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喜剧热”能热多久?
2016-03-16任陇婵
任陇婵
电视“喜剧热”能热多久?
任陇婵
2016年,电视荧屏上又掀起一波喜剧综艺热,笔者认为,这是2014年那一波“喜剧热”冷下来时留下来的“火种”经蓄势累积而达到燃点再度成燎原之势,这很大意义上意味着该类节目经市场“二度检验”而正式确认为一种新的综艺节目品类。从动因方面看,是广电内容产业在高层限制国外节目模式、鼓励本土原创模式的政策和市场需求双驱动下,综艺内容制播热点和运营策略的能动转移,同时,这种“热”也反映出业内制播主体竞争的无序状态、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以及创新乏力、盲从跟风的“群羊效应”。本文即从历时性视角和学理层面对中国电视“喜剧热”现象的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进行一番观照。
一、“喜剧热”过去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娱乐是电视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喜剧性”节目则是制播方娱乐大众的利器,电视“喜剧性节目”大致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喜剧(或搞笑)元素的节目,这类节目由来已久,范畴也极广,如《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非诚勿扰》等节目都非常注重通过“搞笑”逗观众开心。而且,喜剧元素甚至还渗透到新闻领域,如前些年一些电台、电视台倡导的“新闻娱乐化”,一些新闻节目为了追求“笑果”而让主持主播模仿说书人、相声演员的风格来“戏说”新闻;另一类则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以相声、小品、滑稽戏等艺术形式为主的专业性喜剧类综艺节目,已成为继歌唱秀、亲子秀、相亲等节目之后的又一新的节目品类,是为数不多的以本土文化、艺术元素为主的原创类综艺节目,也是本文研究的电视“喜剧热”所专指的一类节目。
喜剧类综艺节目酝酿发韧于2013年,大热于2014年,像发烧一样形成一波热潮。国内最早出现的不同于传统选秀的喜剧节目要算安徽卫视于2013年12月5日首播的《超级笑星》,将评委赛制改为裁判赛制,邀请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导演王晓担任总导演,还请王晶和蔡明担任评委,一下子成了业内外关注的焦点,之后电视喜剧节目就一发不可收,先后有央视的《喜剧王》、湖南卫视的《就是让你笑》、江苏卫视的《中国笑星》、浙江卫视的《中国喜剧王》、安徽卫视的《超级笑星》等近30档喜剧真人秀节目扎堆登场,其中叫《喜剧之王》的节目大约就有4档,令人目不暇接,2014年也因而被媒体誉为“电视喜剧元年”。然而好景不长,这些跟风的喜剧真人秀迅速冷却,大多数节目湮没无闻,最后只有《超级笑星》《笑傲江湖》等极少数挺了过来,并成为“火种”。
这一波“喜剧热”来的快去的也快,主因大约有三:一是适逢洋节目模式引进热最炽时,各种洋节目模式的歌唱秀、亲子秀等节目火得一塌糊涂,以小品、相声等本土元素为主的喜剧综艺节目处于初创和摸索阶段,又一下子来势过猛,节目同质化严重,在与经过成熟市场检验、拥有扎实受众基础的国外模式节目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就这一类节目而言,其内部更是相互拆台耗损严重,自然难以维系持久的热度。
二是该类节目主打小品、相声等单一类节目,而小品和相声经电视多年“同化”,已成为适应电视荧屏平面化呈现、收视节奏的以“搞笑”为主的快餐式短节目样式,被纳入喜剧类综艺节目的框架结构中,总体上还脱不开“集锦”或“专场”的套路,从形态到模式都不太成熟,节目结构和环节设置缺乏独有价值及知识产权含量,极易为人模仿或共享,受众市场尚在培育,收视习惯尚未养成,创作团队内部的编剧、导演、演员之间尚在磨合而远未达到默契,节目整体质量不高。
三是广告客户不认可、不买账,对该类节目处于观望、观察中,普遍认为该类节目内容单一、难出新意、受众年龄偏大,如《欢乐喜剧人1》甚至遇到“裸奔”(无广告商冠名)的尴尬。没有广告商埋单直接导致了这类节目叫好不叫座、有人场无钱场,收视价值无法变现,节目成本无法收回,制作方亏损,自然难以持续维系节目热度。
二、“喜剧热”现在时:星火燎原,跟风扎堆
2016年,电视荧屏上的喜剧综艺节目又热起来,9月份以来持续升温,先后有10多档该类节目在各卫视扎堆热播,每个周六晚间黄金时段有北京卫视的《跨界喜剧王》、东方卫视的《今夜百乐门》和浙江卫视的《喜剧总动员》相互PK,周日晚间则有东方卫视的《笑傲江湖3》撩你的“笑神经”。临近年末一些卫视每晚黄金档更是几乎成了“喜剧档”,仅东方卫视就连推三档喜剧综艺节目,作为年末拼收视和年度广告招商的重头戏,再加上各卫视不断复播的各种精编版,使“喜剧热”的热度达至前所未有的峰值。
这一波“喜剧热”能够热起来,主因大约有三:一是有赖于东方卫视和一些创作团队的坚持,东方卫视更是将喜剧类综艺视为支柱内容来倾力打造,2014年笑到最后的《笑傲江湖1》和《欢乐喜剧人1》,都是经过市场狂风暴雨之后留下来的“火种”,《笑傲江湖》连续三年在喜剧类节目中稳居前列。《欢乐喜剧人2》连续11周蝉联同时段收视冠军,决赛以收视份额11.29和收视率3.61居全国同时段第一,赢得了8000万冠名收益,各大视频网站点击量、话题量、讨论度均创历史新高,成为当之无愧的综艺爆款和原创性现象级节目。这些“火种”再度引燃了业界对喜剧类节目跟风仿制的热情。
二是广电总局针对综艺娱乐节目出台了一系列限令,特别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工作的通知》于8月份正式实施,政策之剑再次直指国内卫视综艺节目过度依赖引进国外模式和原创能力孱弱的积弊,并对引进国外模式的程序和播出总量、时段给予“史上最严”的规定,这无疑是揿动政策“按钮”,终结了国内综艺大战的“引进模式时代”,并鼓励本土原创节目模式,歌唱秀、亲子秀等节目降温,各卫视不约而同地选择喜剧类电视节目作为自主创新节目模式及类型的突破口,也作为开展新一轮竞逐的利器,遂使以本土元素为主的原创喜剧综艺节目凭借“政策+市场”利好而风云再起。
三是经过几年历练和积累,喜剧综艺节目作为一种语言类节目,在节目样式、团队等方面较前无疑更为成熟,市场运营的路子已被趟出来。而喜剧性的语言类节目一直是观众关注的焦点,契合了电视媒介特性,迎合了电视观众的收视需求,特别是一群在电视、网络、剧场辗转栖身并怀揣着喜剧梦想的创作团队厚积薄发,几乎倾尽平生的生活、艺术积累,实实在在地拿出了一批佳作,赢得了受众和广告商的青睐,并引发同行跟风仿制和热钱涌入进而水涨船高,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据媒体公布的东方卫视2017年招商会结果,占据招商前三位的均为喜剧类节目:《欢乐喜剧人3》收获2.5亿冠名费和约1亿赞助费;仅播出了几期的《今夜百乐门1》,其第二季的冠名费达1.2亿,已同卫视品牌节目《花样姐姐3》持平;新节目《喜剧大师班》获1亿冠名。这样的成绩使东方卫视已稳占喜剧市场“一哥”之位。
这里特别要说一下“跟风扎堆”——当下的中国影视内容产业结构性产能过剩与市场刚需并存,整体运营呈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大部分市场份额集中在少数“巨头”手中,在这样一个不规范、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中,必然充满了投机性,无论供给端的生产方还是需求端的播出方都把营销放在首位,目前有两种营销套路最赚钱:一种是抢“头一把”;另一种就是“跟风扎堆”。前者拥有独创或原创的法宝,形成先发优势并成为“老大”,先到先得。后者即紧紧跟在“老大”后面,他做什么你做什么,将“比附效应”用到极致。
从营销角度看,不论什么行业,跟风扎堆都是一种最安全、低成本的有效竞争方式,就像股市中的买涨不买跌,做节目也一定要做最热的节目。当某一类节目热来了,意味着市场热点和各种要素集聚方向的转换,于是引来一大堆跟风扎堆者,无论赚收视率还是赚钱结果都必然遵从“721定律”(70%赔钱,20%保本,10%赚钱),特别是那些与“老大”实力接近的跟风者往往比“老大”赚的还多。
这一波“喜剧热”中,有些三线卫视为了不缺席,也“滥竽充数”地购买了年初大热的《欢乐喜剧人2》和《笑傲江湖》版权,大模大样地放在晚间档播出,实为“浑水摸鱼”,不知道的乍以为是他们也开发了一档喜剧类节目,而且水平不低;知道了后也算为正在播出的节目提供一个活注脚。通常这类节目做到第三季不论质量和收视都呈下滑态势,新节目往往不如老节目好看,因而这也算是一种借别人的手搅局的方式,而且还能赚些收视率。
三、“喜剧热”将来时:前景迷茫,底气不足
当下的喜剧类综艺节目内容以语言类节目为主体,囊括了滑稽、哑剧、魔术、相声、小品、脱口秀、模仿秀、单人剧、网络搞笑等各种喜剧节目样态,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节目:一是竞技秀类节目,代表作是《超级笑星》《中国喜剧星》《笑傲江湖》等。主要将竞赛与真人秀的模式植入节目框架内,甚至将这些年来最火的歌唱选秀节目的基本范式直接“拿来”,不仅以选手在激烈竞赛中的表现吸引观众,更注重于将导师与选手之间的互动以及导师的表演作为看点。二是短剧类节目,代表作是《喜乐街》《欢乐喜剧人》等。主要以小品为主,实际上是一种微型喜剧、微型舞台剧或喜剧片断,这类节目比较注重剧情,要么以剧情为节目核心推动演员的表演,要么是将喜剧演员置于某种特定情境中按照导演的指令进行搞怪式即兴表演,通过让演员出丑来赢得“笑果”。
别管上述哪类喜剧综艺节目,能否一直持续热下去?或者说的更严峻些,能否存活下去?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的硬道理:一是节目模式是否具有独有的知识产权价值,即节目的创意策划与结构、环节、流程设计是否具有唯一性、原创性并能形成版权,或者换句话说,这一波“喜剧热”中究竟有哪一档节目能够独立以版权知识产品形态活下去?虽然上述两类喜剧节目体现了电视综艺节目模式创新的一些新路径,但总体而言都属于“弱模式”节目,并没有形成具有独有版权价值的节目形态和模式,竞赛类节目的议程、环节设置几乎都是从歌唱选秀节目中移植过来的,甚至毫无顾忌地相互克隆,节目的原创性主要体现在本土艺术要素和内容上,近期节目主打“跨界”,仍是靠“拼大牌”或拉各领域的明星、网红、话题人物来吸引眼球的老套路。另一类剧情性和模式性较强的喜剧节目,却是从国外引进的节目模式,如:央视的《喜乐街》是德国同类节目《席勒街》的中国版;江西卫视推出的让选手在60秒内逗笑两位喜剧明星就可获得千元大奖的《谁能逗乐喜剧明星》也是来自德国的综艺节目模式。
二是能否持续提供高品质的原创内容?该类节目既然无法将模式及版权作为核心竞争力,就只能拼内容了,它要求参与节目的各主创团队必须要有足够多的原创作品才能支撑节目的运作发展,也深刻体现了内容和形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但是,喜剧类节目与歌唱类不同的是,不论小品、相声、短剧表演还是达人秀式的才艺展示,每一期节目只能表演一次,不像歌曲那样可以反复演唱,各参与节目的团队或晋级团队必须不断地创作出新作品、新段子,应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违反艺术创作规律的,编剧、演员等主创人员很难持续保持亢奋的创作状态,其生活、艺术积累和灵感很快就会被“榨干”,萝卜快了不洗泥,很难保证能够持续拿出高质量的作品。这种情况下,选手、导师、编剧等都成了稀缺资源,都处于过度开发的状态,加之如今观众的笑点越来越高,选手荒、编剧荒、题材窄、创新难,都是喜剧类节目的重要制约因素,于是便导致该类节目运营越来越“明星化”,既过于依赖明星来撑场子,也过于依赖那些知名内容创作团队,当下的“喜剧热”中,就开心麻花、本山传媒、德云社和大碗传媒等那么几个知名喜剧团队在各大卫视走马灯似的轮番走场,几乎已透支了体力、智力和以往的生活、艺术积累。
三是受众和广告商能否持续买账?这两波“喜剧热”本身都是被受众和广告商抬起来的,但在由几十个卫视构成的全国性收视竞争市场中,很难容纳得下这么多档喜剧综艺节目。目前受众已对喜剧综艺节目产生浓重的审美疲劳和逆反心理,过去的电视荧屏是逢年过节让观众笑一笑,而现在却是让你周周笑、天天笑甚至打开电视就笑,长此以往,“笑神经”恐怕都要麻痹了,而且,许多喜剧综艺节目已严重同质化,看来看去就那么几张笑星、明星的面孔,有些节目如不细细分辨还以为是同一档节目。从广告金主的态度来看,虽说2017年度东方卫视广告招商会上喜剧综艺节目有拔尖表现,但对多数喜剧节目广告商还是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他们选择喜剧类节目投放广告时除了看以往前几季的收视率之外,还更为看重新一季节目中有没有目前在国内炙手可热的几大核心团队和一线演员参与,以往就出现了广告商因节目中没有小岳岳、沈腾而“撤单”的事,因为对于广告商而言,喜剧综艺节目与其他综艺节目并没有什么分别,谁的收视率有保障就投谁,与歌唱秀节目相比,喜剧类节目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似乎更多,因而容易在招商中陷入困难。另外,“喜剧热”还会引发同类节目和播出平台之间的恶性竞争加剧,如:当年东方卫视曾是全版引进国外节目模式的首创者,2012年引进的《中国达人秀》就曾遭遇到被兄弟台挖角、抽薪,最后这个栽树者自己没摘到多少果子,果子都被别人摘去了。此番东方卫视又是喜剧综艺节目热的发韧者,《欢乐喜剧人3》也一度遇到合作方终止合作的风波,好在最终总算平息下来了,但以后怎样未可知矣。
(作者系山西省广电协会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 朱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