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前期统战政策成功实践探析
——以南繁铜地区新四军统战工作为例

2016-03-16赵文强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上海200234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统战工作皖南新四军

赵文强(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上海200234)



抗战前期统战政策成功实践探析
——以南繁铜地区新四军统战工作为例

赵文强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上海200234)

摘 要:1938年夏秋时节,新四军军部率第三支队先后进入南陵、繁昌、铜陵地区,接替国民党军队担负沿江守备任务,抗击日军。然而,第三支队驻地范围狭小,与日伪友顽犬牙交错,该地时有土匪出没,群众基础薄弱,民心不稳。以谭震林为领导的新四军第三支队在进入南、繁、铜地区后广泛开展统战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效,为胜利完成保卫南、繁、铜地区的作战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皖南;新四军;正面战场;统战工作;谭震林

一、绪论

1938年初,日军攻陷南京后,沿长江继续西进,江苏、安徽、江西沿江地区先后沦陷。8月初,新四军军部进驻泾县云岭,其第三支队主力担任南陵县的守备任务。同年10月,第三支队又奉命进入繁昌、铜陵地区,接替国民党军队担负沿江守备任务。此时,新四军第三支队参与的是正面战场作战。

然而,南、繁、铜地区回旋余地狭小,第三支队与敌伪友顽犬牙交错,且常有土匪出没,环境恶劣,情况复杂。以项英为领导的中共东南分局高度重视新四军统战工作的开展。1938年3月25日,东南分局在致中共中央的电报中指出,目前的工作中心除整理各级党组织和加紧干部教育外,将“利用一切可能去开展统一战线”。[1]在中共中央东南局和新四军军部的直接领导下,第三支队在1938年6月至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前的近三年时间里,在南、繁、铜地区,广泛开展统战工作,建立了政权,站住了脚跟,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对敌作战数百次,歼灭日伪军数千人,为保卫新四军军部和皖南后方重镇徽州、屯溪等地作出了突出贡献。新四军第三支队等部,在驻守南、繁、铜地区近三年时间里,与各阶层广泛联系,与国民党地方政权密切合作,并与国民党军队协同作战,没有发生重大的摩擦冲突,并取得突出战绩,其统战成效不可小觑。

本文研究新四军军部和第三支队、第一支队一部在皖南南陵、繁昌、铜陵地区的统战工作。立足于史料,用新的观点诠释中共在抗战时期对正面战场所作的重要贡献,填补相关研究领域的一个空白,细化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这是一个过去被遮蔽了的,至少是没有得到公正评价、并被学界忽视的问题,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南繁铜地区新四军统战工作的背景

南、繁、铜地区位于安徽省的长江南部,包括南陵、繁昌、铜陵、泾县及附近县市,是皖南的门户。该地区濒临长江,位于黄山和长江之间的狭小地区,北抵沦陷了的芜湖、宣城等日军重要据点,是抗日的最前线,战略地位重要。1937年底南京沦陷后,日军溯江西进,为保证长江航运安全,相继攻陷繁昌、铜陵等县,并长期驻扎在皖南沿江地区。侵占繁、铜地区的日伪军兵力共近1万人。

国民党第50军独立第13旅,以及后来该旅与第14旅合编而成的川军新7师,从1937年10月开始驻守在繁昌、芜湖沿江地区,先后与日军进行了横山保卫战、荻港保卫战等多次战斗;尽管没有守住沿江阵地,但也给予日军重大打击。曾在铜、繁地区驻防的国民党第108、144、145、52师等部也与日军浴血奋战近一年,伤亡惨重。1938年底,国民党军队为保存实力,节节败退。

1938年7月,新四军第三支队奉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命令进入南陵,接替国民党144师担负红杨树、峨桥、青弋江一带的守备任务。11月,顾祝同将南陵、繁昌、铜陵等地划为新四军第三支队防区。12月,第三支队便深入南、繁、铜地区,开始了两年多的皖南正面战场抗日斗争。三支队的作战任务是配合国民党第144师和52师,共同担负南、繁、铜地区的守备,抵御日军侵入皖南腹地。但是,第三战区长官部在战略部署上并未按照常理出牌:将武器装备较差的新四军第三支队放在南、繁、铜地区的前沿阵地,而把武器装备较好的国民党144师和52师分置于第三支队后侧左右两翼;三支部队形成“三角型”,互为犄角。按照国共合作时的协议,新四军只承担敌后游击任务;但第三战区的部署,却把新四军摆在正面战场的最前哨,似有“借刀杀人”之嫌疑。但新四军顾全抗战大局,正如项英所说:新四军“为了抗战的需要,为了便利在同一战线上友军的作战,不得不勉力接受这个任务,并且完成了这个任务。”[2]

在南、繁、铜地区除了驻扎着新四军、日伪军、国民党军外,还有国民党三县政府的地方武装力量近千人以及游杂土匪等,人枪众多,成份复杂。新四军未到之前,该地区属于战略上的沦陷区。国民党军队时驻时退;土匪乘虚而起,打家劫舍;而县政府保安力量无暇顾及也无力弹压;地方秩序混乱。因此,新四军进入该地区之初,统战和民运工作遇到很大阻力。例如:第三支队到达皖南前线后,在民运干部的动员下,原本是地痞流氓的黄得枝,网罗门徒,组建了一支几十人的抗日游击队;但他们本性难改,经常假“抗日”之名,对新四军的命令阳奉阴违,拒不执行。其他各种阻碍还有很多。但新四军第三支队在谭震林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广泛开展民运工作,动员群众参加抗日队伍;并对各方进行统战工作,分列如下。

三、南繁铜地区新四军对国民党的统战工作

(一)与国民党地方政权友好合作

1938年秋,铜、繁地区沦陷后,因原驻该地的国民党军队陆续撤出,繁昌、铜陵等县政府也随之沦为流亡政府。繁昌县政府从县城撤至繁昌县八分村一带;铜陵县政府更是飘摇不定,先后移至南陵何家湾、泾县云岭一带。新四军第三支队进驻繁昌县中分村后,对国民党繁昌县长张孟陶等做了大量的思想教育工作。张孟陶后来率领县政府和繁昌群众积极配合、支援新四军进行抗日斗争。自1938 年12月至1939年9月张孟陶调任南陵县长期间,他经常到三支队联系工作,在重要纪念日配合新四军发动群众集会,并在会上发表坚决支持新四军,坚持国共合作的演说;与此同时,繁昌县动员委员会在经过第三支队与国民党县政府的协商后进行了改组,仍由张孟陶兼任主任委员,并派出新四军干部范坚白等,协助张孟陶主持动委会的日常工作;每月县动委会举行例会,三支队副司令员(实际是政委)谭震林和政治部主任胡荣到会指导工作。1939年4月上旬,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由云岭新四军军部到南、繁、铜抗日前线采访,国民党繁昌县政府专门召开欢迎大会,谭震林在会上做了关于抗战形势的讲演。5月,在第三支队召开的纪念“五四”大会上,新四军特地安排国民党繁昌县长张孟陶、县党部书记洪添铭等为主席团成员,并由大会通过蒋介石、陈诚、顾祝同、戴戟和叶挺为大会名誉主席。[3]1939年11月,在新四军保卫繁昌的峨头山、塘口坝血战中,国民党县政府工作人员亲自组织担架队运送伤员,并发动群众为新四军烧水做饭、运送弹药、修筑战壕、架设桥梁,有力地支援了新四军在前线的作战。1939年12月,繁昌保卫战结束后,国民党繁昌县政府号召全县各界群众慰劳抗战有功的新四军将士,并举行了隆重的祝捷大会。1940年秋,第三支队筹措军粮困难时期,五团军需员晏顺发奉军需主任吴德初指示,到国民党繁昌县政府与县长徐羊我协商购买留置繁昌的两千担稻谷。县政府给予新四军优惠价格,双方商定以每担六元法币转让这批粮食给新四军。国民党繁昌县政府和粮管处立即致电设在立煌(原金寨)县的安徽省政府请求核准,但却不料两日后,省府复电“特斥不准”。国民党县长徐羊我与粮管处副主任王高翔接到复电后,不顾斥责,再次电呈省政府:“新四军驻防铜、南、繁地区,去年底喋血苦战,不惜重大牺牲驱逐日军,存粮赖以保全,否则已无存粮而言。新四军现款购买这批护卫下来的存粮,于情于理,万难拒绝。恳请俯准。”三天后,省政府方复电“姑予照准”。[4]最终,新四军与繁昌县政府经办人员互相合作,促使转让成功,为新四军提供了后勤保障。

(二)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战地联欢和协同作战

1938年5月26日,新四军军部由太平县麻村移驻南陵县土塘村后,在南陵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广泛动员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并积极与国民党友军接洽。6月,驻扎在南陵县的国民党川军144师政治部邀请移防至三里店土塘的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在南陵县马头镇举行群众联欢,一支队司令员陈毅利用这次机会,以请酒、吃茶、演唱的方式,宣传“国共合作,联合抗日”的思想,对国民党开展统战工作。联欢会上,新四军和144师两军战地服务团的战士们同台演出,表达了团结抗战的积极愿望。当晚,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在群众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极大地激发了在场军民的爱国热情。两党军队与民众联欢这样的情形在国共合作时期是不多见的,由此可见新四军在南、繁、铜地区对国民党的统战工作成效显著。这也为新四军第三支队与144师在皖南抗日前线协同作战,团结抗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9年5月,日军从铜陵顺安出动千余兵力,在飞机和重炮的掩护下,向国军144师432团驻地牧家亭进行扫荡。谭震林果断决策,命令驻守在八都何的五团回援,从下牧冲阻击向牧家亭进犯的日军;国民党432团也从夏家泊、毛路向牧家亭合围;两军协同作战,终于击退来犯之敌,缴获颇丰,并活捉日军小队长一名。[5]11月14日,日军为夺取繁昌,以利其南下扫荡,企图先攻占繁昌侧后的赤滩,切断新四军第三支队和国民党军144师的联系,然后孤立繁昌,伺机派重兵消灭国军144师主力。谭震林领导新四军第三支队为保卫繁昌,避免造成国民党军处境艰难的局面,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将敌人引至塘口坝展开血战,最终以歼敌300余人的战绩取得了第四次繁昌保卫战的胜利。

四、南繁铜地区新四军对其他社会阶层的统战工作

(一)争取开明士绅的支持

团结全国各抗日阶级、阶层和各界爱国人士共同抗日,是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内容。在抗战初期,中共就把开明士绅作为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新四军第三支队在开展统战工作时,尤其注意争取地方士绅投身抗日救亡运动。邓子恢认为:这个阶层虽然是“最害怕民众的,但在敌人炮火威胁下面,提高他们的认识,大部分还是可以争取的”,同时要把争取政府行政系统最基层的联保主任作为“中心环节”来抓。[6]因此,繁昌县改组后的动委会中,25名委员多为地方士绅。谭震林率领第三支队进驻铜繁地区后,先后派出民运干部张东、郭宗璞到铜陵县动委会指导工作,积极协助铜陵动员群众抗日工作的开展。谭震林更是利用一切机会,与铜繁地区陈春圃、陈可婷、樊义泰、陈瑞卿、王近西、阮庭芳等开明绅士交往。[7]团结所有可以团结的对象,激发其爱国热情,促使其支援新四军抗战。1939年6月18日,谭震林专程拜访繁昌县地方名士程少川,使其对新四军产生“很好印象”,并表示钦佩;同时谭震林还极力争取做过联保主任的大地主谢保轩,使这个“完全的享乐主义者”,终于对“醉生梦死,投降妥协的人表示痛恨”,并且说:“假如全中国军队都像你们新四军一样,则抗战必胜无疑”。[8]1939年夏秋之间,田秉秀接替汪猷安担任新四军第三支队代表,参加上层统战工作,公开代表第三支队司令部出席三县上层士绅代表会议。[3]

(二)广泛动员基层群众力量

除了积极做好上层士绅的统战工作外,新四军第三支队还十分重视动员基层群众力量,投身抗日洪流。1938年2月,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派出田浮净等人到无为、铜陵、繁昌等县,积极宣传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发动群众成立无、铜、繁地区民众动员委员会。同年12月,新四军第三支队老五团移驻丁山俞、凤凰山一带后,随即派人分赴各乡进行抗日宣传,举办抗日救亡训练班,动员群众建立抗日组织。1939年4月,新四军政治部在方家祠堂召集南、繁、铜三县各界代表举行大会;三县县长、县区动委会委员、区长、联保主任和地方士绅等都应邀参加,130多人会聚一堂,共商团结抗日大计。新四军第三支队副司令员谭震林亲自主持了这次会议,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第三支队政治部主任胡荣分别在会上作了关于团结抗战的讲话。[9]从1938年9月开始,在南、繁、铜地区新四军所到之处,县、区相继成立抗日动员委员会,经过民运队员的广泛宣传和发动,在各县、区、乡、保、村,纷纷成立了农抗会、青抗会、妇抗会、儿童团等抗日群众团体,有的地方还成立了工抗会、商抗会以及农抗会所领导的农民自卫队、猎户队、递步哨等。邓子恢在1939年4月就指出:南、繁、铜地区“已组织了广大数量的群众团体,这些群众组织已经起了很大作用”,“如打击维持会、封锁粮食、破坏敌交通电线等”,“增加了敌人很大困难”。[10]新四军第三支队驻守在皖南抗日前线,以仅有的四营兵力实际替代国民党两个师的守备力量,之所以能够在皖南事变前坚持在南、繁、铜地区抗战近三年的时间,对日作战数百次,胜利地保卫皖南,实际上是团结了各阶层人士,集合了南、繁、铜地区所有抗日力量,是军事斗争能取得胜利的关键条件。

(三)对“绿林”武装的争取和改造

南、繁、铜地区是丘陵地带,土匪横行,占山为王。1938年6月,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邀集南陵县地方势力青红帮、理教会头目在土塘举办两期学习班,宣传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争取其共同抗日。[11]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谭震林还以“民族大义,抗战大计”为由,收编“绿林”武装,并对其进行积极的思想教育,把他们改造成真正的抗日力量。谭震林收编余子才便是一个典型。余子才本是农民出身,自幼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原是中共党员,因犯错误被开除党籍。后来他以“剽债”起家,在南陵县蒲桥一带自立帮派,拉起了一支七、八十人的队伍;受其弟余子丰等人的影响,开始做起劫人财物、坐地分赃的勾当;但仍有“原则”,只对大地主和大士绅“送票”。(“送票”是指送书信给大地主和大士绅,向他们“借”钱粮。“票子”上写明原因,所需钱粮数字和兑付时间、地点以及警告等,如不能按期兑付,则须事先派人到指定地点说明原因。) 1938年10月,谭震林到蒲桥后不久,深入群众并了解余子才的情况,认为他本性是好的,可能争取过来。于是,谭震林派出第三支队副官主任俞炳辉前往余子才处,指示他向余子才宣传中共抗日政策并阐明收编意图。俞炳辉利用吃酒、打牌的机会,使余子才消除了对新四军的隔阂心理,然后反复阐明国家命运以及余子才等人的前途和出路。谭震林还专门请余子才的好友王兴友、汪忠才等做劝解工作。余子才感慨于国家危亡的时局和新四军的劝解,最终派出代表到第三支队司令部谈判,接受了新四军第三支队的领导,改编为抗日游击大队,并逐渐发展成一支百余人的队伍。[12]

(四)对顽固派的联合与斗争

国民党南陵县三里区区长易克健,是一个带有消极抗日情绪的顽固派典型。1938年夏,他在新四军进驻南陵时,不仅对抗日救亡运动表现消沉,而且还对新四军进驻三里区存有戒心。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为了消除易克健的误会,争取他团结抗日,先后三次到三里区专程找到易克健,对其做思想工作。邓子恢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希望他将民族大义摆在首位,终于使易克健转变了顽固态度,不久三里区农抗会成立,易克健担任了农抗会主任。[13]1939年初,国民党制定了一整套“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秘密政策,顽固派开始对新四军寻衅摩擦。当时国民政府军委会军令部特派联络参谋孟繁纶常驻第三支队司令部,名为联络,实为监视第三支队,进行特务活动。对此,第三支队政治部指示民运干部提高警惕,要求对待国民党顽固派时,对其“影响抗战、影响统一战线的摩擦要避免”,“有意反动的要和他斗争”,利用时机充分揭露其“反共”言行。在取得塘口坝血战胜利后的祝捷大会上,谭震林对所谓的“联络参谋”和那些假抗日的顽固派,以大量的事实进行了无情地揭露。会后孟繁纶离开新四军,一去不返。[14]

五、南繁铜地区新四军对敌伪的统战工作

对日军尤其是伪军和伪组织开展统战工作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新四军对放下武器的日俘一贯坚持宽大处理原则,第三支队在对待日俘问题上坚决执行中央指示。伪军则是新四军统战工作的重点。由于铜、繁地区伪军大部分是皖南或皖北地区当地人,他们或受生活所迫,或为保全家人性命才不得已加入伪军、伪组织,并且敌伪之间实际也存在着复杂的内部矛盾。对此,新四军第三支队专门成立敌工科,在铜、繁地区,对伪军、伪组织开展了积极的统战工作。这主要表现在新四军对南、繁、铜地区维持会的联合与斗争上。1938年底,铜、繁沦陷后,日军首先在县城建立维持会,继而于1940年在各乡建立据点、维持会和村庄的伪保、甲组织。新四军第三支队帮助和配合中共铜繁中心县委采取反对、拖延、警告等方式,迫使铜、繁地区地方士绅不敢担任维持会和其他伪组织的会长、保长等。后在无法阻止日军建立伪组织后,又对参与者提出条件:“一、乡维持会长和保长人选要经过我们同意;二、把日伪的活动情况及时向我们汇报;三、不准破坏抗日组织,不准抓抗日人员和群众;四、对被日军抓去的抗日人员和群众,要设法保释。同时警告他们:不接受以上四条担任伪职的,一律以汉奸论处,格杀勿论。”[15]对于那些已经建立起来的维持会等伪组织,新四军则采取打击顽固分子、争取中间分子,来分化和瓦解敌人。新四军第三支队在南、繁、铜地区配合中共地方党组织对敌伪开展统战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为皖南事变后敌伪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南繁铜地区新四军统战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是中共统战政策在抗战初期的成功实践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中共领导全民族抗战胜利的重要法宝。1938年7月,新四军第三支队奉命进入南陵县进行抗日斗争,并于12月全部深入铜、繁地区,接替国民党正规军担负长江沿岸的防御作战任务,曾收复繁昌县城,并举行五次繁昌保卫战,是中共领导的军队参与正面战场作战的典型战例。

然而南、繁、铜地区情势复杂,敌伪友顽并存,且土匪林立,第三支队能够在如此复杂的局势下,贯彻中共中央统战工作的精神,执行中共中央东南局和新四军军部的统战指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仅对国民党军队上层积极进行统战工作,而且也与国民党的地方政权机关保持密切联系,争取地方士绅等支援抗战,使国民党县政府等依靠新四军开展一系列群众动员、抗日宣传、生产建设等活动。两党之间密切合作,促进了抗日群众的大动员,浓浓的军民鱼水情也在南、繁、铜地区得到了体现。这在两次国共合作时期都是少见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前期统战政策的成功实践。

(二)为支援新四军前线作战提供重要的群众基础和后勤力量

1938年初,日军大举进攻铜、繁地区后,国民党军节节败退,国民党县政府也开始沦为流亡政府,铜、繁百姓流离失所。1938年底,新四军第三支队深入铜、繁地区后,首先收复繁昌,恢复了繁昌群众的基本生活。起初,地方群众还对新四军存有戒心,以为这支部队和国民党军一样不为老百姓着想。但在谭震林的领导下,新四军第三支队派出民运干部和士兵为群众重建家园,主动帮助农民恢复生产活动,得到了南、繁、铜地区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在各县、区新改组的抗日动员委员会和新四军民运干部的宣传下,激发了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成立了各类抗日团体,促使南、繁大部分地区恢复了正常的生产建设。农民生产生活秩序的稳定也保障了粮食、被服等后勤物资的供应。国民党县政府和地方士绅等主动发动群众为新四军捐款捐物捐粮,并在战斗过程中组织担架队、运输队等为新四军运送伤员和弹药,修筑战壕等,极大地支援了新四军在皖南抗日前线的作战。新四军第三支队以最初四个营的兵力接替国民党一个师甚至是两个师的防御任务,并坚持抵抗日军近三年时间,取得重大战绩,直到皖南事变的发生。显然新四军第三支队的统战工作,为前线抗日作战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群众基础。

(三)是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突围部队得以安全转移的重要保障

谭震林及其率领的第三支队在南、繁、铜地区统战工作的成功,成为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突围部队得以安全转移的重要保障。如前所述,新四军在南、繁、铜这块敌伪友顽和土匪并存,国民党地方政权、中共地方党组织、地方士绅等多党派多阶层多政权并立的地区,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群众积极抗日,其统战工作功不可没。也正是由于统战工作的成功,新四军在南、繁、铜地区拥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赢得了民众的爱戴和拥护。皖南事变发生后,傅秋涛率领的第一支队近两千人的部队以及其他与大部队突围失散的干部、士兵在皖南民众的帮助和掩护下,或迅速渡江,或藏匿于群众家中,躲过国民党军队和日伪军队的搜索,保护了一大批新四军干部和队伍。

七、结语

新四军第三支队广大指战员在中共中央东南局、新四军军部的领导下,在南、繁、铜地区正面战场坚持对日作战近三年时间,坚决执行了中共中央的战略决策,在国民党军队、国民党地方政权、地方士绅等其他社会阶层中积极开展了统战工作,成功地实践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统一战线这面旗帜下,南、繁、铜地区的抗日武装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为新四军坚持皖南前线防御作战提供了物资基础和人力资源,作出重要贡献,甚至为皖南事变突围部队和人员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新四军文献(1)[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193.

[2]中共芜湖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小组.中江烽火[Z].1987:519.

[3][6][9][10][1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繁昌县委员会文史委.繁昌文史资料选辑(第 3辑)[Z].1985:242-243,243,243,243,244-245.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陵县委员会.南陵县文史资料(第15辑)[Z].1995:108-110.

[5]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等编.谭震林百年诞辰纪念文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67.

[7]中共镇江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中共句容县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编.汪大铭日记(1939-1945)[Z]. 1987:139.

[8]南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陵县志[M].合肥:黄山书店,1994:35,78.

[11]中共南陵县委党史办公室编.南陵党史集萃[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424.

[12][13][1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陵县委员会.铜陵文史资料选编(第4辑)[Z].1988:77-80,234-240,219-220,4-6.

[责任编辑:肖承罡]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949(2016)03-0076-06

收稿日期:2016-02-27

作者简介:赵文强(1993-),男,山西晋中人,上海师范大学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统战工作皖南新四军
《皖南的秋天》《余晖》
《马头墙》、《皖南印象》之二
《皖南印象》
民办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统战工作面临的困境及路径选择
高校基层多党派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思考
民进的责任担当
新四军的两个英雄团
《新四军发展史》评介
《新四军简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