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学50年—中日〈史记〉研究的动向》序
2016-03-16水泽利忠张兴吉
[日]水泽利忠 撰,张兴吉 译
(1.日本文教大学;2.海南师范大学 研究生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史记学50年—中日〈史记〉研究的动向》序
[日]水泽利忠1撰,张兴吉2译
(1.日本文教大学;2.海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池田英雄氏在其《史记学50年——中日〈史记〉研究的动向(1945-1995年)》刊行之际,请我作序,想来我和池田父子二代间的确有颇深的缘分。
《史记》最佳的底本《史记补注》脱稿之际,芦洲*池田四郎次郎,号芦洲——译者注。池田四郎次郎先生不幸在自宅附近遭遇车祸而去世,时昭和8年(1933年)1月24日夜,享年70岁。
去世之前,芦洲先生见到了刚出版的《史记会注考证》卷1,并给泷川博士写信,其内容是对《史记会注考证》卷1的底本——凤文馆本*是指日本明治十六年日本凤文馆刊行的《增补评点史记评林》,辑校者石川鸿斋——译者注。《史记评林》的版本系统进行探讨。
凤文馆本《史记评林》和其他的《史记评林》之间,令人想到的差异是,此书是否在其正文和注释中接受了清朝考据学者的影响。至今为止,它是一个好的底本*日本学者的“底本"概念是广义的概念,其中有研究者广泛采用的资料原本(通行本)的意义——译者注。,可惜,它没有注明“引用资料”的出处。
不难想见,对于芦洲先生所提的疑问,泷川博士也很难给予回答。
二年之后,泷川龟太郎博士《史记会注考证》全10卷出版完成。其间虽多有曲折迂回,但众所周知,它被认为是《史记》的最佳底本。
昭和初年受清朝考据学影响的两位学者,都把凤文馆本《史记评林》作为《史记》的最佳底本,并以此为蓝本,能说这是偶然的一致吗?
可是芦洲先生的《史记补注》却由于车祸而中止,其业绩在此后40年内不为世人所知。
令人了解《史记补注》其书可与《史记会注考证》并称者,是其子池田英雄氏的努力。
池田英雄氏将其父所遗《史记补注》原稿加以校订并出版之。其校订细腻,因此人们得以重新认识故去的芦洲先生对《史记》精深的造诣。
又池田英雄氏在昭和53、54年(1977、1978年)两次将其父的遗稿《史记解题》及《后编·史记研究书目解题》增补出版。
至此,先生将900种以上的《史记》关联资料加以解说,倾其所学,在此出版了《史记学50年——日中〈史记〉研究的动向》。其著作的意图是一种比较研究,注意由于国情不同所造成的现代日中两国在《史记》研究中所呈现的不同状态,并对其各种研究方向所要达到的目的及其特点给予明确的揭示。
现在据信所引用的最近50年的研究对象资料,论文、专书约5,000种,其资料名称及其特点散见于本书各项之中,由此卷末附有“书名、人名索引”,使其成为查询日中两国《史记》研究资料的好向导。
有缘把《史记》作为研究领域的我,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池田英雄氏的辛劳深表敬意。
平成6年*即1994年——译者注。10月10日 文学博士 水泽利忠
(责任编辑:王学振)
A Preface to 50 Decades of Studies on Historical Records——Trends ofStudiesonHistoricalRecordsinChinaandJapan
Mizusawa Lizhong (auth.)1, ZHANG Xing-ji (trans.)2
(1.Bunkyo University,Japan;2. School of Postgraduate Studies,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aikou 571158, China)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史记会注考证》、《史记会注考证校补》整理”(项目批准号:13JJD8700001)
2016-05-25
水泽利忠(1917-2013),男,原日本文教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作《史记会注考证》、《史记正义的研究》等;张兴吉(1964-),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海南师范大学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古典文献学和海南历史研究。
K232文献标识码:A
1674-5310(2016)-07-007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