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类MOOC本土化发展策略研究
2016-10-14杨方琦
杨方琦,刘 原,杨 帆
(渭南师范学院 a.教育科学学院;b.莫斯科艺术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教育教学方法研究】
高校音乐类MOOC本土化发展策略研究
杨方琦a,刘原a,杨帆b
(渭南师范学院 a.教育科学学院;b.莫斯科艺术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教育教学理念、教师教学能力、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国内各高校在大力推进音乐类MOOC建设时迫切需要实现本土化发展。近年来,我国高校自主建设的音乐类精品视频公开课效益突显,精品资源共享课初见成效,国内MOOC平台日趋丰富完善,为实现音乐类MOOC本土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高校音乐类MOOC本土化发展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一是准确定位,科学规划MOOC发展愿景;二是科学论证,合理选择MOOC服务平台;三是借鉴创新,吸收转化国外MOOC优势特点;四是继承发展,转型升级原国家精品开放课程;五是积极实践,总结推广国内MOOC经验。
高等学校;音乐课程;MOOC;本土化;发展策略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自2001年4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启动实施开放课件计划OCW(Open Courses Ware)和2002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巴黎举办“高等教育开放课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论坛并倡导推行开放教育资源运动OER(Open Education Resources)以来,全球高等教育领域特别是教育技术学科领域的部分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长期致力于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知识开放、共享与全球化理念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1]。特别是2012年以来,以美国Coursera、Udacity和edX三大课程平台为代表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兴起,拓展了教育教学时空,增强了教学吸引力,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灵活性和自主性,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面,正在促进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发生变革,给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2]。
高等音乐教育作为高校培养音乐艺术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载体和组织形式,同样深受MOOC运动的影响和作用,如Coursera平台提供的“音乐理论基础”“作曲”“音乐制作概论”和edX平台提供的“Introduction to Italian Opera”“Music in the 20thCentury”“Introduction to the Music Business”等MOOC对全球高等音乐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积极作用和重要影响。高校音乐类课程作为培养高素质综合性音乐人才的核心基础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文化的重要载体,肩负着高校音乐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历史使命。
鉴于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教育教学理念、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本文认为将MOOC引入我国高等音乐教育领域并实现本土化发展,是一个迫在眉睫且十分艰巨的现实问题。已有研究指出,国内高校在具体的MOOC本土化开发过程中,面临着思维模式僵化、管理体制落后、技术条件落后、优质师资匮乏、课程内容缺乏竞争力、中国文化特色缺失、校际间合作不足等问题。[3]因此,国内各高校要将MOOC优势与自身教学特色有机结合起来,在充分借鉴近年来开展国家级、省市自治区级和校级音乐类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与应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以融合吸收和创新变革,将MOOC这一“舶来品”成功移植到我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生态系统,以实现本土化发展并发挥最优化教育功能与最大化教学效益。
二、高校音乐类MOOC本土化 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MOOC是我国高校课程信息化建设的新阶段、新形式、新手段和新方法
自2003年以来,我国高校课程信息化建设大致经历了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主要包括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精品视频公开课)和MOOC三个重要发展阶段。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各级各类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在变革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活动、丰富教学内容、共享教学资源、拓展教学时空、提升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普遍存在布局不合理、可用性不强、有效性不高、示范性不强、影响力不大、参与度较低和利用率低下等突出问题[4]。
与精品课程相比,精品开放课程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传播的开放课程。由此可见,与精品课程相比,各级各类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在理念、方法、要求与技术标准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不仅明确了课程资源建设的中心地位,还提高了课程资源建设的专业性,但是忽略了对课程推广策略、应用模式、应用绩效和生态进化等问题的研究。
2012年兴起的全部针对高等教育的免费MOOC,像真正的大学一样有一套自己的学习和管理系统,具有工具资源多元化、易于使用、受众面广和学习者参与自主性高等明显特征与优势。受MOOC全球化浪潮的影响,教育部于2014年2月开始实施中国大学MOOC建设规划,要求以精品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等建设成果为基础,结合现阶段国内高校教学改革发展新需求和国外在线课程发展新形势,全面借鉴国外MOOC发展模式与成功经验,充分发挥MOOC具有的学习过程高度互动性、学习时间片断性、课程资源优质性、课程安排系统性等特点与优势。为加快推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建设,促进课程应用,加强组织管理,教育部进一步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由此可见,MOOC、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三者之间既存在密切的联系,也存在明显的区别,是我国高校课程信息化建设的新阶段、新形式、新手段和新方法。
(二)音乐类精品视频公开课效益渐显,但整体应用明显不足
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以高校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旨在着力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开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主流文化、宣传科学理论,广泛传播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和现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提升高校学生及社会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服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5]。截至2015年7月23日,爱课程网站正式上线发布了12门音乐类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不难看出,现阶段我国音乐类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已经具备了MOOC以教学视频为主、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学习者人数众多等诸多共同特征,但是在学习平台、教学设计、内容组织、测验评估和学习支持服务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
(三)音乐类精品资源共享课初见成效,但教学效益整体偏低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旨在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着力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5]。截至2015年7月23日,爱课程网站正式上线发布了8门音乐类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不难看出,现阶段我国音乐类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已经具备了MOOC以教学视频为主,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以教学主题为单元,课程大纲、教学日历、考评方式与标准、学习指南完备等诸多共同特征,但是在学习平台、内容组织、教学设计、学习支持服务和课程学习者人数等方面同样存在明显的差异与不足。
表1 音乐类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基本情况统计
表2 音乐类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基本情况统计
(四)国内MOOC平台日趋丰富完善
自2012年5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相继加入edX、Coursera课程联盟以来,MOOC平台本土化研发和运行已经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重要工作和核心任务。现阶段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和社会教育服务机构推出的典型MOOC平台主要有中国大学MOOC、上海高校课程中心、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北京大学华文慕课、好大学在线、Ewant慕课、优课联盟、MOOC学院、超星慕课等。中国大学MOOC是由网易“云课堂”在承接教育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基础上与爱课程网站合作共同推出的中文MOOC服务平台,上海高校课程中心是上海市教委于2012年5月面向上海市辖区内所有高校名师授课和学生跨校选课而发起建设的混合式在线课程学习服务中心,清华大学学堂在线是清华大学在加入edX平台后对edX平台进行二次自主研发得到的中文MOOC服务平台,北京大学华文慕课是北京大学在秉承公益、开放原则和通过先进技术支持追求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等先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面向全球华人自主研发的以中文为主的MOOC服务平台,好大学在线是上海交通大学面向全国的名校、名师、名课而自主研发的具有公益性、开放式、非官方、非法人等特点的中文MOOC服务平台,Ewant慕课是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中国C9高校联盟共同发起并邀请两岸五所交通大学加盟组建的中文MOOC服务平台,优课联盟是由深圳大学牵头联合全国各地普通院校基于超星MOOC平台技术共同组建的中文MOOC联盟,MOOC学院是果壳网在收录和翻译国外Coursera、Udacity和edX三大主流MOOC平台课程基础上建立的MOOC学习讨论社区,超星MOOC是由北京超星集团基于自身前期大量丰富的学术视频资源基础并结合MOOC特点需求而自主研发的中文MOOC服务平台。
通过对上述MOOC平台功能和课程特点作进一步的考察与分析不难发现,国内自主研发MOOC平台不仅具备了国外MOOC平台支持课程运行、学生学习等方面的全部功能,还具有我国高等教育特色的联盟性、混合性、互动性和创新性等个性化特点,同时也面向不同对象层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在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和保持教育文化独立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三、高校音乐类MOOC本土化发展的策略
一方面从集团博弈角度来讲,直接采用国外典型的MOOC平台和引进国外优秀的MOOC可能会带来思想渗透和行为操控等问题,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风险与负面危害[6]。音乐类MOOC作为我国高校培养高素质综合性音乐人才的核心基础和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文化的重要载体,这种风险同样存在且不可评估、管控和规避。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在加快推进MOOC本土化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经济效益的风险、高校的力不从心和MOOC自身的缺陷三方面制约因素[7]。因此,我国各高校要在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音乐类MOOC建设意义与应用价值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和有效转化国外MOOC平台课程的优势与特点,同时有机结合现阶段国家级、省市自治区级和校级音乐类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与应用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以音乐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创新为根本目标,从以下五个方面采取具体的有效措施与对策来加快推进我国高校音乐类MOOC本土化发展进程。
(一)准确定位,科学规划MOOC发展愿景
我国各高校要依据自身的办学层次、水平、条件、优势与特色,准确定位和科学规划各自的音乐类MOOC发展愿景。具体来说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从高校类别差异的横向角度来规划。对于国家重点建设的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和独立音乐学院而言,他们应该在完成高素质综合性音乐人才培养的基本职能基础上,更好地肩负起在全球范围内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文化的历史使命,可谓是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因此这类高校应该基于立足国际、放眼全球的眼界来规划音乐类MOOC发展愿景;对于普通地方高校而言,培养高素质综合性音乐人才是他们的第一要务,这些高校要在做好本职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结合优秀的地方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文化,尽其所能来履行传承创新音乐艺术文化的历史使命,因此这类高校要基于立足本校、着眼地方的视角来规划音乐类MOOC发展愿景。
第二,要从时间发展变迁的纵向角度来规划。因为MOOC建设是一个十分复杂漫长的系统过程,产生直接的教学效益和促进高等教育变革发展的周期长,所以不论是国家重点高校还是普通地方高校,都应该在充分结合现有音乐类国家级、省市自治区级和校级精品视频公共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基础上,全面依据自身专业课程建设的紧迫性、重要性和优先性来制定科学合理的音乐类MOOC发展愿景和操作可行的发展路线图,既要从覆盖面广、需求量大、受益面广的音乐类专业公共课和基础课着手建设,也要从教学科研价值高和社会传播影响力大的优秀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文化课程着手建设。
(二)全面论证,合理选择最优化的MOOC服务平台
随着美国Coursera、Udacity和edX三大主流MOOC平台的快速兴起及其在全球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传播,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的高校和社会教育服务企业机构,快速结合MOOC教学模式的特点和课程教学的需求自主研发了大量的典型性课程平台。面对纷繁复杂的课程服务平台,各高校要在结合自身特点、目标定位和教学需求的基础上全面论证,最终合理选择最优化的音乐类MOOC服务平台。
我国各高校无论是与国内外MOOC服务平台平等合作,还是直接购买MOOC服务平台,首先都需要确保音乐类MOOC的自主知识产权和音乐艺术文化的独立自主,不能受制于平台乃至受制于国外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理念。其次,各高校要全面评估MOOC服务平台的功能特点与性能优势,在综合考虑音乐类MOOC教学需求、传播特点、内容设计、活动组织、评价方式、用户容量、数据分析等因素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性价比最高的MOOC服务平台。再次,各高校要深入考虑音乐类MOOC服务平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既要保证音乐类MOOC资源的开放共享,还要保证课程资源与其他MOOC平台的互联互通,也要保证音乐类MOOC资源的进化升级与生态发展。最后,各高校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足够的理性,面对音乐类MOOC本土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特点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既要“低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积极稳妥地推动音乐类MOOC的建设与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音乐教育的深度融合,努力为全球范围内的高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最优质的在线课程和个性化的学习服务[8]。
(三)借鉴创新,吸收转化国外MOOC的优势特点
MOOC本质上是属于网络课程的范畴,具备弥补高校传统课程开设类型不全和数量不足、打破学习时空限制、支持大规模学生自主学习等网络课程的一般特征,名校名师效应、免费优质的学习资源、持续多样的学习支持服务、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与及时反馈是MOOC受热捧的主要原因[9]。国外MOOC的迅猛发展与广泛传播,为现阶段加快推进我国高校音乐类MOOC本土化发展提供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1.创新课程建设方式
高校要突破办学体制行政化倾向的限制,创新课程建设方式[10]51-52。名校名师效应固然重要,但不是高校音乐类MOOC选拔的唯一标准。一方面,高校要在综合考虑重点专业、重点课程的基础上,基于课程价值、师生口碑和市场需求来确定音乐类MOOC的建设立项名单;另一方面,高校要在综合考虑教师资历、职称、职务和科研水平的基础上,基于教师的实际教学方式、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来确定音乐类MOOC的主讲教师。
2.创新课程支持服务
我国高校音乐类课程十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实践经验表明,面向高校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知识体系结构的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方式,不仅无法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学习者的碎片化学习需求,也无法产生良好的课程信息化建设效果与应用效益。高校音乐类MOOC建设,既要由服务于高校音乐类专业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转变为服务高校音乐类专业教师的教学和学生以及广大社会学习者的学习,又要由服务于高校音乐类课程课堂教学转变为服务于课堂教学和非正式学习,还要由服务于音乐类专业人才培养转变为服务于音乐类专业人才培养和音乐艺术文化传承创新。
(四)继承发展,转型升级原国家精品开放课程
自2011年10月教育部启动实施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以来,我国高校音乐类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与应用产生了显著的艺术文化传承创新价值,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与应用也产生了一定的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各高校要充分考虑音乐类MOOC定位与特色,不仅要为培养高素质综合性音乐人才传播知识和发展能力,更要为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文化肩负使命,应该在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的转型升级,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
1.转型升级课程团队
打破传统全部由音乐专业教师组建课程教学团队的固有模式,构建由项目经理、授课教师、助教、志愿者、制作人、摄制团队、技术团队和运营团队等不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人员组成的音乐类MOOC运行团队,既要有效提升课程教学的水平质量,也要提升课程制作的技术水平,还要加强课程推广的宣传力度。
2.优化课程内容设计
各高校要在有机融合音乐类精品视频公开课的视频特色和精品资源共享课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音乐类MOOC内容设计,由基于章节的内容设计转型升级为基于知识点的内容设计,同时构建音乐类MOOC的微教学资源环境,为学习者提供明确的课程学习导航、微视频和多元化的辅助资源[11]。
3.优化课程运行方式
各高校要针对现阶段MOOC普遍存在的完成率不高、教学模式囿于传统、难以实现个性化学习和学习体验缺失等问题[12],进一步优化音乐类MOOC运行方式,将音乐类MOOC在线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习者在线学习交流讨论与传统课堂师生面对面交流讨论的深度融合,实现高校音乐类MOOC可持续发展。
(五)积极实践,总结推广国内MOOC成功经验
高校音乐类MOOC能否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和实现预期的建设目标,关键在于MOOC的实践应用。
上海高校课程共享中心以技术为创新载体,帮助中国大学实现优质课程创新、共享,提升教学效率,让更多学生能以兴趣为学习导向,拥有自由选课权,为实践中国式MOOC发挥了积极的引领示范作用[13]。北京大学的毕明辉以教师服务意识为出发点,基于北京大学“20世纪西方音乐”MOOC介绍了音乐类MOOC的特点,论证了音乐类MOOC开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阐述了音乐类MOOC教学设计、与面授课程的关系以及课程开办经验,为今后其他高校音乐类MOOC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14]。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姚姚通过对MOOC的研究与分析发现,在MOOC影响下现阶段中国高等音乐教育面临四大问题,即开放化的大学音乐教育新定位、精品化卓越化的大学音乐教育新理念、MOOC与大学音乐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新方法、大学音乐课程学习数据化的新思维[15]。华中师范大学谭述晔以音乐教育专业为研究对象,基于“钢琴伴奏的编配与即兴演奏”MOOC为切入点,将传统课堂学习与MOOC在线学习形式中的学习理论、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等多种要素有机融合起来,探索建立了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框架[16]。陕西师范大学杨阳以“网络音乐通识课程”为例探讨了高校通识音乐课程采用MOOC模式的利与弊,建议建立以文化为切入点的MOOC资源自主开发理念、借鉴北美高校在线学位课程的在线交互平台管理模式和有效满足课程开设初期的资源数量与内容多样性需求[17]。
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高校音乐学科专业领域众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正在积极推进音乐类MOOC的教学应用实践,取得了良好的课程应用效果并及时通过公开发表研究论文的形式来总结推广课程经验,为以后其他高校加快音乐类MOOC本土化发展提供了参考经验。
[1] 胡来林.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策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6):80-85.
[2]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Z].教高〔2015〕3号,2015-04-13.
[3] 卫志民.“慕课”本土化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9-34.
[4] 张郭军,杨方琦.高校精品开放在线课程建设策略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10):29-34.
[5]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Z].教高〔2011〕8号,2011-10-12.
[6] 蔡慧.MOOC本土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3):48-52.
[7] 封德平,万远英.中国崛起视域下的慕课选择与问题的破解[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5):36-39.
[8] 曹培杰.正确认识MOOC的三个关键问题[N].光明日报,2014-08-26(13).
[9] 汪基德,冯莹莹,汪滢.MOOC热背后的冷思考[J].教育研究,2014,(9):104-111.
[10] 王竹立.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11] 张伟,王海荣.MOOC学习体验及本土化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4):3-9.
[12] 高地.MOOC热的冷思考——国际上对MOOCs课程教学六大问题的审思[J].远程教育杂志,2014,(2):39-47.
[13] 徐辉富,魏志慧,顾凤佳.直面变革:中国式MOOCs的实践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2013,(6):11-17.
[14] 毕明辉.服务意识下的MOOC设计与实践——由北京大学“20世纪西方音乐”课程谈起[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3):134-136.
[15] 姚姚.论MOOC对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的影响与融合[J].云梦学刊,2015,(3):134-136.
[16] 谭述晔.MOOC环境下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混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钢琴伴奏的编配与即兴演奏”课程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15,(7):17-22.
[17] 杨阳.高校通识音乐课程采用MOOC模式的利与弊——以陕西师范大学网络音乐通识课程为例[J].
人民音乐,2015,(6):56-59.
【责任编辑曹静】
Research on the Localiz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Music MOOC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ANG Fang-qia, LIU Yuana, YANG Fanb
(a.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b. School of Moscow Arts,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Weinan 714099, China)
Owing to the remarkable differences toward higher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in funding mechanism, teaching concept, teaching ability and student learning style, therefore, while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vigorous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music MOOC, it is urgent to realize the localization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music high-quality video open classes produced by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btained significant progress, the high-quality resource sharing class have tasted initial success, and the domestic platform of MOOC has been refining, all of which provide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realization of loc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music MOOC.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loc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music MOOC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inly include the following five parts. The first is to define the location accurately and to layout the MOOC development vision scientifically; the second is to demonstrate rationally and to choose the service platform for MOOC reasonably; the third is to learn and innovate, to absorb and convert the foreign advantageous features; the forth is to inherit and develop, to transform and upgrade the original national high-quality open courses; the fifth is to practice actively, to conclude and spread the domestic experience of MOOC around the count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ic courses;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localiz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G642
A
1009-5128(2016)18-0038-07
2016-05-2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高校精品开放课程发展路径与应用绩效评估研究(15XJC880013);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重点课题:高校MOOC发展路径与应用绩效研究(156222754);渭南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校MOOC教学影响力评估及应用策略研究(JG201517);渭南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项目:MOOC大数据支撑下的个性化学习研究——以渭南师范学院为例(15SKYM18);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基金资助项目: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水听器阵列波束优化研究(15JK1246)
杨方琦(1982—),男,湖北通城人,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