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没落中重铸辉煌——普京路线与俄罗斯的大国情结

2016-03-16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克里米亚普京俄罗斯

何 莲

(上海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上海市 200444)



在没落中重铸辉煌
——普京路线与俄罗斯的大国情结

何 莲

(上海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上海市 200444)

俄罗斯一直有着极为强烈的大国意识和心态,但苏联解体后的现实困境却给当代俄罗斯的复兴设下了重重滞碍。普京执政后的俄罗斯则试图通过强化俄罗斯的民族意识、提升政治作为、军事强硬等手段重新完成新时期内俄罗斯的超级大国梦想。事实上,这一些列举措固然有助于推动俄罗斯的再度崛起,但从国内外客观形势判辨,俄罗斯的辉煌仍将在没落中反复重建。

俄罗斯;普京;大国复兴;政治路线

俄罗斯思想家和历史学家别尔嘉耶夫是较早研究俄罗斯思想的学者之一,他认为“俄罗斯思想”是与俄罗斯民族的特点和使命相适应的,是“各民族兄弟般团结, 寻求共同的拯救之路” ,“俄罗斯思想”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伴随着俄罗斯民族的发展逐渐形成和完善的。[1]俄罗斯思想家陀斯妥耶夫斯基认为,“俄罗斯思想,可能将成为欧洲各民族在各自民族性基础上执着而勇敢地发展起来的全部思想的综合”。[2]弗·索洛维约夫认为, 俄罗斯思想“不带有任何例外的、分立的因素, 它只是基督教思想本身的一个新角度”。[3]西方学者倾向于认为“俄罗斯思想”是“俄罗斯帝国主义意识形态”。[4]亚诺夫在美国出版的书就持这种观点。他认为,“俄罗斯思想”是扩张主义的纲领, 其中教会和政权各自起着作用。

我国一些研究俄罗斯思想的专家也有着各自的观点。白晓红在其文章《“俄罗斯思想”的演变》一文中指出:“俄罗斯思想”作为一个特定概念表达的是俄罗斯民族特有的、本质的精神因素。在“俄罗斯思想”中蕴涵着理解当代俄国问题的“逻辑钥匙”。[5]“俄罗斯思想”的含义及其相应的意识形态原则是多种多样的。这可能导致作出各种不同的结论, 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周尚文则认为“俄罗斯思想” 俄罗斯民族特有的思想观念和独特的思维方式, 是解读俄苏社会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一把钥匙包含四个方面,分别为东西方结合部文明、王权与专制主义、向外扩张的“强国”意识以及村社精神。[6]吴嘉佑在其《“俄罗斯思想”简评》中指出,“俄罗斯思想”有4个方面的特征:民族性、国家观念、道德性、宗教性。[7]

苏联解体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地位的意识形态被彻底颠覆,共产党一党执政的局面被推翻,多元化的意识形态自此粉墨登场。各个阶级阶层和组织集团从本身的利益出发,提出了丰富多彩的思想理论:其中既有左翼社会民主主义,左翼社会主义思想等, 又有右翼激进自由主义, 还有保守主义、权威主义、民族主义思潮等。俄罗斯1993年宪法第13条明确规定:“俄罗斯联邦主张意识形态多元化”、“任何思想体系都不能被确定为国家的、每一个公民都必须接受的意识形态。”[8]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导致了人们对国家认同感不断缺失,社会道德不断沦丧,犯罪率陡升,整个社会停滞不前,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由于苏共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不愿意进行自我改革和创新,教条主义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并机械地运用于本国实际,从而导致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苏联社会的严重脱节。在长时间的高压后,骤然放开的社会舆论氛围、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公开性,民主化和多元化的社会政策,既为各种思潮的萌生孕育了肥沃的土壤,也为社会各界民众不满情绪的爆发打开了阀门。两者的有机结合更是为激进自由主义的上台提供了有利条件。90年代初期,激进自由主义一度甚嚣尘上,十分泛滥,更是国家领导人所严格奉行的执政理念。它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彻底推翻和否定苏维埃政治体制,建立西方式的宪政民主制度;在进行完所谓的政治革命后,立马进行经济方面的改革,采取了以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休克疗法和大规模私有化运动为主要内容的措施。激进自由主义派的改革速度之快历史罕见。然而,以叶利钦为首的激进自由派所推行的这场西化改革,破旧立新,在摧毁旧制度方面颇有建树,然后立新乏力,最终却以失败告终。它非但没有使俄罗斯重登世界大国的鼎峰,反而造成了俄国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物价飞涨、国有资产流失、民族矛盾冲突、地方分裂势力泛滥、政府软弱无能,国家政权被少数寡头所掌控,各党派之间争斗不休。社会主义没有带来俄罗斯人民所预期的幸福,就连西方式的自由主义改革也让俄国人民日益失望,特别是对俄罗斯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的衰退感到沮丧,对西方口惠而实不至的言行感到反感和厌恶,俄罗斯国家处在崩溃的边缘。俄罗斯自由民主党主席面对满目疮痍的俄国,直接向全俄人民发出了拯救俄罗斯的号召:“俄罗斯人,让我们自我拯救吧。俄罗斯人,我们面临的威胁是我们作为一个民族的毁灭,我们的语言、我们的文化的毁灭。”“俄罗斯人,我们正在经受我国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时期。俄国并没有被外国军队包围,俄国是从内部爆炸的。这是最危险的方法疾病侵入我们俄罗斯的机体内部,直到整个俄罗斯作为机体而死亡。”因此他认为:“今天我们所要解决的任务不是简单地上太空、截河流、垦荒地,而是超级的全局任务-拯救自己的民族。”[9]叶利钦在1999年的最后一天,连续执政8年的第一位俄罗斯总统突然宣布辞职,他在辞职演说中讲到:“我为未能实现你们的梦想而乞求宽恕。我没有能够使国家跨越到光明、富有、文明的未来。”“我将提前离任。我知道我必须这么做,俄罗斯在新的世纪,必须有新的政治家、新的面孔和充满才智、精力充沛的人民。”[10]

21世纪初是俄罗斯联邦发展史上的普京八年。从叶利钦手中接过权利交接棒的普京在2000年当选总统时曾向俄罗斯民众做出了:“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的承诺。俄罗斯的发展事实证明,普京做到了。普京没有安然接受俄罗斯江河日下的事实,经过多年的励精图治,俄罗斯如涅槃重生,不仅实现了经济连续增长,政治稳定的目标,而且不断重振大国实力,增大了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数据显示,俄罗斯经济从1999 年的4 .8 万亿卢布增加到2008 年41 .7 万亿卢布, 按可比价格计算, 10年增加了70 %。直到2008 年上半年, 金融状况仍然表现出了稳定发展态势,[11]使俄罗斯从面临沦为二三流国家的危险跨入世界十强的行列。这连续10年的快速增长正是普京凭借其独特的能力和雄心为俄罗斯国家和人民所做的巨大贡献,他没有辜负当年叶利钦寄予的希望,更没有让无数的俄罗斯民众失望。美国时代杂志在解释把普京评为2007 人物时评价到:以非常的手段带领俄罗斯重新崛起,回归 世界强国之列。俄罗斯著名学者罗伊·麦德维杰夫说:“普京是在需要的时候、出现在需要的位置上的有用之人。”在08年即将卸任之时,普京已经完成了国家政权失灵向可控民主的转变,在民主的前提下,把议会、政府、司法、主要政党和媒体掌握在手中,政权基本控制各个局面,平定车臣武装分裂。

2012年5月7日,普京强势回归,第三次入住克里姆林宫,在总统就职仪式上发表讲话时普京指出:“我们共同走过了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我们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力量。我们使国家变得更加强大,找回了一个伟大国家的尊严,世界见证了俄罗斯的重新崛起,这一切都归功于我们人民的共同努力和辛勤工作,每个人都为此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祖国的利益和安全以及人民的幸福,对我而言曾经是并且永远都是高于一切的。我将竭尽全力,不辜负我们千百万公民的信任。我把为祖国服务、为我们的人民服务视为自己此生的全部意义和责任,正是人民的支持鼓舞我、帮助我完成最复杂和最艰难的任务。”

一、全力举办冬奥会,重振国威

苏联本是一个体育强国,在91年之前,苏联各界奥运赛事上曾取得了战果辉煌的成绩。然而苏联的解体终结了一个强大体育强国,独立后的俄罗斯其体育实力远不能与苏联时代相提并论。2007年7月,普京为赢得冬奥会的举办权,专程赴危地马拉,为索契申办2014年冬奥会做游说演讲,并且向与会大众用英语讲到:“让我们索契见!”之后,国际奥委会经投票表决,宣布俄罗斯的索契为第22届冬奥会举办城市。不负所望,他兑现了自己的承诺。7年以前,索契还没有一座大型的体育场馆,酒店量不够,交通较落后,机场都不太正规,到处可见流浪猫狗。为解决这些城市难题,普京下令投资500亿美元新建数十座奥运场馆,完善大量的基础设施。索契冬奥会组委会主席德米特里·切尔内申科曾这样描述普京:普京将这个项目看做自己的孩子,凡事可谓是亲力亲为,多次过问奥运的筹备状况,亲自去场馆检查,13年2月6日,普京在跳高滑雪场馆听到建设成本增加、施工进度滞后的报告后大发雷霆,随即解除了俄罗斯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主席艾哈迈德·比拉罗夫的职位。[12]为了鼓励运动员发挥最佳水平,俄罗斯对参加冬奥会的运动员在训练期间每人每月发放1.4万~3.5万卢布(1美元约合34卢布)的工资。俄罗斯政府还颁令规定,对2014年冬奥会(也叫白色奥运会)金、银和铜牌得主的一次性奖励金额分别为400万、250万和170万卢布,其他物质奖励按照2012年伦敦夏奥会标准执行。此外,俄罗斯各行政主体也承诺对自己的获奖运动员提供相关的配套奖励。[13]普京把冬奥会看做是重振俄罗斯大国雄威的重要一步。“体育是最大的政治,”当代奥运会已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体育竞技比赛,更是一个国家彰显其综合国力、经济水平、向世界展示其国际形象的重要平台。普京前首席政治策略师马尔科夫认为,“普京想通过索契告诉世界,经过一段失败的时期后,俄罗斯人不再是输家。”俄新社对此评论到:“让奥林匹克五环旗时隔34年后重回俄罗斯,这是俄罗斯的荣耀,这标志着俄罗斯强国梦的阶段性实现。”[14]

二、力排众难,将克里米亚“收入囊中”

2014年,俄罗斯是在乌克兰危机、西方持续制裁下度过的,俄罗斯经济不堪重负,油价不断下跌,卢布持续贬值,经济下滑,大大减缓了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速度。面对困境,普京没有向西方国家点头哈腰、唯诺是从,而是坚持其一如既往强硬的政策,与西方国家进行激烈的对抗,它要向世人展示:俄罗斯是世界强国。冷战结束后,原有两大阵营的一方解体与另一方扩张的不对称性加剧了俄罗斯与美欧之间的矛盾。美欧在这场战争中获得了绝对的胜利,并不断挤压着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空间,继续弱化、分化俄罗斯的后苏联空间。1999年,北约首先将波兰、捷克、匈牙利三国纳入北约,此举违背了当时克林顿向叶利钦所做的承诺;2004年,北约继续东扩,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吸收入北约。此举引起了俄罗斯的强烈不满,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本是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成员。美国当年的“北约不向原苏联国家扩张”成为满纸谎言,北约的边界自此与俄罗斯领土直接相邻。地缘政治版图的重大变化,使俄罗斯与西方原有的战略缓冲区失去屏障作用。2009年,北约又将阿尔巴尼亚和克罗地亚纳为北约成员国。北约东扩,欧盟也不断东扩。2008年5月,欧盟正式“东部伙伴关系”计划,表示要帮助乌克兰等国繁荣发展,促使其融入欧盟经济体。事实上,欧盟东扩对俄罗斯战略挤压意义是一样的,俄罗斯领导人认为这是一种“用来掩饰北约东扩的敌对行为。”普京对这一公然的挑衅曾强硬回应:“如果乌克兰被纳入北约,那么这个国家将不复存在。”[15]2013年年底,时任乌克兰总统的亚努科维奇因拒绝签署与欧盟的联系国协议,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独立广场爆发了抗议浪潮,抗议者一度围困总统府、政府和议会,还发生了武装冲突、流血事件。这个事件的后续便是亚努科维奇总统被议会弹劾逃亡至俄罗斯、宪法被修改、亲美欧新政府上台执政。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亚就是否留在乌克兰还是加入俄罗斯联邦进行了全民公投,参与公决的有82%的公民,其中超过96%的选民支持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克里米亚公投的结果不出人意料。3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克里米亚议会议长康斯坦丁诺夫、克里米亚总理阿克肖诺夫和塞瓦斯托波尔市议会主席恰雷,共同签署有关克里米亚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市加入俄罗斯联邦的条约。[16]当天下午3时,普京就克里米亚入俄向议会、向社会各界发表了极具爱国激情的演讲。“克里米亚渗透着我们共同的历史和骄傲。这里坐落着古希腊城市克森尼索,正是在这里弗拉基米尔大公接受了洗礼,使得俄罗斯成为一个东正教国家。它的这一精神遗产奠定了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共同文化、价值观与文明基础,注定使得我们三国的人民结合在一起。”“俄罗斯自己促成了苏联的解体,却丢下了克里米亚和黑海舰队的基地--塞瓦斯托波尔。成千上百万的俄罗斯人在一个国家上床睡觉,醒来时却已身在俄罗斯之外了。”[17]与美欧相比,俄罗斯与乌克兰有着更为剪不断的文化联系、民族关系,这是渗透在两国几百年的历史发展传统中。俄罗斯为争取更多的国际支持,也不断的加强国际话语权,普京声明:俄罗斯认为乌克兰政权更迭是非法的,到现在乌克兰都没有一个合法的政权,很多国家机关被篡权者所掌控,很难与之展开对话;其次,俄罗斯保卫人民和平自由地表达意愿的权利,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的居民向俄罗斯求助,希望俄罗斯不要对乌克兰发生的事情坐视不理,俄罗斯当然不能忽视这样的请求,不能让这些居民处于水深火热中。普京强烈的谴责了美国所奉行的双重标准,在2014年国情咨文中,明确指出了乌克兰事件是美国政策的结果。乌克兰事件向国际社会揭示了俄罗斯与美欧国家在地缘政治博弈中的几个事实:西方不会放弃打压俄罗斯的崛起,俄罗斯更不会放弃后苏联空间的势力范围,而是会进一步加强;俄罗斯不会向美欧屈服,谁都阻止不了俄罗斯复兴、强大的进程。

三、红场阅兵,大秀肌肉

5月9日是俄罗斯国家一年一度的红场阅兵日。俄罗斯领导人十分看重本次阅兵式,因为它不仅是军事实力的象征,在一定意义上也被赋予了某些政治色彩。由于因乌克兰问题与西方发生对立,此次阅兵式不仅跟2013年索契冬奥会那样展示俄罗斯的文化与体育实力一样展示国家强大的军事实力,还要让世人知道全俄人民在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后围绕在普京周围的团结一致。全国绝大多数人需要的正是这样一场宏大甚至豪华的胜利庆典,他们今天迫切需要为国家自豪,哪怕自豪的理由远在七十年前。 实际上,胜利日变成了俄罗斯的民族思想与民族认同的最重要部分。可以认为,此次周年庆典成了“俄罗斯新爱国主义”的胜利。[18]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仅是为过去的荣耀感到自豪,也是强烈的反西方特别是反美情绪。此次被称为“不朽军团”的大规模游行,高举的便是爱国主义的旗帜,是展现全俄人民团结在普京身边的有力证明。人们纷纷举着曾经参加过战争或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士们的画像走上街头。它与一般由政府组织的某些具有一定规模的爱国主义运动所不同的是,参加这一游行完全是民众自愿的、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行为,展示的是他们对先辈的缅怀以及对俄罗斯在二战中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和巨大的牺牲。历史上的俄罗斯曾经灾难连连,但俄罗斯民族坚忍不拔,勇敢威猛,抗压力和凝聚力十分强。乌克兰危机爆发后,西方在政治上的孤立、经济和金融上的种种制裁,不但没有打压俄罗斯,反而激发了普通民众同仇敌忾之气,全俄的爱国主义热情再次被激发。借红场阅兵展示最新武器,对外亮肌肉,在苏联时期就是一种惯例。追溯历史,苏联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欧洲主战场,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泯灭贡献,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从牺牲和代价来讲,苏联承受了德国法西斯最大规模的进攻,约有2700万军民伤亡。从贡献来说,苏联对德国法西斯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战略性战役,每次投入兵力都在百万以上,几千辆坦克,几千架飞机,正面战场上千公里,每次都消灭德国法西斯十几数十万。这些大规模会战不仅在人类反侵略战争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而且在世界军事学术史上写下了至今值得研究借鉴的成功战例。此次阅兵可以称是俄罗斯史上规模最大的阅兵式,动用了1.65万名官兵,194辆各式武器装备组成机械化装备方队和143架各式最新飞机和直升机组成空中方队。伴随着克里姆林宫的钟声敲响10下,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典礼正式开始,在《神圣的战争》音乐声中,六名俄军仪仗护卫队员高举伟大卫国战争胜利旗帜和俄罗斯国旗步入广场。随后俄罗斯国防部部长绍伊古乘车检阅阅兵部队,祝贺所有方阵官兵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节日快乐。全体官兵高喊乌拉。[19]普京在这个非比寻常的时刻,高调向世界展示俄罗斯的军事实力、国家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以下几点意义:一是增强俄罗斯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精神、振奋民心士气、弘扬爱国主义、以便继续恢复俄罗斯大国地位的战略目标,这点是俄罗斯比较看重的。在西方国家一轮轮地制裁打压下,不仅经济持续低迷、陷入了 90年代末期以来最严重的困难时刻,而且外交上也为西方国家所孤立,地缘政治空间再度被挤压,安全压力明显增大。如何对抗外部压力、抵制内部分裂势力、保持社会形势稳定,是俄罗斯面临的重大课题。俄罗斯只有坚定爱国主义精神,才能应对西方的高压,度过目前的难关。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了一个规律,外部压力越大,俄罗斯民族越是“抱团”。所以,西方想通过外部施压来促使俄罗斯内部发生变化,目的很难达到。二是向美国等西方国家示强示威,希望西方国家意识到不可能通过压力使俄罗斯屈服,从而改变目前遏制俄罗斯的政策。北约、欧盟不断逼近俄罗斯的后苏联空间,俄罗斯不得不考虑如何应对空前严峻的安全形势。通过举行盛大阅兵式振军威、扬国威,既是俄罗斯的一种现实需要,也有着深远战略考虑。

[1][俄]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5:2.

[2][苏]陀斯妥耶夫斯基全集[M].俄罗斯:列宁格勒,1986:37.

[3][苏]弗·索洛维约夫文集[M].俄罗斯:莫斯科,1989:246.

[4][俄]A. 亚诺夫.俄罗斯思想和2000[M].美国:纽约,1988:321.

[5]白晓红.“俄罗斯思想”的演变[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5,(1):58-65.

[6]周尚文.“俄罗斯思想”与俄罗斯社会转型[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4):78-83.

[7]吴嘉佑.“俄罗斯思想”简评[J].东欧中亚研究,2002,(4):27-30.

[8] КонституцияРoссийскойФeдерации.http://www.con-stitution.ru/10003000/10003000-3.htm.

[9][俄]罗伊·麦德维杰夫:俄罗斯向何处去-俄罗斯能搞资本主义吗?[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344.

[10]申明主编:俄罗斯新主普京[M].吉林:吉林摄影出版社,2000:4.

[11]李新.俄罗斯经济危机的特点及根源[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所,2010,(2):18-24.

[12]看铁腕普京如何实现强国梦[N].新民周刊,2014-03-06.

[13]戴家菊. 奥运会:俄罗斯与西方博弈的沙场[J],世界知识[J].2014,(4):29-31.

[14]看铁腕普京如何实现强国梦[N].新民周刊,2014-03-06.

[15]许涛. 乌克兰危机中的大国博弈前景与俄罗斯“大国梦”[J].当代世界,2014,(10):39-42.

[16]普京就克里米亚独立并加入俄罗斯演讲[N].观察者网, 2014-03-19.

[17]普京就克里米亚独立并加入俄罗斯演讲[N].观察者网, 2014-03-19.

[18]纪念伟大卫国战争胜利:俄罗斯人爱国热情高涨[N].透视俄罗斯,2015-05-17.

[19]俄罗斯举行盛大阅兵式 中国阅兵方队表现为完美[N].人民日报, 2015-05-10.

2016-05-15

何莲(1992-),女,江苏常州人,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俄罗斯政治制度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转型。

猜你喜欢

克里米亚普京俄罗斯
克里米亚热气球节
“狙击手普京”
大选前4天普京视察克里米亚
普京与秋田犬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普京:反对派欲抹黑大选
同舟共济
普京组建全俄人民阵线
欲盖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