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路径探究
2016-03-16贾彬
贾 彬
(牡丹江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新时期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路径探究
贾彬
(牡丹江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摘要:在新时期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重方法,使知识内化成大学生生命中的重要部分,有利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在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具有无法取代的作用。近年来,在社会各界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扶植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高校教育方法的改革工作是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问题。因此,必须深入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这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由于在教育中只注重文化的传播,而忽视了对于内化路径的研究,导致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够切实与学生自身相化合,因此要加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路径进行研究,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真正促进自身的发展[1]。
一、新时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全球化的发展将世界各国的文化融合在一起,但是世界无论如何变化,和平与发展是永远不变的主题。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同时将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1.紧跟时代步伐。和平是人们对于世界的美好向往。我们的世界目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尽管大环境和平,但是在叙利亚等国家饥荒、战乱、瘟疫还困扰着这些国家的人民。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多与当前世界形势相结合,关注一些重点问题,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融合传统文化。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文化是一个国家对外的名片。在进行思想文化教育时,要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并将其与新时期教育观点相结合,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科学的无缝对接[2]。
二、目前我国思想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我国在思想文化教育上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胜利,但是回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在高校进行思想文化教育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面对新时期国家和社会的要求,高校要逐渐转变教育思路,寻求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发展。
1.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不够完善。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不够完善,这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健全。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条例时,有些规定太过详细,这样对于教育的发展是不利的。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将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时,其束缚在条条框框的细则中,阻碍了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贯彻落实。由于各个学校以及专业在教育上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因此一些学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够重视。例如在一些工科类院校,注重理科和工科的发展,对于思想政治课不重视,将思想政治教育当做选修课,上课时大班上课,老师不点名,不计算学生到场率,往往出现老师上边讲,学生下边玩的现象,甚至考试时采取开卷的方式进行,这些都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另外有些老师教育水平不高,在上课时只会照本宣讲,课程不生动形象,对于学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这些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地进行贯彻落实,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起不到任何的促进作用[3]。
3.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不强。新时期,对于教育有了新的要求,不再仅仅注重于知识的传讲,更加注重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沉闷的课堂对于学生没有丝毫的吸引力,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如果不讲求方法,一味地讲,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因此要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但是由于一些老师教学水平不够高,另外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内容比较抽象,内容过于复杂,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从而忽视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三、何为内化
内化(Internalization)是指自身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相一致,自己在教育过程中所认同的新思想与自己原来持有的观点、信念等,互相结合在一起,从而在态度体系上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态度是相对持久的,并且逐渐组成自己人格中的一部分。“自我同一性”被视为最成熟的内化,将内射与认同共同融入到自我与他人的形象中。
人具有主体能动性。与客观世界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体慢慢积累了部分的知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并且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认知性结构。
人的认知结构不是固定的而是能动,它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的功能,并且它在运动过程中要不断地接触新事物、接纳新型事物、发现解决新问题、适应新的环境。
内化对于大学生的自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往往只知道背诵书面知识,在考试时把知识背诵下来答到试卷上即可。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将知识与自身结合,融入到一起,不能将知识内化,这不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建设[4]。
四、新时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路径探究的意义
新时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上,往往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即老师讲、学生听的旧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教育模式已经渐渐被社会所淘汰。现今的教育更主张以交流互动的形式进行,不仅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对于学生能动性的发挥,以及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是大势所趋,能够完善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2.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多元文化不断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学生所处的教育环境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如果不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路径探究,继续沿用传统模式,导致学生的时效性不强,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够及时随着环境进行改变,不利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只有通过对多元文化的研究,提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才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新时期,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路径的探究,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进行完善,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念的建设,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4.推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文化事业占有重要地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有利于推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路径的研究,能够引导文化事业的前进方向,通过各国文化的交流,使我国文化紧跟时代的发展,保持文化事业的鲜明活力。另一方面,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路径的探究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发展的表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探究有利于推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路径研究的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的基础事业,它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路径研究时,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从高校管理阶层入手。思想政治教育要从管理层做起。管理层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不应把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分派给专门的专业、学科、老师进行管理。不应以学科为理由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性。管理层首先要转变教育思路,建立完善的教育制度,同时可以与教育部门联系,制定相应的法律文件,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发展。
2.建立制度化的信息反馈模式。新时期科技的迅猛发展,导致学生接受新事物速度比较快,高校和教育部门要及时收集学生的相关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关的指导老师,使老师对于学生的心理活动更加了解,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形成共鸣。
3.转变教育方式,注重互动交流,与学生自身内化。高校要转变教育模式,注重授课过程中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互动,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不仅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也非常有帮助。同时要引导学生,将文化知识与学生自身的发展相内化,真正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符合学生的需求。
新时期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研究是大势所趋。在教育过程中,不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引导,使知识与学生自身相内化,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把课本的知识转变成自身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学.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2.
[2]雷儒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2.
[3]王瑞.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建设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4]盛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5.
(责任编辑:侯秀梅)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1-0089-02
作者简介:贾彬(1989—),女,黑龙江北安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5-09-21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6.0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