更广泛、更基础、更深厚”的自信。研究文化自信必须首先从历史维度探寻其力量源泉。

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中国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虽然历经王朝更替、列强入侵、满目苍夷,但并未发生过严重断裂。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1]或者说,这种独特的价值体系就是“文化基因”。

文化是一种历史的延续,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相伴发展,使得中华民族无论顺逆境都能够有强大的精神寄托。可以说整个中国古代史,中华文化一直是引领世界文化发展的,虽出现短暂的衰落期,但并不影响其在世界文化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些优秀的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民族之魂,理应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

中国文化自信的危机始自近代。进入近代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先进文化进入中国社会,中华文化在西方先进文化的冲击下随之衰落。鸦片战争、甲午海战等一系列战争表面上败在武器、战术,实质上败在制度、精神,从更深层面上,则败在文化。随后的新文化运动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宣传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活力,更多的文化形态在反对斗争中走到了民族的前沿阵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下,顺应历史潮流,勇挑历史重任,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基本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开始走上繁荣富强之路。在革命中孕育出“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形成了一种“不畏艰险、勇于牺牲、敢于担当”的革命文化。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又在新的革命形势下不断再生再造、凝聚升华,从而为我们重拾自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不论现在还是未来,革命文化都是激励我们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革命文化是我党独有的文化自信,也是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革命文化时至今日仍然是我们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的持续文化动力”[2]。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总结正反两方面文化发展的实践,认识到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实践。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文学艺术日益繁荣、公共文化事业蒸蒸日上、文化遗产保护和抢救迈上新台阶、文化产业发展形势喜人、对外文化交流步伐加快、文化体制改革顺利推进。从十六大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到十七大将“文化软实力”写入党代会报告;从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从完整意义上制定“文化强国”战略,到十八大报告再度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我们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全面,从高度的文化自觉向着更深厚的文化自信阔步迈进。

二、文化自信是对当下中国文化多元化发展困境的回应

拿破仑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3]。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印证了拿破仑此话的正确性。世界进入近代史,在文化领域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东方文化衰落,西方文化盛行。西方文化逐渐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成为强势文化,进而演变成“文化入侵”,不仅束缚了世界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且破坏了文化弱国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进程。20世纪80年代,西方文化开始衰弱。世界各种文化力量经过不断的分化与重新组合,世界文化格局重新调整,西方主导的文化格局渐被打破,多元文化格局开始形成。进入21世纪以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国都认识到文化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不断增大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投入。可以明确的是,21世纪大国的崛起,既是经济、政治、军事的崛起,更是文化的崛起,而文化崛起的核心是文化自信的确立。亨廷顿指出:“在未来的岁月里,世界上将不会出现一个单一的普世文化,而是将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和文明相互并存。那些最大的文明也拥有世界上的主要权力。”[4]全球化深入发展导致文化多元化不可避免,文化多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客观现实和未来趋势,网络工具的普及更是方便了各国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度因为文化交融而增强,国家与地域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全球化的进程打破了民族的藩篱,把各民族的文化都卷进了大交流、大融合的浪潮,使人类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沿着相互补充、相互接近和相互吸取的轨迹前进,从而使各种文化在交流的规模和深度上都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代”。[5]

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以后,单一的文化格局受到冲击,西方多种文化形态进入中国社会,带来了中国文化领域的巨大变化,形成了多元文化发展的格局,具体表现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与其他各种意识形态形式并存;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存;中国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影响并存;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并存。”[6]多元文化竞相发展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同时,也给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难度。这种困境的出现与在改革初期国内的“唯经济中心论”思潮,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有关,也与我国在国家发展战略上忽视文化软实力有关。现在我国坚持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主要面临三方面困境:

一是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20世纪80年西方文化虽然开始衰弱,但由于西方最早革新旧文化,最早建立现代文化体系,现代文化的积淀相比新兴国家厚重,其文化强势的态势并未改变。近年来,西方国家在传播资本主义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方式上“绞尽脑汁”,隐蔽性更强、传播力更强、接受度更高,特别是针对我国的“西化”和“分化”战略图谋,“和平演变”政策一直没有停止。当前,西方国家采用各种手段极力削弱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力,如打着所谓“自由”“民主”“博爱”的口号,竭力宣传西方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以文化交流为掩护,强迫中国接受西方思想和行为方式;在外交上扮演国际和平使者,以“乐善好施”形象展现自己的价值观;科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意识形态输出格局。

二是西方文化产业的扩张。纵观当下中国,美剧《生活大爆炸》和《纸牌屋》引发观剧热潮,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和《太阳的后裔》从网络追剧到现实跟潮,迪士尼乐园进驻上海国人“趋之若鹜”,中国的文化自信令人担忧!“这些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文化产品,而是侵染着丰富意识形态、文化理念、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的东西,这些产品内在结构法则就是美国人的精神信念、哲学、神话和理想模式。”[7]西方发达国家利用文化产业优势,推行文化扩张战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影响力,这无疑增加了西方文化在全球化文化较量中的“生存”几率,而社会主义文化则面临在这场较量中被“淘汰”的危险,面临走向与西方文化趋同的困境与危机。

三是市场机制引发文明失范。市场机制倡导的效率和效益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所必须的,但客观上造成了市场中唯利是图、重利轻义的行为。国人在经历了物质贫乏之后对物质需求尤为迫切,市场更是成为了人异化为“物的奴隶”的“催化剂”。从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中文明的失范就可以看出,我们在道德上已经渐行渐远。如城市化中暴力拆迁、扶老人被诬撞人、地沟油、瘦肉精、毒胶囊、毒大米、废水废气违法排放等。“物化效应使主流文化权威被削弱到历史低点,导致社会团结的松弛,形成文化自信危机,并带来社会解体的危险。”[8]

三、文化自信的体系建构

文化自信绝不是独立的文化问题,而是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诸领域的综合性、系统性问题。所以,文化自信体系的建构也绝非一朝一夕。当前,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必须构建出一套既有明确文化发展的价值目标,又可消除文化发展障碍的文化体系。

一是明确文化自信的价值目标。托克维尔指出:“政治社会的建立并非基于法律,而是基于情感、信念、思想以及组成社会的那些人的心灵和思想的习性。”[9]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升到“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高度。在国家层面已经充分认识到,“在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要把人民的思想凝聚起来,没有一个在社会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核心价值观是不行的”。但文化建设不同于其他领域的发展,一味靠“硬权力”的推动无法实现文化自强,实践效果也不佳。中国的改革开放越来越融入世界的发展,不同发展理念、不同价值观念、不同文化图景等的竞争、博弈、对抗、角逐成为常态化。对此,一方面,我们绝不能在文化领域闭关锁国,也不能丢失话语权“保持沉默”。现代社会中多种价值观、多样利益诉求的呈现正是现代化社会的基本特质。另一方面开放的社会也使得各种“杂音”掺杂在主流话语之中近年来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的泛起,与此不无关系。这些都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不断强化和提升文化整合力。因而,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价值目标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要内容,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理念之根与价值之源。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这一价值目标的实现必然是长期的社会历史过程,所以在文化建设中要长久培育、长期坚信、长于践行,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就是要通过理性上的认知情感上的认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春风化雨般润入人们心田,达到“日用而不觉”的效果,变成每一个公民想问题、做事情、为人处世的灵魂导向、情感寄托、行为准则。为此要深化宣传教育、增强认知认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外化于行”就是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前提下,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彰显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基本精神追求,划定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基本价值标准,社会道德、社会心理包容承受的基本底线等,增强人们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责任感,使人们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者引导人们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精心设计载体、搭建平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普通民众的学习、工作、生活之中,引导民众从具体事情做起,从基本规范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化于制”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消除影响其实施的体制机制、制度障碍,将历史上和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上升为制度、体制机制,使其系统完备、成熟定型。在文化建设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将有力消解西方现代性价值的缺陷,既立足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又继承中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追求和吸收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共同建构全体人民新的精神家园。

二是打造文化自信的建构载体。十八大报告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改革发展等具体任务以“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统领,将具体工作任务上升到行动纲领。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建构载体,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

努力发展文化事业。一方面,正确把握民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状况,科学界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内容,逐步将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设施网络建设、人才技术和组织运行等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对政府投资兴办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事业单位,既要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保障水平,又要创新投入方式,建立绩效与奖励机制,促进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的质量,不断满足民众对文化的“量”和“质”需求;另一方面,在加大文化服务的供给侧改革。在发展文化事业中,财政投入要重点向农村供给、向基层供给。重点建设一批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基层文化阵地工程,重点保障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着重将建设方式由财政直接投入向从社会组织购买服务转变,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而真正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文化为灵魂、科技为核心的现代新兴产业,具有高成长性、高附加值和强大的渗透带动作用。当前发展文化产业,建议要实现“三种融合”:1.注重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二者有机融合是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要努力将人文精神融入旅游业,注重人文关怀,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培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2.注重文化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是双赢的选择,是推动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的支点。同时,通过创新融资方式可以打通文化企业融资瓶颈。3.注重文化产业与高科技产业的融合。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走高科技道路,文化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既能强化文化产业的技术装备,赋予文化新的产品形式和展示方式,又能方便各种文化资源的采集和加工,提高文化附加值。

三是提升文化交流传播话语权。文化实力和影响力的强与弱是个文化话语权问题,拥有文化上的话语权,文化就表现为强势,反之文化就表现为弱势。纵观我国文化话语权建设,当前主要遭遇“缺乏独立的本土文化话语体系和文化认同遏制话语权提升”[10],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把握我国文化权的优势,创新文化传播的内容和方式。

把握我国文化话语权的优势。我国文化话语权的优势在于具有悠久独特的传统文化,“中国具有数千年光辉的文学艺术史和文学理论史,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文化理论基本范畴和核心概念,例如‘言’、‘象’、‘意’、‘道’、‘韵’、‘神’和‘中庸’等。”[11]这些是我们传统文化话语的鲜明特色,理应很好地延续和传承下来。但当前在文化领域时有以西方话语阐释我国文化现象,导致中国文化语言在传播中的损耗和失真。现在迫切需要的是进一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炼话语体系,并与全球性的现代话语相结合,建立一整套符合我国国情,又能易于在国际间传播的话语体系。例如:“和谐”一词英文翻译为“harmonious”,英文中的“和谐”仅仅被理解为人际关系的“和谐”,但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和谐”的含义非常丰富,并被赋予了更多的政治含义。在传播中要易于西方社会接收而不发生曲解,我们必须首先从其英文本意,然后再去阐释其更多的含义,避免发生曲解。在话语上多反映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话语共同点、利益交汇点,多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

创新文化传播的内容和方式。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而文化创新的本质就是用现代思维来观照和承接传统文化资源,沟通中西之间的文化差异,推动深奥的理念形象化、通俗化、大众化。韩国文化以强劲的势头逐步走向世界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一方面立足于本土传统文化,而另一方面不断学习先进然后创新出具有现代意识的内容形式。此外,在文化传播方式上,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文化传播的经验,组建专业的海外发行公司,或收购国外现有的文化发行公司,推出文化产品、加强文化产品包装、构建文化营销渠道,在产品中融入中国元素,以企业销售产品的方式去传播文化,占领文化市场。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改变与影响既定的世界文化话语格局。

总之,文化自信是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状态。文化自信的实现有其自身的规律,需要在文化建设上久久为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文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和可喜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文化自信。但展望未来,还需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避免急功近利,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以彰显文化自信。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南方日报,2016-07-02.

[2]黄海.文化自信的来源和底气[N].光明日报,2016-08-10.

[3](美)史蒂文森.世界名言博引词典[M].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0:316.

[4]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上海:新华出版社,2002:序言.

[5]侯尚智.和谐论:全球化时代理性思维的选择[J].东方论坛,2001(1):67-70.

[6]于江.论当下中国多元文化与人的精神家园[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67-70.

[7]施华东.全球化与文化的民族性[J].思想理论教育,2010 (3):10-16.

[8]郑杭生.中国社会转型加速期的义利问题:一种社会学的研究范式[J].东南学术,2000(2):30-38.

[9]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M].商务印书馆,2012:45.

[10]谢清果.中国文化的话语权提升之道[J].人民论坛,2016 (8):11-14.

[11]曹顺庆,李思屈.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基本路径及其方法[J].文艺研究,1996(2):12-21.

Origin and System Establishment of Cultural Confidence

Yu Jiang
(Party School of Taizhou Committee of the CPC,Taizhou Jiangsu,225300)

Firm confidence of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experience and task of CPC ruling the country,but also the strong spiritual support to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China.To promote the confidence,it is essential to seek the source of power from the history,build supporting systems, improve discourse power and finnally establish a system of Socialist cultural confiden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CPC;culture;cultural confidence

G120

A

1008-780X(2016)06-0048-05

2016-11-23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研究”(13A002)

于江(1985-),男,江苏泰州人,中共泰州市委党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当代中国政治与公共管理。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