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革命下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宏观文化价值

2016-03-16月,陈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4期
关键词:教育质量传统文化

王 月,陈 涛

(伊犁师范学院 a.人文学院;b.教务处,新疆 伊宁 835000)



媒介革命下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宏观文化价值

王月a,陈涛b

(伊犁师范学院 a.人文学院;b.教务处,新疆 伊宁 835000)

摘要:近几年网络视频公开课在国内外的升温态势受到广泛关注,其出现和发展不仅影响着网络时代教育和公众学习方式的转型,而且在人本价值的实现、群体身份的构建以及更深广的文化层面有着独特的价值。这种价值主要体现在:创造了规模远大于大学传统组织传播受教育者的受众群体,呈现更多群体性特征;在实现传受双方多层次利益共赢的同时推动了大学教育的变革,刺激人类教育传播的整体推进;在娱乐化风潮中引领学习型的媒介行为,推动文化消费的理性潮流;促进文明成果的交流与传承,形成网络时代跨文化传播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又一途径。

关键词:网络视频公开课;群体传播;教育质量;学术传播;传统文化

智力和思想的改革是保证社会变革的根本条件之一,致力于此的一种新的传播方式——网络公开课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2010年开始,网络视频公开课及其引起的“淘课”热潮受到教育界、学界及商界的广泛关注。2013年的总理经济公开课、“慕课”成为热词。对此,可追溯到2001年教育史上的一大创举——麻省理工学院将多种课程资料共享至网络,供世界各地的人们自由免费使用,成为大学打破教育系统边界、进行更广阔公共传播的里程碑事件[1],而耶鲁、剑桥等世界名校以及财力丰厚的基金会的陆续加入,进一步推动了“公开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O.E.R)运动。2006年,苹果公司开通iTunes U学习频道,加上各种类型的视频网站,上线网络公开课逐渐惠及整个互联网。在欧美一些资源网站,下载量一度高于流行美剧。[2]

2010年,通过国内一些知名字幕组和网络资源分享平台的努力,国外名校公开课克服了语言的障碍,在中国迅速走红。在此背景下,2011年教育部启动了第二轮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1 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1]目前,国内网民可以在网易公开课、新浪公开课、VeryCD、爱课程网等网站上看到国内外大量的视频公开课。连商界的投资分析者也在观察着人们对于网络公开课“沸腾的激情”,敏锐地寻找着商机。[3]

网络视频公开课现象涵盖了文化行为、教育行为、传播行为、政治行为、经济行为等多个层次,但目前对此开展相关的研究多仅限于教育学范畴,以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理念和实践策略的启示居多。而要分析其深层的传播与文化价值及实现方式,则必须在全球化的网络传播大环境下采取较为系统与宏观的视角。

本文将聚焦于网络公开课受众的群体性质、传受双方的动机与报偿以解释其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推动力,而更值得相关决策者关注的是网络公开课对网络时代的文化推进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互动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一、受众群体的嬗变:组织性特征  向群体性特征的转变

本文关注的是分散共存的公开课受众的群体性质,因为这个群体的规模和特点决定了网络视频公开课“市场”的未来走势以及如何实现其多重价值。

与时空一致且有组织管理制度和中心化特征的传统课堂的班级相比,网络公开课的受众呈现出网络时代特有的泛群体特征。何为群体?在这里借用隋岩对群体传播的定义——群体传播是群体进行的非制度化、非中心化、缺乏管理主体的传播行为。[4]其群体之意即德国社会学家L.威瑟认为的非组织群体(按组织性强弱将群体分为组织群体和非组织群体)。[5]90该定义体现出群体的自发性、平等性、分散化、匿名性等特征。但要构成一个群体,成员间又必须在行为和心理上相互作用,由群体意识和集合行为等因素作为其联结的纽带。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受众则是由其社会结构特征、共同“使用”目标、心理空间想象和身份认同等因素共同影响的“兴趣型”泛群体。

(一)受众群体的社会结构特征与“使用与满足”目标

从人口统计学角度看,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受众多集中在20~39岁,多为学生、教育或IT行业,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上人员。华中师范大学的研究者于2012年2月做了细化的调查,发现其积极受众——“淘课”族多为大学生(含硕士、博士),年龄集中在21~30 岁,其比例高达96.15%。[1]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角度看,各种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动机多出于个人爱好,出于升职压力和学习压力的比例明显偏少,非功利性目的为主。也就是说,对网络视频公开课的“使用”多持非功利目的,OCWC(国际开放课件联盟)的调查显示,这些目的主要是帮助自身学习、增加新的知识与技巧以及个人爱好等。

可见,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受众主要为年轻、具有学习能力和热切求知欲望、由兴趣为特征和纽带的泛互联网群体。这种群体具有多方面的成长性。

(二)行为环境——在线虚拟课堂的在场想象

网络视频公开课与传统课堂的又一差异在于物理空间的非共享性,受众处于独立的物理空间开展分散的学习行为,没有时间的约束和公开环境中人际互动的紧张和约束感。是一种既没有“我”也没有“他”干扰的学习氛围,即心理学中的“后台”行为环境。此时受众更易专注于信息本身并融入由影像营造的虚拟课堂环境,以想象性的存在参与“在场”的体验,成为虚拟的课堂群体成员。

另外,精心设计的课堂互动环节和多机位娴熟的拍摄与衔接“再现”了课堂本身,且有效地使人跟进教师和现场的思维节奏,产生与原有智能结构及课堂信息的激烈对撞——由此电脑屏幕前的受众超越真实物理空间开展错位的时空对接,渐进且投入地共处于课堂营造的心理空间,从而形成了具有共同行为和思维经验的群体。

(三)心理内环境与社会外环境的投射——身份认同与群体归属

从社会学角度看,这种群体是以知识价值为共同凝聚力的社会圈子,也可看作某种亚文化圈。其成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中对自我身份进行确认,即自我认同。该差异性可以视为在网络文化中世俗化、浅阅读及解构的侵袭中保持学习信念和理性追求的自我期许和身份定位。相似性——该学习者自身的学习行为确认、实现着(准)知识分子或社会担当者等身份期待,交织着对意见领袖——知识精英阶层见贤思齐式地向往心理及智慧碰撞下的升华过程(心理学范畴的心理过程)。

在确认“我是谁”的自我认同后,进而产生“我们是谁”的社会认同问题,该类受众个体往往会以相似的动机、行为,尤其是兴趣为标准来找寻、划分、接近其所属或认同的群体,并产生归属感。同时,通过论坛讨论、分享资源等行为加强群体成员之间的共同性与交往。

可以说,该类受众个体以心理内环境激发了向外的同化和扩张,向外界寻找可以确认自身合理甚至优越性的信息,并将自身投射于这个日渐开放和成长的受众群体中,从而形成范围和数量远大于大学传统的组织传播的受众群体,构成了网络视频公开课存在的基础。

该学习者群体以自己的学习行为确认、实现着知识分子或者社会担当者等身份期待,交织着对意见领袖——博学而慎思的知识精英阶层见贤思齐式地向往心理以及在人类文明成果和智慧碰撞下的升华过程(心理学范畴中的一种由粗入细、由质入文、由生理冲动变为心理力量的过程)。

二、传受双方的共赢:人类教育  传播的整体推进

传播(communication)一词有丰富的含义,而社会交换论则强调传播双方的“共利”,传受双方互通有无以至信息量螺旋上升。网络视频公开课也是一个传受双方互惠共赢、均有裨益的传播行为,要保证其发展的现实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必须满足传受双方的诉求,任何一方“无利可图”都会导致传播链条的断裂。而这种“利”体现出了丰富的层次。

(一)对于传播主体:变革模式、提升质量、促进对话

网络视频公开课的传播主体比较复杂:“教师(信息源头)—教育机构把关人—政府审批者—网站把关人—网民转发者”。排除政治、经济因素,我们把教育场域作为传播主体来分析。

1.格局的改变

早有学者认为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的出现和推广“正在彻底改变全球的教学模式”[6],时至今日,网络时代正在对高等教育逐渐产生“颠覆性”影响。

互联网的精神内核在于分享、平等、连接等。而传统大学拒普通人于千里之外的隔绝、门槛以及从物理到心理的壁垒在面对第五次传播革命的冲击时已被撼动。这种撼动不仅存在于高等教育者的心理层面,而且已经深刻改变了大学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内外行为方式。

2012年9月18日,英国最大规模的网上大学项目(“未来学习”,Futurelearn)启动,十几所英国知名大学参与其中,以应对美国的“课程时代”*已与多所顶尖名校合作,目前已有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 万名学生注册124 门开放课程。(coursera)。[7]

欧美的顶尖大学都把目光投向了在线教育。这是一个不容轻视的趋势,连地方政府决策者也在行动。2007年,美国犹他州成立了“犹他课程开放联盟”,成为美国第一个建立课程开放专门基金会的州,由该州的耶鲁等7所大学提供课程。[8]在互联网时代,流行音乐的传播样态、出版业甚至零售业都在面对其拐点与转型,教育也无法安之若素。全球教育的大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家、地区间教育实力的竞争、高校间的竞争、政府的教育决策、教学双方的关系与连接方式、教育资源的开发、教育产业等都无一例外地在改变,在未来的教育传播发展中,网络将成为一个各方争抢和各显风采的高地,我国相关决策者必须重视这一趋势,争取主动性与先机。

2.教育质量的优化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教育界和学术界也不例外。国外名校网络视频公开课是促进国内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一股强劲的外推力,尽管不那么客气,但其长远影响却是积极的。在这种冲击下,我国教育界的回应和努力也让人欣喜,不仅有针对传统课堂的反思与提升,而且本土网络视频公开课在质与量以及示范性上也都呈现出正向的发展态势。

首先,高等教育工作者将优质的课程资源作为可贵的分析样本,吸收其教学内容的前沿性、理念、方法的创新性都成为自身成长的营养,如颜磊等从ARCS型模型*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的要素:注意(Attention)、切身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满足感(Satisfaction)等。对哈佛幸福课的研究就很有实用价值,[9]为教师激发和维持学生课堂学习动机提供了经验和策略;其次,网络的公开环境为高等教育成果提供了一个评价、监督甚至淘汰的平台,也提供了教学方法、知识内涵多参照系的比较标尺,使教师与学生都拥有更宏观的学术视野以及紧迫的危机感;最后,让优质的教育资源与教学科研人才脱颖而出,以“群众”的眼光和教学效果的实际影响力参与奖励机制的构成,激励教师自我改进与创造,提供展示学术、学科、学人魅力的空间,这些都将优化我国教育传播的整体生态。

3.加强学术场域的对话与交流

深入浅出、透彻有趣的课堂有赖于踏实精深的学术理解和宽广的学术视野。在国外名校公开课中,我们不难看到许多成功的学术传播,将看似艰深的积极心理学、政治与道德哲学等与历史、现实、人性的实例相结合,面向现代人的普遍困惑。这些优质课程既实现了学者与受教育者的学术互动,也将自己的学术观点及研究方法大胆地呈现于公开的网络之上,放置在了一个知识与学术的“自由市场”与“自我修正”的挑战性环境之中。

在学术传播中,传统封闭的课堂并没有给予学术观点开放的传播、品评空间;进一步说,学术论文的发表及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也依然范围有限。网络视频公开课将学术传播置于大众传播的广阔天地中,接受各阶层各领域人群的审视。这种“学术的自由市场”更有利于其面向生产力和实际生活的实用性转化、跨领域的融合以及激发争鸣与活力。在这个“自由市场”中,有大学间的联动,有教师、学者之间的深层互动与启发,更重要的是,有广泛的公众参与,观察视频公开课的网络留言,其中不乏建设性的观点。这种交互本身,就在促进一个社会的求知热情和学术氛围,以及信仰真理重视思辨的风气,这些都将成为教育甚至文明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对于受众:求知者的“免费知识超市”

开放教育资源最直接的核心获益者还是求知者。各类求知者遇上了一个极好的时代——足不出户天下学问尽在眼前,且分文不取。总结广大求知者的“赢利”,主要有以下几点:

1.推进教育资源公平化

大教育家孔子提出“有教无类”是为了让平民与贵族有平等的教育机会。而今天,教育不公的情况更加复杂,且更明显地体现在高深于一般普及知识的科学前沿和深刻思想成果的层面,这种“不公平”体现于国家间的差距、国家内不同区域间的差距、阶层的差距、城乡的差距等等。在关注基础教育普及化的同时,要实现公民素质的持续提升,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传播技术的演进来看,活字印刷术使大众得以与曾经的贵族一样阅读各类思想成果,而在“大众文化”一词的褒贬性质越来越模糊并转向批判学者眼中负面意义的今天,网络视频公开课再一次让人类思想的优质资源重回大众视野,与大众的距离如此之近。这让我们对教育公平又多了一些期待。虽然“知沟”理论的提醒绝不能忽视,但在网民的数量和能力都在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视频公开课着实给了不同国度、阶层的人一种新的“公平”的可能和渠道,许多人借此实现了部分“大学梦”甚至“名牌大学梦”。

2.满足多种需求的广阔知识空间

网络视频公开课涵盖了世界性的发言者和丰富的内容领域,能满足多种学习期待。例如多网站联合呈现的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就包含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理科、工科等大量的课程。不仅如此,许多网络资源平台秉着知识无国界的理念,“兼容并包”,如网易公开课就有牛津大学等的国际名校公开课、北大等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TED演讲*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美国一家私有非营利机构,其主办的TED大会宗旨为“用思想的力量改变世界”。、可汗学院*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的免费课程、专题策划及赏课等。

课程包涵不同深度与层次,例如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的建设目标就提出“提升大学生及社会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1]强调了向大众推广文明成果的使命。针对不同层次,课程专业性也有不同级别。如英国公开大学网络公开课把课程难度分为“导论、中级、进阶、研究”四个等级。[2]还有一些专业性更加精深的付费课程服务。另外,课程时长有十几分钟的,与常规课堂相比,更能满足生活节奏快、喜欢利用碎片时间快速学习的求知者。

由此,形成了阶梯式、多层次的知识信息体系,满足多样化的求知需求。

3.贴近大众,以知识服务生活

针对网络用户群体的大众属性,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注意力和稳定关注,网络视频公开课往往都会将实用性、新奇性与理性并举,许多课程选择如健康、情感、礼仪等生活化的主题进行学理性阐释,篇幅灵活,亲切有趣。体现了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可亲近性和实践价值,也拉近了受众与知识、学术的距离,培养出学习需求进而激发持续的学习行为和习惯,在当今浮躁的媒介时代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媒介行为的引领:文化消费与  视听时代的理性潮流

(一)网络视频公开课所处的媒介文化背景分析

反观当代人的媒介行为和文化生活,我们很容易想起批判主义先贤们发人深省的思想,一些现象和趋势正在持续地,甚至越来越使人担忧:文化工业创造并俯就着新型的“公众”,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和应有的批判能力及对待社会问题的严肃感,为其提供了大量愉悦的、富有“人情味”的娱乐材料,这些媒介消费品“以消费的充足度替代现实的可信度,从而导致对娱乐的非个人消费,而不是对理性的公共运用”。[10]196

对于中国的情况,南京大学周宪教授从当代媒介文化的“表情”看到了更深刻的社会心理的纵向流变:“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逐渐告别了政治斗争而转向经济建设……从各种革命转向消费娱乐,从人类大我的理想主义转向个体小我的生存方式……革命欣快症转向了娱乐欣快症。”[11]15一个“症”字深刻透露出学者的价值判断以及对非理性主导的群体心理迷失的担忧。这与波德里亚的担忧也极其相似:大众寻求的不是意义,而是景观。[12]14

哈贝马斯也好,周宪也好,波德里亚也好,其共同之处都在警醒世人关注大众媒介对公众批判意识以及人类理性发展空间的消解。这种警醒极其重要而迫切。“批判”诚然重要,理性的批判更为重要,呼唤批判之时要知道批判不是不加控制的牢骚和无端的指责,而是在质疑—求知—论证思辨的基础上以健康的公民意识做出的建设性批判。批判是在捍卫真理,而捍卫的前提是了解、学习和追求真理,所以学习与求知精神在今天尤为重要。

有学者认为人类已经由听说时代、阅读时代进入到视听时代,[13]视听媒介以其影响的深广和发展势头使其他媒介望尘莫及。而网络视频公开课作为视听文化的一部分,正在显示出难能可贵的价值和清新气质。

(二)引领网络媒介使用者的学习行为与习惯

任何影响都是最终作用于人的,而人又以行为来区分身份和贡献价值。网络视频公开课创造和凝聚了一个特定群体,引领了网络媒介使用者的学习行为并形成习惯与氛围,在该过程中复苏和传播理性。

1.创造学习的场域与群体

根据经济学的萨依定律,产品生产本身创造自己的需求,即有效供给能创造需求。网络视频公开课以优质的“性价比”——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极具吸引力的解读方式、免费的价格创造了接受需求以至习惯,从而也创造了一个不断扩大的群体。

第一,这一“创造”过程的核心因素是网络视频公开课的高品质资源。从地域看,目前我国受众能接触到的网络视频公开课主要有国外、国内两大来源。国外的主要来自于哈佛、普林斯顿等欧美名牌大学,其从内容、学术水准到教学模式都属上乘;而国内的视频公开课也是经过层层选拔和审核的名校名家擅长领域的拿手之作。这些曾经神秘而陌生的象牙塔里的学者面对大众媒介,尽己所学所能,呈现出精彩的文化与知识大餐,这些资源本身就是对网络环境的净化,其体现出来的学术精神、人格魅力也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由此形成越来越多的人对学术、学人、知识的聚拢性。

第二,网络视频公开课传播平台的便利性也固化和扩大着其受众群体。首先,免费是网络视频公开课的最大便利。这也许是互联网时代教育民主与公平的最核心体现。其次,如前所述,公开课网站清晰合理的编排能使受众快速抵达需求信息,时尚而富于美感的外观,引起用户愉悦的体验和继续接触的愿望。此外,服务性、互动性也都使受众群众与公开课及网站的情感联系更为稳固,出现下述“成长”模式:“无意注意者—有意注意者—参与者—分享推荐者—维护贡献者”。

以上从“物—行为—情感”的过程逐渐形成一个以网络公开课为圆心的学习场域,此场域的受众主要为20~39岁、学历较高或正处于学习阶段的群体,思维敏捷、行动活跃且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已经或将在社会生活的各领域中处于主体地位,且数量庞大,对社会风气有较大引领作用,宏观上发挥出引领大众抵抗 “娱乐欣快症”的积极作用。

2.以学习常态引领理性复苏

视听时代影像信息的瞬时性、表象化和线性的特质往往使人难以进入深刻的思考,无暇回味和反思。德国哲学家威尔什认为,“在媒介时代,我们从视觉形象中接受的刺激越是丰富,越是强烈,我们对这些视觉形象的感知越是麻木和无动于衷。”[14]266-270

虽然网络视频公开课也属于影像信息,但其信息以模拟和再现课堂传播情境为主,是以网络大众传播的形式承载课堂传播的实质。视觉的焦点对象主要集中于稳定的教师与学生,其能指相对统一而固定,不会造成应接不暇的视觉冲击和混乱感,弱化了生理感观的刺激。它以抽象的语言文字承载知识和思辨过程,较少干扰受众的注意力,有较为充足的时间思考深层内涵,而不是停留于视觉表象,由此调动了理性思维的积极参与。

公开课的思想精髓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继续播撒“五四”所倡导的现代性之光,提升中华民族的科学水平、民主意识,提升公民的生命质量和精神高度。尤其在网络时代的特殊语境下,网络视频公开课的系统性力量力图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回归真正的人本价值,实现马斯洛所说的更高层次的人类需要,如尊重、自我实现等。使娱乐行为的泛化渐渐部分让位于公民学习行为的常态化,让公民乐享于求知之中(当然这一过程会十分缓慢且需要薪火相传的信念)。在学习中求知求真的理性又可扩展应用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重建理性批判的公共领域,形成整个社会的理性和一个民族的深度。可以说,网络平台与大学精神合力呈现的网络视频公开课正在引领公民媒介行为的理性潮流。

四、文明成果的交流:网络时代跨文化  传播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又一途径

厄里说:“网络”概念,是全球时代的一个重要“隐喻”。孙玮认为多种形态网络的共同意涵即“建构人类交换、交往之关系”。[15]“天涯共此时”的诗意想象、丝绸之路、郑和、哥伦布的远航成为证明人类自古就有建构交往网络愿望的有力论据。互联网更是从精神到行动层面将“网络”的意涵贯彻至国家、社会及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全球化和消费文化的发展正在使信息、理念到文化在网络的各个终端之间流动、渗透和互动,拉近各文化主体间的距离。网络视频公开课作为文化交往形式,在构建人类“网络”中也有特殊的作为,且在构建人类横向的空间之网和纵向的历史之网中都有影响,推动着一个立体网络的形成。

(一)助推跨文化传播

托马斯·麦克费尔认为,在传播领域要想获得大的胜利,“战略性计划就是‘全球性’计划而非‘国家’计划”。[16]各国的跨文化传播都处于内外部动力交织的时期。如果借用哈维的“关系性视角”[15]来解读“空间”的涵义,那么交往的效果与熟悉程度引起的心理距离则从“关系性”角度决定了文化与文化之间空间距离的亲疏远近,民族间的心理空间也是如此。可以说,任何一种跨文化交往都是在构建交织空间,构建异质文化间的关系。

与中西跨文化传播中其他方面的“顺差”一样,欧美发达国家在网络视频公开课的格局中也居于绝对强势的输出地位,除了其科技文化的领先优势外,原因也汇聚了政治、经济、外交等诸多因素。耶鲁大学心理学导论的主讲保罗布鲁姆教授在课程一开始直言不讳地说到“这(门课程)也是耶鲁世界学术霸权的一部分”,无疑“霸权”一词带有意识形态和文化侵略的意味。

既然如此,我们是否应对国外公开课严防死守、拒之门外呢?当然,在全球化信息流通及海外求学日渐便利的今天,这种观念是陈旧而可笑的。正是对外来文化精华部分的借鉴和吸收,才成就了五四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使中国一步步跨入现代化的伟大思想成果。与其“拒”,还不如有所辨别地“迎”。雅典谚语说:“文化,让我们开阔视野,见贤思齐,紧跟人类精神前进的脚步。”[17]3网络视频公开课以科学研究的理性思维方法和框架,呈现出的欧美科技文化中的先进成果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利大于弊,其价值远超过模式化的好莱坞电影和美剧,其学术视角的开放与多元胜于外媒新闻信息的扭曲与刻板印象,它给予受众理性比较、选择和重新体认的空间。

公开课讨论了许多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并不只针对哪一特定文化。比如说环境保护、道德、民主、信仰、健康、和平等等,其借助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黑格尔、爱因斯坦等人类历史上的伟大思想者、科学家的思想资源也能惠及东方文化,欧美等国发展的历史过程也为我们提供了经验与参考。甚至以文化精英的象征资本作为途径的文化输出方式——网络视频公开课本身,也是我们在跨文化传播上可借鉴的又一模板。在中国的学术资源中,我们如何选择内容和通道来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应对“逆差”?如何让中国的优秀文明成果也有更多热情而忠诚的海外追随者?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强化本民族身份认同,推进民族传统文化传承

周宪教授认为,掌握或使用一种语言,同时也就意味着被这种语言所蕴涵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所塑造。[11]8如果从更宏观的角度——语言是传递信息内容的工具来看,语言的范畴极广,尤其是在社会的媒介化越来越深入的今天,要研究语言对人们价值观及身份建构的影响,我们需要重视的绝不能局限于民族化的语音文字系统,而要看到人在建构身份过程中所使用和接受的语言文字、影像、声音、环境甚至媒介形式(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等所构成的总和。简单来说,一个人看到、听到、感受到以及表达出的与周围环境连续性的互动结果形成其自我及社会的认知,并以此建构自我身份。我们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及华夏传人身份的认知,来自于家庭、学校教育、政治文化生活、大众传媒等多种途径,这些构成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判定和群体感情。在这些途径中,媒介内容尤其是网络信息越来越多地参与着个人身份和群体意识的建构,而不同的媒介形式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可以从与以《百家讲坛》为代表的电视媒介对比,分析网络视频公开课在推广传统文化上的特点。

1.学术场自律下独立沉稳的解读态度

于丹《论语心得》《庄子心得》、易中天《品三国》等一批有鲜明个人特色的学者及其媒介作品,掀起了大众对经典传统文化的追捧热潮,成就了相应的“学术明星”和链条产业,但同时也引起了对经典通俗化的广泛争议。布尔迪厄认为,作为一种人群覆盖率极大的信息传播媒介,电视以其强大的影响力不断对学术场的自主性原则造成冲击。[11]53在这些以收视率为目标的电视内容中,我们不免担心“消费认同”的价值导向会减损学术理性,文化传承的严肃性再次向功利的、寻求立竿见影效果的大众需求让步。以《百家讲坛》为例,主讲人上台要经历一系列电视行业的海选、包装等“游戏规则”,[11]49讲课的空间也由最开始计划的大学报告厅变成了室内演播厅,现场观众群也从有着“基本知识与学术训练”的大学生变成了涵盖面更广的少青中老混杂的群体。每一种因素都制约着主讲人必须将对传统文化的解读置于一个更容易被普遍接受的高度,传播主体的文化与学术自觉被市场他律及政治他律所影响。

与之相比,网络视频公开课虽然在受众数量上不及电视媒介,但对学术自主相对更宽容。大学课堂的情境、以求知为主要动机的目标群体定位使其知识传播过程更接近于课堂教育常态(而非媒介秀),学者对知识和学术养分的重视大于对观众的趣味性与功利性的迎合。网络视频公开课中,教师直接面对教室中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从知识准备到求知动机都不同于成分复杂的大众,教室的空间场域也更接近于日常课程本身,其激发的是教师专业性的身份呈现,而不是“电视明星”。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情境下传播主体对传统文化的解读能更好地坚持学术自律,更为独立和纯粹,排除过多市场规则,减少迎合。同时,与“电视快餐”相比,网络视频公开课针对某主题展开系统细致的讲解,而非“心得”或过于浅显的“漫谈”,体现对于传统文化更沉稳扎实、更负责任的态度。正是这种文化自律和深刻才能让受众更深切地体会和受益于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不是“心灵鸡汤”式或娱乐性的表面。

2.广阔网络空间容纳丰富内容

与电视有限的“发表”时间和空间不同,网络可以承载海量的信息。它以丰富而深入的角度和深度展示和阐释着学者眼中精彩的中华传统文化,涵盖了文学、美学、艺术、器物等诸多领域。

同时,网络视频公开课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更开放的视野,季羡林先生曾高瞻远瞩地提出“大国学”的概念:“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不是狭义的国学。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18]网络视频公开课的题材涵盖多元的少数民族文化,如西北民族大学的藏族民间文学、新疆师范大学的民族健身操——麦西来甫健身操等等,促进了学术领域个性化、特色化的研究态势,更重要的是使受众从宏观上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性与多元化,在民族融合与文化融合中,凝聚中华民族文化向心力,使教育发挥出更广泛的社会与文化整合作用。

网络视频公开课以更严肃、理性的态度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以史为鉴,指引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与实践,连接古今之间、各民族之间纵横交织的网络,构建更生动鲜活、和而不同的民族精神共同体。

世界处于永恒的变动中,传播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方式的变革终将影响包括知识传播、学术传播直至宏观的文化传播的方方面面。作为传播主体的大学,将如何应对各种浪潮?将如何构想未来大学的运行方式和社会职能?文化与教育等领域的决策者,又将如何利用好各种资源与途径?网络视频公开课,由于其独特的价值及其适应网络时代的价值实现路径,将会是这些问题的答案或思路之一,即使它仍然存在“知沟”、运营模式、知识产权等种种困境。研究网络视频公开课,能让我们对未来教育和文化传播的图景更加清晰,更重要的是,提醒我们,跟上未来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沈丽燕,赵爱军,董榕.从精品课程到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发展看中国开放教育新阶段[J].现代教育技术,2012,(11):62-67.

[2] 杨彬.公开课:另一个百家讲坛?[N].北京日报,2011-11-16(19).

[3] 迈克尔·霍恩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喧嚣过后 网络公开课路在何方?[EB/OL].(2013-03-11)[2016-05-10].http://finance.ifeng.com/news/industry/20130311/7754423.shtml.

[4] 隋岩,曹飞.论群体传播时代的莅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9):139-147.

[5]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 潘凌,王国锋.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对中国公开课建设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12,(8):123-126.

[7] 英国最大规模的网上大学项目启动[EB/OL].(2013-09-18)[2016-05-10].http://www.bbc.co.uk/ukchina/simp/uk_education/2013/09/130918_edu_uk_online_university.shtml.

[8] 美国大学探索网上免费教育模式[EB/OL].(2008-03-04)[2016-05-10].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news/4195/2011/20110225232023328552865/20110225232023328552865_.html.

[9] 颜磊,樊文强,刘庆慧.基于ARCS 动机模型的网络公开课教学视频分析——从学习动机角度看幸福课的成功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13,(7):72-75.

[10]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1] 周宪,刘康.中国当代传媒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2]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波德里亚: 一个批判性读本[M].陈维振,陈明达,王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13] 庞井君.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视听转型[J].东岳论丛,2012,(10):34-41.

[14] 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15] 孙玮.传播:编织关系网络——基于城市研究的分析[J].新闻大学,2013,(3):1-11.

[16] 胡智锋,刘俊.主体·诉求·渠道·类型:四重维度论如何提高中国传媒的国际传播力[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4):5-24.

[17] [美]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播[M].闵惠泉,王纬,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8] 季羡林留给中国“大国学”观念[EB/OL].(2009-07-20)[2016-05-1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7/20/content_11738181.htm.

【责任编辑曹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5128(2016)14-0035-08

收稿日期:2016-05-1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跨文化传播语境下的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产品译制研究(13BXW046);伊犁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我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理论型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G201225)

作者简介:王月(1986—),女,河北邯郸人,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讲师,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传播学理论、媒介文化研究。

The Macroscopic Formation Paths of the Cultural Value of the Network Video Open Courses

WANG Yuea, CHEN Taob

(a.College of Liberal Arts; b.Dean’s Office, Yili Normal University, Yining 835000, China)

Abstract:The warming trend of network video open courses has attracted extensiv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emerge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video open courses have not only influenced the way of education and learning of network era, but also showed unique value in the realization of human value, the construction of group identity and in more cultural aspects which are more profound. These values include creating an audience group which is much larger than traditional organized audience group in universities, presenting more features of group, promoting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reform by realizing the win-win interests between the transmitters and the receivers in multiple levels, promoting the whole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leading learning behaviors trend in the media using behaviors against the entertainment trend to make people more rational, and promoting the exchange and transmission of civilization, which make the new way to form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network era.

Key words:network video open courses; group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reform; academic communication; traditional culture

【教育教学方法研究】

猜你喜欢

教育质量传统文化
战略管理视角下中医药高校教育质量分析
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学质量改革综述
对职业教育发展中“软实力”的思考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