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末川刻拟话本小说中的伦理文化之贞节文化研究
——以《跻春台》为例

2016-03-16孙亚琼

关键词:贞节

孙亚琼,胡 焕,叶 露

(湖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黄石 43002)



清末川刻拟话本小说中的伦理文化之贞节文化研究
——以《跻春台》为例

孙亚琼,胡焕,叶露

(湖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黄石43002)

作为蜀人写就的川方言川刻版拟话本小说集,《跻春台》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全书以劝善惩恶为宗旨,出现了大量的节妇义夫形象,反映了与清末社会密切相关的贞节文化。研究其所反映的贞节文化,不仅可以窥见清代四川人民的生活特点,还可以探讨其历史文化传承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清末川刻拟话本小说;《跻春台》;节文化;特点

拟话本小说是一种具有固定模式的白话短篇小说,竺青在《稀见清代白话小说集残卷五种述略》中,结合前人对《跻春台》的研究及自身的初步探考,认为清末四川出现了一个编创白话短篇小说的作家群,其中《照胆台》、《救生船》、《萃美集》、《辅化篇》、《大愿船》、《保命救劫录》、《救劫保命丹》、《济险舟》等八部清末川刻白话小说集均属残卷,只有中江刘省三的《跻春台》为善本。《跻春台》全书四卷四十篇,每篇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以劝善惩恶的教化思想为创作宗旨。虽然整体难脱拟话本小说衰落期的种种缺陷,但它也有独特之处,而这种独特之处恰恰体现在与民众息息相关的伦理文化描写中。

中国伦理文化是中国民族精神及价值追求的重要表现。在《跻春台》中,作者通过对普通市民家庭生活的描述,折射出传统家庭伦理中贞节文化的历史文化传承。

一、“节”之涵义及演变

【卷五】【竹部】

《说文》:节,竹约也。从竹即声。子结切。“节”本义指竹节,引申为动、植物的关节或节点,进一步引申为礼节、法度准则、节操气节、做事的尺度、节省、节制等义。“节者,制度之名,节止之义,制事有节,其道乃亨。”(《疏》)“天有日月,地有山川,高卑如形,生用各别。大礼辩尊卑、贵贱等差异别,是大礼与天地同节。”(《正义曰》)“天地节而四时成。 节以制度, 不伤财,不害民。”(《周易》)“节”表现为对一定政治、制度和道德理想始终不渝的信仰,也可专用于女子对爱情专一、从一而终的行为。不过,节专指女性“贞节”是后起之义,是在清代完成由无性别的道德概念向专指女性的概念演变的 。

二、贞节文化的传承与演变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贞节文化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演变的。

上古时期没有贞节观念,两性关系在这一时期比较宽松。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婚姻开始走向一夫一妻制。再加上男子对财产的占有,女性开始丧失她们的独立人格,而作为男子的附属品存在,这就为贞节观念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节烈观念萌芽于先秦时期,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明确提出妇女守贞的道德信条,要求女子从一而终,儒家也提倡一女不二嫁。《周易》曰:“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从《列女传》中的《贞顺》、《节义》篇章中可以看到当时一些贞节的典型人物,这些都表明贞吉观念在先秦时期已经产生并且对妇女的生活产生了一些影响,但是在先秦时期,礼教初步形成,贞节观对女性的束缚并不紧,此时妇女再嫁也没有任何限制。只是到了战国末年,男女私自相恋之事才渐渐受到束缚,总而言之,先秦时期的贞节观念十分单薄,还只是处于萌芽时期。

秦汉时期,统治者为了加强社会控制,巩固国家政权,开始有意识的加强对贞节的提倡,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秦始皇时,巴蜀地区有位寡妇清,她“能守其业,用材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女筑怀清台”①。这是统治者公然表彰贞节的第一个实例。汉代,延续了秦代表彰贞节之外,还对守贞节的妇女给予一定的特殊奖励,例如赐贞节妇女“贞妇顺女帛”。这一时期,一些学者也开始大力的提倡贞节,如刘向的《列女传》、班昭的《女诫》等都记载了一些列女的故事,《女诫》更是明确的提出了“从一而终”的要求。但是这一时期对妇女贞节的要求还很宽泛,甚至从法律上肯定了妇女的再嫁、改嫁,并没有死守“从一而终”的教条,这一时期也只能算是贞节观念发展的早期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儒家礼教收到了猛烈的冲击,在社会下层阶级中,离婚、改嫁屡见不鲜。但是这一时期,统治者越加大力地褒扬节烈,以此来稳定社会秩序,这一时期的贞节观念呈现日益增强的趋势。

隋唐时期,贞节观念相对宽松,统治者也很少鼓励或者褒奖贞节妇女。虽然女教类书籍不断的涌现,但是影响甚微。相反,再嫁之风很盛行。据记载,唐朝公主出嫁者共123人,其中再嫁者有23人。但是到了唐代中后期,统治者开始重视贞节,并通过法律限制妇女再嫁。

到了宋朝,由于宋儒理学思想的渗透,贞节观念开始得到广泛的加强,成为贞节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据记载,《宋史·列女传》收录列女55位,超过之前任一部《列女传》。到了元代,随着贞节观念的不断强化,节烈女性也不断增多,情节越来越复杂,《元史·列女传》记载的列女更是达到了187人,可见,宋代士大夫鼓吹的贞节观念在元代得到了弘扬和践行。但是从整个社会来看,贞节观念并非被每一个人所接受,改嫁和守节仍然并存,如北宋范仲淹的母亲谢氏带着儿子改嫁,范仲淹把守寡的儿媳妇改嫁给自己的学生。这些现象表明,宋元时期,虽然贞节观念得到强化,但是女性在社会生活中依然有相当大的空间。

贞节观念真正达到顶峰时刻则是在明清时期,尤其是在清代。清代,理学压倒了阳明心学,重新回到了主流社会,贞节观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人们不仅从思想上接受了贞节观念,更从行动上践行了贞节观。加上明清统治者大力的宣传褒扬贞节,这一时期的节烈妇女数量陡增,“从一而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贞节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与此同时,明清时期的女教类书籍也较之前代有很大发展,出现了如《女学》、《教女遗规》、《女学言行》等集大成的女教读物,推动了贞节观念在整个社会的渗透。

三、《跻春台》中贞节文化的特点

(一)以正面典型对照之:贞节观念的接受、认可与践行

1、除却巫山不是云——父母嫌贫爱富,悔亲另许,女子坚持不肯,誓死相从

元集《双金钏》中聪明秀美的方淑英在幼时定亲对象常怀德家世衰败、穷困潦倒,被族长迫害驱逐,被爹爹悔亲、诬陷、进水、企图致死时,坚持自己的婚姻,据理力争。

从前对亲多喜幸,两家说来都甘心。

公公在朝为股肱,宦门公子结朱陈,

个个都说儿好命,状元媳妇甚尊荣。

不幸公公废了命,可恨族长太无情,

将他家财都耗尽,常家公子才受贫。

并非嫖赌行不正,爹爹嫌他为何因?

“非我安心嫌他,只怕我儿嫁去难过日子。”

女儿原是菜子命,肥土瘦土一般生。

培养得好必茂盛,不会栽培少收成。

公子年轻品端正,一得栽培便翻身。

爹爹呀!

既有银钱把水进,何不周济姓常人?

送他学堂读孔圣,一举成名天下闻!

“是他么?他能把名成了,我不姓方,跟倒他姓常!”

爹爹谅他无上进,常言三富有三贫。

破窑受苦吕蒙正,后来黄榜中头名。

“那是古人,他都比得?他若有志,不为贼了。”

回头再将好言论,爹爹养儿费苦心。

你儿一朝把命尽,爹爹难道不心疼?

“我摆布穷人,原想退婚,必是为你好,怎么我白说起来了?”

爹呀,爹爹呀!

退婚就是逼儿命,你儿纵死不另婚!

“为啥子不另婚?”

好爹爹呀!

好马不配双鞍镫,鸳鸯交颈不离群。

女儿虽然姿性蠢,难道不如兽与禽?

爹爹如果有异论,儿必愿死不愿生!②

方淑英一面分析常家破败是由于族长刻意诬陷,而非怀德品行不正,一面表达自己坚决的态度,用宁死不肯他嫁来表明自己的贞节。并在父亲逼婚另嫁时,在母亲金氏的帮助下,逃往舅家,保住名节。当女子守贞的意愿与自己的父母发生矛盾时,女子为了守节是可以违逆父母之意的,此时,对女子来说,节高于一切。

《白玉扇》中陕西山阳县官吏谢鸿恩与当地富户杨寿基,由术士郑天星做媒而结成儿女姻亲。不久,谢鸿恩夫妇得病身亡,子谢大德被迫出外乞讨度日。幸得谢鸿恩生前好友张守谦收留,替张养牛讨生。后又因出痘而面麻成饼,人称“谢麻子”。杨寿基嫌贫爱富,几次欲退女儿婚事。性极端庄,知书识礼的杨凤英在夫家败落,丈夫又丑又穷,父亲硬要状告媒人悔亲时,站出来为自己的幸福陈述:

双膝跪在埃尘地,不顾羞耻把话提。

还望爹爹息怒气,你儿言话听端的。

先年结亲爹妈喜,二家门当户也敌。

纵然有点不遂意,要知谢家有根基。

公公为官称廉吏,告职还家把善积。

老天定然要护庇,后来富贵料得的。

从前算命好无比,一品夫来一品妻。

纵然不准无害意,少爷总是生成的。

何必悔亲忧闲气,具词告状把媒欺?

“谢家如今穷尽了,我儿嫁去如何过得日子?”

女命本是菜子体,肥瘦都是有生机。

只要裁培不惜力,何问地土宜不宜?

若能行事依天理,贫贱也有发达期。

爹爹呀!

有钱使在衙门里,何不把婿来周济?

爹爹得名儿得利,自可转富把贫移。

“贫就不讲,那样麻丑,叫我儿如何匹配?”

常言嫁狗由狗去,嫁鸡你儿也随鸡。

你婿虽丑有人气,比那鸡狗总好些。

何必败名丧节义,使儿骂名万古遗?

“未曾过门,怎说是败名丧节咧?”

好马不辔双鞍绨,鸳鸯交颈不相离。

天子也有贫亲戚,公侯门下有布衣。

一诺千金谁笑你,嫌贫有人指背脊。

“女子在家从父,父要悔则悔,你敢说不从吗?”

三从虽是从父起,终身大事要从一。

你儿虽蠢知书理,贫穷丑陋不改移!

“既然如此,为父不办一点嫁奁,随你嫁去饿死也好!”

饿死也是儿命鄙,生成运气怪得谁?

有无嫁奁随父意,好女不穿嫁妆衣。

“好,还说啥子?为父把你舍了!”

爹爹呀!

婚姻事大非儿戏,关乎人伦岂可欺?

前世修来今生匹,焉有许东又嫁西?

若要你儿背恩义,情愿一死到阴司!③

在守节与守孝的冲突中,杨凤英果断地偏向守节——女子三从虽然是从父起,但女子婚姻更要从一而终。虽然夫婿又丑又贫,可是自己愿意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即使无嫁奁无嫁衣,过门后过苦日子,也誓死不另嫁。所幸,有兄嫂扶持,婚后,夫妻恩爱,生活美满。再加上谢大德非常孝敬岳父母,岳父母也改变了对女婿的态度。后来路遇天子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杨凤英送其饭并替丈夫遮掩过失。乾隆帝见大德夫妇相敬如宾,凤英有德有才,深受感动送其大富大贵——谢大德被封为一品大官,杨凤英为一品夫人,赐田万亩,终应了“一品夫一品妻”的命数。作者这样刻意安排苦尽甘来、夫贵妻荣的结局也正是正面赞扬杨凤英的节,一旦节与孝产生冲突,作者笔下的妇女大都选择了节,这也表明了作者的立场:节对女子来说处在第一位,如果其它与之产生冲突,则为了节,一切都可以退居其次。

同样在《巧姻缘》中举止端庄的俞翠瓶幼年时曾许配给好善的金顺斌之子金水生为妻,之后金家败落,水生因病痴呆,被岳父岳母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一直想除掉水生这个祸害,好让翠瓶另许一个有才有貌的女婿。恰遇盗案,俞栋材夫妇不仅把命案移在水生身上,还想方进水想要致死他。当翠瓶得知父母心意时,大怒,说道:“爹!妈!你二老在讲啥子?”二老曰:“未曾讲啥。”翠瓶哭道:

爹妈在上容儿禀,细听你儿把话明。

金郎昨日馆未进,儿在后园看得清。

儿去劝他要发愤,因此才进书房门。

正值田家出人命,连累书房众学生。

太爷验尸把供问,哥哥为甚乱诬人!

呀,爹妈呀!

别人遭冤尚怜悯,代递保状把冤鸣。

况是女婿名分定,平白把他性命倾。

爹妈扪心忍不忍,然何不怕坏良心!

他若含冤废了命,就在黄泉不闭睛。

那时削冤来报恨,你儿焉想活命存!

“莫得那们凶,生人岂怕他鬼吗?”

呀,爹妈呀!

常言阎王能要命,本夫要妻是古评。

还望爹妈施恻隐,莫把儿命当灰尘。

“你这妹崽,太不讲脸了!爹妈做事,要你来管啥子?”

爹妈若从儿言论,免断金家后代根。

一来儿不把节损,二来爹妈也有名。

“不从你言,你又怎的?”

爹妈若不从儿论,儿愿上堂把冤伸。

儿头可断身可殒,要儿背义万不能!

“女子在家从父,为父做的事你敢与父做对?”

孝子当要从治命,若从乱命是乱臣。

爹妈呀!

不如先把儿命尽,那时任你去施行。

母曰:“爹娘虽然不是,也是为你,你又何必这样固执咧?”

呀,爹妈呀!

姻缘本是前生定,关乎风俗与人伦。

不贤女子随波滚,败名丧节自甘心。

你儿生成坚贞性,岂肯学那下贱人?

“金家穷了,爹妈怕你难过日子,你说通权从父,也是莫来头的。”

女婿贫穷爹妈恨,你儿好孬听命凭。

与其有银把水进,何不周济姓金人?

一积阴德二全命,天佑爹妈福寿臻。④

在翠瓶声泪俱下的哭诉中,栋材夫妇无奈改口,只是暗地里仍贿通衙门内外,将金水生丢进监卡。后金顺斌为城隍借助县官妾之口使水生得以雪冤。之后历经祸乱,水生被杨翁收留,改名杨光玉;翠瓶被贼兵虏获,发卖为银。杨光玉少年得老妻,俞翠瓶少艾配老夫,因“掉包计”而终成佳偶。

这些女子,都在父母嫌贫爱富,想要悔亲另许高门时,为了自身“贞节”,宁肯顶撞父母,也要据理力争,誓死从一而终,绝不另嫁。从故事的结局看,作者在她们历经种种磨难后,终保住贞节,修成正果,圆满收场。这印证了当时对贞节观念的大力褒扬宣传,更加深了人们对贞节观的认同。

2、得成比目何辞死——生不同衾死同穴,为情而死,因情而生

《心中人》写胡长春与张流莺的爱情故事。胡长春貌美才高,张流莺举止端庄,读书能文,天生一对佳偶。后因王府尊之妾的意外毙命,流莺之父横遭牢狱之灾。流莺为救父卖身为奴,服侍高进士女三年,后随高进士女陪嫁到杨家。杨家与胡长春家只是一篱之隔,两人同一心,异地效鸳鸯。谁知东风不为吹篱去,偏使夫妻抱恨长。过了年余,流莺因随高氏到县中还愿,被无锡县官看上,为了高官重任,强逼流莺进京选妃。长春舍生忘死,一心追随,流莺为让丈夫免受苦难,自尽身亡。长春亦悲痛欲绝,倒地而死。县官见这对青年断了自己升府升道的前途,大怒之下,焚尸泄恨,却意外得到两件奇物。 女尸焚化所得之物,形如人心,重如铁石,内外透亮,光若水晶,中有一美男子,眉目含情;男尸焚化所得亦有一物,与前物一样,中有一美佳人,拈带微笑。将二物对放,其中男女若言若动。县官大喜,认为献宝之功比献美更重,等待他的又是一场大富贵。遂将二物以金匣盛之,加以封锁,献于朝堂。圣上打开之后,臭气熏天,只是半匣血水。流莺之父诉始末,皇上盛怒斩了无锡县官,抄杀满门;封胡长春为信义大夫,张流莺为贞烈一品夫人,发库银三干两,原郡建坊立庙,县官四时祭享;张锦川训女有方,恩赐翰林,署理太医院;妻封夫人;胡德新教子知义,恩赐进士;妻封夫人。后流莺投生为公主,长春投生为忠臣之孙,不昧夙缘,夫妻配合,相敬如宾,大富大贵。

《比目鱼》叙江西抚州府崇仁县谭楚玉,性孝自幼与刘藐姑结为秦晋。谭家以金钏为聘,刘家以鸳鸯镜答礼。谭楚玉四岁丧母,父亲谭国良继娶钱氏,钱氏口慈心毒,当着丈夫面假装慈良,背后十分残刻。生了自己的儿子怀美后更是视楚玉如眼中钉,总想害死楚玉,让自己的儿子独占家产。于是对谭楚玉百般磋磨,千般陷害,终将楚玉逐出家门。谭楚玉自缢几死,后在堂叔资助下游学。从江州过福建转到广信,混了两年,腊月飘零至高升店帮写账目。隔壁是戏班出身的何志雄及妻子毛氏,责打因性烈不肯学戏的抚州女子。楚玉由其哭诉中得知女子为未婚妻刘藐姑,被舅父骗卖至戏班,后劝得刘藐姑同台唱戏—— 一来可挣钱赎娶,二来也可借戏称夫叫妻。晏公圣诞之日,唱至急水滩,富户杨克明欲买藐姑为妾,毛氏贪财应允。刘藐姑借唱《荆钗记·抱石投江》大骂杨克明拆散鸳鸯,以身殉节,抱石投水自尽,楚玉不愿独生,亦跳水殉情。楚玉夫妻跳下河去,晏公见他二人节义,将他尸首化成比目鱼,在水中游泳,相附而行,所以打捞不得。后为莫渔翁所救,拜在莫渔翁膝下,事奉晨昏。楚玉在莫渔翁的指点下发奋苦读,联科及第,得中进士,直至布政。又将夫妻被难死节的情由,奏闻皇上,皇上封藐姑为节烈一品夫人,封楚玉为孝义公。后来辞官,在莫渔翁处买了千亩良田,修造府第,夫妻偕老。

一对对节妇义夫,深刻地诠释“情不知所致,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虽没有逃脱劝善惩恶的说教弊病,但从中仍可窥见当时四川民众的伦理观——对贞节的推崇,对美好爱情的呵护。

(二)以非常手段惩罚之:戒淫

1、守节全贞非容易——坏人名节的下场

《解父冤》中的张玉英美丽无双,兼之诗词歌赋,琴模书画,无不通晓,配得如意郎君王定邦。可惜好景不长,王定邦在丙午科下场,遇着冤鬼,把平生恶孽写于卷上,自缢而死。从此玉英居孀,夫死守节,极其真心,常住一楼,足不履地,不会妇女,只调经典,从夔府第一个有才有貌的女子变为第一有节有操之妇。之后老母进言,丫鬟受贿,刘有仪三番两次勾引坏事,以致败名丧节。后刘有仪为知县,忘却与张玉英的一段恩情及誓言,贪图荣华富贵,另娶工部侍郎苏公之女为妻。玉英腹中有孕,即将临盆,得知有仪另娶高门,愧恨自缢而死。死后,玉英怨气难消,去对冥王哭诉冤情。冥王曰:“先只玷节,可以留情,今欠命债,应宜抵偿,以为土子贪淫之戒。老姆、丫鬟皆宜报应,以为勾引之戒。”玉英得允索命,回家找丫鬟、老姆索命。刘有仪因奸寡妇,功名一笔削尽。念他祖父善功浩大,格外留情,知县终身。子刘少卿的功名也因其的罪孽被削除。亏多日后刘有仪行善政,刘少卿品学兼优,赔礼认错,拜王玉英为娘,将其遗体安葬于祖坟,且当刘有仪百年之后与其合葬,这才把冤仇解释。

作者用细致的笔调刻画出了节妇守节过程中的种种阻挠,借此来表现出节妇守节过程的艰难,另外用魂魄索命情节来给现实中毁人贞节的人一个警告。

2、 万恶淫为首——贪淫的下场

《十年鸡》中的库氏系小家人女,体态妖娆,心性忌妒;女工家政全不动手,水粉胭脂朝夕搽面;要吃美味,好穿红绿,贪淫纵欲;磋磨小叔,赶走米二娃。后因丈夫米荣兴淫欲过度,得下痨病,多不如意,遂与下人贝成金私通。二人情好甚密,欲为夫妇,想逃走又舍不得财,想谋害又怕久后败露。恰逢米荣兴感冒风寒,库氏先故意杀个雄鸡他吃,病越沉重。后请医生开药单,在药里暗做手脚,害死丈夫。草草安葬丈夫之后,库氏与贝成金收齐当项,卖尽家具,共有银四百三十两,假说进城,卷起银子、衣服,从旱路而逃,遇冤魂索命,跳岩头破而死。而贝成金回家之后,也因吃了十年雄鸡鸡首而死,银两、妻子终落到他人手中。

《巧报应》中巫爱莲爱是巫县官之女,性情乖张,无耻败节。虽有夫家,尚未过门,因见冯国昌少年风流,久有俯就之心,遂成苟合,情密见深,暗地商量逃走。先将衣服、首饰私蓄,银子又偷几百,共有千余两,让国昌次第拿出。之后女扮男装,随国昌私奔,逃离大宁县。跟着国昌不上三年,银已用完,国昌依旧缝衣。幸先前衣服、首饰尚多,每日当些以供口食。谁知爱莲贪淫无厌,国昌以有限之身,难填无底之壑,得下痨病,咳嗽吐痰,神昏气喘,不能以前一样挣钱养家。爱莲见不如意,换了面皮,一天发泼使性,打东??西,一见国昌就如眼中之钉,乱?乱骂,一言不合,提拳便打。后与年轻貌美,举动风流的泉源堂先生冯仁义暗地成了苟合,二人情同胶漆,商量逃走。后留冯仁义同宿,遇夫归来,错杀丈夫。之后冯仁义逃走,爱莲为免受凌迟之罪亦自刎而死。不仅如此,贪图他美色的梁惠风、与他暗成苟合的冯仁义之流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活无常》中饶巧莲,人材虽美,但娇养成性,少知妇道。嫁人后,脾性乖张,嘴巴尖利,女工不做,一味打扮。丈夫管教后,内心记恨,捡付蒙心药与夫吃了,从此丈夫便成痴呆。又趁公公午睡时剪掉公公的胡须,诬陷公公吃倒草、扒灰。公公只得连夜进省行医。之后,饶氏更是肆无忌惮,与做女时就私通的干兄魏倒屯昼夜宣淫,丑声远扬。忌恨弟媳李素娥,每每寻故搓磨,稍不如意,恶言咒骂,又想败素娥名,命魏倒屯勾引。嫌弃李素娥签眼,竟使用百般方法逼素娥改嫁。先是假冒素娥之夫克俭的绝笔信,劝其改嫁;之后又设各种毒计去谋害素娥之子小金童;最后把素娥暗卖湘潭富商,企图连儿逼抢进轿。多亏侄女玉莲救护,才得幸免。最后,公公、丈夫荣归,素娥得以雪冤,夫妇团聚,魏倒屯丢进监卡,饶氏自缢而死。

女子要守住贞节,就得戒淫:刘有仪坏人名节,奸污寡妇,害得自己和儿子的功名被一笔削除,日夜闻鬼哭,不得安宁;库氏、巫爱莲、饶巧莲贪淫无厌,谋夫害命,终不得善终—— 一个触岩而亡,一个自刎而死,一个自缢而死。不贞节是对社会主流文化的挑战,必将受到人们的唾弃和憎恨。小说通过不贞节之人的悲惨后果警示世人切记树立贞节观,做有贞节之人。

(三)以伦理纲常反拨之:畸形的节

在贞节文化达到顶峰的清代,除了恪守女子从一而终的信条外,还有女子竟然为了节,为夫再嫁,挑选比自己小五岁的姨娘作为婆婆来为自己的公公续弦,以延子嗣。

1、 为夫再嫁

《万花村》中封可亭之儿媳林氏,乃状元孙女,容貌娇美,性情贤淑。因外出看戏观灯被单武看上,因不可得,故谋夫夺妻,买盗咬扳,使丈夫身陷禁监。公公被逼无奈,只得劝儿媳改嫁救夫,失节全孝,免断封门宗祀。林氏认定自己是宦家女,不肯忍耻从奸,后在公公开导下想出全策——先允婚,洞房夜杀单武之后自刎,一救夫二全节三报仇冤。

《香莲配》中桂芳林为匪友所诱,流于赌博,不务正业,看看家中紧促。其妻乃大家人女,贤淑勤俭,见夫爱赌,时常谏劝。芳林面从心违,后因赌债追逼,竟将沟上田地出卖,之后又将自种田土尽行押佃,把妻子衣饰拿去当钱,最后竟然要嫁妻得财喜继续赌博。其妻固守女子之道,从一而终,就饿死也不另嫁失节,只能自缢保节。多亏邻妇前来借火将其救下,劝说她“改嫁非出本心,何为失节?夫要嫁你,允之则是顺夫”才答应出嫁。后来芳林天良发现,后悔嫁妻,县官从中周全,最终没嫁,但这种贞节却令人发指。当时妇女主要依附于夫家,地位低下,遇到不公平待遇只能忍气吞声,更何况在这种贞节观的精神束缚之下,很多妇女的守节往往演变成守死节。物极必反,当贞节观发展至顶峰阶段变得扭曲之后,必然会对妇女产生严重的束缚和残害。

2、为翁挑姑

贞节观往往还伴随着“孝”。古代妇女嫁人后,要从夫,孝翁(姑)。《节寿坊》中唐寿姑容貌秀美,性情温和,自幼读书即能诗文,一家爱惜。幼许马青云之子年芳为媳。后天降瘟疫,喉风流行,青云之妾忽染瘟症,起病就喉肿项大,饮食不进,三日即死。方才上山,又把幼儿染着,一家惊恐无措,连请数医调治,谁知药也不效;许愿禳灾,神也不灵,依然死了。一家哭得眼肿声嘶。那知祸不单行,幼儿方才人山,年芳与何氏同日又病,寿姑骇得无主,亲到灶前焚香秉烛愿替夫死。青云急得神魂不定,日请数医,全不对药。娘母同日而死,只剩翁媳二人。寿姑谨遵“上事翁姑,下育儿女”的女子之道,想要为翁接姑延嗣。经历一番周折,寿姑终于说动比自己小五岁的才同谢女,貌比西的姨娘花朝嫁给七十多岁的公公马青云。次年花朝身孕,一举双男,在寿姑的教育下,科场高中,光宗耀祖。而公公、花朝、寿姑俱享高寿,无疾而终。

(四)节的通权——再嫁以全节

1、他人开导

《十年鸡》中卓雨花性情贤淑,在丈夫外出贸易十年未归时,自盘穿吃,勤俭不怠,不惟衣食有余,七八年间还积得有八九十串钱了。他叔伯有能见他有钱,心中不服,假说侄儿已死,劝他改嫁,雨花不从。后丈夫归来,误食十年鸡首而中毒身亡。雨花陷入牢狱之灾,屈打成招,幸遇清官,方查明真相,以误食十年鸡首毒毙详报,当着钦差把雨花释放。雨花冤明恨消,膝下无子,孤身无依,决意一死从夫,跳水被救。清官开导她说:“世间有守以全节者,亦有嫁以全节者,要看其境遇何如耳。如果三从无靠,改嫁也是无妨的。”雨花后听父母官判决,改嫁米二娃,夫妻和顺,发愤兴家,后来生意兴隆,富甲一郡。

《僧包头》中张兰英在父母嫌贫爱富,决议将自己另嫁时,表明心意不愿另嫁。在结发伍大愧前来完婚,父母叔叔想要除掉他时,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使丈夫免遭其害。打破毒酒,暗放葛汁醒酒,喊抓贼使用车钉从顶心打进的毒计无法进行,最后救夫于书房免于火灾时,背父逃走。兰英一直进退两难,觉得背父逃走,不惟名分不正,亦且被人耻笑,使不得。大魁劝她,人要通权,识大体,不拘小节,方为豪杰。后上堂替父背过,得到县官的赞扬与成全。

《栖凤山》中何朝霞在父母想要悔亲,另放高门时,誓死不从,并暗地里送未婚夫萧嘉言约值百金的首饰,要他早日完婚。后萧嘉言因公案发配充军。当萧嘉言去后,何父命人把庚取回,将女放与翰林之子王承宗。朝霞闻知每日啼哭,不饮不食,誓愿以死殉节。出阁前两日时,自缢殉节。多亏乳娘解救开导,将衣服收拾打包,趁夜逃至萧家,侍奉婆婆。两年后,婆婆染病归阴,何父又要将朝霞许配王家。朝霞与乳娘女扮男装,前往建宁寻夫。栖凤山被贺亚兰的喽啰掳获,献于寨主完婚。经过一番波折,二人相认,名为夫妻,实为姐妹,寻得萧嘉言后,同归萧郎。嘉言上奏圣上,诉说始末。皇上封嘉言为靖疆侯,官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何氏封贞烈一品夫人,贺氏封淑德一品夫人,赐第完婚。

2、自身觉悟

《冬瓜女》中蔡香孩因爹妈家贫无奈卖与张府尊家为奴婢,服侍张小姐。后张府尊要纳香孩为妾,因不愿老配少,在张家小姐资助下逃走出外。在土地祠栖身,偶遇路生,被其孝心感动,假托自己为东瓜爷崽,讲姻亲自己作媒。婚后,夫妇鱼水同偕,育有一子。与之前的那些女子不同,蔡香孩能够自发打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贞节文化对人身心的束缚,敢于寻找自由的幸福。

虽然清代为贞节文化的顶峰,但也存在例外的情况。《跻春台》中许多女子,或是在在他人的开导下,或是在自身的觉悟下,努力挣脱贞节文化对其身心的束缚,追逐自己的幸福。

四、结语

《跻春台》是清末川刻话本小说,全书从多种角度描写了大量的节妇义夫形象,深刻反映了清代达到顶峰程度的贞节文化。很大程度上,《跻春台》中的贞节文化是对女子的不平等要求,但也在一些篇幅中透露了一种报恩意识,即“一夜夫妻百日恩”。这种报恩意识是夫妻之间及对所有社会关系的尊重与应承担的责任,能使人不断趋向于真善美的统一,有助于道德人格的实现。同时,也给当下弘扬传统道德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以启示。

注释: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②刘省三.《跻春台》[M].张庆善,整理.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

③刘省三.《跻春台》[M].张庆善,整理.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

④刘省三.《跻春台》[M].张庆善,整理.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二版)[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

[4]刘省三.跻春台[M].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

[5]梁劲泰.忠孝节义观从先秦到现代的演变[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6]竺青.稀见清代白话小说集残卷五种述略[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5) .

[7]李停停,刘世仁.清末川刻话本小说中的孝文化及海外影响研究——以《跻春台》为例[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

[8]李停停,刘世仁.清末川刻话本小说中的孝文化特点研究——以《跻春台》为例[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5,(5).

(责任编辑:胡光波)

Abstrract: Sichuan dialect stories Jichuntai are with strong local characteristics. It is for the purpose of poetic justice, the emerg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the righteous husband seppu image, reflects the social culture of the Qing Dynasty chastity.

Chastity culture in Nihuaben novels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SUN Ya-qiong,HU Huan,YE Lu

(Literary College,Hubei Normal University,Huangshi 43502,China)

stories in Qing Dynasty ;Jichuntai; chastity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2016—05—19

孙亚琼,女,湖北襄阳人,湖北师范大学地域文化与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胡焕,女,湖北襄阳人,湖北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叶露,女,广东湛江人,湖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I206,5

A

1009- 4733(2016)05- 0007- 07

10.3969/j.issn.1009-4733.2016.05.002

猜你喜欢

贞节
贞节与权利——清代“强占良家妻女”条例研究
论《夜宿荒宅》中的宫木的人物形象
贞节观和性强暴:论《劳燕》
良奸有别
从曹赛英看徽州女性的贞节观
节妇吟《阖扉·断指》剧本分析
明清妇女贞节观成因浅析
清代山东滕县列女群体管窥
论唐代之前正史《列女传》取材标准的变化
“贞节观的嬗变与百年中国文学的性别叙事”专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