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过质量看教学

2016-03-16王景腾

环球市场 2016年23期
关键词:机械基础机构

王景腾

山东山推高级技工学校

透过质量看教学

王景腾

山东山推高级技工学校

《机械基础》课程技工学校机械类、机电类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学好这门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十分重要。但是这门课在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生的基础知识差、教师自身实践不足以及教学用具跟不上等。所以,在教学中,授课教师就要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加强理论课与实习课的联系,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

机械基础;重要性;问题;教学方法

《机械基础》课程是技工学校机械类、机电类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作用是为学习专业技术课程和今后在工作中合理使用、维护机械设备,以及进行技术革新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同时又是其他学科的辅助衔接。因此,学好这门课程十分重要。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多、涉及面广,需要综合运用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与热处理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因此对任课教师和学生都有较高的要求,教学过程中也就会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学生的知识基础差。技工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文化课基础差,缺乏学习自信心,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意识薄弱,怕学、厌学等现象。很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中,感到太深、太难,往往刚接触到这门课程就丧失了学习兴趣,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二是教师自身实践不足。在《机械基础》课程中,很多理论知识都来源并应用于生产实际,升华于实际,在实际中得到验证。例如,《机械基础》第七章介绍的平面连杆机构,其中曲柄摇杆机构及棘轮机构就应用于牛头刨床横向进给机构,而导杆机构则应用于牛头刨床的滑枕机构中。倘若教师不了解牛头刨床机构,对它的工作特点和工艺要求不熟悉,那么在讲到此处时,就只能依照书本依葫芦画瓢,用概念解释概念,用术语说明术语,无法进一步深入,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三是有关机械基础的教学用具跟不上。在教学中通过使用教具、安排一定的实验环节,可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提高。但很多技校的教具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仅限于一些简单的模型,品种单一,无法运用演示教学手段变抽象为直观,变枯燥为有趣,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大受影响。

要改变这种现状,针对《机械基础》这门课,授课教师就要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技巧,遵循技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一、深入浅出,启发式教学,提升兴趣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于引导启迪,促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所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接受”,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就是,当学生处于“愤”和“悱”的状态时,教师及时给予启发和引导可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也多次证明,教师滔滔讲说,虽然呕心沥血,但方法不当,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尤其是在《机械基础》这门枯燥、繁杂的课程中,若照本宣科,不进行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学生必然会学得无味,学得困难。为唤起并始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积极的学习气氛,可根据技校学生活跃、好动的特点,创设情境,启迪思维,进行“问题式”和“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启发式教学的实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启发、设疑、引导。首先,教师根据课程章节的特点,利用实物、模型、图表或其它手段提出不同层次的趣味性问题供他们思考,点拨引导学生的激情和求知欲,随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下结合参考书进行自学,一起促学,以学为主。例如:“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和应用”一节,授课前可带学生到实习车间观察四杆机构的几种形式,并在课堂上结合生活实例,家用缝纫机的踏板机构,汽车自动门启闭机构等,教师借此作适当的启发讲解,提出一些悬念问题供讨论思考:是不是任何一种四杆机构都能组成该机构呢?通过固定不同的杆件可以获得什么样的机构等相关教学内容。借用启发、设疑、引导“三部曲”大大提高了学生内在学习的兴趣,确保90分钟课堂质量。

2、讨论、答辩、交流。“讨论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表达、分析、总结的能力。一方面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方面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遇到问题进行协商讨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双边教学效果甚加。例如,在讲解液压传动中关于液压泵的选择问题时,适时发问:选择什么样的液压泵较合适呢?理由又是什么?该泵能否满足使用要求?学生们进行自主讨论和交流后,可能得到几种不同的答案,此时教师及时进行归纳整理,因势利导,达成共识,完善教学,这种讨论、答辩、交流方式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为突出特点,变“一言堂”为“大家唱”,变“让我学”为“我要学”,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在讨论中,学生通过正误两方面的经验而受到深刻的启发,因而掌握知识比较牢固。

3、引深、总结、巩固。经过学生的激烈讨论、辨析、交流后,学生们的思路打开,思维扩散,由封闭型变为扩散型,教师就应概括地讲解和总结其结构原理、作用,并对本节课进行教学评价,肯定正确部分,补充遗漏部分。教师层层设问,步步引导,既能使学生在不断的思维活动中悟出真谛,又能使他们学会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解题的技巧,树立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自信。

二、讲练结合,一体化教学, 强化效果

作为机械专业的教师,应当不仅具有机械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对于在生产中使用的各种加工方法、机床及设备的有关知识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与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结合,有讲有练,有问有答,上起课来得心应手。《机械基础》是各个工种的专业基础课,与各工种专业课联系紧密。教师应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装满“水桶”。并结合学生实际,结合专业实际,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条件,多举例多示例,变深刻为浅显,变感性为理性。如从学生熟悉的汽车前窗的刮雨器、卡车的自动卸料机构、单元防盗门的启闭机构等入手,来讲解铰链四杆机构及演化形式的类型、特点及应用;从自行车后轴的飞轮、家用晾衣架来引出棘轮机构;从电影机卷片机构、六角车床的刀架转位机构来导入槽轮机构,结合自行车、汽车、摩托车的变速装置,介绍链传动和齿轮传动及轮系的有关内容,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实用性强的实例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变被动主动,变他学为我学。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论课教师还应该主动与实习教师相联系,在实习教师带领下去现场参观、动手实践,用事实说话,用实践证明。书本中的工作原理变为活生生的应用实例,教师进行针对性讲解,告诉学生这台设备采用了哪些机构,某个零件采用了什么结构。在这种情景教学下,我们的活教材远远胜于课本中的死理论,再因势利导,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教学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三、图文并茂,多媒体教学,巩固升华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应该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应当具备计算机操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知识和能力。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使教学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可以把抽象的机构运动形象展示出来,将课本中出现的各种机械机构、传动方式、加工方法利用动画软件将机构的运动做成动画,丰富教学过程。在这种动与静、视与听的教学情景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大大增加了课堂的生动程度,使教学效果大幅度提高。如在讲解铰链四杆机构时,将所讲的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的工作过程利用flash做成动画或用powerpoint做成课件,机构的运动借用按钮进行控制,操作方便,演示到位,学生对机构的工作过程一目了然,对极限位置、死点、极位角等抽象概念也有明确的理解。而传统教学通过画图或挂图展示说明这些概念费时费力,学生还不易理解。并可利用课件将重要的知识点做成幻灯片,节约书写板书的时间,利用动画展示机构的运动可以省去更换挂图的时间,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术语说:教无定法。尽管《机械基础》这门课比较抽象,我们面对的又是基础较差的技校学生,如果我们能够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用“心”去教,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为他们的后续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机械基础机构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调试机械臂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简单机械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按摩机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