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2010方案”的教学评价科学化

2016-03-16杨近平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化教学评价

杨近平



基于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2010方案”的教学评价科学化

杨近平

摘要: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2010方案”实施及新课程建设的要求,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要从思想认识上以马克思主义评价观为根本的理论指导,以党和政府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文件为政策指导;在实践行动上要紧扣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确定评价目标,发挥各类评价主体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促进作用,全面统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各方面的评价内容,结合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点灵活运用评价方法,依据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要求设计评价指标,从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进角度反馈及应用评价结果;在条件保障上提供人员机构,强化制度建设。通过思想认识到位、实践行动到位和条件保障到位,形成良性作用机制,实现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科学化。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生;教学评价;科学化

中宣部和教育部于2010年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启动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课程方案,这就是“2010方案”。基于“2010方案”要求,面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现实问题,要实现评价的科学化,必然涉及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其评价的方方面面,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程序、评价结果运用、条件保障等方面的总体要求。

一、“2010方案”新课程教学评价要有科学的指导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评价观对新课程教学评价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评价观是“2010方案”新课程教学评价的根本指导思想,它提供的是最基本的思想方法论。马克思主义评价观强调,评价总是与价值现象联系在一起的,它以善为根本归宿,要求适度保持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之间的张力,凸显人的尺度,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评价的最高标准。[1]评价本身不是目的,其真正目的在于以评价的结果去引导规范人们的实践活动及行为方式;评价要坚持实践检验真理的准则,保证公平正义,追求实效。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应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成才放在首位。

马克思主义还提供了评价的方法论,主要有辩证性评价、全面性评价、发展性评价。

辩证性评价是指用辩证的观点去思考,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要害,做出科学的评价。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评价者都要看到好的方面,客观表述,给予鼓励,同时看到不足的方面,真诚地提出建设性意见,使评价能够真正发挥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作用。

全面性评价是指评价不能局限于某一方面,优点、缺点都要系统考察,得出全面的评价结果。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面性评价就是要考虑教学过程中各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和作用。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教学,对实践教学也要足够重视;对研究生学习的评价除了学业成绩的评定,还要注重对研究生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评价。

发展性评价是指以评价对象的发展为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既注重结果又注重发展。发展性评价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中的体现,就是把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作为评价的重点,使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自身专业进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等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注重研究生平时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的考察,重视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等未来发展潜力的评判。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发展性评价关注教师和学生当前的水平和表现,也着眼于教师和学生的未来发展趋势,强调通过评价反馈使教师和学生不断进步。

(二)党和政府有关文件对新课程教学评价的政策指导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是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前哨阵地,这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也要有政治立场,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政策指导。这种指导是以思想政治教育文件、思想政治理论课文件和研究生教育教学文件的形式实现的。

多年来,党和政府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有关文件,主要有: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2008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0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2011年1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2013年3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2014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正式发布的《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这些文件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等不同角度,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不同的政策性要求,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提供了政策指南,推进了评价的科学化。

二、“2010方案”新课程教学评价要有合理的要素结构

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贯穿“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教师传授书本知识为重点,以一堂课为单元,评价主体缺位,评价内容不全,评价方法呆板,表现出评价系统的要素结构性问题。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必须注意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优化组合。

(一)评价目标:紧扣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做好教学活动的前提和依据,也是评价目标的依据和标尺,评价目标要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和确定。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要求是立德树人。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坚定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具体包含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三重目标。知识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以及道德、法治等科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能力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素质目标就是鼓励学生追求真、善、美,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素质目标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最高层次,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传道”,必须突出“德”的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决定了教学中要把思想道德和马克思主义信念培养放在首要位置,教学评价不看思想素质,等于失去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之意义。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特殊性,在衡量教学质量的目标要求上,应注重评价教师培养了多少身心健康、适应社会的学生,评价学生是否真心喜爱、终身受益于思想政治理论课。[2]研究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马克思主义方面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更加重视解决思想素质问题,教学评价也要更加关注如何通过教学活动使研究生获得最大的思想收获。

当然,在关注学生“学”的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还要关注教师的“教”。关注“教”的教学评价是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促进其专业发展作为大目标,注重通过评价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进步,自我提高教学质量。

(二)评价主体:发挥各自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促进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主体有四类:管理主体、教育主体、学习主体和社会主体。这四类主体构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主体系统。[3]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常见的评价主体有领导、督导、专家、同行、教师、学生等。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要取得客观公正的结论,需要不同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需要对这四类主体的评价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家、同行和被评教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行人士,比较熟悉课程目标、课程大纲、课程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等,他们的教学评价优势也在于此,因而要侧重于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领域的评价。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同行评教,同行评教从其本来的意义来说是双赢的事,由于评教者是行内人士,有自己的教学体验及经验,能够用比较专业的眼光,判断被评教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哪些环节做得很专业,并对不足之处提出专业化的改进建议,被评价者可以据此获得极有价值的反馈信息,用于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作为评教一方还可以从被评价同事的教学中借鉴教学思路、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用于改进自身教学。不过,在现实教学评价中,由于文化保守、利益制约、观念落后等复杂原因,同行评教绝大多数流于形式。要让同行评教切实发挥理想中的作用,必须在评价制度上狠下功夫,特别要通过制度约束消除“同行是冤家”的利益排斥现状。另外,要引入教师教学的自我评价,让教师教学的自我评价意见在合理范围内被采纳。

领导、督导评价主要基于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的需要,他们主要履行教学管理和教学督导的职责,往往不是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的内行人士。由于职责所在,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评价着重考察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否认真、教学过程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学生学习是否专心、教学效果是否理想等方面,为进一步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提供依据。需要注意的是,领导和督导如果只通过一堂课就武断地给教师教学下终结性结论,作终结性评价,会让教师背负极其沉重的压力及负担,所以领导和督导评价要多采取鼓励评价,避免“一棍子打死”式评价。

研究生评教已经逐步成为研究生教学评价的重要环节。在具体实施中,研究生评教存在一表评多课、指标体系以偏概全、指标语言表述含糊不清等问题。加之受到研究生的学识水平、理论功底、实践经验等因素的种种限制,评价带有很大的局限性,部分研究生不负责任、受师生感情因素影响等因素大大降低了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个别单位甚至完全把研究生评教的得分作为教师评优评奖的依据,导致教师怕学生、教师取悦学生等不良现象。要避免这类情况出现,就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研究生评教制度,降低研究生评教在教师教学评价中的比重,将其限制在合理范围内。

研究生学习的自我评价是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评价的有益补充。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评价中,教师评价固然是最重要的,但是单由一位任课教师决定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成绩的做法,会引发主观随意性强、不负责任等问题,因此除了加强学生成绩管理,可以引入学生自我评价,大幅度减少成绩不够客观合理的情况。自我评价是让研究生在自我反省中不断进步的手段,是激发研究生参与教学的重要举措。研究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自我评价应该包括自己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知识把握、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思想进步等,体现自身学习的总体全貌。

(三)评价内容:全面统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各方面

教学评价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环境诸因素的评价,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最主要的是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

教师教学评价应涵盖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学生的现场表现等。传统的教学评价以教师的教学行为作为评价中心,过分关注教师讲得如何,现场表现如何,而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学习状态。这就要求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教师,关注教师对教学大纲的处理、对教学目标的落实、对教学进程的控制、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对教学方法的运用、对教学气氛的营造等,更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思想表现、情感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交流合作、技能技巧等。

学生学习评价主要涉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学习能力等。针对学生学习评价的问题,要大力推进学生学习成绩考核的改革。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关注研究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也要关注研究生学习的效果。成绩评价可由平时考勤、课堂讨论、平时作业、阶段测验、小组辩论、上台演讲、小论文、调研报告、课程实验、获奖作品、内容设计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等综合评定。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不但要重视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还要重视研究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不但要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的评价,还要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评价。全方位统筹评价涉及的各个方面,力求评价更加全面,保证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四)评价方法:结合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点灵活运用

任何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劣势,单纯依靠一种评价方法,得出的评价结论必然会有偏颇。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有一般课程的共同属性,也有自身的特殊属性,即浓厚的意识形态性。教学评价要有辩证思维,要紧密结合课程教学的现实,善于在实践中灵活地、综合地运用各种教学评价方法。

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技能以及学生的认真程度、互动配合等显性方面相对容易量化,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的实际接受状况、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提升情况、思想政治素质的进步情况等隐性方面很难进行具体量化,这就要求进行定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是同一评价过程的两个方面,单方面评价无法把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面性的情况,因此必须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并重,努力实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过程中的有机结合。

坚持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动态评价是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其所内含的各个方面的发展进程、发展状态及发展趋势的评价。与动态评价相对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静态评价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程中的某一横断面上的相关情况进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方法分别具有各自的功用。动态评价能够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其相关方面动态发展的规律性,有助于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的预见性;而静态评价能够较为深入地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水平到底处于什么位置,研究生学习是否有实际效果等在某一时间节点的情况。动态评价解决纵向比较的问题,静态评价解决横向比较的问题。二者结合,能够全方位衡量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过去相比较和与其他单位相比较的质量状况。

坚持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他评是指教学管理部门、领导、督导、教师同行、研究生等被评价者以外的评价主体所做的评价。自评即自我评价,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是合一的。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中,他评有助于增强评价的客观性,有利于引导评价对象准确地认识自我,但有可能产生不了解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情”的现象而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自评有助于调动被评教师和被评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主动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实现自我创新和自我超越,但有时难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甚至容易造成自以为是、盲目自大或自我贬低。因此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中要自觉坚持自评与他评的结合,以他评为主,自评为辅。

坚持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关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教学已成事实的评价;关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向“未来”、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研究生发展进步的评价。针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过分看重结果的现状,教学评价的重心应逐渐转向更多地关注研究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思想进步的过程,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研究生在教学的各个时段和不同时期的进步状况。只有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和研究生的学习过程,教学评价才可能及时了解教师和研究生在发展中所做出的努力、遇到的问题以及取得的进步,使教学评价真正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研究生的素质发展。

坚持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绝对评价是指以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为基准来确定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完成情况的评价。绝对评价的优点是可以直接鉴别各项教学目标要求的具体完成情况,使被评价者清楚地看到自己与教学目标要求之间的差距,为改进教师教学和研究生学习指明方向。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相对评价是指用评价对象群体(教师群体和研究生群体)的平均水平作为基准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做出的评价。利用相对评价可以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间的教学水平差异,可以了解研究生之间的学习状况差异,便于比较优劣。把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有机结合,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使评价更科学。

(五)评价指标:符合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要求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的特殊性要求制定专门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一定要切合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2010方案”及相关政策性文件的要求,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特有的教学规律。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双重属性:既是知识体系,又是价值观念;既是独立学科,又是意识形态。[4]这种双重属性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上的体现和要求,就是评价指标不仅要考虑一般课程的共同性特征,更要注意它的特殊性特征。评价既要有教师传授知识和研究生学习知识的指标,更要有价值观教育和意识形态引导的指标。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本质要求,要设立重要指标,重点考量研究生的能力及思想素质的实际状况。

根据“2010方案”提出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应遵循的三大原则,即马克思主义的导向性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层次性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原则,教学评价指标也要体现这三大原则。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深入学习马列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并有效运用其观点方法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公共课程,是培养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主阵地,评价指标中要纳入马克思主义传授及接受的重要内容。“2005方案”规定的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和“2010方案”规定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在大的方面和一些领域有交叉重合,不过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性更强,在深度和广度上表现出更高的层次性,因而评价指标要体现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性和探究性。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是教学评价中应该关注的关键因素,看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好坏,最终要看这堂课的实际效果如何,因而反映教学实效的评价指标非常重要,所占比重也相对较大。

(六)评价结果:从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进角度反馈及应用

教学评价结果要经过分析之后才能有限度地反馈给评价对象。教学评价结果的分析是对教学评价结果(分数或评语)所进行的综合分析和解读。对教学评价结果作综合分析,目的是为了避免因反馈有误而导致负面影响,以便更好地达到评价的目的。分析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结果,重点是把握好教学的隐性方面的问题,比如研究生在教学中的接受状况、研究生通过课程学习后思想素质的进步、研究生解决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等,要深入分析这些隐性方面评价的客观公正性和可信度。教学评价结果的反馈是将经过分析的教学评价结果向反馈对象报告的过程,是能否达到评价目的的重要环节。对教学评价结果不反馈或反馈不当,不仅不能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还可能起反作用。对教师教学的评价结果一定要及时反馈,并注意反馈的艺术,评价用语、反馈的方式方法等都要考虑教师的心理承受力。

为了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评价结果还要适度应用,教学评价结果如果没有实际应用就形同虚设,如果过度应用就失去了应有的激励作用。与其他课程一样,针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评价结果,可以适度应用到教师绩效考核、评优评奖等方面,与教师的个人利益适当挂钩,适度应用于研究生的评优评奖,与研究生自身利益适当挂钩,使教学评价真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2010方案”新课程教学评价要有可靠的保障条件

(一)人员机构保证新课程教学评价工作顺利开展

“2010方案”规定:高校党委要把新方案实施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学校领导要有专人主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学校宣传、教务、研究生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等部门要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共同搞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根据这一要求,高校要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领导机构,学校领导要经常召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就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问题进行协调,定期专题讨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听取思想政治理论课情况汇报,及时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有了人员机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其评价工作才有可能很好地开展起来。

2011年1月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明确要求,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每学期分别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听课2次以上。这一规定实际上是要求高校领导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工作,以身作则,积极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线情况,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学校领导重视和直接参与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制度建设支撑新课程教学评价有序进行

能不能最大限度地激励教师教学和研究生学习积极性,是检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制度是否科学的基本标准。如果不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建立起一种科学的教学评价制度,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就难以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甚至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建立健全科学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制度,对教学评价的有序进行是很重要的。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教学效果为核心的教学评价制度在高校中逐步建立,这对加强任课教师的紧迫感和责任心,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目前的教学评价制度还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比如教学评价的形式化、教学评价的简单化、教学评价的绝对化等。要实现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制度的科学化,还要在制度自身问题上下功夫。一是制定专门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管理办法,规范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评价过程、评价行为及其他评价工作,使评价工作常规化。目前,这样的管理办法还很少见。2012年11月厦门大学研究生院发布的《厦门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管理办法》,算是一个好的先例。二是把随机评价与定期评价结合起来,形成制度。随机评价是采取随时随机抽查的办法进行的评价,定期评价则是在制度规定的时间内(期中或期末)进行的检查评价。不少研究生培养单位往往只重视定期评价,而忽视随机评价,这种做法是有害的、错误的,一定要加以纠正。三是适当增加评价费用,确保教学评价得以科学合理实施。很多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了减少工作量,节约开支,采用一次性评价的做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个学期辛苦的教学劳动,仅用期末的一次考核评价就被定性了,研究生一个学期的学习成绩,同样也是期末的一个大作业或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付出,由于评价的空白而得不到承认,使教学评价有很大局限。因而,科学的评价还需要足够的财力和人力制度作支撑。

总而言之,以上关于“2010方案”新课程教学评价科学化的讨论表明,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不断增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科学性,解决评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有效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肖新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评价观的几个特点[J].江汉论坛,2010(12):16-19.

[2]彭菊花.建设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N].光明日报,2014-12-18(007).

[3]骆郁廷,丁雪琴.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的主体[J]. 思想理论教育,2007(7):71-75.

[4]刘川生.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N].光明日报,2015-02-14(003).

(责任编辑毕凌霄)

The Scientific Teaching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Graduate Stud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2010 Plan”

YANG Jinpinga,b

(a.DepartmentofSocialSciences,GuiyangColleg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Guiyang550025,China;b.MarxismCollege,GuizhouNormalUniversity,Guiyang550001,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2010 plan” implementation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graduate stud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evaluation should take Marxist concept of evaluation as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guidance, take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relevant documents as the policy guidance. On the practical action, we should set the evaluation target according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goals, play all kinds of evaluation subjects’ role, synthesize evaluation content, use evaluation methods flexibly combining with the course characteristics, design the evaluation index according to the course requirements, and improve the feedback and application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urse teaching. In addition, we should guarantee the personnel providing and strengthen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In short words, we reform the mechanism from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practical action and guarantee conditions to realize scientific graduat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lass teaching evaluation.

Key words: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graduate students; teaching evaluation; scientization

基金项目:2012年贵州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2010方案’视域中的教学评价问题探索”(黔研教2012004)。

作者简介:杨近平,贵阳中医学院社会科学部教授(贵阳550025),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贵阳 550001)。

doi:10.13892/j.cnki.cn41-1093/i.2016.02.023

文章编号:1006-2920(2016)02-0107-07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化教学评价
流翔高钙,实现葡萄科学化管理助农增收
透明化、科学化和可预期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党建科学化的内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