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设流行病学课程对护理本科教育的作用研究

2016-03-16麦剑荣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突发性流行病学公共卫生

麦剑荣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开设流行病学课程对护理本科教育的作用研究

麦剑荣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根据目前护理本科生的培养状况,以培养护理本科生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提高科研能力为核心,探讨流行病学课程在护理本科教育中的作用。通过介绍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及方法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护理科研中的运用,指出在护理本科教育中开设流行病学课程的必要性。

现代流行病学课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护理本科生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通过病因探讨、阐明流行规律,从而制订相应的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对策和措施的学科。流行病学作为预防医学的基础学科,是一门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性学科。目前人类正受着自然灾害、食品安全和传染病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流行病学作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重要纽带,在疾病的治疗和防控中有重要的意义[1]。在国内大多数医学院校,由于护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实践内容较多,所以并没有开设流行病学这门课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临床护理工作者应对突发灾害能力和护理科研的发展。因此,掌握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开展临床护理科研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将对流行病学的教学内容及方法、流行病学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临床护理科研中的作用进行阐述。

1 流行病学的教学内容及方法

1.1流行病学的教学内容

流行病学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安排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统计学的后面,从宏观、多病因的角度,结合病原微生物学和临床相关知识讲述流行病学的内容。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流行病学的各种研究和调查方法,这对以后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实践教学针对相关内容,采取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和现场实践的方式进行。通过理论学习,护理专业学生掌握了调查问卷的设计及评价方法,提高了临床科研能力;案例分析以食物中毒的调查、传染病的暴发、慢性非传染病的护理等贴近生活的案例来提高学生课堂兴趣;现场实践可通过模拟地震等自然灾害或传染病大暴发等考核学生现场应急、消毒、搬运和转运病人等能力。

1.2流行病学的教学方法

流行病学教学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教师讲授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和调查方法等内容,再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方式,让学生与实际结合,运用所学的流行病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巩固所学内容;同时结合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与护理专业相关科研领域的应用,为日后临床科研做铺垫。

2 流行病学知识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参与,既要有医护人员的救治,又要有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除了部队院校外,一般的医学院校不会设置专门的课程培养学生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方面的能力。曾维等[2]研究发现,通过对护理人员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培训,能拓宽护士的知识面,提高其综合素质。

近年来,一系列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不断涌现,如SARS、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疫情等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护理专业学生,除了要掌握专业救护技能外,还需要掌握疾病的流行情况、消毒隔离、安全转运等技能。尤其是像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等急性传染病,在日常见习、实习中可能从未接触或很少接触,这更加要求护理专业学生掌握相关流行病学的知识,配合医生对病人做好防护和救护工作。

3 临床流行病学知识在护理科研中的作用

临床流行病学是基于现代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从宏观群体的角度全面观察健康与疾病,强调以临床问题为中心,周密地进行科研设计,严格地测量和观察研究结果的一门新兴学科,临床护士掌握相应的临床流行病学知识,有助于提高专业护理能力和评估能力。由于我国护理研究起步较晚,水平较低,所以对护士开展临床科研工作有一定的限制。

临床流行病学在护理科研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研究设计的错误,特别是研究对象的选取、样本量的计算和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存在严重的问题。朱丹[3]对《护理研究》刊登的2 108篇临床实验论文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实验的共85篇,仅占4.0%。(2)资料收集的错误,部分数据存在不真实、片面的问题。(3)数据处理及分析的错误,包括选择错误的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量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就认为没有意义等常见的问题。何穗智[4]对2005年10月—2006年2月国内公开发表的数篇医学论文中的统计方法进行检验,发现部分论文存在错误使用统计方法的问题。

因此,在校学生可以通过理论学习、阅读医学专刊、查阅文献等方式学习流行病学知识,掌握科研设计的方法及步骤。此外,通过学习初步掌握论文写作中关于立题、文献查阅、资料收集与分析的内容,可为今后的临床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1]张永红,滕国兴.高校流行病学学科定位及其教学模式[J].疾病控制杂志,2004(4):309-311.

[2]曾维,王永刚.深圳市护理人员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培训效果评介[J].护理研究,2010(3):264-265.

[3]朱丹.随机对照临床护理试验性文献评价[J].护理研究,2002(3):183-184.

[4]何穗智.医学论文中几个常见统计学错误的分析[J].疑难病杂志,2006(4):317-319.

G423.07

A

1671-1246(2016)10-0139-02

猜你喜欢

突发性流行病学公共卫生
羊细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措施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羊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措施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一起疑似霉变蛋挞引起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