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儒家论美对中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2016-03-16潘国好

关键词:中学教育教育改革美育

潘国好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先秦儒家论美对中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潘国好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从孔子到现代,儒家的发展过程,也是儒家美学思想伴生发展、儒家美育理论影响中国教育的过程。当下的中学教育,正处于重视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重视美育的教育环境。借鉴先秦儒家美论,发掘先秦儒家美育思想的价值,可以为中学教育改革提供人文思想基础,有助于认清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中学教育改革的多元结构和辩证规律、中学教育改革实施者的地位作用。

关键词:儒家美学;中学教育;美育;教育改革

在各家学术思想中,儒家占有首要位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因此说:“自六经以外立说,皆子书也。其初亦相淆,自《七略》区而列之,名品乃定,其初亦相轧。董仲舒别而白之,醇驳乃分。其中或佚不传,或传而后莫为继,或古无其目而今增,古各为类而今合,大都篇帙繁富,可以自为部分者,儒家之外,有兵家,有法家,有农家,有医家,有天文算法,有术数,有艺术,有谱录,有杂家,有类书,有小说家。其别教,则有释家,有道家,叙而次之,凡十四类,儒家尚矣。”[1]2从孔子到现代,儒家的发展过程,也是儒家美学思想伴生发展、儒家美育理论影响中国教育的过程。儒家美学是中国美学的正脉,先秦儒家美学理论是儒家美学的源头。研究这一源头,发掘先秦儒家美育思想的价值,可以为中学教育改革提供人文思想基础。

先秦儒家美学提出并区分了重要的美学范畴、规律和思想,拿春秋时期为例,这一时期,提出了“美”“气”“志”“情”“貌”“和”“象”等基本范畴,探讨了美与气、美与丑、诗与志、情与貌、和与同、意与象、乐与德、乐与政、乐与礼的相互关系,体现了当时理论思维的发展和对美学、艺术的目的、性质、功能、特征的理性思考。这些理论探讨,概括起来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美和艺术的生成。一说生于“六气”。秦国医和认为“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左传·昭公元年》)。另一说生于“奉礼”而协于天地之性。郑国子产认为人之好、恶、喜、怒、哀、乐“六情”“六志”,均需“为礼以奉之”,以“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的“礼”为准则,“审则宜类,以制六志。”这样才能由礼而生发出五声五色之美,进而“协于天地之性,是以长久”(《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第二,关于艺术本性和美学的内容、形式。春秋时期盛行“诗言志”说。《尚书·舜典》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这一理论,对春秋战国美学思想产生影响,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说“诗以言志”,《荀子·儒效》也说“诗言是,其志也”。“诗言志”说肯定了艺术的审美特性和赋诗的表意功能,为了实现这种艺术本性和艺术的美育功能,在艺术创作上,先秦儒家主张以内在的情志制约外在的形貌,并将之统一起来:“夫貌,情之华也;言,貌之机也。身为情,成于中。言,身之文也。言文而发之,合而后行,离则有衅。”(《国语·晋语五》)

第三,关于美和艺术的特征。这一时期在理论上有二大贡献:一是指出艺术和美育的特征在于“象”,即以形象表现情志和以形象感染人。《周易》提出了“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和“立象以尽意”的命题,王孙满提出了“铸鼎象物……使民知神奸”的论断(《左传·宣公三年》),指出了艺术形象的表意性、审美性和美育功能。二是指出艺术、美育的基本要义在于“和”。《国语·郑语》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春秋时期产生的儒家美学文献资源,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它具有很强的衍生性。拿诗言志为例,“诗言志”理论被后人翻出很多新意。如唐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不平则鸣”之说,把诗歌的温柔敦厚、主文谲谏的特征,转化成人主体意识的觉醒,强调诗的社会干预性和创作者内心平衡性。白居易《与元九书》又以“诗言志”为依据,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强调的是诗歌的批判性和斗争性。清人王寿昌则将“诗言志”中的“志”与情、性相连,认为诗歌言志,以情为主,乃性之迹。提出性正、志正、思正、诗正的主张:“性正而后志正,志正而后思正,思正而后诗正,而后‘无邪’之旨乃可言焉。”[2]31第二,它具有很强的参照性。还拿诗言志为例,经《乐记》《毛诗序》的发展,这一理论逐渐发展到向用事、押韵理论研究的转化。清人马星翼认为,诗歌以用事为博,始于颜延之,极于杜甫。以押韵为工,始于韩愈,极于苏、黄。“然诗者,志之所之也,岂专意于咏物哉!用事押韵,又何足道!”[2]32这说明,言志构成了押韵、用事理论标准的参照系。第三,它具有很强的教育性。以“和”范畴为例,它在中和之美含义中,包含着和谐共生的概念。“中和之美”是先秦美学的一个核心命题。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见解,到“温柔敦厚”的诗教主张,再到“发乎情,止乎礼义”宣传教育宗旨,这些“中和之美”的变体,都是孔子“中庸之道”在美学上的反映。它所宣扬之“中”,意在反对过犹不及的极端思想;它所宣扬的“和”,乃是主张事物内部多种因素的和谐统一。这一标准表明,儒家美学十分注重政治教化功用,强调借诗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诗大序》)的审美价值取向。

儒家之教化名曰儒教,亦即孔子言教之传统思想。一般以儒家、儒学、儒教三者为同义词,而儒、释、道并称为“三教”之说,由来已久。盖儒家有祭天、拜祖、祀孔等宗教性活动,于传统社会中产生极大之功能;历来大儒如董仲舒、韩愈、康有为等,亦致力于将儒家变成儒教。儒家美学对于青少年,具有很强的美育意义。美育即审美教有或美感教育。近人蔡元培为《教育大辞书》写的《美育》条目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人生不外乎意志;人与人互相关系,莫大乎行为;故教育之目的,在使人人有适当之行为”。[3]69在教育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之时,践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之路,已经成为中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文化因素。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出台,该《意见》提出学校美育三步走的总体目标:2015年起,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到2018年,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到2020年,形成各学段衔接、课内课外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意见》要求学校教育“挖掘不同学科所蕴涵的丰富美育资源,充分发挥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的美育功能,深入挖掘数学、物理等自然学科中的美育价值。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将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有机整合,发挥各个学科教师的优势,围绕美育目标,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的育人合力。”

当下的中学教育,正处于重视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重视美育的教育环境,这为中学教育改革,提供了契机。在这方面,先秦儒家美育思想,为我们做出了有益启示。儒家的文化传统和美学精神,是中国文化、中国美学的主流,而儒家的这种传统和精神,又源自先秦的儒家文化,特别是儒家美学精神。先秦儒家文化精神,集政治、伦理、文化知识于一身,具有强大的美育功能,值得借鉴。

首先,借鉴先秦儒家的教育目的,有助于认识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先秦儒家的教育是审美日常生活化的教育。在孔子看来,教育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士”“君子”,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可以看出,儒家美育不是简单地把教育盯在知识积累上,而是强调知识的实际运用,以提高受教育者处理政治文化事务的能力。孔子所忧虑的,不仅仅是文化素养问题,还包括“徳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的全面人格提升。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培养有修养的人。孟子提出,作为社会的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明人伦:“人之有道也,饱食、暧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孟子·滕文公上》)中学教育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就是在环境中与环境相互构成的人,是自然、社会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特质相互渗透的人,是既有唯一性又有普遍性的人,是在生命过程中不断展开的人。”[4]26

其次,借鉴先秦儒家的教育内容,有助于认识中学教育改革的多元结构。先秦儒家美育认为,教育是多元结构,有“文、行、忠、信”(《述而》)之说。孔子强调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多元并举。“子所雅言,《诗》《书》、执礼。”(《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荀子则指出了不同教材的内容重点:“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荀子·劝学》)儒家美育的这些思想,与加德纳倡导“多元文化教育追求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5]260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学教学改革在方案设计上,必须扣目标,扣教材。除此之外,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的协调发展,不同文化的多元并举,是值得深入钻研的课题。只有这样,教材知识的内在结构和外在联系才能条理性、系统性、整体性地为学生所接受。

再次,借鉴先秦儒家的教育原则,有助于认识中学教育改革的辩证规律。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卫灵公》),强调教育能面向全社会,无高低贫贱之分、无地域区块限制,有的是一视同仁的开放精神。孔子设立私学的非盈利、平等性思想和向边缘群体倾斜的作风,有利于文化在下层人民中间的传播。《中庸》则强调学、问、思、辨、行的结合,把儒家学习原则总结为一个“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的循序渐进过程。《学记》则提出教育的长善救失、启发诱导原则,认为“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这些办学指导原则是值得中学的办学者们学习借鉴的。中学生大多处在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年龄段,正经历从童年期向青春期的过渡,“处于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成熟性和幼稚性的错综复杂的张力之中”[6]8。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产生成人感,自我意识、自尊心不断增强,独立性、依赖性与片面性、表面性不断表现。中学生学习活动的特点是,学习内容增多且难度加深,学习方法多样且操作复杂,学习兴趣渐浓且出现分化。只有依据中学生身心特点设计方案,才有助于落实以人为本理念,才能适应学习型社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才能指导学生获得适合的学习策略方法。

第四,借鉴先秦儒家的教育者素养理论,有助于认识中学教育改革实施者的地位作用。孔子认为,教育者首先必须正身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样的老师,才是学生仿效的榜样。其次,教育者要有一个宽宏博大的胸怀去接纳学生,本着“诲人不倦”的思想,关心、帮助每一个学生。最后,教育者不能缺少“终身学习”的观念。《里仁》中的“朝闻道,夕死可矣”,《述而》篇中的“学而不厌”,《子罕》中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都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荀子则首先将教师与天地君亲并提,认为“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荀子·礼论》)其次,他把教师的社会地位问题,作为衡量国家兴衰的重要依据。他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荀子·大略》)中学教育改革,往往强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很少关注这些口号的背后,教师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叶澜认为,“新基础教育”中,教师的角色理想、自我更新类型、研究性变革实践都必须重建。[7]32-33中学教育改革应强调全员参与,强调“学习共同体”建设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这其中,教师的学高为师、示范引领的重要作用,不可或缺。

参考文献:

[1]永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十八)[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2]贾文昭.中国近代文论类编[M].合肥:黄山书社,1991.

[3]彭会资.中国古典美学辞典[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1

[4]刘德华.善与真的教育追求[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12.

[5]霍力岩.影响新中国教育的外国教育家[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6]王海燕.初中课堂有效学习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7]周南照.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校边之

作者简介:潘国好(1970-),男,安徽金寨人,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

基金项目: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5A738);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2014年度三项改革专项课题(JGZXB201426)

收稿日期:2015-12-03

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83(2016)01-0166-03

猜你喜欢

中学教育教育改革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试论美德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应有之义
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美育教师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