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互动视角:网络“点赞”行为研究
2016-03-16彭早
彭 早
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社会互动视角:网络“点赞”行为研究
彭 早
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网络“点赞”行为已经成为社交网络上的普遍行为。本文从社会互动的视角出发,以探讨网络点赞背后的行为意义。
社会互动;网络点赞;行为研究
一、问题的缘起
“点赞”,起源于2009年脸书(Facebook)在页面中加入的“Like”按钮,表达仅点击大拇指形状的“赞”图标这一动作,后引申到对微信、微博、QQ空间等社会化媒体所分享、发布内容的赞同、喜爱。借助符号学方法理解“点赞”一词,“点赞”的所指含义被极大地扩展了。作为微信用户最活跃的互动平台——朋友圈,微信用户个人在朋友圈中发布或转发图片、文字,为朋友发布内容“点赞”或“评论”都构成了最基本的社会互动行为。同时以“人”为导向的社交应用中,用户的行为也会受到他人的互动形式影响。
在社交网络这种点赞互动中,如果你是人际交往中的说话者,则另一方则是倾听者的角色,其中一方扮演了信息发送者,而另一方则用“赞”表示自己接收到信息。心理学家佛雷德曼对于网络人际互动中关系和角色的问题认为:“当我置身于这种关系时,我才有一种真正欣然与他人,认识他人的感觉。我称此为‘接受’,我乐于面对他,拥有它所拥有的情感,持有他所持有的态度,成为一个他那样的人”。
二、社会互动理论研究
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是美国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首次系统地论述了符号互动理论的主体思想,因此被视为符号互动理论的奠基人。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是以个人的心智与社会之间的交互关系为出发点,“不是个别个体,而是被理解成群体中、社会中个体交互作用的社会过程”,“立足于群体生活……以对于群体所产生的人类反应类型、沟通类型和各种行动的解释为出发点”。米德在论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时,强调社会对个体社会化起到制约作用以及社会化的个体对社会发展过程所起到的推动作用,通过社会互动,人们形成和改变自我概念,建立和发展相互关系,处理和应对外在的变化。
追溯到与米德符号互动理论强烈的共鸣,则是齐美尔和戈夫曼,强调个体间心灵的相互作用和主观因素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而对于探索人类活动,米德采用了詹姆斯的方法,他将个体的外在活动与内在经验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把个体经验、自我意识、精神活动都视为个体社会性的行为。而重点对个体在微观层面所进行的社会活动的解读,正是社会学家库利所提倡的。杜威则认为,经验是一个运动的、暂时性或时间性的事情,它是由发生在有意识的存在及其所在环境之间的各种有机的或社会的交互作用方式所构成。
三、“点赞”行为的理论研究
戈夫曼认为,当个体说话的时候,就建构了一个“话头”,它是互动和对话所设定的根基。“赞”在多数情况下只是人们继续交往的中止,这种互动方式忽略了人际互动不仅是信息的输出和反馈,而是作为两个积极的传受主体,在不断的信息流动中补充和发展信息,其间传递的信息是基于一定的动机、目的、也理状态等复杂因素,增加的信息内容对信息传递双方起到特殊作用的意义,最终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和个体的社会资本。社交网络“点赞”的线性传播利用不当或者过度使用,使得赞仅仅成为社交网络中人际交往反馈环节补充下的一个机械化信息互动方式。
通过检索相关文献,笔者发现国内有关“点赞”的理论研究正在呈上升趋势。这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有辽宁大学魏宝涛发表的论文《从“互动”到“运动”:微信朋友圈“点赞”行为的意义构筑与弱化》,文章从微信朋友圈“点赞”行为方式作为分析切入点,考察了影响朋友圈中传播意义构筑与弱化的深层次原因,“互动”是社会化媒体使用及意义构筑的关键中介,当互动走向运动,情感异化带来的意义弱化,在微信这种情感化程度较高的社会化媒体使用中,“情绪”是最直接影响“朋友”间互动的关键元素。由“点赞”功能切入,结合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理论,将“点赞”行为分解为信息共享、人际互动、语义生成三个环节。总结出当前网络人际传播的新形态,并分析这种新型特征对于个人、群体、网络及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此外,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谢素军、贺田露发表的论文《新媒体时代的“点赞”哲学——基于社交伦理的研究》,认为“点赞”之所以在极短时间内成为一种风潮,为大家所接受和使用,与现今网络的快餐文化环境以及人类复杂的社交心理不无关联,正是碎片化的交流环境和人际互动的心理需要这双重因素的影响催生了“点赞族”。
自2013年底以来,微信朋友圈泛滥着公众平台的“集赞营销”,即微信用户首先在朋友圈转发活动链接,并要求朋友帮忙点赞,集够相应数量的“赞”,再将集“赞”成果截图,发到活动方微信,就有机会参与抽奖获得免费的商品或服务体验。“点赞”在被网络人际活动广泛应用之前,已经是一个具备承载意义的符号。赞赏有夸奖、称扬的意义,如赞叹、赞许的意义。网络点赞的设计正是对这一符号意义的应用。不论是现实生活的物理环境还是网络技术为依托的虚拟环境,人与人之间基于符号的互动都是一种包含情感、情绪的复杂活动,送种符号意义在网络环境的普遍应用,也是对人在一种新的互动环境下新需求的回应。
[1]王斌.点赞:青年网络互动新方式的社会学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14.
[2]吴满意,廖子夏.网络人际互动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概念解析[J].社会科学研究,2012.
[3]魏宝涛,王爽.微信朋友圈“点赞”文化与网络情绪传播[J].中原文化研究,2014(06).
[4]于洋.“赞”背后的心理动机——以微信朋友圈为例[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
彭早(1990.02-),汉族,重庆市江北区人,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应用社会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