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礼仪差异的人己关系分析

2016-03-16赵善阳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客气熟人礼貌

赵善阳

中美礼仪差异的人己关系分析

赵善阳

研究从人己关系结构的角度对中美社交礼仪在恭雅洁三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中国人的礼仪行为反映了熟人社会的人己关系,把他人按亲疏分类然后加以区别对待。美国人的礼仪行为反映了生人社会的人己关系,强调个人的独立和自立,形成了不分亲疏、一视同仁的礼仪原则。当今中美礼仪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不同时期在生活方式上的差别,随着中国现代化的不断深入,中美礼仪差异会逐渐缩小,但中国人的礼仪行为依然会具有中国的特点。

礼貌;礼仪;人己关系;中美比较

礼仪是社会的镜子。作为民俗的一部分,礼仪不仅直接反映民风,而且还折射社会深层的历史文化结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交往的不断增加,中西礼仪差别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和讨论。但现有的研究大都停留在对中西差别的简单描述上,理论分析不够。本文运用社会学的视野,从人己关系结构的角度对中美社交礼仪的一些不同之处作些粗浅探讨,希望能抛砖引玉,促进更深入的理论研究。

一、对礼仪的界定

“礼仪”有广狭两义之分。在传统的中国礼治社会,礼仪几乎涵盖一切制约社会生活和人们行为的规范与制度,包括道德规范和政治制度。①五四运动以来,包罗万象的广义礼仪逐渐被狭义的礼仪概念所取代,专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②在西方社会,礼仪也有类似的两分法。与道德合二为一的广义礼仪盛行于古代,尤其是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狭义的社交礼仪概念开始流行起来。③

当代的礼仪概念是狭义的,主要指社交规则。社交是个人之间的交往与互动,但是社会对人们的交往制定了许多规范,包括法律和道德。因此,要准确地界定礼仪,首先必须把它和法律与道德区分开来。任何社会规范都是对人际利益的一种协调。可以把利益分为物质和情感两大类。根据其重要性,可以把物质利益分为大小两个层级,大利益(如生命财产)由法律来协调,而小利益(如法律管辖之外的利害得失)则由道德来协调。和法律与道德不同,礼仪是协调人际交往中情感利益的社会规范。如果法律的目标是追求公正,道德的目标是追求善良,那么礼仪的目标就是追求愉悦。哲学家Johnson(1999)认为,礼仪使人心情愉悦,也是善行,也是有道德的表现,虽然这仅是一种“小善”(minor virtues)。④

礼仪是礼和仪的统一。“礼”代表社交中应当遵循的准则,“仪”代表社交准则在不同场合下的具体表达方式。礼的内涵很丰富。郭学贤主编的《现代实用礼仪》把现代礼仪定义为“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互相之间表示友好,尊重并展示文明的行为规范与准则”。⑤为了简约起见,本文把“礼”的基本内容归纳为三大社交准则:恭、雅、洁。“恭”指对他人要恭敬;“雅”指穿戴举止要雅致;“洁”指周边环境要洁安。在人际交往中展示恭雅洁是为了表达对他人的敬意和好感,同时也是为了赢得他人的敬意和好感。因此,良好的礼仪行为能给社交双方带来愉悦的情感享受。

恭雅洁这三个社交准则具有一定的普世性,但是不同的社会对恭雅洁有不同的定义和衡量标准,这些不同的定义和标准反映了各自社会的不同历史文化和制度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文化和社会结构是礼仪行为的“下层建筑”⑥,而社会的人己关系结构则是这个下层建筑的一个重要板块。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中美礼仪在恭雅洁这三个方面的比较,揭示礼仪差异所体现的中美社会在人己关系结构上的差别。

二、人己关系模型

为了便于分析,首先构建两个社会模型,描述两种不同的人己关系结构,一个叫做“大我社会”,另一个叫做“小我社会”。大我社会是一个封闭社会,人们“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大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互相依存,共同生活,彼此熟识;大我社会是一个家族社会,根据血缘、辈分和性别,人们被分成不同的等级,赋予不同的权益。在这个社会里,个人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家族这个“大我”的一部分,大我以内的都是自己人,大我以外的都是外人,陌生人和其它无关紧要的人。与大我社会相反,小我社会是一个开放社会,人口高度流动,进出频繁;小我社会是一个生人社会,人们素不相识,萍水相逢,都是他乡之客;小我社会是一个契约社会,这里没有皇室贵族,人们自愿结社,达成共识,选举政府。在这个社会里,个人是独立的,人与人是平等的,天下是大家的。

大我社会和小我社会是两个理论模型,和模型完全相同的社会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实际生活中的社会是复杂多变的,不同模型的特征混合在一起,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尽管如此,为了研究的需要,还是可以根据其主要特征对现实社会进行某种分类。就中美社会而言,中国更近似于大我社会,而美国更近似于小我社会。绵延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是封闭的乡土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社会,上下依附,内外有别的人情社会,因而是比较典型的大我社会。代表现代西方社会的美国是一个开放的都市社会,人口不断流动的移民社会,人情淡薄,对簿公堂的法理社会,虽然今日美国已经步入了后现代,发生了很大变化,总体来说仍属于小我社会。当代的中国也已经不同于传统中国,正在从封闭的乡土社会向开放的都市社会快速转型,但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千年的历史沉淀依然发出经久的回响。

下面,本文对中美人际交往的规则与行为进行比较,通过剖析中国和美国社会在恭雅洁这三个方面的礼仪差异,揭示人己关系结构对社会礼仪的影响。

三、恭:礼貌与客气

恭为礼仪之首。恭就是恭敬的意思,对他人表示敬意和友好。中美礼仪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但各自有不同的侧重。仔细观察后可以发现,美国礼仪比较侧重于“敬意”这层意思,强调对他人的尊重,对彼此平等性的肯定。而中国礼仪则侧重于“友好”这层意思,强调对他人的关心,对其现状和未来福祉的关还。尊重和关心不一定相交,尊重未必导致关心,关心也不必出于尊重。本文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恭敬分别用“礼貌”和“客气”来加以区别。

1.礼貌

中国虽是“礼仪之邦”,但却缺乏礼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全国推广使用“礼貌十个字”,即“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些基本的礼貌用语在美国早已司空见惯,而在中国为什么直到今天还要由国家来加以推广呢?道理很简单,因为中国长期缺乏礼貌赖以生存的那种人己关系的土壤。

礼貌是小我社会的礼仪规则,表现为对他人的尊重和敬意。它的“下层建筑”是平等独立的人己关系。具体而言,礼貌体现于以下三大原则:一视同仁,敬而不亲,勿施于人。

(1)“一视同仁”:尊重所有的人,不论亲疏,不分贫贱。礼貌的一个基本要求是遇人要问候。与他人相逢不打招呼,好像没看见人似的,是给别人以“非人的待遇”(non-person treatment)。⑦在美国,无论是家人还是同事,早晨刚见面要互致“早安!”,晚上告别时要互致“晚安!”;即使在公共场合,陌生人之间也经常互致问候。“Hello”(或Hi)这个用语在美国极其流行,意思是“嗨,你好!”,通常用来问候相遇的陌生人。“Hello”在中文里没有直接对应的用语,因为中国人一般不与陌生人打招呼。传统的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世界是一个熟人世界,陌生人被排斥在外;而典型的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世界里有许多陌生人,来自天涯海角。因此,美国的日常问候用语相当发达,以应对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场景。除了以上提到的“Hello!”,“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之外,还有“How do you do?”,“How are you?”,“Long time no see!”,“How’s it going?”,“What’s up?”等。

礼貌的另一个基本要求是受惠要致谢。在美国,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为自己做了一点事,哪怕是芝麻绿豆般大的,哪怕是其份内事,也叫受惠,也要致谢。饭间妻子给丈夫递了一只调羹,丈夫会对妻子说声谢谢;妈妈不小心把手中的钥匙掉地上了,儿子替她捡起来,妈妈会对儿子说声谢谢;店里服务员拿了一件商品给顾客看,顾客会对服务员说声谢谢;顾客看完后把商品还给服务员,服务员会对顾客说声谢谢。此外,受了别人的夸奖和赞扬,也要说声谢谢。在中国,家人之间不致谢,因为家人是自己人,自己不谢自己;顾客不谢服务员,因为服务员为顾客服务是份内事,份内事不值得谢;致谢只适用于朋友之间的帮忙。但理论上而言,对真正的好朋友也不用致谢,因为好朋友是自己人,致谢就把好朋友当外人了。一位来中国学习的美国学生说,她的中国朋友常常提醒她不要老是说“谢谢你”和“对不起”,因为那样“太美国腔了”。⑧可是这位学生不理解,认为人都应该是自立的,谁也不欠谁,别人没有义务非要为你做些什么,如果有人帮了你,哪怕是举手之劳,都要感谢人家。

此外,美国社会信奉人人平等,认为人有贫富之差,但没有贵贱之分。⑨不过受欧洲贵族社会的影响,美国的社交礼仪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也讲究等级差别,女士优先等。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平等化和不拘礼节的风尚开始盛行,人们刻意淡漠社会等级差别,在日常生活中一改传统的“先生”“夫人”之类的称谓,采用直呼其名,不管男女老少,职位高低,在社交场合一视同仁,彼此都用“first name”来称呼。中国目前的称谓系统处于转型时期,传统和现代互相交织在一起,可是总的来说,传统的泛家族称谓仍占主导地位。老兄老弟、阿姐阿妹、叔叔阿姨、大爷大妈等称呼被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反映了中国家族社会的历史影响;另外,敬语谦辞如“您”,“贵姓”,“鄙人”等以及各种带“长”字号的官衔在社交场合的广泛使用,也体现了中国人讲究贵贱尊卑的传统和现实。

(2)“敬而不亲”:要尊敬他人,但不要过于亲近以至侵犯彼此的私人空间。西方人认为,每人都拥有一个不可侵犯的私人空间,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隐私空间,另一个是距离空间。礼貌待人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和不随意入侵别人的个人距离空间。

隐私是指个人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敏感事情。在西方社会,女性的年龄和体重,个人的收入,感情生活以及政治倾向等都属于个人隐私,是社交的禁区。另外,在社交场合人们也尽量避免打听彼此生活中的私事,如吃了饭没有,买了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等。这正和中国的社交习惯相反。中国人的彼此问候往往有打听私事之嫌,如“吃了没有?”,“上那去?”,“刚理了发?”等等,在美国人眼里这些都是不礼貌的行为,可是从熟人社会的角度来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人们整天生活在一起,彼此熟识,已经没有多少私事值得相互隐瞒了。吃饭理发之类的问候远比“早安”“晚安”等更贴近生活,更有实际意义。当然,在一个生人社会里,这类问候就显得突兀了。

个人距离空间是指人体之间应当保持的间隔距离。在西方社会,离人体四周1.5英尺左右的空间叫做“个人空间”,是心理上的私密空间,一般情况下他人未经许可不得入内。⑩人走动时,个人距离空间跟着身体一起移动。社交的礼貌规则之一就是不要随意闯入他人的个人空间,非得入内时,要致歉示意。譬如有人坐在公园的长椅上,边上有个空位,坐上去的时候应该说一声“excuse me”,表示打扰了。还有,如果有人站在走廊里,过道比较狭窄,需要从其身边擦过,尽管没有碰撞到,也要说声“excuse me”,这些都是礼貌的表现。出于同样的道理,在美国非恋人之间会尽量避免肢体接触,不勾肩搭背,不侵犯彼此的个人距离空间。顺便提一下,中文里很难找到与“Excuse me”完全对应的用语,这是因为传统的中国社会没有个人距离空间这样的观念。

(3)“勿施于人”:不要强加于人,哪怕是为了他人好。不强加(Don’t impose)是一个重要的礼貌原则,Brown&Levinson把它称为“反向礼貌”(negative politeness),体现对他人的“不受干扰”之权益的尊重。⑪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勿施于人是敬而不亲原则的一种延伸。

中国有句古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意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言外之意,己若所欲,可施于人。譬如请客吃饭,只要自己认为是好吃的菜就可以强夹给客人。在美国,这种强加于人的行为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因为它没有考虑到别人的喜好。所以,Bernard Shaw明确指出,即使己若所欲,也勿施于人,因为人家的口味可能和你的不一样(Do not 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that they should do unto you.Their tastes may not be the same,参见Stace⑫)。在封闭的熟人社会里这也许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大家的口味都差不多;但在开放的生人社会里人们的兴趣爱好可能会大相径庭,因此,英文里有这样一个说法:“不要把盐递给别人除非人家向你要”,形象地表达了勿施于人的意思。

可是,“施于人”的事情在生活中不可能完全避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通常使用“请”字来表示礼貌,如“请坐!”,“请喝茶”,“请把门关上”等,这在中国和美国都一样。不过美国人似乎更喜欢用疑问句来代替生硬的祈使句,如“要喝茶吗?”(Would you like some tea?),“是否介意把门关上?”(Would you mind closing the door?)等。美国人还常用虚拟来避免直接批评别人。譬如有位缺乏运动的朋友为了减肥饭都不肯吃了,要劝导他多运动,一种方法是直言:“你应该多运动而不是少吃饭”;另一种方法是使用虚拟:“(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会多运动而不是少吃饭”(I would exercise more rather than eat less),后者比较委婉,没有直接教训人的口吻,因而更礼貌。中国人很少使用虚拟,类似情况下通常会说“我认为你应该怎么怎么”或者“你最好怎么怎么”。这种表达方式,反映了熟人社会亲近的人己关系,只要心好,不怕伤人,但在强调个性和自立的美国,这种“乐施于人”的做法——即使是出于好心——也往往被认为有失礼貌。

2.客气

中国人缺乏礼貌但非常讲究客气。在英文里没有和客气对应的字眼,因为西方人讲礼貌却不懂客气。客气通常被英译成“polite”,是不准确的。“Polite”是礼貌的意思,和客气有部分重叠,但不完全一样。譬如客气有“真客气”和“假客气”之分,礼貌就没有这样的区别。Erbaugh根据字义直译,把客气翻译成“guest air”或“guest treatment”,指用于外人——特别是贵宾——的客套。⑬这个解释有一定道理。本文把客气定义为熟人社会里对外人表示友好和关心的举动,是恭敬的另一种表现。作为一种社交礼仪的规则,客气不仅“内外有别”而且还有“真假之分”。

(1)内外有别:客气和礼貌不同,礼貌是针对所有的人而客气只针对一部分人。熟人社会把人分成两大类:熟人和陌生人,熟人又分为自己人和外人(参见陈柏峰⑭)。自己人包括自己和家人以及亲如家人的朋友,构成一个“大我”。⑮在熟人社会里,个人对待他人的态度取决于他人的类别。客气是针对外人而言的,不适用于自己人和陌生人。对自己人要像对待自己一样,做到实际上的关心、体贴和照顾,而不是表面上的客气,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有“自己人不讲客气”这一说。客气也不适用于陌生人,因为陌生人是在个人日常生活世界以外的人,无关紧要,因此对他们不必讲客气。客气是针对“大我”以外的熟人,特别是客人,故有“相敬如宾”的说法。

客人在熟人社会里具有特殊的地位。客人是受主人之邀而前来拜访的贵宾,不速之客是有失礼节的。客人通常是熟人,但也包括通过熟人介绍过来的陌生人,以及出门在外远道而来的自己人,来主人家做客,成了坐上宾,享有最高的礼遇。这种宾主间的礼遇规则叫客套,所表达的热情叫客气,表示主人对客人光临的感激以及客人对主人盛情的恩谢,体现宾主友好和互爱。在中国这样一个礼尚往来的人情社会,你来我往的做客成为连接不同关系网络的纽带,而客气是这根纽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宾主之礼向外延伸,客气还被用来泛指日常生活中熟人之间表示友好和关心的举动,如问候、夸奖、送礼等。

(2)真假之分:礼貌无所谓真假,因为礼貌本来就是一种姿态,对人表示敬意,仅此而已。客气有真假之分,因为客气可以是一种表示友好的姿态,是象征性的,但也可以付诸实施,变成实际的行动。如果客气只是一种姿态,仅停留在客套上,叫“假客气”;如果客气突破客套,付之于行动,叫“真客气”。举例来说,朋友们一起上馆子吃饭,吃完饭后召集人客气地说他来付账,如果他是假客气,最后还得由各人各付各的账,如果是真客气,他会最终把大家的帐给全付了。在熟人社会里,客气是一门社交艺术,真真假假,奥妙无穷。

客套的运作需要主客双方的配合。主人要好客,尽量使客人满意;客人要知趣,多为主人着想,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主邀客辞的双簧,是客气的主轴。邀而不辞,非礼也,辞而不再邀,亦非礼也,故要经过几个回合方能罢休;而在这你邀我辞的过程中,主客彼此揣摩对方的真意,相机行事。以下是一个请人吃饭的例子(参见Pan)⑯:

甲:明天来吃晚饭啊?

乙:不来啦,太麻烦了。

甲:麻烦啥呀,菜都是现成的。

乙:那也得烧啊。

甲:你不来我们也得吃饭。一定来啊,不来我要可生气啦!

乙:那好吧,就随便一点,不要做太多菜。

甲请乙吃饭,经过三个你邀我辞的回合,乙断定甲是真客气,就接受了邀请。这种套路美国人看不懂,因为生人社会里没有客气这个概念,大家都照字面的意思来理解,直来直去。譬如甲请乙吃饭,甲会说:“这个周末我夫人和我请你来我家吃晚饭。”乙如果愿意接受便会答道:“太好了!谢谢!”。这种直截了当的受邀方法,在熟人社会里不但是失礼而且有时还会产生误会。有例为证:有位来自中东地区的学生在美国的一所大学读书,一天她邀请了几位美国朋友来家做客,拿出家乡的贵重织品给朋友们看,朋友们看了爱不释手。于是她说:“你们这么喜欢就拿着吧”。朋友们惊讶不已,问:“真的吗?”,她回答:“是的”。“谢啦!”朋友们说着就把织品往包里放,这下可急坏了她,忙说:“嗨!不行,这不能给你们!”朋友们呆掉了:“我们做错了什么事吗?”她回答:“是的,你们应该说‘我们不能要’,因为我这只是客气(波斯语‘taarof’)而已”。换句话说,她只是假客气而已,可是她的美国朋友们无法理解。

客气还可以用于其它方面,如夸奖他人以示友善以及他人对赞扬的推辞以示谦虚。继续前面的那个甲请乙吃饭的例子,乙第二天去了甲家,入席后,甲乙开始对话:

甲:对不起,没做什么菜,只好随便吃点啦。

乙:哎约,这么多菜还说没菜,太客气了!

甲:没什么菜,真的没什么菜,随便吃点啦。

乙:哇,味道真好,好手艺!

甲:哪里,哪里,过奖了,我做不好菜。

乙:做得真好,真好吃。

这里的“赞扬—推辞—赞扬”的几番回合,也是客气的表现,如果立马接受别人的夸奖,会有不够谦虚之嫌。而在美国,断然拒绝人家的赞扬是不礼貌的行为,不管人家诚意如何,都应该说声谢谢。当然对于夸奖之类的客气,其真假性也就无法也没有必要去断定了。

客气和礼貌之间的差别明显地反映了中美两个社会的不同人己关系结构。美国是典型的小我社会,崇尚个人的独立、自立以及与他人的平等,在礼仪上体现为对所有人一视同仁、敬而不亲和不强求的礼貌原则。中国是个大我社会,把他人按关系的亲疏进行分类并加以区别对待:照顾自己人,礼遇熟人,漠视陌生人,于是就形成了有内外之别和真假之分的客气规则。

四、雅:掩饰与放任

雅是礼仪的第二原则,指衣着举止要优雅。雅是一种形象。个人的外在不仅指衣着打扮,还包括言行举止和风度气质等。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关心自己的仪表仪态是因为人的外在形象通常被用来解读人的内在修养,因此注重外表就是注重如何在他人面前表现自我,展示良好的自我形象。另外,通过自己的仪表仪态,个人还可以间接表达对他人的态度,影响他人的情感。因此,个人的外表构成了社交礼仪的一个重要部分。

雅是一种符合礼仪要求的个人外在形象。不同社会对雅有不同的标准,而且同一社会在不同时期对雅的标准也会发生变化。譬如在中国,男人留长辨女人裹小脚曾被视为优雅;文革期间,尖头皮鞋、喇叭裤和烫发等都被归为奇装异服。影响社会雅观标准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社会的物质生活方式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消费方式。以农耕为主的乡土社会和工业化之后的都市社会代表了两大不同类型的雅观标准,在每个类型内,雅观标准也由于历史文化等因素亦有所不同。人己关系结构对个人外表的影响主要不在于雅观标准方面,而在于雅观标准的应用上。在雅观标准给定的情况下,有人遵守,有人不遵守,形成了雅观行为的差异,这个差异是这里的焦点。

同一个人为什么在某种场合风度翩翩而在另一种场合却衣冠不整?这自然和场合有关。当个人独处时,无需顾忌外表;与他人同在时,要看场合的性质,正式场合往往对个人的衣着打扮有一定的要求,对言行举止有明确的规定。在非正式场合,人们之间的熟悉程度对个人的外表会有较大影响:彼此愈熟悉愈不讲究外表。从这个角度来说,中美在个人外表雅观方面的部分差异可以用人己关系结构的不同来解释。美国是一个生人社会,人们长期相处的机会不多,平时又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互相了解有限,因此接触时比较注重各自的外表和风度,希望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对外表相对来说不很重视,因为大家由于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已经相当了解,在外表上再下大工夫已经没有必要了。

著名社会礼仪学家Elias认为,雅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对“人体功能”(bodily functions)外露的控制。⑰人体功能外露在这里是指人作为动物所具有的各种生理属性的外在表现,如吃喝拉撒喷嚏咳嗽打嗝放屁等,这些都被认为是不雅的行为,会使他人感到恶心或难堪。雅就是在社交场合上对这些行为加以有效地控制和掩饰。在美国,公共场合里抠鼻子、挖耳朵、剔牙齿、搔头皮都被认为是不雅,必须避免;在他人面前打喷嚏,饭后打响嗝等都需要说声对不起,表示歉意。在中国,这些生理功能的外露通常被认为是正常现象,尤其是在自己人面前,无需掩饰,更无必要道歉。常言道:“屁是人身之气,哪有不放之理!”所以西方有些旅游指南特别关照来中国的游客,见到以下行为时不要吃惊:人们吃饭时嘴里塞满食物时还在说话,嚼咀和喝汤时咂咂出声,咳嗽打嗝喷嚏时不抱歉,公然放屁等。⑱美国人未必理解,这种放任的行为在相当程度上和熟人社会里自己人面前不必拘泥的习惯有关。

熟人社会里的人们对外表的放任还体现在衣着方面。家里可以随便,出门需要打扮,这个原则在中美都适用,但是中国人和美国人对“出门”的理解未必相同。在美国,出门就是指出了家门,门里面是自己的家,门外面是另一个世界。在中国,出门的概念略有不同。熟人社会里的人们住在“两个”家里:一个是小家,夫妻孩子等;另一个是大家,包括四周的邻居们。在北京的四合院和上海的弄堂里,门里面住着好几家人,如上海的石库门里,甚至可以多达七十二家房客。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出门是指离开居住的大院或弄堂到其他地方去办事。这种出门一般都需要打扮一下,换下平时在家里穿的便服。但是不出门的时候,人们的穿戴会很随便,即使是出了自家的门,甚至在附近的街区里,也经常会衣冠不整。有一位美国摄影师,出版了一本摄影专集,记录了上海人穿着睡衣或打着赤膊出门满街跑的不雅景观。⑲其实,在这些上海人眼里,他们并没有出门,只是在家门口转转,所以没有必要衣冠楚楚的样子。

由此可见,和人们在恭的方面的表现一样,人们在雅的表现上也受到人己关系结构的影响。

五、洁:卫生与养身

洁是礼仪的第三原则,是指在与他人交往中要使周边的环境保持清洁,安宁和有序。由于人的情感也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个人对他人周边环境的态度也间接地传达了对其本人的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个人的修养和素质。这就是为什么在与他人共处的情况下个人对周边环境的态度和行为具有礼仪的性质。⑳

中美对洁安这个礼仪标准的认同是一致的,但是在行为上却有很大差异。美国民众在公共场合讲卫生守秩序的礼仪表现有目共睹,令人印象深刻。许多去过美国的人经常谈起,他们在美国很少见到有人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牵狗出来溜达的主人会随身带个塑料袋以便把狗屎捡起放在里面;人们自觉地排队购物和上公交车等。相比之下,中国民众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欠缺。著名台湾作家柏杨把中国人的公共行为概括为“脏乱吵”三个字。㉑国内作家解思忠也疾呼,中国民众在公共卫生和公共秩序等方面的行为亟待改进。他指出,在公共卫生方面,随地吐痰已成了“国啐(粹)”,随地扔垃圾也成了国人的习惯,公共厕所里的脏臭现象更加不可描述。㉒在公共秩序方面,人们蜂拥而上地挤公共汽车已成为城市的一大景观,公共场合里旁若无人的大声讲话,争吵,甚至拳脚相向也屡见不鲜。怎样来解释这个明显的中美差别呢?

笔者认为,中美社会人己关系结构的不同可以部分地解释这个现象。熟人社会把他人分为熟人和陌生人两大类,熟人需要礼遇,陌生人可以被漠视;同时也把周边环境相应地划分为私家和公家:对私家环境要讲洁安,对公家环境是无所谓的。什么叫讲洁安?讲洁安就是进入私家时要主动脱鞋,见到屋里有人在休息时要轻声说话,抽烟时要小心地把烟灰放进烟灰缸里,垃圾要扔到厨房的垃圾袋里等等。什么叫无所谓?无所谓就是在公共场所里可以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就是在公共厕所里大小便后不用冲水,洗完手后不用关水;排队时见到前面有熟人可以随即插入,挤公交车时可以对陌生人横推竖踩;等等。所以,中国人不是不懂洁安,不讲洁安,而是内外有别,对熟人讲洁安,对陌生人讲无所谓。

美国是个陌生人社会,维系公共关系的主要纽带不是人情而是法理。“公共”是个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契约,承诺对他人一视同仁以及对公共财产的共同负责。交税是共同负责的形式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平时对公共财产的自觉爱护,违反这个契约的人会受到惩处—包括罚款。这种公共意识使得美国民众能在公共场合自觉维护洁安,而正是由于缺乏这种意识使得许多中国人把洁安仅仅局限在私人场所。Rogaski将这两种不同的洁安表现形象地概括为“养身”和“卫生”。㉓养身是中国传统社会延年益寿的方法,通过个人的锻炼和保养来预防疾病;卫生是现代西方社会预防疾病的方法,除了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外,更强调公共卫生,防止疾病在公共场合的传染。因此,养身是私家的个人行为,而卫生是公共的大众行为。由于公共领域是陌生人的世界,熟人社会里只有集体养身而没有公共卫生,这是为什么公共洁安在中国至今还未盛行的原因之一。

六、结语

本文从人己关系结构的角度对中美社交礼仪在恭雅洁三方面的差异作了粗浅的分析。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人己关系是社交礼仪的下层建筑,一个社会里的人如何礼待他人不仅反映了这个社会的礼仪观念,还反映了隐匿在礼仪观念背后的人与人的关系。中国人的礼仪行为反映了熟人社会的人己关系,把他人按亲疏分类然后加以区别对待,形成了对客人讲客气,讲雅观,讲洁安,而对陌生人冷漠无情的内外有别的礼仪观。美国人的礼仪行为反映了生人社会的人己关系,强调个人的独立和自立,人与人的平等,形成了不分亲疏、一视同仁的礼仪原则。当然,人己关系结构不可能解释中美礼仪的所有差异。譬如,人们对雅的看法不仅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消费方式。另外,人们对清洁卫生和疾病防控的认识与科学进步有直接联系。

如果社交礼仪受人己关系结构的影响,那么人己关系结构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这个问题自然超出了本文的范围,但不妨在此略作讨论。笔者认为,决定日常生活中人己关系结构的最直接因素是人们的工作和居住方式。长期近距离工作和生活在一起所形成的人己关系与分开居住偶尔接触所形成的人己关系会有很大的区别,如中国偏远乡村的农民和沿海大城市的居民分别生活在两种不同的人己关系结构中。从人类历史发展的纵向来看,从封闭的农耕社会向开放的资本工业社会的转变是近代人己关系结构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此外,其他的一些特殊因素如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等也会对人己关系带来重大影响。总而言之,一个社会的人己关系结构是受多种因素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因此要改变它也绝非一日之功。

当今中美礼仪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不同时期在生活方式上的差别。中国社会现在面临的一些礼仪行为问题在美国的早期发展中也曾经相当普遍。根据Mennell的记载,在1788年的弗吉尼亚即使“最有修养”的绅士也用手来清鼻涕;和欧洲人的经历一样,美国人在早期也随地吐痰,后来有所进步,随地吐痰后再用鞋在上面踩两下以示修养;即使到了1800年左右,许多美国家庭还在实行合餐制,一家人用刀叉调羹伸进同一只锅里吃饭。㉔由此可以推断,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实现,中国人的礼仪行为也会最终和国际接轨。事实上,目前居住在中国沿海大城市的居民以及年轻人的礼仪行为已经与内地的农民和一般的中老年人有了很大的不同,更接近西方的礼仪观念。但是,社会经济发展不是决定礼仪行为的唯一因素,就像现今美国人的礼仪行为和欧洲的有所不同一样,现代化实现以后中国人的礼仪行为也依然会具有中国的特点。

注释:

①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②李建荣:《社交礼仪》,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页。

③Norbert Elias:“The History of Manners:The Civilizing Process”,Translated by Edmund Jephcott,New York:Pantheon Books,Volume One,1939/1978.

④Peter Johnson:“The Philosophy of Manners:A Study of the‘Little Virtues’”,Sterling,VA:Thoemmes Press,1999.

⑤郭学贤:《现代实用礼仪》,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页。

⑥Jorge Arditi:“A Genealogy of Manners:Transformations of Social Relations in France and England from the Fourteenth to the Eighteenth Century”,Chicago,I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8.

⑦Erving Goffman:“Interaction Ritual:Essays on Face-to-Face Behavior”,New York:Pantheon Books,1967,pp.67.

⑧Gabriele Kasper&Yanyin Zhang:“It’s Good to be a Bit Chinese:Foreign Students’Experience of Chinese Pragmatics,”in Gabriele Kasper ed.,Pragmatics of Chinese as Native and Target Language.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Curriculum Center,1995,pp.1-22.

⑨19世纪60年代黑奴解放之前美国平等观中的“人人”不包括黑人。

⑩Edward T Hall:“The Hidden Dimension”,New York:Anchor Books,1966.

⑪Penelope Brown&Stephen C.Levinson:“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pp.61.

⑫Walter T Stace:“The Concept of Morals”,New York:Peter Smith Publisher,1937/1975,pp.136.

⑬Mary S.Erbaugh:“China Expands Its Courtesy:Saying‘Hello’to Strangers”,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67,No.2,2008.

⑭陈柏峰:《熟人社会:村庄秩序机制的理想型探究》,《社会》2011年第1期。

⑮家里人按血缘关系再进一步地进行内外分类,如外公、外婆、外甥、外甥女等。

⑯Yuling Pan:“Politeness in Chinese Face-To-Face Interaction”,Stamford,CT:Ablex,2000.

⑰Norbert Elias:“The History of Manners:The Civilizing Process”,Translated by Edmund Jephcott,New York:Pantheon Books,Volume One,1939/1978.

⑱Scott D.Seligman:Chinese Business Etiquette:“A Guide to Protocol,Manners,and Cultur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New York:Warner,1999,pp.151.

⑲Justin Guariglia:“Planet Shanghai”,San Francisco.CA:Chronicle Books,2008.

⑳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属于礼仪范围的洁安行为只包括影响他人情感的行为,而影响他人物质利益的洁安行为属于道德的范畴。

㉑柏杨:《丑陋的中国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㉒解思忠:《国民素质忧思录》,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年。

㉓Ruth Rogaski:Hygienic Modernity:“Meanings of Health and Disease in Treaty-Port China”,Los Angeles,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4.

㉔Stephen Mennell:“The American Civilizing Process”,Malden,MA:Polity Press,2007.

(责任编校:文泉)

Analysis of Sino-U.S.Differences in Social Etiquette from the Standpoint of Self-Other Relations

ZHAO Shanyang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arative analysis,from the standpoint of self-other relations,of Sino-U.S.differences in the three aspects of social etiquette:deference,elegance,and cleanness.The Chinese ritual practice reflects the self-other relations of an acquaintance society in which others are treated differently based on their social proximity to the self,whereas the American ritual practice reflects the self-other relations of a stranger society in which others are treated indiscriminately and equally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independence and self-reliance.To certain extent,the current Sino-U.S.differences in social etiquette represent differences in mode of living at two different stages of societal development and the differences will be gradually narrowed as China’s modernization further develops;nevertheless,the Chinese ritual practice will always retain its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oliteness;self-other relations;Sino-U.S.comparison;social etiquette

赵善阳,美国天普大学社会学教授(美国费城19122)

猜你喜欢

客气熟人礼貌
不客气
Life Story
校园“老”熟人,我们的成长大“师”
美味巧克力
和熟人相处之道
别忘记跟熟人打招呼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不客气
礼貌举止大家学 !
礼貌举止大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