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与党性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与方法

2016-03-16丁玉龙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党性党课校园文化

丁玉龙, 张 静

(1.渤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2.锦州中学,辽宁 锦州 121000)



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与党性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与方法

丁玉龙1,张静2

(1.渤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锦州121000;2.锦州中学,辽宁锦州121000)

大学生是党和国家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对民族精神和党性教育成果接受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党性教育结合起来,能够极大地丰富党性教育内容,提高党性教育的引导性。因此,本文对如何将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与党性教育有机结合做了初步的探究,以期在实践中加强民族精神与党性教育的结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并巩固党性教育的成果。

大学生; 民族精神; 党性教育; 途径与方法

当前许多高校对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培育和党性教育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却对将民族精神和党性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与方法的探讨存在不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基础和力量源泉。”[1]因此,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促进民族发展的重要的精神动力,而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养更是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党性教育体现了党的教育的特殊性,“党性教育是一种信念教育,它具有思想性、理论性和一定的价值观取向性。”[2]由此可见,党性教育同样是一种思想上的教育与引导,是指引大学生为国家繁荣而奋斗的正确思想道路。因此,从教育的目的、内容及方式等方面来讲,将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与党性教育有机结合存在极大合理性与契合点。

1 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渗透党性教育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大学生接受党性教育的主渠道,要想正确的将党性教育内容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要注重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正确运用。首先,要加强理论灌输法与比较分析法的结合运用。将党性教育的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相结合,以其所在的政治背景、时代背景、社会现状等内容,加强党性教育内容的理论性,以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理论化的党性教育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并且通过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式,历史文化的对比,不同层次的人民生活状态与要求等进行分析对比,剖析其蕴含的深刻规律,从而加强大学生对党和国家发展之间更深层次的认识,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政治观、道德品质以及组织纪律性,其次,要积极发挥实践转化法与典型宣传法的结合。“坚持理论学习与党性锻炼的有机结合、良性互动。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提出的‘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的知行统一观,指出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3]增加课堂实践活动,拓展课堂教学地点、活动形式等,帮助大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加深对党性教育理论正确性与关键性的理解,提高大学生对党性教育的思想觉悟,并促进其积极将党性教育内容内化到自身的思想及行为习惯之中。与此同时,在课堂实践中加强学生党员、预备党员等的先进典型的树立与宣传,以其高尚的品行、理想以及情操等影响普通大学生,以促进大学生在实践中践行党性教育内容,形成个人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发挥实践转化法与典型宣传法的作用。最后,要加强反馈改进法的运用。积极运用反馈改进法,通过网络信息、不记名意见反馈表等渠道,收集学生的学习需求、实践中面临的困惑等问题,最后找出科学、合理的解决途径与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与实践中及时、有效的解决学生们的困惑,从而更好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达到将党性教育内容深刻的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目的与价值。

2 结合民族精神培育,完善高校党课培训内容

高校党课是培养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养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主阵地,是关系到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能否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其追求的价值目标的重要一环。我们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丰富党课培训内容,从而达到巩固党性教育成果的目的。而要做好这一点,首先,我们要以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如诗词、文物、各式各样的民族风俗等传统文化的承载物,充分融入高校党课的活动机制之中。通过利用优良的民族历史文化的形式,丰富党课活动的内容与精神,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大学生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能力,培养大学生团结各族人民的意识,帮助他们良好的党性,从而达到提高非党积极分子能够自觉、主动的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其次,以民族精神丰富高校党课培训内容,还需要有马克思主义立场坚定、综合素质高超的党课教师队伍。高校党校教师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实践活动的引导者,只有其自身需要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才能达到以民族文化丰富党课教育内容的目的。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党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对党校教师进行系统的传统文化培训,丰富党校教师传递民族精神的手段,如此才能促进党校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优良的传统民族文化的形式寄托深刻的民族精神,保证学生的理解与吸收。最后,要丰富党校的党课考核机制,从简单的书面考核发展到理论考核,活动考核,问答考核、读书汇报考核等,以多种不同的考核方式,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道路,丰富学生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方式,增长学生见闻,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达到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加深学生对党课学习内容的理解目的。对大学生非党积极分子的教育,是为我党培育良好党员的重要手段,加强蕴含着无私奉献、大公无私等优良传统文化与党课培训内容相结合,增强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心,从而达到党性教育的目标。

3 党员日常活动中注重民族精神培育与党性教育的统一

“所谓党性修养是指一名党员依照党章的规定和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学习和实践,修正不符合党章规定和党员要求的思想和行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因此,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党性教育相结合存在巨大的必要性。大学生党员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巨大的引领作用,因此,大学生党员应更加重视自身的素质的培养。首先,大学生党员应自觉培养自己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责任感,第一,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在民族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过各种复杂的问题,面对这一状况,大学生党员应具备清醒且理性的民族意识,正确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维护各民族团结、统一。第二,大学生党员要依托国家发展的潮流,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中,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为己任,在日常活动中积极践行民族精神和党性教育成果,培养自身的家国意识。第三,大学生党员要有自我成才的意识,在日常活动中锻炼和吸收民族精神和党性教育成果,成为建设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的优秀的一分子,并最终成为国家栋梁。其次,大学生党员要以党性为指导,自觉践行民族精神。大学生党员在日常活动中,应始终坚持以党性是一切活动的方向标与行事准则,在实践中始终将民族精神作为自身言行的表达方式,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并坚定拒绝一切消极、腐朽与反动的思想、价值观等不合理内容,达到民族精神与党性培育良好结合的目的,坚定自身党员的基本立场与基本观点,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最后,大学生党员应认识到自己身为党员的主体地位,并重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大学生党员即是党组织的一员,也是独立的一个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将民族精神和党性教育对自身的塑造发挥起来,并敢于承担先锋模范的角色,自觉加深对民族精神的理解,以民族精神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以及能力等,从而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4 校园文化活动中学生党员践行民族精神与党性教育成果

“大学校园文化作为大学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并为学校师生认同的群体行为规范,是历代大学人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和共同创造的。”[5]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主要体现形式,是大学生锻炼、展现自己的重要平台。“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员就是一个模范。”[6]依托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党员首先应充分发挥自身掌握先进的、科学的思想文化的优势,投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大学生党员要时刻坚持以其所掌握的民族精神成果和党性培育成果作为自身行为、语言和思想的指引,在结合不同校园活动的不同要求的情况下,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自身的民族精神和党性修养,从而达到学生党员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践行民族精神与党性教育成果的目的。其次,要以基层党支部为依托,打造以民族精神和党性教育为主题的学生党支部品牌基层校园文化活动,例如,校园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校内活动,以及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基地、志愿者活动等走出校园的活动,在学生党支部的带领下,加强学生党员主体之间以及学生党员与普通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达到学生党员践行民族精神与党性教育成果的目的。最后,大学生党员应仔细观察周围环境与自身的变化。正如马克思所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7]因此,学生党员中要善于及时、认真的总结在校园文化活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感悟,使自身在校园文化中获得的理解与感悟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丰富自身民族精神和党性修养,并在今后的实践中指导自己更好地践行民族精神和党性教育成果,并且帮助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1]张春梅.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现状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5):54-56.

[2]刘向前.探析“90后”大学生党性修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3(8):64-65.

[3]徐刚.从严治党新常态下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提高[J].江苏高教,2016(2):132-134.

[4]徐秀云,王孝琴.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管理模式建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6):40-41.

[5]曹瑞明,百里清风,裴宇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新论[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3.

[6]黄钢威.论坚持校园文化建设正确方向中党员的优势作用[J].继续教育研究,2011(12):149-151.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99-502.

责任编辑王红岩

Approaches and methods of college students to cultivate the national spirit combining the party spirit education

DING Yulong,ZHANG Jing

(1.CollegeofMarxismBohaiUniversity,Jinzhou121000,China;2.JinzhouMiddleSchool,Jinzhou121000,China)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backbone of the party and the nation's future, the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of national spirit and spirit of education results acceptance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future and destiny of the party and our n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national spirit with patriotism as the core and the spirit of education can greatly enrich the content of party spirit education and improve its function of guidance party. Therefore, this paper explores on how to cultivate the national spirit of college students combining the party spirit education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combination of national spirit and the spirit of education,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conscious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consolidate the achievements of party spirit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 spirit; party spirit education; way and method

2016-05-21

项目来源:辽宁省2015年度高校党建理论研究课题(GXDJ2015-B089)

丁玉龙(1993—),男,辽宁铁岭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张静(1974—),女,辽宁锦州人,锦州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学生德育。

10.13750/j.cnki.issn.1671-7880.2016.05.024

D 262

A

1671-7880(2016)05-0087-03

猜你喜欢

党性党课校园文化
《党课开讲啦》节目为讲党课“打了样”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乡村党课可以这样上
“乡音党课”可以多一些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库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