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井寨“白龙会”仪式及文化人类学解析

2016-03-16包龙源

怀化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念经

王 韬, 包龙源, 文 波

(贵州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龙井寨“白龙会”仪式及文化人类学解析

王韬,包龙源,文波

(贵州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摘要:“白龙会”是龙井寨村民祈求寨子安宁和庄稼丰收的一种祭祀仪式。在各个仪式部分中,村民通过祭祀牺牲给神灵献祭,通过念经人念经与神灵沟通,从而表达他们祈求寨子安宁、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白龙会”在春耕前和秋收前的农业生产关键阶段举行,体现了农业生产在龙井寨村民生活中历史以来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龙井寨;“白龙会”;念经

龙井寨是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羊龙村的一个自然村寨。羊龙村位于石板镇北部,北面、东面与摆勺村接壤,东南面毗邻合朋村,南面与云凹村接壤,西面抵久安乡,正在建设中的贵安大道穿寨而过。龙井寨的主要民族成分是汉族——以代氏为主,徐氏、张氏等也是汉族;只有为数不多的王姓是苗族。

一、“白龙会”仪式时间制度及实践旨归

“白龙会”是龙井寨村民祈求寨子安宁和庄稼丰收的一种祭祀仪式。“白龙会”,其来历不详,在寨子兴起时就开始了这种祭祀仪式。“白龙”即指“白雨”,是当地方言对冰雹的称呼。“白龙会”在每年农历二月的第一个虎场天举行,即是农历二月的第一个寅日。若有其他原因第一个虎场天不能举行,可以推迟到下一个虎场天。今年二月间由于第一个虎场天时,久安乡有老人过世,念经人要去念经,不得闲,故推迟到了第二个虎场天。在龙井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也举行过程仪式与“白龙会”如出一辙的雷神会,均要在土地庙前祭拜土地神并念诵经文。两个仪式的首要目的都是为保护寨子的安宁,两者的区别在于祭祀的首要对象:“白龙会”是为祭祀白龙菩萨祈求不要下白雨来砸毁庄稼,而雷神会则是在具体日期祭祀雷神祈求不要打雷刮风下大暴雨。归根结底都是为保佑寨宁,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此看来,“白龙会”不仅是一种祭祀仪式,更是一种民俗信仰。

祭拜土地神是“白龙会”仪式的重要内容。寨中有两座寨子兴起时建立的土地庙,一座土地庙位于原村寨寨门处,是举行“白龙会”的主要场所;另一座土地庙位于寨子中间,相距仅百余米。两座土地庙都是用水泥砖砌成的,高170 cm、长90 cm、宽60 cm的类似神龛的小房子,里面供奉着一块不规整的但表面较为光滑的黑石,村民世世代代供奉着它,祈求保佑寨子的安宁。“白龙会”的参与主体是龙井寨的代氏家族,其他家族如徐氏、张氏、王氏等也参加。寨子外的人也可以参与到仪式中来,只需在当天交纳和当地村民一样的钱款。“白龙会”所需的费用由参加“白龙会”的人共同筹集,没有统一固定的标准,“白龙会”前夕由寨中人统一商定钱款数目,主要依据当时的物价,如果没有变动就依据头一年的钱数。所筹钱款全部用于购买“白龙会”所需的物品。“白龙会”举行前一两天,要将所需物品全部准备齐全。首先是祭品,即香蜡纸烛、猪肉、鸡;其次是供果,首选苹果,取其平安之意,“白龙会”中绝不允许贡梨,认为梨不好,有分离之意,还有水果糖,则是现代化的新晋之物;另外,近一半的钱款用于念经人的酬劳。

依旧俗,“白龙会”由村寨人家轮流筹办,但是出于仪式举行的便利,近年来都由土地庙附近的几户人家轮流操办,将用所筹钱款买来的仪式所需物品、食材交予这家,其他人则一起帮忙。“白龙会”这天,念经人在当年操办人家吃过早餐后,由念经人“做交代”就正式开始了“白龙会”的祭祀仪式,这时大约是早上十点左右。至下午三四点,念经仪式已近尾声,饭菜已备好,参加仪式的人聚在一起吃饭喝酒,这时,“白龙会”成为了一场全寨人的聚会,村民们畅谈今年的农业生产计划,交流农业生产经验。

二、“白龙会”仪式展演及文化内涵

寨中两座土地庙相距不远,就两座土地庙的地理位置来看,村寨原寨门处的土地庙周围地形开阔,可以提供举行仪式所需的场地;而另一座土地庙则位于寨中公路旁,地形不便。两座土地庙中供奉的这块黑石,在村民世世代代的供奉所形成的社会习惯中建立起了将其作为土地神的象征。龙井寨最早的居民是代氏家族,是合朋村代氏的一支,迁来此地,以土地庙为寨门,建立了村寨。寨中遗留下来的一座建寨时修建的院子,现已有两百余年历史。白龙会自建寨时便已存在于龙井寨村民生活中,由此可知,白龙会的展演历史已有两百余年。“白龙会”作为一个祭祀仪式整体,由以下几个阶段的仪式部分组成:

(一)“做交代”

在做仪式前的准备时,要杀一只公鸡作为祭品。此时,须由一位念经人对着鸡念经——“做交代”后,才能杀这只鸡,并将鸡血滴在土地神像前,还要将杀鸡时扯下的鸡颈处的毛用鸡血粘在土地神石像上。这个仪式在两座土地庙前都要举行,这意味着要杀两只鸡,并且要做两次“交代”。鸡在中国传统祭祀中可以称得上是“常客”,而鸡毛的使用也十分广泛,且其用法也大同小异,无非是将鸡毛粘在祭祀象征物或祭祀用具上。这只鸡在念经人“做交代”后,使其变得特殊和神圣起来,也宣示着这只鸡是献给神灵的,这只鸡在杀掉后也会单独摆放并单独烹饪,且只能由念经人食用,此时,念经人作为村民与神灵之间的使者和媒介,将鸡献祭给神灵。

(二)献祭

“做交代”后,在土地菩萨前贡上祭祀礼物——香斋、茶以及刀头肉,香斋即为糯米饭,刀头肉需要在猪的各个部位各取一点“刀头”,茶就是通常的茶水,没有特殊的讲究。这是整个祭祀中的“正席”,“主菜”则是香斋和刀头肉。刀头肉在中国传统祭祀中也是必备之物,但全身刀头肉则并不鲜见;茶和酒也是传统祭祀的必备饮品,有的两者兼而有之,有的只有其一,酒则更为常见。

(三)分贡品

祭祀完毕并吃过饭后要分贡品,有糯米饭、水果糖和苹果。将糯米饭捏成鸡蛋大小的若干小坨,每家一小坨,加一两颗水果糖,一个苹果,这就是每家分得的贡品。也有人家自己买贡品来敬神,敬神过后,他愿意分给其他人就分,不愿意就自己带回家。贡品经历了整个仪式,沾满了“灵气”,将其带回家中,让整个家庭都沾上“灵气”,以保佑全家。

(四)起文书

所有参加“白龙会”的人,需要交纳一定数量的钱款,并将来人或是家中当家人的名字登记在一张红纸上,以代表全家,并注明筹了多少钱,登记完毕后贴在土地庙旁。笔者调查时在土地庙旁看到了2014年“白龙会”时村民筹钱所登记的名单,大多都筹了20块钱,只有几家人筹了30、50块,还有10块。另外还有一张专门登记参与人姓名的红纸,这就是文书,登记完毕后就完成了奏起文书的仪式,之后便放置在土地菩萨神像前。文书是来人参与“白龙会”的凭证,也是菩萨得知那些人家前来祭祀并“显灵”的依据。

(五)交经

贡品分发以后,念经人也开始了“白龙会”中的最后一个仪式——交经,交经就是向菩萨“做交代”,上文书。具体程序是在土地庙前焚烧文书,烧上天给白龙菩萨等神灵,祈求保佑寨子和村民,与此同时念经人还要念《观音救苦经》和《改怨经》,再一次为村民和参加人祈福,磕头作揖,这就是“交代”了。通过交经仪式,将文书传达给神灵,是村民与神灵沟通、向菩萨传达村民祈求的载体,念经人再一次作为村民与神灵、现实世界与超自然世界之间沟通的媒介在仪式中出现。

“白龙会”这一祭祀仪式主要从村寨中信仰土地神的村民共同出资购买并平均分配祭祀牺牲来展开。村寨中的信仰者付出经济的消耗,通过念经人主持的念经仪式给村民和神灵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以经济的消耗来实现仪式过程中村民们所表达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三、念经:“白龙会”仪式文本

念经是“白龙会”的主要内容,且每一个事项都有一段经文,从早上十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三四点结束,念经占据了整个仪式一半以上的时间。“白龙会”经文是通过口头传承,文中的经文皆是通过“白龙会”念经人——龙井寨村民周贵兰老人口述,笔者录音并整理而来。念经的主要内容是保佑寨宁,保佑家人平安,以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实则是一个为村寨、村民、农业生产祈福的仪式,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人——村民而进行的。念经人班子由八人组成,其中六人是龙井寨村民,其余两个分别是羊龙村大寨和新寨。

仪式伊始,由念经人中最前面两人各持木鱼和铛铛,木鱼和铛铛是“白龙会”中仅有的两件祭祀器具。手持木鱼者先敲一段木鱼,其他念经人则一起念诵《木鱼经》,这个过程叫“起经”,是念经仪式中起头的仪式。在龙井寨村民看来,下白雨是由白龙菩萨掌管的,为祈求不要下白雨,他们举办了这样一个祭祀白龙菩萨的念经仪式,白龙菩萨作为“白龙会”的祭祀主角,也是首要的祭祀对象。祭祀时念诵《白龙经》:“白龙菩萨白龙经,白龙菩萨坐在洞中行,白龙菩萨稳稳坐,免得狂风暴雨出来惊吓人,山中免得遭雷打,抛洒五谷不留情。……”从经文看出,龙井寨村民祈望白龙菩萨安坐洞中,免得出来下起狂风暴雨和冰雹,损害庄稼,惊吓村民。“抛洒”一词在当地方言中就是“浪费、损害”的意思。

农业是龙井寨的传统生计方式,五谷丰收是他们辛勤付出、日夜期盼的,五谷的祭祀在“白龙会”及村民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村民们认为五谷与人一样,也是有生日的,五谷的生日是农历八月初一,在以前,每年八月初一都要举行祭祀五谷的念经仪式,其仪式过程与“白龙会”一致,只是祭祀的主角变成了五谷。另外,他们还认为月亮、水、太阳等也是有生日的,且各自都有一部经文。月亮又称为太阴,其生日是农历三月十五,祭祀时则念《太阴经》;水的生日是农历六月十三,有一部经文,但没有特定的称呼;太阳的生日是冬月十九,有一部《太阳经》。同样在它们生日的这天举行过程仪式如“白龙会”一样的祭祀仪式,各自念诵祭祀经文。但是近年来,由于经济活动的多元化,农业生产已经不是龙井寨村民唯一的生活来源,也使得村民们有了更多的农闲时间投入到了其他经济活动当中,这些祭祀活动也被缩减到二月间第一个虎场天的“白龙会”和六月二十四的雷神会,两个日子都要念经祭祀五谷、月亮、水、太阳等,只是祭祀的首要对象集中为白龙菩萨或雷神。祭祀五谷时要念《五谷经》:“佛说‘五谷经’,五谷原来有根生,天地本是你父母,日月星光好看成,五谷颗数捏不住。五谷原来有根生,五谷本是八月初一生,家家念佛点明灯,三柱清香一盏灯,消灾免难谷子生。官爷敬你五谷经,龙凤榜上窗头明。金王敬你五谷经,万里江山得太平。生意人敬你五谷经,朝朝每日捡金银。庄稼佬敬你五谷经,五谷丰收得太平。……五谷根生系不尽,劝人敬神保安宁。”从经文可看出,龙井寨村民原来在五谷的生日——八月初一祭祀五谷时,每家每户要点灯烧香,祈求消灾免难、五谷生根发芽。不仅“庄稼佬”要敬,官爷、金王、生意人也要敬。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水井里住着龙王,掌管着水源,通过祭祀龙王来企盼生产生活用水的充足。龙井寨深处内陆又不临河,水井成了他们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祭水的活动也主要在于水井的祭祀。水井原位于村口,现已被征用修建砂石厂而被掩埋,因此每次祭祀不得不将龙王菩萨请到土地庙来,在“白龙会”、雷神会时都要一同祭祀。虽然龙井寨村民早已用上自来水,但对于水井的祭祀却从未停止,直到土地征用,水井被覆盖,还将龙王菩萨请到土地庙祭拜,水对于庄稼人的意义可见一斑,同时也说明农业作为生计来源之一并未完全退出龙井寨村民的视野。

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在中国传统人民心中的地位无可替代,对于旨在保护寨宁的“白龙会”和雷神会这两大祭祀仪式中,对观音菩萨的祭祀自不可少,诵念《观音经》也成为主要仪程:“佛说观音经,南无救苦观世音菩萨,百千万亿佛,恒河沙数佛,无量功德佛。佛告阿难言,此经大定。能救能出,能救重病,能救三灾百难苦。有人诵经一件,弟子无灾难。诵经二件,弟子无苦难。南无佛力威,南无佛力护,使人无恶心,令人身得度。回光菩萨,惠善菩萨,阿育大天王,正殿菩萨,摩邱摩邱,清净比邱。官事得散,私事得休。诸大菩萨,五百罗汉,救得弟子身,悉皆离苦难,自然观世音,缨络不须解,勤诵千万遍,灾难自然得解脱,信受奉行,即说真言曰。真菩真菩提,陀罗尼谛,尼迦罗谛,菩提萨婆诃,白衣大士五印心陀罗尼。”

从祭祀经文来看,并没有专门祈求寨子安宁的经文,但是“寨宁”一词包涵甚广,围绕着人而展开,包括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农业生产安全等方面。在每一个祭祀事项中都能看到村民祈求寨宁的影子,比如《白龙经》中“免得狂风暴雨出来惊吓人”;《五谷经》中“消灾免难谷子生”,“劝人敬神保安宁”;以及《观音经》中“弟子无灾难”,“弟子无苦难”,“灾难自然得解脱”;等等。归根结底都是为保寨宁,寨宁就是村民在“白龙会”仪式中所要表达的终极目的。各个阶段的念经仪式祈求神灵保佑,尽力增加自身的安全感,以减少自己行为的差错。“白龙会”在周围村寨中惟龙井寨和羊院大寨有过,念经人念经已经扩展到了周边村寨及其他民俗事项中,诸如结婚、生子、寿诞、丧葬以及消灾祛难等都有念经人的出现,他们通过念经仪式祈求个体的福寿和消除生命威胁。念经人是“闲时生产,念经时聚集”的兼职人员,其主要的职业是农民,念经只是他们业余化、义务性的事情。信仰者群体中以龙井寨最早的居民——代氏家族为主体,并在整个仪式中占据支配地位,同时龙井寨的其他家族如徐氏、张氏也参与其中,这样构成了血缘和地缘的双重性结构。比代氏后迁入龙井寨的苗族王家也参与到祭祀仪式中,在血缘与地缘的基础上又加入了族缘的三重性结构,也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不同信仰崇拜的交叉与妥协,体现了在当地,不管是汉族还是苗族,都以农业为主要的生计方式。

余论

民俗信仰又称民间信仰,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1]182。“白龙会”在长期的村民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以白龙菩萨和雷神为主体的神灵崇拜观念,并以念经和酒肉等来祭拜神灵。民俗信仰有突出的功利性和较强的包容性,民俗信仰的所有活动,都是从民众的现实生活需要出发的,具有相应的功利目的,如与本人、本家、本族、本地的利益有密切的关系等,民俗信仰的实质是求吉、禳灾[2]199。在我国汉族社会,宗教的宽容性和包容性普遍存在,凡为我所用者,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都将其作为信仰和崇拜的对象,加以供奉,对菩萨所属神灵系统并不看重,只要对己有利,都将其纳入到自己的信仰或是融入到某一民俗事项之中。“白龙会”祭祀仪式中,对道教土地神的信仰,表现了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生计方式的群体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还要念诵佛教经文为个体和家庭祈福。白龙会仪式中同时融入了土地神信仰和佛教经文,一个原本祈求寨宁和丰收的仪式,又加入个体祈福。

通过“白龙会”仪式,村民以经济的消耗为代价,以文书为载体,以念经人为媒介,与神灵进行沟通,在现实世界与超现实世界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使村民在仪式中充分表达了寨子安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望。“白龙会”的举行日期是在春耕前,雷神会则是在秋收前,都是农业生产的关键阶段,也是农业生产中难得的农闲,在这两个时间举行仪式,可见当地村民在农业生产到来时的紧张情绪,需要通过仪式得到心理的安慰和调适。以经济的消耗为代价,通过念经人在现实世界与超现实世界之间搭起的桥梁,使村民在仪式中得到寨宁和丰收的心理安慰与满足。“白龙会”并不只是一个祈求丰收、保护寨宁、个体祈福的仪式,还是一个农闲时节缓解村民疲乏的聚会。其仪式中融娱人、娱神于一体,既表达了对神灵的感激之情,也传递着自身对美好生活的企盼与祈祷,调节着当地人的生产生活节奏。

参考文献:

[1]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On the Ceremony of Bailonghui of Longjing Vill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Theories

WANF Tao,BAO Long-yuan,WEN Bo

(GuizhouMinzuUniversity,Guiyang,Guizhou550025)

Abstract:Bailonghui is a sacrificial ceremony to pray for peace and harvest for Longjing village.In Longjing village,villagers pray for peace and harvest by holding sessions of ceremonies,reciting scriptures in the ceremonies and offering sacrifices.Bailonghui was held in the key time of agricutural production,which shows that agricul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life of Longjing village.At the same time,the local people joined in the individual prayers and ceremonies including Taoism and Buddhist scriptures,which fully embodies the egoism of folk belief.

Key words:Longjing village;Bailong Hui;reciting scripture

收稿日期:2016-02-24

基金项目:2015年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高排苗族‘鼓藏节’文化逻辑与社会秩序研究”(2015DXS22)。

作者简介:王韬,1989年生,男,苗族,贵州道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南民族历史与文化;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16)03-0009-04

包龙源,1986年生,男,苗族,贵州榕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

文波,1988年生,男,苗族,贵州丹寨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人类学。

猜你喜欢

念经
会“念经”的玫瑰花
一只念经的老虎
老虎念经
“唐僧”妈妈
清宫中正殿念经处如何选官
寓言(外一首)
唐僧妈妈
原来你会念经啊
我的爸爸是“唐僧”
“弗”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