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理工科院校国学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2016-03-16建,王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8期
关键词:理工科国学人文

程 建,王 静

(桂林理工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高等教育研究】

“互联网+”时代理工科院校国学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程建,王静

(桂林理工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国学经典因文本晦涩难懂、复杂多义而令读者望而却步。在“互联网+”时代,阅读形式无纸化、便捷化,阅读内容海量化、碎片化,阅读目的实用性、娱乐化,阅读行为超时空、互动性,阅读国学经典显得不合时宜。就理工科院校而言,“互联网+”之于国学教育,既是机遇,更是挑战。理工科院校应以战略性眼光看待国学教育,通过整合人文学科资源,制订科学的学科建设目标,在图书馆建设方面推陈出新,在文体活动开展中营造人文氛围,国学教育才能走出困境、迎来新生。

“互联网+”时代;理工科院校;国学教育

一、引言

“互联网+”时代是新媒体时代,而所谓新媒体,是与纸质书籍、纸质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相对而言的,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处理基础上出现并影响大众的媒体形态,互联网、移动通信、数字电视、电子阅读器等媒体形态皆属其范畴。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超链接、跨时空、便捷化、多元化、交互性优势,有助于它从传统媒体手中赢得读者,不可避免成为主体媒体形态;而新媒体浅薄化、碎片化、娱乐化、低俗化、非理性的缺陷,令其饱受争议。

理工科院校的国学教育本就因人文学科残缺不全、师资力量薄弱、古籍储备不足、人文氛围不浓等因素步履维艰。古籍阅读与新媒体形态的不可调和、国学教育与“互联网+”时代的格格不入,对理工科院校的国学教育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如何开展国学教育,紧跟“互联网+”时代步伐,将国学教育有效地进行到底,成了理工科院校亟待解决的“世纪性的难题”。

二、“互联网+”时代读者阅读的新变化

1.阅读形式呈现无纸化、便捷化特征

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主要借助纸质媒介进行阅读。这种阅读形式最大的弊端就是不便于随身携带,不利于随时阅读。这显然不能满足普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而从环保以及节约资源的角度考虑,纸质阅读也饱受争议。令人欣喜的是,在“互联网+”时代,阅读载体日渐无纸化,很快弥补了纸质阅读的不足。新媒体阅读的便捷化,也打破了阅读的时空限制,因此受到新生代阅读群体的大力追捧。

2.阅读内容呈现海量化、碎片化特征

“互联网+”时代,读者既可通过纸质书籍、纸质报刊、纸质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又可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电子阅读器等新媒体,检索新息,获得新知识。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交叉覆盖无时无处不在,使读者打破身份限制、随时随地阅读成为可能,这在以往时代简直是不可企及的。台湾学者郝明义认为:“各种讯息、知识,无时无刻不在供应,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阅读。这是自印刷术发明之后,以及20世纪电视走入家庭之后,阅读最大的变化。”[1]令人担忧的是:“互联网+”时代带来“知识的大爆炸”,读者仿佛置身于信息的汪洋大海,为其浩瀚不能自拔,为其纷繁不知所措。信息制造者自身素养的参差不齐,有关部门在信息净化、监管方面的力不从心,导致大量信息中常常夹杂着碎片化、无价值甚至有害的内容。而快餐式阅读,或者说浅阅读的盛行,使读者养成急功近利、懒于思考、远离社会、不辨是非等不良习惯。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因缺乏辨别力、自制力,网络上瘾、自闭症患者越来越多,导致社会民众对新媒体激烈批评。有学者即明确指出:“正是由于‘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虚拟性、无规范性、匿名性等特点,使心理不成熟、意志力薄弱的懵懂青少年陷于其间不能自拔,以致他们与现实世界人们正常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越来越少,从而无法适应现实生活,引发青少年的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2]对阅读主体而言,从信息的海洋中获取有用的知识,将丰富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智慧,才是明智的。

3.阅读目的呈现实用性、娱乐化特征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阅读主体是青少年群体。浮躁的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娱乐的心理、快餐式的文化对他们的阅读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之间,他们更愿意选择前者,而非后者;他们进行数字化阅读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其次是出于好奇,或者单纯是为打发时间,最后才是为了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自我品位。即便是打发时间,也完全是本着实用的目的,而非出于理想的目的。值得关注的是,青少年读者利用网络资源,常常是为了娱乐和社交,他们喜欢的数字阅读内容往往是幽默笑话、娱乐资讯、青春文学、科幻小说之类,而非严肃的学习材料、时事政治新闻、经典文学作品。当然,以上现象不可一概而论,我们也不可如是悲观。随着文化层次的逐渐提高,青少年读者对休闲娱乐类信息的关注必将逐渐让位于对思想性信息的关注。

4.阅读行为呈现超时空、互动性特征

与传统媒体展示形式不同,新媒体将文本、图片、音频、视频有机融合,令阅读体验妙不可言。同时,多媒体强大的检索功能、巨大的链接网络,活化了孤立的信息,阅读主体因此超越了时空的界限,有机会领略到古今中外的“美景”。新媒体在丰富阅读对象的同时,将读者纳入到相互阅读的场域中来。读者在阅读网站新闻、博客文章、QQ空间、微信朋友圈等内容的过程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发表评论,参与交流。而这些带有阅读体验的评论、交流,留下了文字的或音频的“痕迹”,又成为他人阅读、评论的对象。至此,阅读不再是孤立的存在,阅读主体之间可以遥相呼应。在“互联网+”时代,阅读体验、阅读对象立场的转换,不仅频频发生,而且不可避免,这对阅读主体(或者说阅读对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快速提升自我,以更好地融入环境。毕竟,谁也不想成为浅陋的、低俗的、野蛮的、古板的贬义色彩的代名词。正是从这层意义上讲,我们不该对“互联网+”时代阅读内容的碎片化过于悲观,因为新媒体阅读正在以整体化阅读的方式引导着时代的走向。

尽管人们对“互联网+”时代的阅读毁誉参半,但必须清醒认识到的却是,“对国学而言,任何媒介的更替归根到底还是工具性的延伸,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和选择性’”[3]。

三、“互联网+”时代理工科院校 国学教育的困境

以纸质为中心的阅读与以新媒体为中心的阅读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关注的重心在作者和文本,读者常以仰慕的态度看待作者、以敬畏的心理看待文本、以圣洁的心理看待阅读,阅读是远离世俗的、静静流淌的、潜移默化的精神升华,想象在阅读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作者生平事迹、文本创作背景的考察很有必要;而后者则重点关注读者和文本,文本在读者看来是冰冷的客体、孤立的存在,作者的信息不再是读者的关注要点,读者更关心自己的阅读体验,他们醉心于推介自己的阅读体验,或者对他人的阅读体验品头论足。

1.国学经典阅读令广大读者望而生畏

在伦理共识、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终极关怀方面,国学当仁不让。国学教育以国学经典阅读为依托,然而,国学经典阅读却令“互联网+”时代的读者倍感沮丧、望而生畏。国学经典源远流长,其文字书写、语言表达与今日已有很大区别,读懂其字面意思已非易事;国学经典深植于彼时社会,与作者的生平事迹紧密相连,且常常寄寓圣人的微言大义。因此,即便有前人对国学经典的传笺注疏,但要准确把握它们的精髓仍然困难重重。而所谓的专家、学者在论说传笺注疏、解说经典大义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令读者更加迷惘。至于未受古代文史哲专业训练的普通大众,他们看彼时、彼地、彼人、彼事,更是雾里看花。国学经典的晦涩难懂、意味深长,对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阅读必须平心静气;对古人、古书必须心存敬畏;具有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决心和智慧;对文言有基本的了解。

遗憾的是,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读者大多不具备以上条件。在“互联网+”时代,人们似乎分秒必争,他们常常利用上厕所的时间听音乐,利用晚上睡觉的时间打游戏,利用坐公交车的时间刷微博等等,诸如此类;最为关键的是,阅读什么完全取决于他们的兴趣,他们可以将大把时间用来听流行音乐、打网络游戏、读科幻小说,却不愿意匀出丁点儿时间阅读国学经典,即使他们也清楚地意识到,阅读国学经典对于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提升自我大有裨益。他们拒绝国学经典,不仅因为阅读它们将“占用”自己大量的宝贵时间,而且因为它们艰深晦涩,常令其倍感挫折。浮躁的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快餐式的文化,令他们焦躁不安;信息的丰富,阅读的便捷,交流的愉悦,令他们自信满满。任何平心静气的阅读,在他们看来,不仅奢侈,而且没有意义。

2.实用与功利的教育观阻碍理工科院校推进国学教育

高校在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应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受到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很多高校,尤其是理科类高校,仍然存在只重专业知识教育,忽略素质教育的问题”[4]。其领导层的考虑显然极为现实:既然国学教育并非理工科院校所长,开展国学教育在短期内也难见成效,何不索性牺牲本校的国学教育,将有限的资源投向王牌专业,将优势学科做大做强?在他们看来,达尔文“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生物法则同样适用于高校的学科建设;他们最为关心的常常是可以量化的考核,而他们对国学教育的价值显然有些低估。

如果理工科院校放弃国学教育,将有限资源集中于优势学科,那将对理工科院校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毕竟,“理工科院校也不是‘制器’的作坊,不是生产‘科学技术人才工具’的车间和流水线”[5]。从学生层面讲,人文素养欠缺的学生注定难有健全的人格,亦难有可持续的人生发展,这对他们今后参与社会竞争极为不利;人文氛围淡薄的校园,注定将沦为精神的荒漠,在这里个体被异化,有知识却没有文化,有目标却没有理想,有礼仪却没有礼义,人与人之间有来往却没有交流,有利益却没有温情。国学教育是融合文史哲学科,将古圣先贤的思维和智慧代代相传的有效途径,是不争之事实。鉴于“当代大学教育培养的是‘专才’,而国学培养的是‘通才’,旨在拓宽生命的宽度与厚度”[6],国学教育是理工科院校短时间内整合有限资源、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路线,切不可丝毫怠慢。

3.“国学”学科定位不明令高校推进国学教育“顾虑重重”

“国学”本是少数仁人志士在民国时期深感亡国灭种危机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历史性的名词,它指的是我国固有的学问,以与汹涌东来的西方学术区别、抗衡,而文学、历史、哲学之分科,则为西方学者科学性的贡献;文史哲三者分开来,皆不足以与博大精深之“国学”划等号。民国以降,为与国际教育无缝对接,我国高校引进西方文史哲分科的培养模式。不可否认,在这种培养模式下,我国诞生了不少大师级的人物。然平心而论,该模式既非科学,亦与我国国情不符,竟成我国高校推进国学教育一大障碍。有学者认为:“由于我国的国学教育在学科体系之中缺乏独立的学位设置,没有明确的学科定位,造成我国的国学教育难以形成系统化和体系化的学科建设,这一方面对于大学生的国学教育是一个重大的障碍,同时也使得我国在国学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面临严峻的问题。”[7]

4.国学教育与“互联网+”时代尚需磨合

在“互联网+”时代,古籍文献日益数字化、网络化,国学经典不再意味着古籍书库。借助繁简字转换工具,只需短短几秒,竖排的繁体字即可转换成横排的简体文;借助百度搜索引擎,只需短短几秒,艰深晦涩的文言即可转换成通俗易懂的白话。古籍文献的数字化、网络化,打破了文科院校对国学文献的近乎垄断,为理工科院校推进国学教育扫清了书籍资源障碍;文字间的便捷转换,则消弭了文史哲专家、学者与普通大众之间原本不可逾越的专业鸿沟,弥补了理工科院校人文学科师资力量方面的不足。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方面,理工科院校甚至比文科院校技高一筹,成为理工科院校推动国学教育的有利的武器。

不可否认,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对大学校园的国学教育贡献巨大。但是,国学教育有它的路径,多媒体时代有它的特性,我们必须承认,国学教育与多媒体时代需要更多的磨合,理工科院校推行国学教育也的确困难重重。例如,多媒体时代鼓励快餐式、娱乐化、实用目的的阅读,就与国学教育的循序渐进、精神至上、理想化水火不容。“互联网+”时代的读者似乎适应了在愉悦中寻求知识的路径,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自然也不例外,而国学教育却鼓励读者细细品味求知过程的快乐。以优势技术推动国学教育,以国学教育消解技术后遗症,是理工科院校推进国学教育的奋斗目标。如果两者处理不好,却可能是国学教育不兴,人在技术扩张中更快地、更深地异化。

四、“互联网+”时代理工科 院校国学教育的对策

1.消除心理顾虑,利用技术优势

理工科院校应给予新媒体恰当定位。无论愿不愿意接受,“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且势不可挡,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阅读行为、思维习惯。“在不久的未来,人类阅读将形成一种以新媒体为主、传统媒体为辅的格局,已是大势所趋”。[8]批评家对新媒体阅读的浅薄化、碎片化、娱乐化、低俗化的、非理性化的评价,过于武断,难以服众:新媒体只管时时刻刻、随时随地提供信息资源,至于阅读是浅薄的还是深刻的,是碎片化的还是系统化的,则完全取决于阅读主体的主观行为而非阅读对象的客观存在;娱乐化也绝不是洪水猛兽,寓教于乐本是古圣先贤津津乐道的教育方式,在娱乐中寻求知识不该受到指责;万事万物都要经历产生、发展、鼎盛、衰亡的过程,“低俗化”可定义多媒体阅读的初始状态,却不可定义多媒体阅读的未来状态;与传统媒体阅读的高雅常常以普通大众的集体禁言为沉重的代价不同,多媒体阅读的“低俗”建立在普通民众畅所欲言的基础之上。从这层意义上讲,任何敌视新媒体、拒绝新媒体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对高等院校而言,尤其如此。高校可以固守传统媒体的“象牙塔”,可以漠视新媒体的热情召唤,但它所培养的学生最终都要走向社会,在新媒体的复杂环境中与他人同台竞技。对理工科院校而言,明智的做法是,顺应时代潮流,将国学教育与新媒体有机结合起来。换而言之,理工科院校应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将国学教育进行到底。毋庸讳言,青年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中长大,他们对新媒体的接受程度远高于教师群体,因此化解新媒体与国学教育的矛盾,主要针对教师这个群体。令人欣慰的是,“互联网+”时代,理工科院校有技术上的优势,理工科师生与“互联网+”有心理上的亲近。毕竟,理工科院校本就是多媒体技术的发源地,它们的学科建设与“互联网+”时代“衔接良好”,且与文科思维热衷于眷恋过去不同,理工科思维更喜欢畅想未来。它们决定了理工科院校在利用多媒体技术、适应“互联网+”时代方面具有其他类型的高等院校所没有的优势。

2.注重师资培育,推进学科建设

理工科院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应给予国学教育适当倾斜。人文学科在理工科院校中处于从属地位,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人文书籍资源贫乏已是不争的事实,而理工科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消极态度,则加剧了人文学科在理工科院校的边缘化。要彻底改变理工科院校的这种恶性循环,最根本的做法是从学科建设入手推进国学教育。尽管21世纪以来,为响应国家教育部门的号召,理工科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作出了某些改革,或者说已经向人文素质教育做出了不小的让步,例如,近几年来,理工科院校已经尝试引进“尔雅通识课学习系统”和“第二课堂”,鼓励理工科学生接受通识教育。然而,仅仅将“尔雅通识学习”列入公选课的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即便是理工科学生选修“尔雅通识课”,也常常带着抵触的情绪,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他们会果断取消其他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选修。理工科院校人文学科教师常常向教务部门抱怨,“尔雅通识课”对其他人文类公选课冲击很大,尽管他们尽心尽责,但其公选课仍然无人选报。

没有理由责备理工科学生的短视,也没有理由抱怨社会与大众的浮躁与急功近利,因为任何教育的失败,都只能归罪于教育者,而不能归罪于受教育者。纠正理工科学生的短视是校方的责任和义务,尽管它涉及的东西很多,且必然经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理工科院校的当务之急是在学科建设方面落实对国学教育的倾斜。例如,将国学教育纳入限选课、必选课范畴,或者对理工科大学生在选修课上做出某些硬性的规定。当然, 仅凭几位教师在课堂上的口耳相传,理工科院校很难在国学教育方面取得好成效。要实现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大幅提升,理工科院校必须在配套设施上痛下血本。

3.优化图书资源,营造阅读氛围

理工科院校在图书馆建设方面应痛下血本。阅读绝不会因时代变化而最终消亡。《书摘》杂志主编邵文杰说:“我们更该忧虑的问题不是中国人不读书,而是如何去营造更好的读书环境。”[9]图书馆之于大学生,既是浩瀚无边的知识海洋,更是自我提升的集中训练营。某种意义上讲,图书馆对青年学生成长的贡献,甚至远远超过课堂教育。因此,理工科院校在图书馆建设方面所作的积极的变革,将使学生受益无穷;而以图书馆为平台,引导理工科学生阅读国学经典,对理工科院校而言,显然是事半功倍的好办法。

理工科院校在图书馆建设方面的建树注定是个系统工程:其一,派遣专业人员到国内外知名图书馆学习它们在国学经典书籍库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其二,向国学教育专家请教,完善本校国学经典馆藏,保证国学经典阅读有书可读;其三,完善图书馆的电子书库,着重加强检索型、工具型及浏览型资源的引进;其四,顺应“互联网+”时代读者阅读需求,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其五,通过世界读书日、图书馆宣传周等活动,推荐国学经典书目,介绍与国学经典相关的电子书库、电子期刊的检索及使用方法。

4.结合文体活动,营造人文氛围

理工科院校应结合文体活动,将国学教育全方位开展下去。人文教育是个系统的、开放的工程,它需要良好的周边环境。仅仅依靠课堂教育、图书馆建设,国学教育不可能得以有效开展。理工科院校大多不具备浓郁的人文氛围,然而,浓郁的人文氛围又恰恰是有效推进国学教育的必要条件。毋庸讳言,淡薄的人文氛围是理工科院校开展国学教育的致命弱点。因此,利用各种场合、通过各种形式营造人文氛围,是理工科院校将国学教育进行到底的又一重任。文体活动的丰富多彩,是大学校园自身魅力所在,也是大学生潜移默化、健康成长的优质土壤;青年学生反感呆板的课堂教育,却喜欢在文体活动中大出风头,亦为不争之事实。在文体活动中穿插国学教育,可以轻松消除理工科学生对国学教育的抵触情绪,可以将国学经典的活力激发出来。正是从这层意义上讲,寓“国学”之“教”于文体活动之“乐”,不失为理工科院校推进国学教育的绝佳途径。组织国学讲座、国学知识竞赛、国学经典诵读,可以成为理工科院校推进国学教育的“正面战场”;领导发言、师生交流中常用国学名词,学校网页、宣传栏中经常普及国学知识,可以成为理工科院校推进国学教育的“隐形战场”。通过“正面战场”与“隐形战场”有力配合,理工科院校的人文氛围将由浅薄到浓郁,从而理工科院校的国学教育也将稳步推进。

五、结语

综上,尽管新媒体阅读饱受指责,理工科院校推行国学教育困难重重,但是在“互联网+”时代,理工科院校大力推进国学教育势在必行。为保证理工科院校国学教育的有效推进,除了领导层消除对“互联网+”时代的顾虑,引起对国学教育的足够的重视之外,理工科院校还应在学科建设、图书馆革命、人文氛围营造方面下功夫。我们相信,理工科院校经过十几年、几十年的齐心协力,定能将国学教育进行到底,理工科大学生也定能实现思想上的自我蜕变,“在虚假的意识中,知识和意愿尚混为一体。虚假意识的落后状况的解体是反思经验阶梯上的踏脚板”[10]14。彼时,“互联网+”时代、国学教育、理工科院校将“成功对接”。

[1] 郝明义.未来的阅读、出版与教育[J].出版参考,2002,(16):23.

[2] 陶爱兰,李佳屏.新媒体时代青少年阅读探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7):71-73.

[3] 吕佳臻,赵婀娜.互联网+如何助力国学教育[N].人民日报,2015-11-26(17).

[4] 赵星月.高校国学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7-11.

[5] 刘晓艳.地方理工院校国学教育的困思与探索[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5(2):50-53.

[6] 鲁博林.“互联网+”时代,国学教育如何突围[N].光明日报,2015-11-11(5).

[7] 孔增强.论国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14,(5):51-54.

[8] 张国良.互联网+时代的阅读行为[J].编辑学刊,2013,(3):28.

[9] 邵文杰.当新媒体成为阅读的生态[N].光明日报,2013-09-14(6).

[10] [德]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M].郭官义,李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曹静】

The Trouble and the Way out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s to Carry out Chinese Traditional Education in the Internet + Era

CHENG Jian, WANG Ji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541004, China)

In the Internet + Era, reading content shows quantitative, cracked characteristics, and reading purpose shows practical, joyful characteristics, and reading behavior shows significant, interactive characteristics. Chinese classics are so dense and meaningful that average readers become specially depressed. They just want to give up reading. In the internet + era,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s to carry out Chinese traditional education means both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s should give new media proper positioning. They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Chinese traditional education and take more care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bout Chinese traditional education. They should strengthen their library construction. They should carry out a lot of recreational activity to create a good cultural atmosphere and a good cultural atmosphere is very helpful for them to promote their Chinese traditional education.

internet + era;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s; Chinese traditional education

G640

A

1009-5128(2016)18-0017-05

2016-06-20

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互联网+的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践(2016JGB241)

程建(1982—),男,河南淅川人,桂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国学研究。

猜你喜欢

理工科国学人文
“垂”改成“掉”,好不好?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人文绍兴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