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理论特点探究

2016-03-16冻梁

改革与开放 2016年16期
关键词:讲话总书记理论

冻梁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理论特点探究

冻梁

在新时期下,我们党面临着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转型的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为解决现实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提供了理论指导,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是在对历史科学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的,它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对于统一全党思想,振奋党员干部信心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研究,对进一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精神内涵,加强党的理论建设,促进党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习近平;讲话精神;理论;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党的建设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但是同时党的建设也面临着新的问题,社会经济建设也面临着转型的需要。在新常态经济环境下,在深刻的社会矛盾下,如何更好地做好党的工作,促进社会的发展,成为党员干部面临的重要挑战。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它符合中国社会的实际,对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信念与创新相统一的理论特点

1.对于理想信念的无比坚持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到新常态,在经济减速的过程中各种社会问题逐渐凸显,同时在新时期下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在这种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坚定了我们对党的事业的信心,坚定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坚定党的理想理念,表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思想理论的坚持,也体现了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更是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国内的各种问题时,始终强调和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并且要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解决现实问题。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始终坚持了对党的事业永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并且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在面对各种考验过程中的精神支柱。在习总书记系列讲话中,不仅要求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要坚持走符合我国实际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而且还要有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中,始终强调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毫不动摇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在坚持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积极地面对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和困难,从而不断地实现党的事业的进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2.体现出了创新的特点

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中,将创新放到了重要的位置,明确地提出了在解决国内外相关问题时,要善于从新的角度来思考解决问题。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应用,认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源泉,也是中华民族的特质。理论创新既是党的自我要求,又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它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既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又着眼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应用科学的理论来创新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同时也用创新的思维来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提出了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突出理论特色、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等,这都需要创新的支持。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中,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创新的要求,要求在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创新精神;要求全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点,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正确地理解国情、党情和世情的基础上,勇于开拓,有逢山开路的进取精神,大胆地探索,善于分析和解决群众生活和思想上的问题,从而不断地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事业不断进步;要求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要实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在推动党的事业的过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坚持中国发展进步的主题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主动进取,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迫切问题,从而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进步。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善于应用新的思想、新的观点等,不断丰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与时俱进,满足人民群众的期望。

二、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理论特点

1.历史的眼光

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中,十分重视对历史的研究,善于从历史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且提出了科学的论断。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坚持从历史出发,不管是在对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阐述,还是对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不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阐述的过程,还是对党的自身建设的部署中,都会回顾历史,从历史的角度来思考,起到拨云雾见青天的作用。从历史出发,能够给人带来一种厚重感,使人对党的事业充满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从我国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中国落后的局面以及党90多年的奋斗历史着手,为把握我国历史的发展规律,按照历史规律来办事提供了新的思想方法。在历史总结的过程中,阐述了坚持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重要性,并且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执政过程中的自身建设历史等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在现代化事业建设的过程中,阐述了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对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进行了深刻的总结。通过对历史多个角度、多个维度的研究,指明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以及将来会怎么走,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中的历史地位以及担负的历史责任,指出了未来的发展道路。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总结,进一步巩固了党的信心,使党员干部清楚地了解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不断探索过程中所走出来的科学道路,也是在对近代170多年来,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总结的过程中所探索出来的正确道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传承的过程中出现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突出强调了历史的重要性,并且将国史和党史的学习放到了重要的位置,认为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推进党和国家事业进步的必修课。只有在对历史思考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做好当下的工作,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才能真正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深刻地把握了时代精神

时代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新的问题层出不穷,这就需要用新的眼光、新的方法来解决。时代的发展也在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党的建设和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与时代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事情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的,其螺旋式上升的态势没有发生变化,各种事情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只有具备开阔的时代精神,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才能更好地把握我国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处理党和国家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才能掌握工作上的主动权。例如,最近我国开始在经济领域推动供给侧改革,这就是把握发展的主动权,通过供给侧改革为我国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也只有供给侧改革成功,才能真正地解决产能过剩、环境污染严重等现实问题,才能真正地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推动我国的产品结构由傻笨粗向高精尖方向转变,实现由量到质的进步。供给侧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需要经历发展的阵痛期,这就需要深刻地了解时代,把握时代的脉搏和趋势,主动地探索,顺势而为,实现供给侧改革的成功,最终实现我国的长远发展。又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扶贫工作上的系列讲话深刻地体现了时代精神,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部分人逐渐地进入到了富裕阶层,但是仍然有个别地区、个别人因为各种原因还处于贫困状态,因此,做好扶贫工作、消除贫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精神。只有在新时期下加强扶贫工作,打赢扶贫攻坚战,才能更好地维护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的稳定,实现社会的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扶贫工作一向非常重视,提出了一系列的扶贫方针、政策等,通过精准扶贫等方式逐渐消除贫困。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扶贫工作具有清晰的认识,其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主要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社会。通过扶贫工作,能够有效地降低社会的基尼系数,消除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社会的健康发展。扶贫工作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需要解决完成的重要工作,它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如果错过了扶贫工作的时代窗口,那么扶贫工作就会面临着一定的困难,难以得到有效地推进,最终降低扶贫工作的效果。

三、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特点

1.深刻的理论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蕴含了深刻的理论思想,其是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宏观把握国内外发展全局,对党和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所作出的深刻阐述。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和新的理论,例如经济方面的新常态判断、供给侧改革等,这些讲话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总结,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选择和理论体系等,是对建设社会主义中国总布局和总任务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审时度势,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相关理论,并且通过具体的工作将改革任务层层分解,不断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的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建设以及党的群众路线建设等工作中都提出了深刻的理论要求,要求党员干部要按照时代的发展要求,遵守社会发展的规律,推动党和国家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在治国理政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理论的深刻理解,具有非常强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2.实践性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涵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内政外交、治党治军、体制改革等多个方面,包含了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民主和法治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具有深刻的实践性特征,它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对时代的科学论断。在新时期,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这是我

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和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在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提高,人民不断富裕的新背景下,我们党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党的管理和建设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一些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开始逐渐地暴露出来,其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这都需要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能够提出明确的实践方法,指导党员干部做好新时期党和社会的管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具有实际的体验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都是从实际出发,从实践需要出发的,对于解决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帮助。

对于治国理政来说,需要更好地把握现在,抓住时代所赋予的机会,在现实的基础上思考和谋划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站在了历史的高度来审视现实问题,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基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中,不仅需要有历史的眼光,同时还需要有良好的时代精神。只有充满时代精神,才能跟随时代的步伐,主动地引领时代,最终推动我国建设事业的进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其总是站在时代的高度来思考问题,分析时代的发展潮流和特点,主动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1]王伟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理论成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J].中国社会科学,2015(10):4-28+203.

[2]深入学习 深刻阐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J].求知,2016(02):34.

[3]何炳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几点体会[J].理论导报,2014(11):42-43.

[4]杨海,王仕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理论特征[J].大连干部学刊,2014(10):10-14.

[5]李慎明.关于“依法治国”十个理论问题的思考(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体会[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05):5-17+159.

[6]张瑞才.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论特征[J].思想战线,2015(05):93-98.

[7]王晨.不断把学习贯彻工作引向深入——在全国人大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人大,2013(22):7-10.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校区)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6.003

猜你喜欢

讲话总书记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注水”讲话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国旗下的讲话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