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杜诗中的落花意象

2016-03-16

怀化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杜甫

党 营

(安徽大学 文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39)



论杜诗中的落花意象

党营

(安徽大学 文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39)

摘要:中国诗歌中很早就有对于落花景象的描写,杜甫将自己的人生感悟融入到落花意象中,使落花意象成为其情感的载体。通过研究杜诗中的落花意象,可以发现杜诗落花意象的情感意蕴主要有:生平际遇的自况、内心情绪的外射、生命速逝的感慨、家国盛衰的忧思。落花意象在杜诗中具有丰富的画面美和含蓄美,体现了杜甫精湛的诗歌技艺。

关键词:杜甫;落花意象;情感意蕴;审美艺术

落花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经典意象。花繁盛之时,能给人以生命机勃勃的喜悦,但其凋零之时,又不免让人感到生命衰亡的无奈。因而,无数文人在诗歌中通过对落花这一意象的描写与塑造,来表达自己深沉的内心情感。落花意象的出现由来已久,如《诗经》中就有借花来表达生命之感的诗句:《国风·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对生之喜乐的描述,《小雅·苕之华》“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是对生之忧苦的描述[1]65。在作为中国诗歌另一个源头的《楚辞》中,诗人屈原用“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来表达自己对于生命消逝的感慨,他借草木之凋零来表达自己对于生命的留恋,并兴起努力实现人生价值之意。如果说《诗经》中是草木荣枯引起情感的波动是感物而发,那么《楚辞》则是以草木为喻托物比兴。有学者就认为,“诗的意象带有强烈的个性特点,最能见出诗人的风格”[2]213。在杜甫诗集中,专门写花或涉及花的诗篇就有近百首,杜诗中的“花”,不仅仅是生物学上解释的“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或者可供观赏的植物”,更是诗人用以传达主观情感、意趣的一种意象。因此,本文试就杜甫诗歌中的落花意象,探讨其中的情感意蕴以及诗人在意象运用上所体现的诗歌审美艺术。

一、杜诗落花意象的情感意蕴

有学者指出,“审美意象所表之意,既非玄妙的天意、天道,亦非宗教社会的礼教、人伦,而是创作者个人的情意,是他从自己的生命活动中感发出来的生命体验和审美体验”[3]151。“任何意象的存在都有一定的空间形式,把意象置于何种时空坐标上体现着某个诗人的特定心态。”[4]296杜甫诗歌中的落花意象,正是诗人内心情感与落花艺术形象有机统一的产物,是诗人自我情感的外在表现和寄托。

(一)生平际遇的自况

落花意象包含了杜甫丰富的感体验,并且与他的人生际遇息息相关。文艺理论家里普斯曾经说:“审美的欣赏并非对于一个对象的欣赏,而是一个对于自我的欣赏,它是一种位于人自己身上的直接的价值感受。”[5]4杜甫一生漂泊不定,而落花被风吹落,与诗人天涯漂泊的境遇十分相似。在杜诗中,诗人也以花喻人,借落花的飘落兴起自身的羁旅漂泊之思。如《晴二首》之一:“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①诗人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由云安移居夔州,此时距离安史之乱平定已过去三年,诗人却仍漂泊在外不得返乡。久雨初晴,诗人看到被风吹落的野花,自然联想到自己的漂泊经历,正如仇兆鳌所称“花落纷纷,叹己飘零也”[6]1337。同样借落花自伤羁旅漂泊之思的还有《绝句漫兴九首》,其二云:“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仇兆鳌注:“桃李有主,且近家园,而春风忽然吹折,似乎造物亦欺人者,惜桃李,正自惜羁孤也。”[6]788诗人表面似是替桃李花打抱不平,实则以花自喻自己漂泊异乡的无助之感。

众所周知,紫荆自古就有着家庭和美、骨肉情深的寓意。周景式《孝子传》有云:“古有兄弟,忽欲分异,出门见三荆同株,接叶连阴,叹曰:‘木犹欲聚,况我兄弟,而欲殊哉!’遂环相为雍和矣。”[7]467杜甫在诗中,也借紫荆花被风吹落,来暗喻自己与兄弟分离。他在《得舍弟消息》中有这样的诗句:“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花落辞故枝,风回返无处。”紫荆花被风吹离树枝,与诗人被迫与亲人离散有着相似的命运。此诗作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杜甫此时身在长安,而其弟则在河南,诗人以紫荆花自喻,紫荆花被风吹落,象征着诗人与兄弟离散,花朵难返故枝,则象征着诗人漂泊与兄弟难相遇,故而诗人感叹“骨肉恩书重,漂泊难相遇”。

(二)内心情绪的外射

三国时代的王弼在论述言、象、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指出“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寻象可以观意”[8]609。有学者也指出,“任何意象的存在都有一定的空间形式,把意象置于何种时空坐标上体现着某个诗人的特定心态”[4]196。杜甫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接触落花这一自然景象,并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使其主观情意借助落花这一意象表现出来。

如《绝句漫兴九首》之五:“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这组绝句写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诗人因旅况无聊,故而看到春色也觉得烦闷。王嗣对诗人此诗的心境进行分析,认为诗人“远客孤居,一时遭遇,多有不可人意者”[9]121。诗人心情烦闷,因而看到随风起舞的柳絮和逐水飞落的桃花,便觉得它们“颠狂”、“轻薄”。正如仇兆鳌的批注:“人当适意时,春光亦若有情;人当失意时,春色亦成无赖,犹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也’。”[6]788这里飘落的桃花因诗人情感的投射而变成了有生命意识的主体。

杜甫一生经历坎坷,对世态人情也有着深刻的感知。因而他诗中的落花意象,也似乎因诗人情感的投注而有了感知世态炎凉的能力。杜甫晚年漂泊于岳州、潭州一带时,写下《发潭州》一诗,其中有云:“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诗人启程时,唯有岸上风吹的落花和船上的春燕为他送别,似是不舍诗人的离去。落花、春燕本是自然现象,诗人以我观物,使落花等景物赋予了人的情感,来“送客”、“留人”,渲染了十分悲凉寥落的气氛,也衬托出诗人的飘零无依的悲凉心境。花鸟尚知留客,也影射了人情淡薄的悲凉。同样借落花表达人情冷暖的还有《别房太尉墓》,此诗是诗人于广德二年在阆州将赴成都时所作。房太尉即房琯,曾任宰相,后被贬,卒于阆州僧舍,死后赠太尉。诗人经过阆州,拜祭老友之墓,特为此诗。诗人有感于老友晚年的坎坷和身后的凄凉,堂堂宰相之墓,如今已是茕茕孤坟,“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顾注云:“别时不见有送客之人,送客者惟有落花啼鸟耳。”[6]1104诗人唯见林花纷纷落下,啼莺声声送客,坟地与拜祭者的孤独被渲染得淋漓尽致,人情世态的淡薄于落花意象中显露无疑。

(三)生命速逝的感慨

花的乍开乍落,往往容易引起诗人对于生命的感悟。杜诗中的落花意象,不仅仅表达了花朵由盛放到凋零的短暂的生命过程,更是诗人对人生短暂、生命速逝的慨叹,体现着杜甫的生命意识。

诗人看到落花,就会联想起自身的老去。他在《九日曲江》中写道:“缀席茱萸好,浮舟菡萏衰。百年秋已半,九日意兼悲。”《九日曲江》作于天宝十二载,此时诗人已经四十二岁,所以自称百年已过半,自己已经身老,所以有兼悲之叹。茱萸虽好,而菡萏却已衰落,已衰的菡萏正如已老的诗人。在《逼侧行赠毕四曜》一诗中,诗人看到辛夷花落,不禁感叹“辛夷始花亦已落,况我与子非壮年”。花落都如此迅速,何况杜甫与其友人,更是早已壮年不再。在《曲江二首》(其一)中,诗人面对江边的落英,惊呼“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臆》称“飞一片而春便减,语之奇也”[9]65。花飞一片就减却春色,何况“风飘万点”,诗人心中的伤感与无奈可想而知。在《可惜》一诗中,他感慨:“花飞有底急,老去愿春迟。可惜欢娱地,都非少壮时。”他年老逢春,疑惑花到底有何事而飞去如此之急切,落花急飞象征着诗人的青春流逝,诗人坦言愿春少留,正是诗人对时光的珍惜。

诗人惜春,以至于要逃避花开花落。比如他的《三绝句》一诗:“楸树馨香倚钓矶,斩新花蕊未应飞。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诗人猜想楸花应该正在盛放,然而如果见到花开,旋即忧愁花早晚会落,他宁愿楸花在他看不到的醉梦中被风吹尽,也不忍亲眼目睹楸花被雨水打落。他对花的珍视和留恋,又何尝不是对生命的珍视?诗人惜生故而畏死,正如仇兆鳌的批注:“一见花开,旋忧花落,有《庄子》方生方死之意。”[6]896在《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中,诗人更是直言自己的悲老惜少之意。其七曰:“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诗人解释自己的心境,并非少年的爱花欲死,而是人到暮年,恐花尽老催。繁花易落,故诗人甚至请求嫩蕊能够细细开放,以待来者,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惜花、惜少之情。

(四)家国盛衰的忧思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饱经战乱贫病之苦,尤其是他生命中的最后十年,更是历经磨难,备尝艰辛。王安石在《杜甫画像》一诗中称:“惜哉命之穷,颠倒不见收。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瘦妻僵前子仆後,攘攘盗贼森戈矛。吟哦当此时,不废朝廷忧。”[10]44可谓是对杜甫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杜甫虽然有着“致君尧舜上,但使民风淳”的理想,却无法阻止一个伟大朝代走向覆灭的步伐。他眼看着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强烈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是杜甫诗歌的主要基调,家国盛衰、民生疾苦在他的诗中得到体现。他诗歌中的落花意象,也蕴含了诗人对家国盛衰的忧思。

他在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所作的《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中有这样的诗句:“清秋凋碧柳,别浦落红蕖。”当时蜀中战事吃紧,从“战连唇齿国,军急羽毛书”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当时局势十分关心,此处的柳凋、蕖落之景,不仅仅是自然景物的凋败,更是家国走向衰落的象征,正如仇兆鳌所云:“柳凋,蕖落,此记相别之时,并兴起离乱凋败之象。”[6]1457杜诗中“故园”一词出现频率很高,如《上后园山脚》“故园暗戎马,骨肉失追寻。时危无消息,老去多归心”,《伤秋》“何年减豺虎,似有故园归”,《复愁十二首之三》“万国尚防寇,故园今若何”……诗人对于家国的忧思,也体现在对故园的留恋上。诗人作于此后第二年的《大历二年九月三十日》一诗,更明确地表达了这种今昔盛衰的忧思:“为客无时了,悲秋向夕终。瘴馀夔子国,霜薄楚王宫。草敌虚岚翠,花禁冷叶红。年年小摇落,不与故园同。”诗人开篇点明自己“为客”,“年年”则表明为客时间已久,此地地暖,故而深秋仍有翠草黄花,而故园的翠草黄花早已凋落,故“不与故园同”,在这样的对比中,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自然流露于两地不同景色之中。

二、落花意象的审美艺术

杜甫诗中的落花意象具有十分丰富的画面美和含蓄美。

首先是画面美。杜甫在诗歌创作中,虽是描写落花,却能细致地刻画落花的动与静,且能将同一时空中的不同画面集中在以落花为中心意象的画面中,构成一种点面结合的画面美,给人以独特的美学感受。如杜甫于大历五年在潭州船居时所作的《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这组诗歌其一云:“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其二云:“吹花困懒傍舟楫,水光风力俱相怯。赤憎轻薄遮入怀,珍重分明不来接。”江上桃花,随风吹落,或掉入水中,或傍舟楫之上,本是自然景观,诗人却能于本无情致的自然景观中看出有情。桃花落入水中,便谓其“潜勾引”,被风吹起,便谓“风妒”,花傍于舟楫,便谓其“困懒”,若没有入水,也未被风吹起,便谓水光风力“俱相怯”。在诗人的笔下,一幅幅姿态各异的落花图景生动的展现在读者眼前,具有十分生动的艺术美感。相较于他人刻板的吟咏落花,杜甫此诗不见赞美之辞,而落花之美已然见于读者心目中。故而钟惺盛赞:“有杜此诗,千古无落花矣!”[9]388

再如诗人作于乾元元年(758年)春的《曲江对酒》中有这样的诗句:“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短短一联,就构成了一幅极富美感的春日画卷,可谓形、声、色俱备。花落本是纷杂落下,鸟也是各自高飞,诗人却用“逐”和“兼”将毫无关系的两者巧妙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桃花追逐杨花、黄鸟与白鸟齐飞的生动画面。花落轻盈无声,鸟飞欢跃和鸣,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在色彩上,诗人明写黄、白两种颜色的鸟,暗写桃花与白杨花一红一白两种颜色的花,把一幅春日绚烂图景刻画得淋漓尽致。

其次是含蓄美。讲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含蓄美可谓是中国诗学的一个基本特征,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要在有限的话语中表达丰富的现实生活,诗歌创作势必要做到以小见大、意在言外。杜甫诗中的落花意象,也具有十分丰富的含蓄美。如其《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此诗只有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却包含了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称得上是杜甫最有情韵、最富深意的一首诗。诗人借落花这一意象表达了无限的含义,可谓“象”已尽而“意”无穷。李龟年是唐代著名的歌唱家,常为达官贵族献唱。诗人早年与李龟年初遇时是在“岐王宅里”、“崔九堂前”,时隔多年,如今再次相见,却是在满目萧条的落花时节,两人也都经历了世事沧桑,“世境之离乱,人情之聚散,皆寓于其中”。这里的落花意象,既点明两人的重逢是在落花之时的暮春,又暗喻了诗人的贫病漂泊,同时落花也象征着唐王朝的盛衰变化以及时社会风雨飘摇的时局,诗人的感触都融入在落花这一意象中,使这一意象具有了多重的含义,给人以耐人寻味的审美感受。

总之,杜诗中的落花意象包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内涵,诗人不仅用落花自况,他笔下的落花也因其情绪的波动而被赋予了不同的主观情绪色彩,同时落花意象也包含了诗人对生命速逝的感慨和家国盛衰的忧思。杜甫高超的诗歌创作,使他诗中的落花意象具有了丰富的画面美和含蓄美,带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

注释:

①本文所引杜诗,皆出自杜甫著、仇兆鳌注《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因下文频引,不再一一标注页数。

参考文献:

[1]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2]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增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陈伯海.中国诗学之现代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4]傅道彬.晚唐钟声[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5]伍蠡甫.现代西方文论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6][唐]杜甫著.[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7][宋]李日方,等编纂.夏剑钦,王巽斋校点.太平御览[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8][魏]王弼著,楼宇烈注.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9.

[10][宋]王安石.王临川全集[M].上海:世界书局,民国二十四年版.

The Literary Image of Fallen Flowers in Du Fu’s Poetry

DANG Ying

(SchoolofLiterature,AnhuiUniversity,Hefei,Anhui230039)

Abstract:There are a lot of the fallen petal descriptions in Chinese poetry.Du Fu also has the poetry of describing the fallen petal.In his poetry,flowers also have their own emotions.By studying Du’s poetry,we can find that the poet compared himself to the flowers,the literary image of fallen flowers also includes his life consciousness,and these feelings also include ideas about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society.The literary image of fallen flowers is like a picture with aesthetic feeling in Du Fu’s poetry.It also contains profound meaning.This suggests that his poetry creation technology is superb.

Key words:Du Fu;literary image of fallen flowers;emotion;aesthetic

收稿日期:2016-02-27

作者简介:党营,1990年生,女,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16)03-0087-03

猜你喜欢

杜甫
杜甫《戏为六绝句》诗论对我们的启示
忆杜甫-秋兴
登高
父亲最爱的杜甫,在中年等我
跟着杜甫游成都
杜甫改诗
《杜甫 秋兴一首》
杜甫与五柳鱼
绝句
杜甫的维稳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