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众创空间发展路径的探讨——以江苏省为例*
2016-03-16张树俊
张树俊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江苏泰州 225300)
关于众创空间发展路径的探讨
——以江苏省为例*
张树俊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江苏泰州 225300)
众创空间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载体、共享平台和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功能发挥取决于众创空间发展的数量与质量。根据江苏省众创空间发展的经验和客观现实需要,发展众创空间要强化多元参与,突出多主体、多路径、多形式建设;突出众创需要,加快建设便民众创载体、专特众创空间、众创社区;严格众创空间管理,严把建设条件、完善评价体系、严格督查考核。建立资源整合机制,通过“综合型”众创空间、“结合型”协同机制建设“共享型”交流平台。
众创空间;发展路径;江苏实践;探讨
2015年1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深圳考察柴火创客空间之后点评说:“创客充分展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这种活力和创造,将会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不熄引擎。”[1]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与创造,又依赖众创空间的推动。目前,众创空间的功能日益显见,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以江苏为例,近年来江苏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加快了众创空间建设的速度,2015年上半年,江苏省新增450多家众创空间等各类创业载体、创投机构达589家;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553家,孵化面积228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超过3万家。[2]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现象的深度推进,众创空间的发展数量与质量要求都越来越高,如何找到众创空间发展更好的路径,发挥众创空间之于创新创业更高的功能显得更加重要。本文结合江苏实践,就众创空间发展路径问题作一初步探讨,求教于方家同仁。
一、强化多元参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
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问题,江苏的基本方案是,到2020年底,全省形成创新资源丰富、创新要素集聚、孵化主体多元、创新创业服务专业、创新创业活动活跃、创新创业主体协同发展的大众创新创业新格局。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点就在于发挥社会力量的主力军作用,推进众创空间的多元主体参与。为此,要解放思想,拆除障碍,允许各类社会组织和有志于服务大众创新创业的个人根据各自的发展目标和资源禀赋,创办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
(一)多主体建设
众创空间的多主体建设,强调的是改变政府建设众创空间的单一形式,不断壮大创新创业服务队伍,让更多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到众创空间建设中来,从而实现众创空间的倍增发展。比如江苏泰州的众创空间建设就是多种多样的。如在打造“众创基地”的过程中,兴化市戴南镇为创客营造起飞的“跑道”:投资1.6亿元建起总面积6.8万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园;位于戴南科技园的上海大学特种不锈钢产业研究院投资2000多万元,在园内建起了天泰合金厂,作为教学实习基地;上海同济大学则面向戴南的产业需求,投资2000万元,在园内办起同世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根据泰州经验,推动多主体参与众创空间建设,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众创空间建设。
(二)多路径建设
多路径建设强调的是多条腿走路。比如,投资主体可以充分利用闲置厂房或楼宇构建众创空间;各行业骨干企业可积极建立专业孵化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科技园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孵化经验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有条件的街道(镇)、社区依托辖区内各类场地资源,整合创建一批小型创业孵化基地或创客中心;推进企业建设创业园,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发展场所;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为海外人才离岸创业提供条件。
(三)多形式建设
多形式建设重在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模式的多样化。加快创业园、创业街、创业社区、创客空间等多种形式创业载体建设,加快众多不同形式、不同模式的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引导企业利用自有闲置厂房与上市公司、创投机构或专业团队合作建设众创空间;围绕区域优势产业,在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市场开辟建立孵化基地、创业园区;鼓励大企业围绕产业链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和服务大众创业的开放创新平台;引导国内知名众创空间到本地设立分支机构。在促进物理空间建设的同时,促进虚拟空间发展,推进众创空间的立体化发展,系统化发展。
二、突出众创需要,建构适销对路模式
近年来,江苏在众创空间的建设问题上强调适销对路。他们以产业为龙头打造新兴特色产业创业孵化基地,针对不同群体创业需求建成一批专题孵化器。比如泰州的靖江围绕创业者对资金、扶持、场地、成长这四大需求推进众创空间建设。事实上,众创空间建设,不只是物理空间、硬件设施建设,众创空间建设的本质是为创业创新服务。这种服务既要注意创客的共性需求,也要注意创客的个性需求。事实上,众创空间与传统孵化器相比更重视服务等特点。其长远生存与发展取决于是否能够提供适应需求的、有价值的服务。[3]为此,众创空间建设要本着需求导向,坚持因人而异的原则,完善“众创”服务供给、需求动态评估机制,注重创客的个性化需求,满足创客的个性化需要,避免贪大求全、“千人一面”,使众创空间建设与创客的个性需求真正统一起来。
(一)加快建设便民众创载体
由于众创空间建设主要是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服务的,众创空间建设的基本功能是有效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所以众创空间建设必须适应大众创业创新需求和特点。[4]具体说,众创空间必须具有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等特点。为此,在众创空间建设过程中,要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建设众创空间。要在打造一批国家和省级创业示范基地的同时,整合创建一批小型创业孵化基地或创客中心;要以小微企业创业园为重点,建设一批集孵化、服务、科研为一体的众创空间。
(二)加快建设专特众创空间
有关研究指出:“众创空间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物理空间与社会空间、精神空间的融合体。它有着特殊的场域特征,受着时代风尚、社会环境和意识形态的影响。”[5]由于各地区资源条件各异、产业特色不同,所以众创空间在整合创新创业资源时,众创空间要坚持专业化发展方向,把众创空间建设与当地特色产业、特色资源相结合,实现由注重物业等基础服务向注重资源整合、提供专业服务的转变,进而构建区域创新体系。[4]专特众创空间建设的本质要求就是能够把精力和注意力更加聚焦到擅长的领域,把资源和服务更多集中到需要的领域,从而形成众创空间的特色化与差异化发展。
(三)加快建设众创社区
众创社区建设是整体推进区域众创空间建设的重要途径。各地要结合区域产业定位和规划布局,通过延长产业链打造一批专业化众创社区。有条件的创建省、市级特色小镇。各地可以新兴产业为导向,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孵化载体。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云彩创新孵化器等新型孵化模式,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建设一批产业驱动型孵化器。在孵化载体、服务机构、高校、科研院所集聚且生活配套健全的区域,打造一批众创社区,促进区内创业企业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开展合作。同时要加强优势资源的利用,整合场地、人才、技术和产业资源,吸引区域骨干企业、投资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众创社区建设。
三、严格众创空间管理,提高众创空间建设水平
众创空间建设既要重视数量,也要重视质量。江苏在提高众创空间发展质量,推进众创空间规范化发展方面,一是要推进众创空间、众创空间联盟、协会等载体与组织建设,加强众创空间行业自律和规范管理;二是要科学设立众创空间发展质量指标,并强化督查考核,促进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
(一)把握一定的建设条件
众创空间是有条件的。它既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又是创业团队、创业企业的各类创业场所,还是创业创新的孵化服务平台或机构。所以,要强化众创空间认定和众创社区认定管理。泰州市按照2015年江苏省下发的《关于开展江苏省众创空间备案工作的通知》,严格把握众创空间的条件。提出如众创空间“应具备以服务科技创新创业为宗旨,具有明确的发展方向”等等。实际上严格把握条件,首先要设置好条件。比如,众创空间必须是法人或其他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机构,拥有一支能够开展创新创业服务的专业队伍,有能够满足大众创新创业的服务需求,有相对完备的基本服务设施,具有一定的众创空间管理与创业创新空间。对服务特定产业或技术领域的众创空间,还应建有研发、检测等公共技术平台以及信息沟通交流平台。此外,众创空间还要有健全的运营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二)完善众创空间评价体系
众创空间不仅要有严格的建设条件,还要有严格的运营评价体系。建立这一评价体系,首先要研究众创空间的核心要求。其次要制订完善的众创空间评价体系。众创空间的核心要求主要要把是否有助于推动大众创新创业、是否有利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以及众创空间创业服务能力、服务创业者数量、初创企业存活率等作为核心评判标准。制订完善的众创空间评价体系,强调的是建立完善的目标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具体包括提供服务的标准和质量、创客引育的数量和层次以及孵化企业的成活率及成长性等。当然,在建立指标体系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共性指标,也要注意个性指标(不同的众创空间应设立不同的评价指标),使评价体系更符合客观实际。
(三)严格督查考核
加强对众创空间的督查考核是保证众创空间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所以要对众创空间进行严格的督查与考核。要扎实开展对众创空间的统计监测工作,并建立定期发布制度,为进一步指导和推动众创空间发展提供数据支撑。要提高统计的准确性,完善基本数据,准确了解、评估产业活动现状。对已认定的众创空间要对其公共服务能力和创业孵化绩效进行年度考核与动态管理。同时,要完善激励与惩罚机制,对考评优秀的给予表彰、奖励,对考评不达标的限制改造或取消众创空间称号。此外,为保证考核的公正性,可请第三方进行评价服务。
四、建立资源整合机制,提升众创空间功能
众创空间的工作效能取决于众创空间“创新资源最大开放并获得高效整合。”[4]从某种意义上说,获得资源的高效整合力,也就获得了众创空间的发展力,这种发展力不仅是众创空间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众创空间服务能力提升的基础。同时,众创空间只有有了较高的资源整合能力,才能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广覆盖、高效率的服务,所以建立资源整合机制非常重要。
(一)建设一批综合性众创空间
决定创新创业成功是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创新创业也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导致创新创业失败可能仅仅是由于某个环节资源、要素的缺失,所以众创空间要为创业者和创业企业提供综合创业服务。比如,靖江市首个实体版众创空间——创客工场,2015年7月投入使用,为创客提供创业政策咨询、资金扶助、项目评估、创业过程把控等一系列服务。创客工场除定期开办创业培训和各项管理培训,还率领创客们组团到其他创业孵化基地走访学习。每逢周末,创客工场为创客们举办一系列活动,包括歌唱比赛、演讲比赛、单身派对等,让创客们在艰辛的创业过程中得到放松。可见,众创空间建设要向综合性方向发展。要创建集创业培训、实训、孵化、辅导和融资、推介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创业示范基地。要引导众创空间与各种中介服务机构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为创客创业创新提供综合性服务,有效提升众创空间的综合孵化能力。
(二)形成“结合型”协同机制
众创空间“结合型”协同机制的建立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众创空间之间强调通过集聚形成资源互补。[6]众创空间之间的集聚要求各众创空间之间注重联盟建设,协同发展。另一方面,要强化众创空间之间的合作。如众创空间、投资机构、天使投资人等共同建立交流平台;众创空间联合投融资机构和创新创业服务机构组建众创空间联盟;实现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结合,建立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和产业园区协同发展机制;发挥传统孵化器的基础设施和新型创业服务机构的专业服务互补优势;建立包括创业培训、专家评审、融资担保等多种资源在内的协同推进机制;推进创业创新教育、实践和活动的有机结合。等等。
(三)打造“共享型”交流平台
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本质要求来看,众创空间应该构建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而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重点又在于“共享”与“公共”。当然,“共享”与“公共”应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众创空间除了强调低成本、便利化以外,还强调全要素、开放化。全要素、开放化关键就是要打造“开放型”、“共享型”的交流平台。有了“开放型”、“共享型”的交流平台,就可有效整合利用创新创业资源,广泛开展资本、人才、技术项目及孵化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推进创新创业要素跨地区流动与集聚,促进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的结合。
众创空间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催化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与创造,依赖众创空间的推动。如何推进众创空间向纵深发展,找到众创空间又好又快的发展路径,更好地发挥众创空间的创新创业催动功能,根据江苏省众创空间发展的经验,主要要解放思想,从多元参与的角度出发,突出多主体、多路径、多形式建设;从众创需要,突出便民、专特以及众创社区建设;从提高质量出发,突出严格众创空间管理,严把条件、完善评价体系、严格督查考核。从功能提升角度出发,建立资源整合机制,打造“综合型”、“结合型”、“共享型”众创空间。
[1]《宁波通讯》编辑部.众创空间:创客梦想起飞的地方[J].宁波通讯,2015(17):27-27.
[2]胡畔.走进江苏的众创空间[J].江苏企业管理,2015(12):11-12.
[3]董雨.众创空间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经济,2016(01):169-169.
[4]张司飞,王生玺.遵循双创规律发展众创空间[N].企业家日报,2015-12-14.
[5]王国华.互联网时代众创空间构建的理念与方法[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2):13-21.
[6]康淼,刘姝君.众创空间如何创新—福州高新区众创空间见闻[N].福建日报.2016-06-23(01).
(责任编辑:王佩)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Creative Space——Taking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ZHANG Shu-jun
( Taizhou Municipal Party School, Taizhou Jiangsu 225300, China)
The Creative Space is the carrier, sharing platform and incubator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The function of the space depends o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its develop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d the reality of Jiangsu Province, The Creative Space development should strengthen the multi participation, protruding multi subject, multi path and multi form,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convenient carrier, specific creative space and creative space community and perfect the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and evaluation system with strict management, supervision and examination. Finally, the resource integration mechanism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build a shared communication platform through the integrated spac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collaborative mechanisms.
The Creative Space; development path; Jiangsu practice; discuss
1673-2103(2016)06-0076-04
2016-07-29
2016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重点立项课题(16SYA-006)
张树俊(1957-),男,江苏姜堰人,教授,研究方向:经济学。
F12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