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谱祠价值现代化转型的契机及其反思

2016-03-16陈晓曦

武陵学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传统

陈晓曦

(1.复旦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433;2.滁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中华德文化研究

传统谱祠价值现代化转型的契机及其反思

陈晓曦1,2

(1.复旦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433;2.滁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族谱与宗祠是中国传统社会之存在在观念层面与生活层面的反映,承载并维系着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就此而言,谱祠价值的现代化转型和传统文化现代转型以及当代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同样的命题,即礼治传统为法治中国的价值认同提供何种支撑和资源。谱祠所代表的礼治精神与实践既有团结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面相,也存在“差序伦理”所规定的不足之症。谱祠在传统中国叙事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也可能焕发生机,这仰赖我们对传统的不断诠释和对现代化概念持续深入的领会。

谱祠;现代化转型;礼治与法治;共同体;价值认同

传统的族谱与宗祠(下文简称谱祠)是中国传统社会之存在在观念层面与生活层面的反映,承载并维系着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一方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是中国传统社会主导性的政治观念,另一方面“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形成了与帝王家天下主导的对话性力量,两者的互动构成中华文明特有的图景。在数千年的宗法农业社会,民族的价值认同感集中体现在以儒家为中心的“仁、义、礼、智、信”上。“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社会核心价值的认识。这种认识表现在很多方面:在观念形态的层面,主要集中在文化典籍中;在行为的伦理纲常层面,则主要落实在习俗与礼法规定中。而以谱祠作为载体的器物形态,既反映着观念,也反映着习俗与礼法。

一、谱祠对价值承载的基本方式

虽然学界对“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是否可以涵盖古代中国社会的全貌还存在争议,其争议的焦点是其与“编户齐民”观念的不相容,但近世以来,特别是明清以来存在着社会结构、政治体制、经济形态、文化性质、权力关系、政府组织的全面改变是不争的事实。“从唐朝中期开始一直到五代、北宋时期,即从现在算起1100年前到800年前这一段时间,可以稳妥地认为过渡到了近世”[1],宋代以后,贵族、官僚、富豪的家族,无法持续长久,不像六朝隋唐的宗室贵族社会,绵延不绝,因此广泛存在着社会流动,如何安顿庶民百姓的生活成为一个重大问题,而谱祠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诚如曹锦清先生所言:“宋以来,由于地权出现高度分散和高度流转之势,市场经济冲击的社会呈现高度流动、高度分化之态,乡村组织的重建便成为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仁人志士从设族田、建祠堂、修族谱、树宗族权威等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并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2]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张载关于“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的设想,因为“宗法不立,则人不知统系来处”[3]。当然,宗法是宗法,谱祠是谱祠,就宗法与谱祠(尤其是谱牒)的关系,著名学者潘光旦先生有较精当的论述[1]。如何收宗族,如何管摄天下人心?修建族谱与祠堂是其两大抓手。

所谓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皇帝的家谱称玉牒,如《新朝玉牒》《皇宋玉牒》等。它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翻开任何一本族谱的首页几乎都写有“奉天”和“敦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的“圣谕”①,这言简意赅地标明了天理认同(即国家合法性认同)与人伦认同的基本理念;孝悌人伦和宗族雍睦直接关乎生活秩序、社会团结与和谐。所谓祠堂原本是族人聚会、议事、处理族内纠纷等宗族活动的场所。谱祠及其所遵从的规范与理念构成宗法制度、宗族社会在民间最为典型的生活样式与物质形态。从哲学上看,族谱及其连绵不绝的续修、会谱、连宗和宗祠成为传统百姓生活的时间与空间叙事的两个维度:时间上,尊古尊祖,铭记其丰功伟绩,人人都可以追根溯源,慎终追远;空间上,共同参加的仪式与庆典,在莅临于先祖画像前和种种风俗活动中获得家族身份与意识的确认,患难相恤、守望相助。

从传统儒学的发展看,一方面它形成了其独特的心性形态,构成儒家圣贤自我求证的源头活水;另一方面它与政治和社会发生深刻的交互作用,从而形成了自身的实践形态,包括政治、社会和生活的不同层面。谱祠就其作用的时间(近世以来)和空间(民间乡里)而言,是儒学理念和儒家生活在百姓日用中的具体化和习俗化。

由此可见,谱祠就是以时间形态和空间形态把个体生命与家国认同组织进宗法伦常的价值秩序时所采取的基本形式。今天我们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实践中强调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之所以强调“优秀”一词,无非是标明一种选择的态度和主体自觉的态度。谱祠浸透着宗法观念这是毫无疑问的,因此提及谱祠绝不可以“全盘接受”的态度来对待。有学者从宗法观念中抽绎出生存、凝聚、教化、自治、互助,作为现代批判性继承与反思的要点。例如,吴祖鲲、王慧姝认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宗族制度渗透于中国基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宗族通过自卫生产、祭祖拜先、光宗耀祖、族规族训、赡济贫弱对传统基层社会民众的生存、凝聚、教化、自治、互助产生着深刻的影响。”[5]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愿景中,自然且当然地包含着优良而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广大乡村在修建谱祠的活动中就存在价值转型的问题。正如学者陈支平所说:“宋代理学中的关于基层社会管理与民间礼仪的部分,较少受到政府制度化的影响,因而得到了比较良好的实践与传承。时至今日,我们依然不能对于宋代理学所提倡的具有社会和谐意义的家族制度等视而不见和全盘否定。”[6]这个观点至少摆脱了过于抽象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口号,它区分了历史上理学义理被固化成教条的部分,使这种义理与基层相接触,形成了社会管理与民间礼仪,并就其对促进今天的社会团结与社会和谐的可能性给出了肯定洞见。

二、对谱祠观念与现代观念关系的反思

其实,传统文化是一个极富活力的概念,其中关于儒学文化的现代化几乎每天都有成果问世。对此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想,那就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是非常困难的,否则就用不着这样阐幽发微了。对于一些研究把传统文化的价值,包括谱祠所承载的所有价值都作出积极而乐观的看法,倒是需要我们审慎地对待。

首先,谱祠存在的根据是父权、血缘和等级观念,适应了农村社会及其生产方式的基本特点。人与人之间如何连接,才能构成共同信念与认同?传统社会形态下,特别是乡村社会中,谱祠的形式就呈现了明显的血缘纽带和地域纽带特征。就以农耕为主、安土重迁的生存形式而言,谱祠在时空上可以说是贯彻落实人伦与秩序的最好形式。因为每个人在其中都可以获得安顿与照料、教化与关怀,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以“对照执行”。所以,谱祠所反映的人的生存状态因强调规训而具有义务性;因强调尊奉古法而具有保守性。但是现代社会因其开放性、竞争性,所以在观念上明显地强调进取性,强调人与人在超越地域、血缘、性别、种族意义上的平等性,因而具有权利性的基本特征。现代化的一波又一波浪潮令传统大家庭日益裂变成“小微家庭”,三口之家成为统计学上的最大多数。就我们自身的实际情况看,在市场化和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单位体制被日益消解,单位人成了社会人,个体获得了空前的选择自由,人员的流动性空前增强,而且他们都通过分工、协作以经济利益的方式被组织和连接起来。

其次,“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的传统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社会转型及其转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著名的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了社会秩序重建的想法。基于价值认同和道德共识在社会重建中的特殊意义,他希望把共同体落脚点放在行业协会和职业道德上。他指出:“法团成员的情感是共同演化而成的,它们所表达的是共同体,因为它们彼此之间有一种持续的和紧密的联系。”[7]现代社会的变迁至少在直接的意义上与谱祠所承载的价值有着诸多抵牾之处。简而言之,乡村社会,同姓同宗聚居明显;现代社会中虽存在大量自然村落,但是同姓散居、异姓杂居以及新建村镇则更加普遍,新农村和新型城镇的社区,人与人之间连接纽带基本上不再是血缘和父权。这样形成的——当然也在发展变化中——新型社区多大程度上还能恪守孟子式的“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8]呢?新型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等组织成员的基本预设是现代公民身份,而不是基于血缘和地域关系的亲戚和熟人。

再次,谱祠及其所承载的观念在历史发展中呈现出不利于现代社会的面相。这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除了上述所说的保守性和过于强调义务的一面,还有与现代政治、社会生活不相协调的方面。比如,鲁迅小说《祝福》中,鲁四老爷的卫道士形象,就是受到宗法与礼教毒害的典型。自秦以来至明清为盛绵延不绝的贞节牌坊,无不显示传统宗法社会压抑和束缚人性的特征。近年来,在基层民主治理中不断传出的“贿选”“拉票”以及家族势力控制、干扰基层治理的报道,甚至在农村的某些地方发展党员时存在的“家族式垄断”现象,都是传统社会的遗留。这些现象虽然不是乡土伦理本身的过错,但不可否认它与传统谱祠观念、乡土伦理有很大关系。为此,费孝通先生才冷静而略带悲愤地说:“‘中国传统社会里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党,为了党可以牺牲国,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这和《礼记·大学》所载‘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条理上是相通的,不同的只是内向和外向的路线,正面和反面的说法,正是这种差序的推浪形式,把群己的界限弄成了相对性,也可以说是模糊两可了。”[9]著名的“差序格局”强调,从起源出发,涟漪式层层外推(这可以概括为“波纹喻”),即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从价值捍卫看则是圈圈收敛的,即牺牲外圈而保存内圈,一个地区、乡村、社区作为家族的外圈,有时竟成了被牺牲的对象。家族认同,尤其是家族共同利益主要体现在谱祠这一连接纽带上。

由于观念不同,传统社会的治理与现代社会的治理路径和方式也不同。针对一些地方家族势力盛行,破坏基层治理的情况,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在广东省走访时指出,一定要保障农民的选举权利,坚定不移地做好村民自治和村委会村民直选,反对利用贿选、家族势力操纵等不正当手段破坏和干扰选举,对这种行为应该依法依纪处理[10]。由此可见,现代社会强调国家治理结构下的权利义务相统一,保障公民权利(如选举权)是政府的职责;对于不良现象和违法犯罪的惩处,适用的是规范性文件,而不是乡规民约或者家族认同的各种不成文的规定。

总之,以谱祠为载体的传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而现代社会的最大特点是法治,这直接构成古今之辨的核心。这里的“礼”,应当理解成“缘情制礼”,而“礼”的制度性规定的基础是无过无不及的中节之情,即天命之性的善的发挥;“礼”的作用是通过制度性的规定来调整“过”的滥情或者“不及”的冷漠。实际上,笔者是想通过讨论礼治与法治的关系,反思并尝试找出传统价值现代转型的可能性与契机。

三、谱祠价值现代化转型的契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因此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同时更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11]。这段论述高屋建瓴,是我们思考研究古今中西之辨的纲领性文献。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对谱祠价值的现代转型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首先,在价值追求上谱祠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三个层面:国家层面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是自由平等自由法治,公民层面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谱祠(以族谱所标明的“圣谕”为例)虽然旨在“尊祖、敬宗、合族”,但在客观上也指向了三个层面的价值。“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善良;诫匿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①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它们就是传统社会国家、人伦及行为的教育大纲。常建华先生从两个方面对“圣谕”内容进行了分类:其一,从社会结构及上层建筑的角度推行孝治,强调个人修养。他将一、二、三、十一归为社会结构层面,将六、七、八、九归为上层建筑层面。其二,是在孝治范畴内充当顺民的具体做人规定,因而将四、五、十、十二至十六归为这一方面[12]。其实,所谓“重人伦”也就是重社会的独特形式。著名学者周飞舟在研究丧服与伦理的关系时,在《差序格局和伦理本位——从丧服制度看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原则》一文中指出,亲亲和尊尊作为丧服制度的基本原则,是规范人们日常生活之行动的基本原则[13],在中国传统文献中并没有“社会”这个名词,而是将基本的社会群体和关系称为“伦”,中国社会学的先驱之一潘光旦就认为社会学可以称为“伦学”。周文还指出:“就丧服制度而言,它既是基于对人在各种关系、情境下所具有的普遍性情感的认识,又是人们将自己个别的、具体的情感表达为这种普遍的、一般性情感的制度性安排。”[13]周文虽然是就“丧服制度”而言的,其实谱祠实践,何尝不是如此呢?潘光旦先生晚年认真反思过自己早年关于“差序伦理”中关于“自私”的判断,认识到该论断偏颇的一面。由此可见,“差序格局”的核心,包含了以“将心比心”为基础的可以外推的“心”的伦理。这方面的研究和扩展,“它本身就是在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历史,也就是‘文化反思’和‘文化自觉’的一种重要的实践”[13]。换句话说,人伦价值经过反思与转化是可以指向集体主义和人民大众的。

其次,在价值传播方式上,传统的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范例。众所周知,在古代教育水平非常低的情况下,如何将人伦理念和道德规训向民众推广,使其成为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行为准则?王又朴的《圣谕广训衍》为我们提供了榜样,它以白话文写作,通俗易懂,影响很大。它把“黜异端以崇正学”衍化成:“你们兵民着实该仰体圣心,尊崇正道,一遇邪教就如水火、盗贼一般。你们想想,水火、盗贼不过害人的身子,这异端邪教最害人的心术。这个人心天生下来,原是有正无邪的,只因为人心贪了,所以就走到邪路上去……俗语说得好:在家敬父母,何必远烧香。你们若是认得理真,知道心里光光明明的就是天堂,心里黑黑暗暗就是地狱,自然就有个主宰,不到得被那邪教哄诱去了。”[14]当然这样的宣讲与传播方式,也是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方式:圣体体证、立义,甚至述而不作;知识阶层精研义理,考镜源流。近世以来如何教化普罗大众,成为知识阶层关注的重心,由此形成了俗讲、宣讲、白话解说、通俗故事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推广开来,形成极富特色的劝善教化运动(如善书、善戏)。谱祠作为价值伦常观念的载体和日常宗族活动的中心,毫无疑问是人们学习、理解和接受教化的场所。

如果说传统价值观曾面临过时代化、大众化的任务,那么,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也同样面临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迫切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也存在话语权获得的需要。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要“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品格和艺术品位,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15],指出了价值观培育载体的多元性诉求,即在活泼、形象、生动、直观中达至美感与价值感的融合。例如《马克思是个九零后》这首歌曲就是思想性和精神愉悦性、美感和时代感的结合。谱祠所蕴含的宣讲方式和耳濡目染的教化特色,我们完全可以继承,拿来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

第三,“互联网+”的时代语境为反思谱祠价值开辟了新空间。族谱记载着家族共同体发展的来龙去脉,根深叶茂的谱系需要定期不断地重修、续修,增补新的内容。在续修的环节上采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增加信息量和更多资料。族谱除了记载其世系情况与简要资料外,还可以配上数码头像,令族谱信息量更大、更直观。互联网版的族谱中可以增设家训、家风以及典型案例,可以创设家族的标识与徽章,以此更加凸显家族品格。中国自古就有印章、金石之学,而来自西方的纹章学同样值得借鉴和学习。欧美的很多大学和公司都有自己的logo,作为一种特殊的品牌标志,凸显自己的文化蕴涵。将以书法设计为主的中国印章学与以象征性图案设计为主的西方纹章学相结合,纳入到家族徽章创意中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领域。续修族谱需要大量的资金,现代支付手段也可以纳入进来。比如,远方的族人可以通过电子支付的方式支持、赞助修编谱祠,甚至可以创设互联网家族基金,通过基金以及日常捐助,实现家族体系内部的扶贫济困以及祭拜、表彰等特征性仪式与活动。这将非常有利于家族精神和荣誉的传承与发扬,增强族人之间交往的活跃度,发挥宗族的凝聚力。互联网版的族谱可以使天南海北、乃至异国他乡的族人共享家族的辉煌和荣耀。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创建网络祠堂,在网络祠堂里,呈现家族的重大事件以及族人之间的互动互联。在中国传统节日里,聚居的族人以及五湖四海散居的族人,通过网络体验族人之间的“天涯共此时”的归属感。族谱数字化、族谱续修的网络化以及网络宗祠的构想等为形成“新族谱观”提供了重要条件。

以传统伦理为本位的社会中,谱祠是以家族及其繁衍延绵为中心的,所谓“瓜瓞连绵”。当今的谱祠应该更多地容纳族人的信念、情感,因而现代的谱祠应以族人及其未来发展为中心。这种转换与时代精神的转换是一致的,它反映了时代、科技、文化的整体变迁。现代社会交往日趋频繁,人口生育政策也在缓慢变化中,所以随着高等教育的推广与普及,人们对谱祠的理解必须与时俱进。比如,谱祠所关涉的时间维度将是三个向度的,其中当下的关照必须被先行给予并从这里绽放出去,向先前、向未来展开其视域。这样谱祠的保存和续修就在族人的当下生活中扎根和展开。历时性代代相传的谱祠在共时性的共在意义上可能获得新理解,谱祠也可能因此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聚拢力量。现代自由意志并不天然排斥一个人的家族承诺,同样一个人的家族责任也不会天然排斥现代自由意志。一个成功的现代学者、企业家或公务员,完全既可以是一个家庭的孝子,也可以成为家族共同体效仿的榜样。

第四,谱祠价值观念及其物质形态,在中国革命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笔者在红军的故乡——皖西大别山区的金寨县访问时发现,当时革命发动的很多策源地都选择在宗祠。父子兄弟在投身革命时依然保持并发扬着“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血缘相恤情怀,在生死存亡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死的命运留给自己,他们义薄云天,可歌可泣。因此,最近30年多来,谱祠修建的复兴就绝非仅仅是一种思想复古和文化乡愁,因为人伦情分之于中国人有一种植根深厚的意蕴。毛泽东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题写的碑文就是这样一种表达:“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这是一份气壮山河、博大深沉且荡气回肠的宣言。“三年来、三十年来、1840年以来”作为一个整体,是非常了不起的贯通思维和整体洞察。民主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构成新中国不可或缺的历史叙事环节。这个碑文是我们坚持历史统一视野的光辉典范。英雄是人民的英雄,不也是家族的英雄吗?所以,革命英烈、新时代劳动模范乃至科技尖兵,他们是共和国旗帜的风采,同样应该成为谱祠中的荣耀,成为族人效仿和拥戴的对象。

四、余 论

前文我们对礼治与法治,谱祠发源、生长与现代伦理的差别给予了梳理,目的就是更好理解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在这里有一个预设:现代就是现代这个样子,而不是别的。实际上,现代永远是一个未完成的计划,现代化的形态完全可以包含不同于当今的这个形态。所以,把现代概念未经反思地固定下来,而后把传统对象化,并从中去除“糟粕”,找寻“精华”,这还是一种僵化和实用主义态度。我们应该在未定型的现代和可能的未来视野下,反观传统,思考古今之辨。亨廷顿曾指出:“现代化并不一定意味着西方化。非西方社会在没有放弃它们自己的文化和全盘采用西方价值、体制和实践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并已经实现了现代化。”[16]这里引用亨廷顿的话,旨在表明现代化的蓝图是有待填充和进一步推敲与描绘的。如何填充?这与传统文化价值的现代转化是互相依存的。所有对传统礼治文化(包括谱祠)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为转化提供视野和基础的,尽管研究本身有其历史的自在意义。以开放的未来,以更适合人的生存,以人的全面解放且自由发展为目的的设计,都在呼唤着一种在理念上不断创新的实践。当然这种实践并不能流于“好东西古已有之”之类的浅薄乐观,而是切中伟大传统文化精髓的勇敢尝试。在这里我们不完全同意新儒家所倡导的“返本开新”之方案——虽然他们经过了孜孜矻矻的努力,甚至在学者自身的人格修为上卓有建树,但是这个“返本”设计不仅过于美化了历史传统,也罔顾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上的“三年来、三十年来以及1840以来”的伟大历史叙事。谱祠具有怎样的价值,如何转化、发展其价值,完全依赖于我们对历史本身的态度以及历史与现代化设计的关系。

曹锦清等在一份《国情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在文化的含义上就是要使个人超越个人的视野而具有“公共”的意识,它必须依托于社会的各种自组织化,即NGO或NPO(包括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慈善机构、公益组织、宗教组织等等)。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建设的文化意义,是指各种社会组织广泛形成、有效运行的文化氛围与价值保障。在全社会范围内,需要建立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同属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强调社会团结与社会的凝聚[17]。谱祠价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培育中,以及在现代化未来设计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实践进程中,必将实现自身的转型与发展。

注释:

①参见康熙九年(1670年)的《圣谕十六条》。

[1]内藤湖南.支那论[M]//载氏.内藤湖南全集:第5卷.东京:筑摩书房,1972:309.

[2]曹锦清.历史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重温宋以来的乡村组织重建[J].探索与争鸣,2006(10):6-9.

[3]张载.张载集·经学理窟·宗法[M].北京:中华书局,1978:258-259.

[4]潘光旦.家谱与宗法[M]//潘光旦文集:第8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79.

[5]吴祖鲲,王慧姝.文化视域下宗族社会功能的反思[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3):132-139.

[6]陈支平.朱子学·理学:唐宋变革与明清实践[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8-74.

[7]埃米尔·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M].渠东,付德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11.

[8]赵岐,注.孙奭,疏.孟子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64.

[9]费孝通.乡土中国与乡土重建[M].台北:风云时代出版社,1993:28.

[10]依法处理家族势力操纵等破坏村民选举行为[EB/OL]. [2012-02-05].http://www.chinanews.com/gn/2012/02-05/3645414. shtml.

[11]转引自雷伟平.《圣谕广训》传播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6.

[1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05-18].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518/c1024-28361421.html

[13]周飞舟.差序格局和伦理本位——从丧服制度看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原则[J].社会,2015(1):28-48.

[14]周振鹤.圣谕广训:集解与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92-293.

[15]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EB/OL].[2013-12-26]. http://cpc.people.com.cn/n/2013/1223/c64387-23924110-4.html.

[16]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70.

[17]曹锦清,周建明.中国如何进行文化建设[M]//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国情报告:第十卷2007年(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46.

(责任编辑:张群喜)

B824.5

A

1674-9014(2016)04-0001-06

2016-04-21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现代社区共同体精神养成的微治理机制研究”(2016ZDIXM007);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文学叙事伦理与道德劝善研究”(SK2016A0658);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项目“马原名师工作室”(SZZGIH1-1-2017-21);滁州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重点项目“大学生精神压力发现与思想疏导研究”(2015GH42)。

陈晓曦,男,安徽六安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访问学者,滁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伦理学与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传统养生和现代健身相结合的思考探析
亚岁送鞋的传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传统内家拳内劲探讨
老传统当传承
颠覆传统规则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