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6-03-16

关键词:传承创新问题对策

刘 斐



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刘斐

摘要:伏牛山文化圈文化底蕴丰厚,特色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但在传承创新中存在着整体规划意识不强,开发与保护不能并重,品牌战略与营销策略不能有效配合,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不紧密等问题。传承创新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应该坚持典型性、原生态、可持续、以人为本等原则,以文化底蕴为主题,打造特色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以旅游产业为引领,打造特色民俗文化旅游胜地;以区域特色为宗旨,打造特色民俗文化产品品牌;与“互联网+”联姻,打造多元化的特色民俗文化传播方式;与培养教育相结合,打造伏牛山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常态化机制。

关键词: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问题对策

伏牛山文化圈北到黄河,南接南阳盆地,西近豫陕边界,东至京广铁路,主要包括平顶山、南阳、洛阳、三门峡、郑州、许昌、漯河、驻马店等市的五十多个县(市)。伏牛山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是人类活动最早的区域之一,孕育了丰厚的中华文化,在中华文明的形成与传承、中华民族的融合与衍生中起着重要作用。[1]

特色民俗文化,是指一种民俗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民俗文化,或一个区域民俗文化区别于另一个区域民俗文化,或一个民族民俗文化区别于另一个民族民俗文化的独有的风格和形式。伏牛山文化圈文化底蕴深厚,特色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如以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为代表的根亲文化,以中岳庙会、上蔡重阳节民俗为代表的民间庙会文化,以马街书会、河南坠子为代表的民间曲艺文化,以洛阳水席、合记烩面为代表的传统饮食文化,以少林功夫、心意六合拳为代表的传统体育文化,以洛阳宫灯、洛宁剪纸为代表的民间美术文化,以梁祝传说、邵原神话群为代表的民间口述文化,以洛阳牡丹花会、开封菊花花会为代表的花会文化,以郏县临沣寨、陕县地坑院为代表的传统民居文化,以镇平玉雕工艺、禹州钧瓷制作技艺为代表的传统手工技艺文化,以西坪民歌、三门峡黄河船工号子为代表的民间音乐文化等,千姿百态,独具一格。数千年来,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文化不因时代变迁而黯淡,不因历史尘封而失色,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整体规划意识不强

伏牛山绵延八百里,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特色民俗文化资源,但我们传承这些瑰宝时,没有将伏牛山民俗文化看作一个整体的文化圈来保护和开发,缺少整体规划意识。一是开发者缺少整体规划意识。开发者一旦认为某一项民俗文化有利可图,就马上开发某个项目,完全不考虑整体规划。项目建成之初也许因新鲜感而游人较多,但时间长了,人们就会因项目品种单一而慢慢失去兴趣。二是地方决策者缺少调研,单凭拍脑袋行事,缺乏整体思考的能力。有些地方官员为了取得政绩,不问前任的计划和目标,更不管后继者是否有发展空间,只顾自己当时的政治需要,匆忙上马开发项目。这样的项目在官员离任后大都陷入难以维持的境地。这对于特色民俗文化资源来讲,是灭顶之灾。三是功能区分规划不够,项目与配套设施没有有机结合,布局不合理。不是将民俗文化事项统一到整个生态区域或人文社会环境中,而是只关注眼前的项目设计,“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设计出的产品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给游客造成“鹤立鸡群”的感觉。

(二)开发与保护工作不能并重

一是重开发、轻保护。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是指为发挥、提高和改善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并使文化生产顺利进行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经济措施与活动。这种技术经济活动的实质,就是尽可能地发现和利用各种文化资源,通过加工使其成为具有更高文化价值的文化产品。但是有些地方开发民俗文化资源时急功近利。一些旅游景点的民俗文化展示不尊重民俗文化的自身发展规律,带有过多的商业气息,成为滥竽充数的表演项目。有些民俗文化产品单纯机械地模仿前人,世俗化、庸俗化,缺乏创造力和生命力,丧失了地域性这一民俗文化的重要特色,导致一些民俗文化产品的品位和价值今不如昔。二是重保护、轻开发。对于有些民俗文化产品,开发创新的思路不够开阔,只是以传统自居,以传统为借口,不去创新设计和营销渠道,而是让其自生自灭,毫无发展生机,是一种明显的“抱着金碗讨饭”现象。在保护的前提下求发展,要珍视历史、不忘根本,尽可能多地留下历史的痕迹,以此作为推进发展的动力源泉。民俗文化资源活态流变性的基本特性,也决定了我们今天的保护不应是静止、凝固的传承,而应是为了发展的保护。没有保护,就难以发展;没有发展,保护也就失去了重要意义。通过开发,激活民俗文化市场,发展民俗文化产业,创造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可以为民俗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创新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品牌战略与营销策略不能有效配合

这是涉及民俗文化产品或服务项目的问题。一是品牌特色不突出。没有结合客源市场的需求,没有从伏牛山地区文脉发展和资源特色出发,没有科学设想,没有在“异”“特”“奇”上下功夫。二是产权保护意识不强。产品设计是艰辛、努力、创新、创意的结果,在投放市场前,应该先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尽可能避免产品设计成果被他人盗用、冒用,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三是营销手段单一,形式单调。营销人员素质和推介能力欠缺,营销计划目标不明晰,实施起来困难。四是营销宣传不给力。宣传是产品营销的媒介。有些宣传手段陈旧,不能适应现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方法。有些传播方式单一,仍然只采取口耳相传的人际传播方式。还有一些宣传内容不符合特色民俗的特征和规律,没有实现本土化传播。

(四)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不紧密

一是知名景点数量少且开发雷同,个性特征不明显。据统计,目前伏牛山区域有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处5A级景区,19处4A级景区,20处3A级景区。但这些景区特点不突出,差别不大,游玩之后很难区分出优劣。二是基础设施有待完善。这主要体现在游客综合服务中心和旅游道路的建设上。具体表现在旅游供给、旅游信息咨询、投诉处理、交通集散、形象宣传、综合管理的服务差。服务中心的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旅游道路的交通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三是有些旅游目的地的电力通信、环境保护、宾馆饭店等相关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二、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原则

(一)典型性原则

伏牛山区域民俗文化资源极其丰富,但经费投入不足、社会发展制约、技术条件限制,以及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匮乏等问题普遍存在,因此,在开发民俗文化资源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轻重缓急。一是要突出地域特色。民俗文化从地域上来讲,更具有限制性,即一般一种民俗文化形式只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内,在有相同生活方式和审美心理群体中流传,形成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在开发民俗文化资源的过程中,要对地方特色浓郁的民俗文化重点加以保护,如马街书会、赵庄魔术、方城石猴等,它们以独特的魅力深受当地群众和各地游客的喜爱。二是要突出艺术特色。优秀的民俗文化资源之所以深受民众的喜爱,是因为它们拥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较高的审美价值。在开发过程中,要突出其审美价值,挖掘其艺术魅力,突出其艺术特色。比如黄河澄泥砚、洛阳唐三彩等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因其独特魅力,至今仍大放异彩,备受世人关注。

(二)原生态原则

原生态是指没有经过特殊工艺雕琢、打磨,而广泛存在于民间的、原始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民俗文化形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的开发,不能脱离滋养民俗文化的生态环境。民俗文化资源只有在产生它们的土壤上才能得到保持和发扬,离开了孕育它们的土壤,其生命力必将逐渐消退,特性也将随之消失,乃至最终消亡。一些专家学者提出在民俗文化原产地建设“民俗文化生态村”的构想,在传承创新民俗文化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社会人文环境是民俗文化资源生存的基石。社会人文环境是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结果,这种文化变量包括人们共同的社会态度、价值观念、信仰系统和认知环境等,是隐藏在社会本体中的无形环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民族灵魂。任何一种民俗文化形式都脱离不了一定的社会人文环境,甚至一些民俗文化只有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和特定的社会族群中,方可显示其艺术魅力、体现其价值。

(三)可持续原则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被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应赋予民俗文化资源中所蕴含的智慧、艺术、技艺和朴素思想新的内涵,促进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通过资源创新,实现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生生不息的漫长过程,必须遵循民俗文化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立足现实,放眼未来,既满足当代人对民俗文化的需要,又为后代人遗留和传承下宝贵的民俗文化财富,实现民俗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民俗文化资源的发展进程中,伴随着迁徙、融合、灾难、时间与空间交替、沧海桑田,不断变化,同时也随着现代化、城镇化和全球化步伐的加速,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越来越贫瘠,原本强势的文化地位已变得极其脆弱、不堪一击,大量民俗文化正在遗失或没落。民俗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作为一种精神动力,没有一种力量比文化的影响更深刻、更持久。[1]要想使民俗文化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绝对不能竭泽而渔、搞掠夺式开发,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而是要着眼于民俗文化资源的长远未来,创造有利条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四)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是民俗文化传承创新的根本性原则。人是文化的主体,是文化的创造者和拥有者。对于民俗文化而言,人自身又是最为基本的载体和传承者,是做好民俗文化传承创新工作的核心因素。所以,在保护和开发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无疑是最为重要和最根本的。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才是抓住了民俗文化保护发展的根本。当务之急,就是保护好那些身怀绝技的艺人,并通过他们将珍贵的民俗文化遗产保存下来、传承下去。具体来说,就是要在伏牛山文化圈区域开展民俗文化杰出传承人的调查,组织专家委员会对推荐的民俗文化传人中具有杰出才能、技艺和成就的民俗文学讲述人、民俗艺术传承人、民俗工艺大师的候选人进行评定,颁发证书,授予奖项;把各类民俗艺术代表人物、传承人纳入保护名录,并对他们进行档案登记、数字化存录,建立专门的图文影像数据库,并组织专家进行研究与评估,给予学术性、专业性的分析和总结。

三、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对策

(一)以文化底蕴为主题,打造伏牛山特色民俗文化主题公园

特色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是在一定的区域内围绕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由民俗表演、民俗展览、民俗体验及民俗竞技等项目构成,模拟或再现民俗文化景观,同时可以举行大规模民俗活动的人造场所。特色民俗文化主题公园集中体现了民俗文化与主题公园的完美结合。

突出文化性主题。文化是人类精神财富的积淀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相互沟通、交流和认同的产物。[2]文化缺失是许多主题公园失去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问题所在。因此,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势必要突出文化底蕴。伏牛山是中华民族的肇始之地,是一座文化大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要充分利用尧文化、夏文化、应文化(平顶山春秋时称为应国)等根文化,利用马街书会、赵庄魔术等民俗曲艺及民间表演文化,使民俗文化舞台化。只有深度挖掘这些特色民俗文化,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要求和审美体验需要。

突出教育性主题。寓教于乐是主题公园与一般公园的重要区别。无论选取何种主题,都是以人类文明为来源,具备文化含量。游客在轻松愉快的游乐过程中理解和接受主题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从而接受教育。伏牛山地区历史名人众多,在治国、科技、文学、教育、军事、医术等领域成就非凡。向人们展示历史名人的成就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教育方式,这有利于激励青少年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同时增强国民的爱国主义热情。

突出参与性主题。参与其中、与人同乐是游客最大的快乐。主题公园在设计时应当考虑观赏性与参与性的有机结合,为游人创造更多可参与、可体验的文化项目。如利用伏牛山民俗中的陶瓷文化,设立陶瓷制作体验馆。可同时开设唐花瓷、汝瓷、钧瓷、唐三彩等不同类型的体验制作馆。人们体验制作过程后,可以请烧瓷人员代为烧制。作品全部完成后,可以根据游客留下的姓名、地址等信息,将作品用快递寄给游客。

(二)以旅游产业为引领,打造伏牛山特色民俗文化旅游胜地

创新特色民俗文化形式。文化是一种生活形态,民俗文化更是一种大众的生活写照。民俗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寻求创意的差异。从文化创意的角度对历史遗迹、传统村落、农耕文化等旅游产品进行重新打造,让沉寂的历史活起来,是激活旅游市场和满足旅游市场的重要手段。在国际上富有影响的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刘氏宗亲大会等根亲文化底蕴深厚。这么庞大的民俗文化资源,如果进行再创造、再包装,用现代的、创新的、商品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不可估量。比如新郑黄帝故里连续九年成功举办的拜祖大典,累计签约项目总金额达千亿元以上。

利用伏牛山自然生态吸引游客。八百里伏牛山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分界线,是华北、华中、西南植物的镶嵌地带,也是北亚热带山地生态环境的标志地,森林覆盖率达88%,兼具“北雄南秀”的特色。其中伏牛山、南阳恐龙蛋化石群、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云山、龙峪湾为国家森林公园,尧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宝天曼国家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尧山、白云山、嵖岈山、恐龙遗迹园、老界岭、龙浴湾、重渡沟、伏牛山滑雪度假区、鸡冠洞、老君山、豫西大峡谷等景区是省内著名景区和国内知名景区。[3]伏牛山的这些生态自然景观是吸引游客前来旅游的最大动力。

增加农耕体验旅游项目。伏牛山区域有中国传统村落52个,可选取较为完整的古老村落,恢复农耕时代的面貌。旅游点可采用羊、牛和马等牲畜拉车的交通方式,鼓励村民开办乡村旅店,为游客提供食宿、农具。游客可以去规划好的林地、菜地、粮田去种植或采摘食材,在鱼塘内养鱼、钓鱼,也可以向农民租地,在租用的地里种植或养殖,携带亲朋好友到乡下“自家地里”翻土耕种、锄草捉虫和施肥浇水,体验农耕时代当地真实的乡村生活。[4]

(三)以区域特色为宗旨,打造伏牛山特色民俗文化产品品牌

以品质特色作为民俗文化产品开发的目标。文化产品通过物质形态或者服务形态向人们展示人类的精神情感,使人们在精神上受到感染,或者说受到感官的巨大冲击。感染力、穿透力、冲击力、震撼力就是文化产品的价值所在,是文化产品追求的品质目标,是文化产品的最大卖点,也是人们(顾客)关注的焦点和目标。优秀的、富有个性的和地域特性的文化产品会潜移默化地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涵养性情、启迪智慧、增长才智、改进社会等积极作用。

以整合特色作为民俗文化产品开发的基础。文化产品的核心是一种理念,一种标志、记忆,而这并不需要实际的物质支持,人们可以不必拥有某一件文化物品,但可以从中得到这种文化享受,比如观光。民俗文化产品开发应针对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走多样化开发的道路,不仅要注重具体产品的创新,更要提供完善贴心的服务,特别是开发参与型、娱乐型、体验型的整合产品。因此要注意不同类型民俗文化产品的整合及民俗文化资源与其他自然、历史文化景观的整合。

以生态特色作为民俗文化产品开发的根本。特色是民俗文化产品的根本。许多民俗文艺资源古朴悠久,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形成的不同民族与不同区域的文化传统,有的还保持其原生态,蕴含着祖先的智慧,弥足珍贵。如郏县林沣寨、汝阳杜康村,等地的古建筑,具有物质文化生态;马街书会、洛阳宫灯等,具有非物质文化生态。可以从这些原生态文化中选择生态文化项目,打造民俗生态文化产品,如通过建造生态博物馆,展现原始的文化生态和农村生活场景。

(四)与“互联网+”联姻,打造多元化的伏牛山特色民俗文化传播方式

“互联网+”的概念提出,立刻得到了全民的“点赞”。按照马化腾的理解就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在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发生演变的同时,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发展变化,为社会改革、经济发展、生产力创新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价值,信息就是生产力,信息是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不难看到,信息输出和获取的滞后制约着乡土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要善于借助互联网、电视、广播等媒体的力量,搭建有效的信息平台,积极宣传乡土特色民俗文化,吸引更多的中外投资者前来投资,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消费,为乡土特色民俗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巩固以报纸、期刊为主的传统传播媒介。阅读报纸的阶层可以说是所有媒体受众中范围最广的。报纸配送地域明确,以定期订阅者为主要对象,是最有计划性的稳定的媒体。在宣传河南民俗文化及其相关的活动和文化产品方面,报纸一直是重要的媒介。一些重要的活动,如每年都举办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都通过报纸得到了有效宣传。

加强以广播、电视为主的电子传播媒介。广播是适合个人喜好的媒体。由于电视的出现,广播把娱乐的首席地位让给了电视。电视媒体的主要优点是诉诸人的听觉和视觉,富有感染力,能引起高度注意,触及面广,送达率高。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由于具有声像并茂、视听兼容、受众普遍等优势成为民俗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5]每年农历正月十三马街书会的现场,电视镜头作为电子媒体为书会盛况、演出节目、艺人的幕后生活等进行深入详细的报道和记录,对抢救、保护、传承伏牛山特色民俗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充分利用以网络、手机为主的现代传播媒介。伴随着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以网络和手机为主的新媒介也逐渐成为民俗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当下最流行的微信、微博,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广,可以用文字,也可以使用声频、视频,人人都可以当“记者”,对某件事情进行报道和发表评论。利用现代媒体,传播特色民俗文化,对于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将产生无法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与培养教育相结合,打造伏牛山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常态化机制

培养一批本土艺人。民俗文化是依托人而存在的活态文化,其传承创新的关键就是要后继有人。现在民俗文化传承人基本上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这些人虽然对民俗文化的理解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导致记忆模糊、思维迟缓、体力减退,加之文化程度低,对外交流学习困难,从而影响了传承效果。当前,传承人老龄化现象严重,年轻人普遍对民俗文化艺术不感兴趣。随着老艺人们不断变老,逐渐逝去,传承人将不断减少。民俗文化传承的主体出现了代际断裂现象,并且愈演愈烈。因此,民俗文化的传承应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多途径的传承人培养,以壮大传承队伍。家族内民间传承人的培养是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基本保证,在传承人代际断裂的情况下,需要有意识地对家族内传承人进行培养。要想方设法鼓励、帮助、扶持老艺人广开门路招收弟子。

依托学校进行培养和教育。学校培养比民间培养有较大优势,目的性强、效率较高。让民俗文化进中小学课堂,可以实现民俗文化资源校本化。高校课堂也是传承人培养的重要辅助渠道,比如平顶山学院音乐系,将马街书会的书状元聘请到学校,开设民间曲艺专业,培养年轻学生学习民间曲艺。民俗文化与高校民间工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等专业的呼应,可以民间艺人与高校专门艺术人才之间形成良性联动,提升师生对民族艺术的把握能力,培养在传承传播和创新民间艺术方面具有较高综合能力的新传承人。[6]

积极培养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人才。在民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热潮中,既懂文化产业又懂经营管理,擅长项目策划、文化经纪、市场营销、资本运作的复合型人才少,尤其是具有丰富经验的高层次、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这已成为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性因素。因此,在培养民俗文化传承人的同时,还应当重视培养这类人才,认真研究培养方案与培养方式,并加大实施力度。

参考文献:

[1]王春明.以文化创新引领可持续发展[N].光明日报,2012-01-02(003).

[2]廖文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与文化产品开发[J].商业时代,2013(14):125-126.

[3]陈小幸.伏牛山旅游文化内涵及其构成要素[J].农业与技术,2010(3):110-112.

[4]杨丽君.英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原因、特征及启示[J].世界农业,2014(7):157-161.

[5]王卫波.大众传媒语境中的河南民俗文化传播特点及影响[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1):74-77.

[6]魏美仙,魏惠琴.以民间艺人为中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问题思考[J].民族艺术考察与研究,2013(3):55-60.

(责任编辑周军伟)

基金项目:2014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农民增收视阈下中原农村文化资源竞争力研究”(KJT142400410620);2016年平顶山学院国家级科研项目培育基金立项项目“基于伏牛山文化圈区域特色的乡土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PXY-PYJJ2016010)。

作者简介:刘斐,平顶山学院陶瓷学院副教授(平顶山 467000),法蒂玛大学(Our Lady of Fatima University)研究生院哲学博士研究生。

doi:10.13892/j.cnki.cn41-1093/i.2016.02.003

文章编号:1006-2920(2016)02-0015-06

猜你喜欢

传承创新问题对策
中英茶文化的传承创新比较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测量船质量管理QC小组探索与实践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城中村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中国古诗词吟唱在音乐中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民俗文化与民间游戏在幼师课堂的传承与创新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承创新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