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近代早期英国财政体制

2016-03-16

环球市场 2016年20期
关键词:财政英国国家

赵 萌

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

浅析近代早期英国财政体制

赵 萌

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

早期英国的财政制度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借由财政的改革推动国家的现代化,再由国家的现代化扶持和推进经济与社会的现代化,这是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展现出的一般历史经验.现代财政制度的建设,以增强国家能力为第一要务.为了实现增强国家能力的目标,现代财政制度就必须具有较高的集中

现代财政制度;强国性;集中性;财政史;现代化

在16-18世纪中叶英国社会所发生的深刻而广泛的变迁中,国家政权既推动或限制、规范着社会的变迁,又以自身的性质、职能的转变成为这场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17世纪的政治风云更使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和统治方式、管理职能朝着近代化的方向前进。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使英国土地贵族、工商资本家、金融银行家等各个统治集团的利益获得了更为充分、更为有效的表达。

一、近代国家税收体系的建立

由议会控制、把握征税权,是中世纪晚期西欧英、法、西诸国共有的现象。这是由当时重建法律和秩序,消除贵族叛乱,驱逐外敌的社会普遍需求所使然。随着时代发展,每个新兴的民族国家政权极欲获得更多的赋税收入,然而由于各个政府和它的国民相互作用方式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税收制度。在英国,即或是在绝对主义君权达顶峰的都铎时代,英国国会尤其是下院仍牢牢地把持着征税大权,都铎君王们只能依靠其他途径开辟财源,如没收教产加以拍卖。

这两国中的等级(三级)会议,由于将财权拱手转让给王权,而使自身“成为国家机器特别是王权的赘疣。结局是可以预见的,三级会议停开了,而王权却因时移事易不再恢复会议产生前的老样子,国王摆脱了身上的紧箍,开始向专制的方向大踏步迈进。”英国每一笔税赋收入的数量都须与国会反复讨价还价之后方能获得,实属不易。尽管伊丽莎白 女王深得国民拥戴,也不得超越成例。这位女王深知,“对于下院议员来说,牺牲他们的生命要比打开他们的钱袋容易些,所以她不得不时刻警惕地注视着政府的开支,不得不一再勒紧自己的钱袋,以致于她周围的大臣不断地抱怨、嘲笑她的吝啬。”英国的土地税在18世纪大部分时间里是主要的直接税,没有任何特权阶层能免交,对社会上多数人来说也是‘看不见的’;各种各样的税都是经过选举产生的议会讨论后批准的,”故而不易激起社会内部冲突与矛盾,表面上看,此时是英国而非法国处于国家的横征暴敛之中,当时也的确有人认为“看到英国臣民缴纳的巨额贡赋之后,应该认为生活在法国真是大幸。”最后,将两国人口总数考虑在内(英法两国人口比例为1:3),“以人口总数与国民生产总数相比便会发现另一种结果,即英国在人均收入方面显然领先于法国。”

二、公共借贷制度的确立与完善

近代初期西欧各国政府开支大幅度增长,其主要原因是战争的频繁发生、战争期限的延长和战争费用的迅速增加。由于这种战争消耗大,花钱多,所以每一方都迫切需要“钱、钱,更多的钱”——这是一句古老的格言。如何使国家的预算最终保持平衡,这是欧洲“新型君主国”所面临的一个最大挑战。西欧诸国为此进行了无数次尝试,但很少取得成功。英国也是如此,自都铎时代以来,历代国王、政府都常常被不时之需所困,为尽快地筹措到急需的金钱而苦恼。例如,好大喜功的亨利八世空怀重振先祖往昔风采的雄图大志,先后数次遣兵欧陆远征,耗资巨大,但却无功而返。为了筹集空前浩大的军费,他被迫出售刚刚从修道院手中没收来的庞大教产,结果痛失为英国绝对主义王权建立强固经济基础的重大机遇。

英国政府在近代初期与西、法两国相似,长期寻找不到一种合适、合理的理财方法。例如“英国在1688年前就借国债,但都是短期借款,利息很高。付息不按期,还本更不准时,有时需借新债还旧债。总之,国家的信誉不佳。”而在“1688年革命以后,英国建立起了一种复杂的公共借贷制度以应付大大增长的政府开支”,结果大获成功,在11天内公债就全部被认购一空。它的第一份认股人名单是由国王和王后领衔。经济史学家克里斯托夫·格拉曼认为商业社会色彩较重的荷兰是沿着将国家政府的权力降低至最小限度的方向发展;在绝对主义专制色彩较重的欧洲大陆国家的政府,则以国家利益与封建王朝的利益以及对财政的关心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重心;而在英国,政府将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并重,从而使英国国家政权与百姓之间取得了一种也许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为协调的关系。

结束语:

英国在16、17是一个自然单位,在18世纪由于大小城市发展起来,于是教区的作用逐渐缩小。不过教区仍然努力地在情况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奉行伊丽莎白时代制定的法律:救济病人、老年人、精神病患者和丧失劳动力的人,短期地救济失业工人,使他们在教区的帮助下重新得到雇佣,并为孤儿提供某些职业培训。为了不断完善济贫的效果,1782年和1834年议会又通过了修改济贫法的立法。

[1]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3]马克yáo@①.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4]尼尔.女王伊丽莎白一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5]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

[6]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三卷[M].北京:三联书 店 ,1993.

[7]卡洛·M.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8]王晋新.都铎王朝对教会地产的的剥夺及其历史意义[J].历史研究,1991,(2).

[9]佩里·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财政英国国家
英国的环保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英国圣诞节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