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视野下高职校内中药实训基地建设的探讨

2016-03-16许良葵聂阳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校企基地实训

许良葵,聂阳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校企合作视野下
高职校内中药实训基地建设的探讨

许良葵,聂阳*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校内实训基地既是高职院校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备场所和必需条件,也是高职院校推行校企合作、落实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立足校企合作的视角,结合中药实训基地,从实验实训项目内容优化、校内实训场地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4个方面分析和探讨如何加强高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校企合作;高职教育;校内实训基地;中药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育人才”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根本途径,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创新的重要抓手[1]。高职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实施高职教育质量工程、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前提和基础,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2]。

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我国高职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个薄弱环节[3]。笔者所在的中药实训基地主要面向我院中药专业、中药制药专业,承担学生专业课程的校内实训(验)教学任务。根据学院的统一部署,笔者寒假走访了中成药老字号企业广州潘高寿药业,并与企业生产部、技术质量部、人力资源部等部门人员进行了交流。现结合我院中药实训基地情况和兄弟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进展,从校企合作的视角探讨中药实训基地的建设。

1 贴近企业生产实际,优化实验实训项目内容

实训基地建设以行业岗位群为标准,具有专业技术技能的仿真性,使学生能够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同时,高职教育通过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比赛,从中得到锻炼,进而成为高层次职业技术人才。

1.1设计贴近生产实际的实训内容

通过企业调研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确定中药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分析其典型工作任务,得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能力。结合相关职业资格考试标准,按照学生成长规律与学习规律,将企业的先进应用技术、设备、新产品、新工艺等以典型案例的方式引入实训内容,编写实训教材。

学生实训使用校企共同开发的实训教材,专业教师深入制药企业进行实际调研,了解行业发展的新动向,收集大量实践教学所需的教学素材,由校企双方教师共同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再创造。在校内基本技能训练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从中药材鉴定、中药饮片加工、中药提取分离、中药制剂生产、仪器设备的操作等到整个实训过程,全部按企业生产实际要求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1.2重视结合企业创新实践活动

利用校内中药实训基地,把教师教学、学生实训和企业科研开发相结合,把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与企业新产品、新技术应用纳入实践教学活动中,既可以解决企业生产中的难题,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学生的选题紧密结合企业和社会应用,学生的创新作品尽量与企业实际相结合,从最初简单的药物制剂逐渐向实际药品及药物生产一体化过渡。在创新训练过程中,学生自主完成从药品的设计到制备直至最后质量检查的所有工作,了解药品生产的全过程。

2 邀请企业共同参与,加大实训场地资金设备投入

校内实训教学基地建设资金投入大,实训设备更新换代快,实训耗材量多价高。为保证学生能够适合中药企业的生产实际,学校必须与企业保持密切接触,校内实训教学基地建设必须依靠行业、企业的支持与合作,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是未来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

2.1创建仿真的企业生产实训环境

校内实训基地按照“以企业岗位能力标准及工作流程为导向,分析专业岗位能力、岗位技能需求,设计实训项目,根据实训项目的设备和环境需求,配置实训设备和设置实训环境”的要求建设[4]。为此,校内实训教学基地必须邀请中药企业的专家参与,按照企业生产实际规划实训基地建设,尽可能建设成与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工作现场相一致的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从设备、基地建筑、工艺流程和要求、标准化、质量与安全等方面模拟或接近中药企业生产环境,营造浓郁的现代中药企业文化氛围,使学生一进入实训基地就能受到中药企业氛围的熏陶,从而使校内实训教学基地成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中心。

2.2获得企业赞助

要使学生在实训中学到的技术、知识、经验和能力直接应用到今后的实际业务工作中,实现与企业生产的零距离对接,就必须让学生真正使用企业生产中实际使用的最新设备,这仅靠政府投资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产学合作,争取企业的捐赠和资助。此外,教育部明确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开展生产性实训,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要达到80%以上。生产性实训是校企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校企联合设计和系统组织实训教学,从而使校内实训从模拟性生产实践转到全真的生产实践,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完成生产和实训双重任务。

3 强化校企联动培养,完善“双师型”师资建设制度

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不仅是“教师”,更应该是“技师”,既要传授理论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动手和示范能力,做到能说会练。目前,我校中药专业教师的来源以中医院校应届毕业生居多,有中药企业工作经历和行业背景的少。此外,校外中药企业兼职教师缺乏稳定性,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要建设一支稳定的、专业化的、多层次的“双师型”实训教学师资队伍,就要完善实践教学师资的培养制度,从教师的资格准入抓起,合理配置专兼结合教师,不断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3.1制订标准实行资格认定机制

目前我国高职教师的任职资格只有学历的标准,没有实践经历和经验的要求,形成对教师的评价重文凭、重理论、轻能力、轻实践的价值取向,这种评价机制有碍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因此,要立足中药专业发展的需要,制订合理的“双师型”教师标准,培养一支有专业理论、有实训能力的师资队伍。

3.1.1执行实验实训教师的上岗认定制采用实验实训教师上岗认定制,凡担任校内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均须取得实践教学指导资格证书。校内实训(验)课根据教师专业实践技能水平确定指导级别,不符合条件的不能上岗[5]。

3.1.2建立实践教师继续教育进修制度和企业实践制度专业课教师定期到中药企业对口岗位实习、挂职锻炼,如中药饮片生产课程教师到企业药材采购部,实用中药化学技术课程教师到企业中药提取车间,中药制剂生产课程教师到企业制剂生产部等,学习时间应计算为继续教育学分,与教师工资待遇、晋升挂钩。

3.2坚持“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构建一支有中药专业特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坚持开放的用人机制,不仅要在校内培养年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还要在校外引进中药企业生产一线的专家、能手。通过“内培外引,专兼结合”,造就一批学术型、技术型、“双师型”和能紧跟技术进步的教师,满足中药专业实践教学和中药专业发展的需要。(1)校内外联合培养。对于刚毕业直接进校的年轻教师,配备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导师,指导参与实验实训教学;拜企业实践经验丰富、操作技能娴熟、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专家型技术人员为师傅。(2)从企业引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高职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讲授实践技能课程和全面指导学生的实训(验)。

3.3制订产学研结合提升机制

利用学校实训基地、教师科研水平的优势,实施产、学、研相结合,提升“双师型”师资教学和科研水平。选派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帮助中药企业制订科研攻关和应用研究方向,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能够提高整体效益的新产品、新工艺。专业学科带头人带领青年教师,承担由中药企业委托的实用技术研发工作,既加强了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又为教师提供了继续提高实践技能的机会和条件。

4 转型校企合作关系,构建合作共赢长效机制

健全机制是校企合作转型的保证,只有构建一套长效机制,才能促使校企合作向健康、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

4.1构建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

校企合作要实现双赢才有生命力,能否长期合作取决于双方能否在合作中实现双赢,必须注重构建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6]。在校企合作中,中药企业要有利益的获取,如优先选择优秀的高职人才,利用学校资源对职工进行继续教育,实现企业宣传效应等;学校应保证办学利益,如获得企业的捐资助学、得到企业在校外实习中的支持与配合、扩大办学规模等。

4.2构建合作保障机制

能否使校企合作产生最大效益,取决于双方是否逐步健全各种保障机制。建立校企双方参与的管理协调机构,如校企合作委员会等,负责协调处理有关问题。建立新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评价标准,将教育标准、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统一起来。

5 结语

高职校内实训基地是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学校的“练兵场”,是学生的“习武地”。依托校企合作,实现企业和学校的优势互补,建设中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更新和丰富校内实践教学内容,建设符合中药企业生产实际的实训场地,培养一支能说会练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构建合作共赢的校企合作长效保障机制,使学生的科技能力与水平得到提高,适应了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发展的新形势。因此,只要进行周密计划,找好校企合作的切入口,中药企业就可以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教学支撑。

[1]范保兴,李娟.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9(18):69-70.

[2]徐金寿.高技能人才培养“全程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08(11):50-52.

[3]袁银枝.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困境及其突破[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33-35.

[4]郁建生.高职制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经验谈[J].职业教育研究,2011,13(1):168-170.

[5]王瑜,夏明兰.深化校企合作拓展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途径[J].改革与开放,2010(6):141-143.

[6]韩太东,王振国,朱健.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9,11(8):70-72.

(*通讯作者:聂阳)

G640

A

1671-1246(2016)10-0011-03

猜你喜欢

校企基地实训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我的基地我的连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校企合作五反思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