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文学历史上的轴心时代

2016-03-16陈引驰

关键词:轴心文学时代

陈引驰

(复旦大学 中文系, 上海 200433)



中国文学历史上的轴心时代

陈引驰

(复旦大学 中文系, 上海 200433)

顾建国(主持人,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我们今天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复旦大学著名学者、中文系教授陈引驰先生来我们翔宇论坛作报告。大家知道,复旦大学是中国文学研究的重镇,有着非常深厚的学理基础。陈老师担任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导、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也是国务院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著译有《文学传统与中古道家佛教》《庄学文艺观研究》《庄子精读》《佛教文学》《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中国中世纪的终结》《唐代变文》《曹寅与康熙》等多种著作。今天晚上,我们能有这么一个机会亲耳聆听、学习陈老师的治学理念,的确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陈老师!

陈引驰:谢谢顾老师的介绍,很多都是溢美之词。我非常高兴来到淮阴师院跟大家见面。淮安我这是第三次来,面对这么多的同学、老师,倒是第一次。希望把我的一些想法跟大家交流、报告一下。

我今天的题目,是“中国文学历史上的轴心时代”。这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题目,各位对中国文学应该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我想在这个基础之上谈一些我的想法。这些想法说得好听是比较宏大,说得不好听可能有点粗率。

那么,我这里所讲的中国文学的轴心时代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看整个中国文学史的发展,一般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按照朝代来分,就是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这样的顺序。这样对不对呢?当然是对的,完全合理。但是这对于我们把握中国文学整个发展是不是足够呢?我觉得可能也不一定够。因为以一个政治王朝的兴亡标志一个文学时代,它和文学、文化的关系一定是有关的,但是不完全,两者之间的节奏、节拍不完全是一致的。那么应该怎么看呢?所以过去也有不一定按王朝来分期的,比如上古、中古、近世或者近古。你问他到底什么叫做上古呢?那分歧就很大了。有的说是先秦,有的说先秦两汉都可以算是上古。中古是什么呢?魏晋南北朝是不是?有的说把唐代也要包括在内。此类分期有模糊之处,但是尽力想对文学史的发展过程有一些特点的把握,那么是不是有其他的办法?

我现在想提的是“轴心时代”的概念。20世纪德国的哲学家雅斯贝斯曾经提出过轴心时代。所谓轴心时代是说公元前500年前后那个时代,当时在希腊、在印度、在中国这几个很重要的文明发展的地区,出现了很多很重要的思想的变化,出现了很多很重要的思想家,他们所提出的很多观念在各自的文化传统当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仅在当时实现了一个文化的定位、定型,而且对之后两千多年各个不同的文化传统的发展都有决定性的影响。比如希腊理性文明,印度早期的佛教文化对后世的影响。在中国,当然基本上可以讲是春秋战国那个时代、诸子的时代。我把他的这个说法借过来,来看中国文学的整个发展历史当中有没有一些类似于这样的标志性的时代。这个标志性的时代非常之重要,这个时代里出现的很多的思想、文学、人物,他们在文学上的创造奠定了或者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之后的文学的发展。如果从这个轴心时代深入的话,可以了解上一个轴心时代到下一个轴心时代之间很多文学的现象、文学的情况。我就是这么一个设想。如果这样做的话,说不定可以对中国文学史长期发展当中的一些大的段落的一些特点有一点把握。

雅斯贝斯在整个文化史上,只认一个轴心时代,就是公元前500年前后那几百年。那么中国文学,如果回顾的话,是不是只有一个轴心时代?我感觉大概有三个轴心时代。这三个轴心时代都非常之重要,在很大程度上都决定了它们之后的几百年、甚至千年左右的文学发展的方向或者基点。

那么这三个我所谓的“中国文学的轴心时代”是什么呢?第一个是先秦时代。先秦时代非常重要,是中国文化思想包括文学在内,定下整体基调的一个时代。儒道两家都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实际上也就在先秦时代开始发源,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人得志的时候、得意的时候、能够施展他自己抱负的时候,往往是一个儒家的态度;当他失意的时候,往往是一个道家的态度。例子很多,我想不用多举。所以那个时代的精神影响非常之大,先秦儒道两家的精神思想的影响,对所有的文士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是第一个。

轴心时代是什么意思?轴心时代里边产生的文学思想、文化现象,对后来的几百年甚至一千年,有定位的作用。定位作用是什么?在这个轴心时代的后世,人们回顾自己文学、传统发展的时候,都会想,那是我们的源头,他们会认祖归宗,他们会认这样一个传统。但是什么是真正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传统当中有一个说法,就是活的和死的。死的是什么呢?它当然曾经存在,但是它对今天的影响已经非常之小了,已经非常淡漠了。那些活的东西在今天还活着,还发生着影响。所以实际上不仅仅是从过去到今天的,很大程度上是在今天的人认不认这样一个传统,认不认过去思想文化包括文学里面的那些重要的部分是我们的传统,是我们的先驱。这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们现在讲传统是可以重新塑造的。说起来很大,但实际上也很简单。在我读书的(20世纪)80年代,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古典的文化通常是持非常强烈的批判态度,在很大程度上继承的是五四之后的那种比较激进的批判态度。但我相信你们现在这一阶段,从你们出生、长大、懂事、学习,你们对传统的那种态度,跟我们这一辈在你们这个年纪对传统的态度是非常不一样的。你们对传统,起码在现在这个阶段有更多的认同。那么实际上就是重新去认识这个传统、重新塑造这样一个传统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讲,传统不仅仅是从过去到今天,传统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今天重新去认识过去、重新去塑造过去和我们今天的关系的这样一种努力的结果。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文学其实也一样。在先秦时代最重要的文学创作是什么?《诗经》《楚辞》,对不对?《诗经》《楚辞》在先秦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定位了后来的那些文学家的文学想象、文学理解。比如说司马迁,他认什么?司马迁写《史记》,背后的动机是什么?《报任安书》里面说得非常清楚:“诗三百,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他就认这个是他的传统。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怎么评价《史记》呢?他讲是“史家之绝唱”,下一句是什么?“无韵之离骚”。所以,又说他跟“楚辞”的精神是相通的。所以“诗骚”实际上是中国文学前半期里面核心的文学经典,获得了那个时代的文学家和后代历史观察者的双重认同。

再往下一点,我们看中古时期的诗人。你们知道我们现在讲起中古时期的诗人会认为哪一个最了不起么?有同学想说杜甫,“诗圣杜甫”对吧?事实上钱钟书先生《中国诗与中国画》一文中说:中国诗和中国画的最高的审美理想,并不一致。中国画里面的审美理想是那种比如说南宗画、文人画,那个是最高境界的艺术作品。但在诗里面不是,诗里面不会是王维,虽然是“诗佛王维”,但他不会是最高的典范。最重要的是杜甫,杜甫是诗圣。那杜甫是诗圣这个概念是什么时候有的?很晚了,基本上到宋以后,我们才认这样一个传统。

在唐代之前,要问:哪一个诗人是最了不起的?很多人都认为是曹植,曹植地位很高。钟嵘《诗品》把曹植抬得很高。他说曹植在文坛上的地位“譬人伦之有周孔”。在文坛上、诗坛上,曹植的地位就像人间有周公、孔子一样。周公、孔子当然是最高的了。还有一个成语叫“才高八斗”,“才高八斗”是谢灵运讲的,谢灵运说谁最厉害?曹植最厉害。天下的才都被他占尽了,剩下最后一点儿,我跟你们大家分一分而已。

曹植为什么了不起?还是看钟嵘的《诗品》。钟嵘《诗品》对于五言诗的很多评价,如果和文学史结合起来,是非常有意思的。它会划出各种各样的流派,各种各样的传统,塑造各种各样的诗歌发展的脉络关系。他对曹植的评价就四个字,叫“情兼雅怨”。什么意思?后代很多研究者,都讲这个“雅怨”实际上一个是指《诗经》,一个是指《楚辞》。就是说他了不得,情兼雅怨,把《诗经》和《楚辞》这两种传统都结合在一起,因此地位非常之高。由此可见《诗经》《楚辞》地位非常非常重要。一直到唐代李白也是这样啊。在李白的眼中什么东西重要呢?李白讲“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他标举的“大雅”就是《诗经》了。他另外还有诗啊,“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这是讲屈原了不得。或许最初的那个时候文学是非常软弱的,但是经过了时间的流逝、时间的侵蚀之后,当初最柔软、看似最没有力量的文学,那是永恒的;而当时掌握政治权力的、当时看起来一言九鼎、非常强大的楚王早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李白在传统里最尊崇的显然是这些,就是《诗经》和《楚辞》。

我当然只是举一些非常基本的例子,你们还可以去找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对于汉魏六朝一直到唐代的很多文学家来说,他们回溯传统,去认这个传统的时候,都会把《诗经》和《楚辞》放在心中,所以先秦时代应该可以讲是中国第一个轴心时代。它影响了之后中国文学很长时间的发展。

那么第二个轴心时代是什么呢?我觉得第二个轴心时代差不多可以划到中唐以至唐宋之交,这个时代是一个大的转折时期。20世纪初,日本有一个著名的历史学家叫内藤湖南。他曾经在中国生活过很长时间,跟王国维、罗振玉、陈寅恪这些学者都有交往,回国以后在京都大学任教。他提出一个看法,叫做“唐宋转型”。他不仅仅从文学上来讲,而是从整个历史发展的脉络上来讲,从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来看的。最重要的是,这是从中古、六朝时期一个贵族的等级制的社会向一个平民的文化下移的社会转变。他提出了一个很宏大的构想,之后有很多人围绕他的这个观点进行讨论。

实际上,内藤湖南的说法,和中国文学史对中唐的重视是有契合之处的。比如清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叶燮,在他的《原诗》中就讲到中唐非常重要,不仅是唐代之中,而且是“百代之中”。“百代之中”是什么意思?就是整个中国文学、文化的一个中点,在这之后发生了很大的转折、变化。这个变化怎么来说呢?简单地讲,从唐代,特别是宋代以后,所有的这些文人,他们还讲不讲《诗经》《楚辞》?当然讲,他们还会讲,比如白居易会说,我之所以要写这个关怀现实的诗,就是发扬“诗三百”的精神,但是这个其实是一个大帽子,不是他们真正关心的。那些文人真正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在他们心目当中是唐和宋的关系,就是唐代文学和宋代文学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他们回过头去都在想这个问题。从宋人开始,就开始想这个问题。宋代的诗人就想,唐人写的诗那么了不得,那我们怎么跟他们不一样,对不对?宋人在力图建立跟唐音不同的宋调。这是宋人很自觉地要这么做的。后人学什么?学李杜还是苏黄?这个对他们来讲就是不同的认同了。到明代,你们都知道,那就开始争了,所谓唐宋诗之争,从宋一直到明清都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不对?在座各位说不定也有写诗,说不定也写得很好。我一开始的感觉,我是写古体的,我是写近体的。近体的我就想我是否合乎格律,就在想这个。古时候,它不是这样,你要写诗,别人一问就是:你是写宋诗,还是写唐诗?就是说你到底是写哪一路诗的?这对他们来讲就非常重要。钱钟书先生选《宋诗选注》,很有名。香港有一位国学大师饶宗颐,诗词修养也非常之好,学问也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但他看到钱钟书先生的《宋诗选注》后,说了一句让人目瞪口呆的话,他说:这个钱先生选的哪里是宋诗选呢?这个是唐诗选啊。就是说这个里面有很重很重的唐诗的味道。包括钱钟书先生自己也说,唐诗、宋诗不是限于哪个时代的,是两种诗的体格,两种诗的风格。

所以这唐诗和宋诗到后来就是唐宋优劣,你到底选哪一个?哪个好?你走哪条路?这变得重要了。这样的争论代表着这才是他们心目当中最重要的一个传统,从这里开始,你走哪一条路,你认哪一个传统,就很重要。与唐宋诗的关系相比,唐宋文章的关系是不太一样的,宋代的古文是继承着唐代的文章发展下去的,后来就叫做唐宋文章。唐宋文章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凝聚而成的传统。明代就有很多人争论,有的人说唐宋文章好,有的人说“诗必盛唐,文必秦汉”。今天我们不要辨析谁对谁错,关键是你看他考虑问题的方式和结构,他就要想:唐宋文章很重要,我们认不认?是就学唐宋呢,还是要超越唐宋学到秦汉?这些都变成他们思考自己文学发展、文学道路的一个很重要的界标乃至基石。

再比如说传奇,初唐有没有传奇的作品?当然有,但是重要的作品都是从中唐以后有的。而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很多的俗文学作品,从唐代的说话发展到后来的白话小说、敦煌的变文、讲唱文学,基本上也是从中唐以后越来越多,逐渐可以和雅的文学分庭抗礼。从中唐以后开始到宋代的这些变化,成为后代思考文学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这可以视为第二个轴心时代的标志。

那么第三个轴心时代是什么呢?我觉得如果一定要讲的话,那基本就是近现代的变化,所谓新文学的兴起。新文学到底在什么地方断限,有很多很多的讨论,现在最早的有些学者认为应该定到19世纪80年代,还有许多定在其他时候的。我进复旦读书,听的第一个报告就是北大王瑶先生的。他讲的就是中国现代文学从什么时候开始,然后他论证了一大通,最后他认为应该是从大概1895年以后,1895到1898年,就是甲午到戊戌变法以后开始。我当时听了这个很吃惊,因为一般文学的讲法都是从五四新文学嘛,都是起码从20世纪10年代开始讲起,他认为应从1890年后期讲起。他讲的是山西话,听起来不太好懂,不过他的结论我印象很深刻。我们知道新文学到后来的很多作家,实际上跟《诗经》《楚辞》,跟中国的唐诗宋词距离很远很远,他认的传统是什么?他认的传统根本不是中国的了,他可能认易卜生,认托尔斯泰,认这些外国的作家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五四之后是一个很大的变化。我这里只是提出来,下面如果有时间,我再稍微详细地谈一下这个问题。

接下来,我还想谈一谈文学轴心时代的划分对我们今天了解中国过去的文学有什么样的意义。我不是仅仅限于某一个朝代来看,而是用一个比较宏观的、鸟瞰的态度来观察每一个时段的文学有什么样的特点,了解这个时段的文学有哪些问题是值得关注的。

什么叫做文学?可以界定为是以语言文字为表现媒介的一种艺术形式。对于文学来说,语言文字是最基本的。但先秦时代不是这样的,《诗经》《楚辞》作为艺术样式的存在,第一重要的是什么?实际是音乐啊!《诗经》《楚辞》都是与音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与我们今天主要读它们的文字并不完全一样,如果我们要学习或者了解的话得注意这一点。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在当时,文学艺术是跟各种各样的文化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比如说《诗经》,不仅仅是文学的创作,也是周的礼乐文化的一个部分。从汉代郑玄开始,就用礼来阐释《诗经》,一直延续到后来。《诗经》怎么形成的?在那么长的历史时段,那么广阔的天地当中,最后合成了这样的一个《诗经》的文本,用韵也差不多,形式上也差不多,为什么?史料记载得很清楚,是有“太师比其音律”的,这一工作是在周天子的宫廷里做的。你说这个完全是太师的作品吗?不是,但是没有这个太师恐怕《诗经》也不是这样。那么为什么有太师比其音律,能够这样做到,能够收集那么多的作品在一起,汇集成这样一个文本?那是因为周代的制度文化、礼乐文化。《楚辞》也是这样。《九歌》是最典型的例子,它的祭祀背景如何?是国家祭祀还是民间祭祀?学者一直争论不清,但是毫无疑问它跟当时楚国的文化制度、宗教仪式是有关系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那个时候鲜明的仪式性,它的制度文化的背景。到汉代还是这样。你说汉赋仅仅是文学作品吗?不能完全这样看。你说这是枚乘写的,这是司马相如写的,但是谁让他做的?有很多就是皇帝让他做的嘛,宫廷里请他做的嘛。不仅赋,还有比如司马相如写《郊祀歌》就为了国家的仪式嘛。所以这一点在当时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早期的文学仅仅抽象出它那个文本,从今天的角度去理解,可能就会有一定的偏差。美国芝加哥大学有一位教授叫巫鸿,他是研究美术史的,他提出的概念叫礼仪(ritual)中的美术。礼仪当中的美术是什么意思?比如说他研究墓葬里面的绘画,那些画我们仅仅看到那些形象你就可以确认它了吗?不是这样的,你要放到整个背景当中。比如说这个墓室是怎样布局的,这个画画在什么地方,它和其他哪些形象混杂在一起。墓室里边可能有异域的形象,但整个的安排,还是中国传统的那种神鬼的世界。我不知道大家明白吗,就是把一个东西拿过来,只是一个要素把它取过来装点在这里,不代表我们对它就有真正了解了。所以他讲的礼仪中的美术,分析的不仅仅是形象本身,还要看它周围的环境。文学其实也是一样,对不对?这是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

早期文学中,宫廷文学是很重要的背景。汉赋的创作,与汉武帝为代表的宫廷文化息息相关;六朝的文学家多是世家大族,圈外人是很难进入的。你看南朝宋齐梁陈,文人几乎都是那一批,活动的区域以宫廷为中心。到了唐代呢,唐代文人的流品是最杂的,各种各样人都有。王维是有身份的,杜甫家里曾经是有身份的,但到他就破落了。李白是个什么人?李白不知道是个什么人,甚至可能是个外国人。深入到后面就可以看到,实际上唐代代表着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从一个贵族的社会向平民的社会转变,转变以后就是各色的人都出来了,里面有原来的贵族,有世家大族,也有不明来历的人,各种天才都出来,所以唐代的流品是很杂的。到了宋代,文人就高度一致化了,为什么?到宋代,科举制度已经高度成熟。通过科举出来的士人,在知识上、文学才能上、政治才能上是高度一致的。这个社会发展内部大家都可以理解,为什么唐代的文学会那么丰富多彩?宋代相对来讲为什么会理性很多?从事文学的人本来就不一样啊。

显然从这个上面,你可以看到唐宋前后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完成以后,那里面呈现的问题有些就跟前面非常不一样了。比如说我们要重视那种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的特性,因为有很多东西已不仅是个人的行为,比如说唐代很多人都喜欢漫游,碰到了旧友新知很高兴,写首诗喝顿酒就完了。但宋代以下很多就不是了,他写作还要考虑他这个文本怎么流传。比如说俗文学起来了,只谈戏曲文本可以吗?就不够了,你就要看它是怎么演出的,观众有哪些,甚至这个戏园子怎么才能维持下去,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近现代文学的转变也涉及物质文化环境的变迁。从文学观念上来讲,我觉得近代和之前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很多近代文学的观念实际上是从西方过来的。你比如说我去查了当时人在文学著作中对于文学的定义,很多人都强调文学以语言为媒介,强调自我表达,强调美的创造。这就是五四初期新文学的观念,但在中国传统里是这样的吗?不是,完全不是的。中国古人不认为美是很重要的事情。比如从儒家来说,《论语·八佾》强调“尽善尽美”,美必须和善结合,徒有其美是不对的。在道家呢,美的观念不重要,而最重要的观点是真,就是保持它的淳朴保持它的原来面貌,真比美更重要。近代的观念与之相比,是非常非常大的变化。

你再观察文学,我今天讲文学以什么为中心?当然以文学作品为中心,以文学文本为中心,但是文学是一种文化的活动,这活动是包含着很多的因素的,它是要有作者,要有作品的创造,有文本,有文本的流通,有读者,对不对?从这个角度去观察的话,近现代以后的文学跟前面的差别非常之大。近现代很多文人都是以卖文为生的,中国古时候卖文为生的文人不是说没有,但属极少数,文学对于他们来讲是个业余的事情,谁靠这个生活呢?近代报刊的发展产生了需求,所以,卖文为生成为可能,这个就是非常大的变化。近代以来文学本身的多元化也是极为突出的,以语言为例,很多的作家都是文白兼做的,比如鲁迅,白话诗也写旧体诗也写;钱钟书的《围城》和《写在人生边上》之类的散文很白话,但《管锥篇》《谈艺录》又非常之文言;林语堂不仅文言和白话糅合得很好,而且还用英文写作,比如(20世纪)30年代写的A History of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in China(《中国新闻舆论史》),这个是给谁看的?这是在上海出版,是他去美国之前用英文写的,给懂英文的外国人和中国人看的,那个批判的锋芒是非常厉害的,与他同时在中文里面所提倡的东西非常不同。这些多元现象都是以前没有的。再比如说作品的流通和读者,到近代也完全不一样。古人写了以后就是传唱,你看白居易和元稹两个关系好,现在时髦的话就是好基友,但是你去看看他抄给对方的诗很少的呀,他可能就是抄了几十首诗给对方看,收到好朋友的诗,看一看,回应一下:哇!你写得真好啊。我在复旦上文学史的时候经常这样讲:没有一个唐代人比我们读了更多的李白、杜甫的诗,元稹也没有我们读了那么多白居易的诗,白居易也没有我们读了那么多元稹的诗,为什么?因为当时的流传方式主要是手抄,文士酬唱时意向的读者并不是圈外人,而往往是那些熟悉的人。近代不一样,近现代报刊,一个作家首先想的是什么?就是给陌生人看。比如郁达夫写了一组《毁家诗纪》,他要在杂志上发表,因为他要面对陌生读者,所以就加了很多自注,甚至注了怀疑妻子有外遇这样不堪的事情。当时成为一个著名的八卦,但实际上那也是一个很严肃的文学史个案,那些注的产生就完全是因为现代的流通传播必须面向陌生的不可预期的读者,这样的传播方式要求他写下详细的说明性注释,所以就形成了完全不一样的文本,一个新的文学文本。再比如连载的刊发方式,我们可以想象:连载字数的调整,对小说构思方式、内在结构、发展进程绝对是有影响的。

再说文学活动的场域,传统文学活动的中心往往就是政治的中心。哈佛大学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教授,他讲初唐诗的主流是所谓的宫廷诗(court poetry),盛唐诗的主流是所谓都城诗(capital poetry)。但是到中唐以后你可以看到很多都不一样了,地域性的文学一个个都发展起来了,想想近世中国文学史上有多少以地域命名的文学团体和流派?然后到近现代,特别有意思的是,文学场域渐渐从中心向边缘发展,而且边缘到什么程度?边缘到根本不是中国的疆域。鲁迅在日本,巴金、李金发在法国,老舍在英国从事文学活动。胡适在哪里提出他的文学改良?在美国。反对胡适的人比如梅光迪等在哪里活动呢?在美国。所以我有的时候想说,中国现代的文化有很多域外的起源,域外的起源不仅仅是空间的,最主要的还是发生在我们前面说的如果是轴心时代的话,它要认这个传统。重新认这个传统是什么意思?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的诗人穆旦,也就是查良铮,是现代很重要的诗人,他接触的是当时在西方最流行的那些诗歌的观念潮流,所以直接以现代西方的诗学观念来创作,按照他的老同学王佐良先生的看法,他早期的作品完全“非中国”。所以说他们头脑当中的文学的祖宗或者是他认的传统其实不仅仅是中国的,他们接上的传统很大程度上是西方的。

种种的这些情况,我觉得你们可以看出来,每个轴心时代代表着一个变化,所以近代以后的这些重要变化:作者身份的变化、读者流通方式的变化、文学语言的变化、文学观念的变化、他们认的精神传统和文学传统的这些变化都跟以前非常非常地不一样,跟古典时代非常不一样,所以我觉得近现代之交实际上是一个新的轴心时代。

我还有一个概念: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核心的文类,那个文类在很多的文类当中占据核心地带、影响非常大的。比如说自汉代到六朝,赋是最重要的。《世说新语·文学》篇中关于文学创作的部分,谈到最多的是赋,比诗要多,这意味着在《世说新语》编成的那个时代,赋的重要性还是最高的。赋被诗所代替,实质上到唐代才完成。六朝著名作家普遍写赋,唐代不写诗就算不上文人,到了五四时期,世人对文学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写小说,文学史上地位最低的文体从边缘变成中心了。

当我们鸟瞰中国文学史,先秦时代、唐宋之际、近现代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关节点。这三个轴心时代为什么能够成立?是因为在其之后的几百年中,文学家都会把这几个时段作为原点,回溯到这个原点,给自己定位,思考我应该怎么做,走哪条路,深深地承受其影响。

我主要讲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意思,谢谢大家。

顾建国:陈老师作了一个半小时的精彩的演讲,我想对大家都有很多启发。陈先生认为文学轴心时代对后世文学文化传统有着定位的作用,提出了对不同时代的文学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量到底。先秦时代礼乐文化对文学的浸润使文学呈现宫廷文化政治色彩;唐宋之际,文人身份的多元化,带来文学创作新变化;近现代,对中外文化的广泛吸纳,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文学观念和新的文学现象。我想这些论断会引发我们诸多的思考。下面欢迎各位提出问题与陈老师交流。

学生:陈老师好,您是如何看待网络文学的?我觉得跟我们当下关系非常密切。

陈引驰:首先我觉得刚才顾老师给我的概括,讲得非常清楚,非常精要。网络文学,这个我觉得不太好回答。我实际上是一个非常落伍的人,对网络只是用而已。网络文学我读得很少,没有太多的看法。但文学介质的变化导致写作和传播方式的变化在文学史上也曾多次出现。从竹简到纸质,从抄本到印刷,介质的进步导致写作的爆炸进而引起创作内容的变迁、文体的丰富,其影响也是可以想见的。

教师:陈老师好,您今天的演讲很有启发性,让我对文史结合的研究思路有了进一步的体会。但是对于三个轴心时代的划分我还有一些问题。一、第二个轴心时代,您提到了内藤湖南,他的唐宋分际区分的是中古和近古,而这一时代分期是受到西洋史学影响的。这让我联想起Peter Bol的那本名著《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其中他的观点也正是强调中唐到北宋的变化,不知这与您的思考有没有相关之处?二、您说的第三个轴心时代是近现代,它的确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我个人觉得这些变化更多出于外界刺激,缺乏一些内生的根本性的东西。事实上这一阶段与其说是轴心不如说是转型,对未来的影响可能远不如先秦那样长久。

陈引驰:Peter Bol的那个书是很好的,我也跟他本人聊过,但对我上述思考倒没有特别的影响,我考虑得更多是文学发展的状况。至于近现代转型的问题,我还是觉得这一变化是有根本性的,当时的文学转而寻求西方的传统,这是很突出的。我认为这三个轴心时间节点标志着不同的文学的阶段,这是中国文人自己的反思或者说是调整。

学生:针对陈老师三个轴心时代的概括,我想问一下对我们以后文化的繁荣,我承认对于文化传承很重要,文化创新也很重要。那么对于我们以后文化的繁荣是文化创新更重要呢,还是文化传承更重要?

陈引驰:这个问题说实话是我回答不了的。我如果能回答了这个我就是国师了。抽象地讲传承和创新可能不一定合适,现在一般讲就是说:创新也都是在传承的基础之上的,然后传承当中肯定也是有创新,是有新的因素的。

学生:老师好,您刚才讲到元稹和白居易的关系,说到我们知道的作品比他们彼此知道得多,我就想我们和古人毕竟不在同一个时代,也很难体会到其中具体的滋味是什么样子的。如果同时代的了解也不全面,我们解析古代文学史时到底应该如何处理呢?

陈引驰:这都是很重要的问题。各有各的优势。你讲的都是对的,简单地讲就是古人有古人的优势,也有他的劣势,今人有今人的劣势,但也有他的优势。你叫白居易去概括元稹的整个生活的诗歌的道路,他真的不一定有我们清楚。因为他看得没有我们多。但元稹具体文本里边所表达的意思,要论到真切的体会,我想他应该会比我们深。对我们今人来讲就是要增强更多的反省能力,我们不一定要讲我们比白居易更了解元稹的诗,但是我们或许可以讲我们比白居易更了解元稹整个的诗歌发展过程,这个我们说不定是比他有优势的。就是基本上你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什么地方,然后再来作这个判断。

顾建国:陈老师今天很辛苦,他上午从上海急匆匆地赶来,明天就急匆匆地赶回。他不仅自己的课务很重,还有行政领导工作。今天能够给我们同学提供这样一次机会,的确我们非常感激,最后让我们再次以掌声感谢陈老师的精彩演讲。

责任编辑:刘海宁

I209

A

1007-8444(2016)05-0566-07

2016-07-13

陈引驰(1966-),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道家思想与文学、佛教文学、古典诗学、海外汉学等研究。

猜你喜欢

轴心文学时代
我们需要文学
钢结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性分析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CFRP和角钢复合加固混凝土矩形柱轴心受压承载力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以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为轴心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报道
以文化为轴心,睿智教文言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