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群体性事件研究综述

2016-03-16程晓娟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群体性突发事件大学生

程晓娟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 绵阳 621010 )

高校群体性事件研究综述

程晓娟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 绵阳 621010 )

目前高校群体性事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学术界对此进行了一定地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对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内涵界定、特点、爆发的原因以及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等方面加以梳理。一方面为后续研究提供资料积累,另一方面也为高校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具体工作提供借鉴。

群体性事件;高校; 突发事件

Review of College Students' Mass Incident

当前我国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时期,因各种社会矛盾产生的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社会安全、自身管理等而产生的群体性事件也频频见诸报端,成为社会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鉴于此,对于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研究也显得愈发重要。目前学界对群体性事件研究较多,在CNKI全文数据库中以“群体性事件”跨库检索,共有2017条记录,但对高校群体性事件研究并不多,以“高校群体性事件”跨库检索,仅有27条记录,以“高校群体性事件”为摘要跨库检索,有34条记录,以“高校群体性事件”为关键词跨库检索,有4条记录,已有的研究主要是对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特点、诱因、预防和处置等方面展开。

一、高校群体性事件概念界定

关于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目前学界表述不一,但概念所揭示的内涵基本一致。高瑞艳认为高校群体性事件指高校中的部分学生,因某种共同的注意中心或者共同利益临时聚集,具有明显自发性、一定组织性和言行一致性,并构成较大影响的特殊事件。欧永美等指出高校群体性事件是指高校受国际形势、国内局势、高校管理等因素影响,涉及到在校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种紧急的、突如其来或意外发生的、能够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影响的学生群体性行为。陈校等提出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应界定为受政治形势、高校管理或其他意外事件影响,以高校学生为主体的群体,出于表达情感或维护利益的目的,采取临时聚众的方式向高校、国家机关或其他机构施加压力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影响的行为。魏亚等指出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一般是指各类普通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所属的大学生群体,直接或间接因为各类学校及社会矛盾引发而聚合形成一定的临时群体,以非对抗性矛盾的形式通过形成一定规模性聚集,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权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从而对学校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的一类群体事件,多伴有语言或肢体上的冲突。吴晓玲等指出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是特指未经依法组织或批准的发生在高校校园内的主要由在校大学生参加的较大规模的聚集示威、罢课甚至冲击学校机关、阻碍校内交通等各类破坏高校正常教学和管理秩序的群体性行动。陶应勇提出高校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政治经济、高校内部管理等原因引发的,在高校内部突然发生的,大学生群体起主导作用,已经或将要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影响的学生群体性事件。

二、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特点研究

魏亚等指出社会发展变革过程中贫富分化、官僚腐败以及民主权利的侵害等问题而形成的消极社会心理和社会舆论是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深厚社会背景,主体特定、诉求明确直接、方式相对简单温和、指向清晰,具有鲜明的心理活动机制等因素使高校群体性事件构成要件较群体性事件特殊;杨新起通过剖析近些年来高校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归纳出8个特点:一是诱发因素的多样性,二是组织行为的隐蔽性,三是猝不及防的突发性,四是迅速波及的扩散性,五是群体行为的过激性,六是造成后果的危害性,七是消极影响的持久性,八是事件处理的复杂性。吴晓玲等提出高校群体性事件主体的聚众性和行为的类聚性,诱因的多元性,事件的突发性和矛盾的强对抗性,组织的松散性,地域的不确定性和事件发展的可变异性等特征。陶应勇指出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征有参与主体的特殊性、诱发因素的多样性、事件发展的扩散性、事件后果的危害性、事件处理的复杂性。辛省平等指出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除了具备突然性、偶然性、扩散性和危害性等一般性突发事件的特点外,还具有一个显著特征是起因的合理性。

三、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动因研究

学界对于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动因研究看法基本一致,认为高校是知识分子汇聚之地,各种思想文化集散之地,各种新思想发源之地,高校群体性事件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特定的社会背景、高校的管理以及大学生自身的认知模式、个性心理特征等诸多方面。

陈校等提出高校群体性事件政治因素是西方国家没有放弃利用大学生思想活跃和对民主自由的模糊认识在高校里煽动学生闹事;社会因素是当前社会确实存在分配不公、官员腐败、贫富差距、就业困难等一些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经济因素是社会贫富差距让部分学生无法理解而产生消极的思想认识和人生态度;学生因素是由于高校扩招出现了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现象,一些学业不良无所事事的学生惟恐天下不乱,努力寻找各种机会制造或参与群体性事件,以发泄不满情绪。魏亚、李继友指出各种涉黑群体性事件、非法传教活动以及各类恐怖活动事件以及突发的师生非正常死亡、失踪及其他可能会引发影响校园和社会稳定的事件等。杨新起指出部分学生对党和政府处置国内外一些重大事件的不理解是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重要动因,师生的切身利益受到侵害是诱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导火索,少数民办院校的一些不规范的办学行为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埋下隐患。陶应勇指出高校在遭遇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时,如果对抢险救灾、恢复重建工作组织不力,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保障不到位, 对受伤害学生的善后处置不当的话,就会激起学生的不满而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提供服务过程中,因管理和服务问题而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切身利益时,容易成为引发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导火索。钱智勇等提出高校群体性事件也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激发了青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激情所引发的大学生群体行为。韩洪生指出强烈的从众性是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内在动因,高校改革中的利益冲突是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目的性追求,组织控制机制失败是高校群体性事件最后形成的根源。

四、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防控策略研究

大多数研究者从防控两个方面提出了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对策。陈校等指出要构建包括预防、干预、处置和责任追究四个阶段的高校群体性事件防范体系。预防阶段要做到决策以人为本、不能侵犯学生合法权益;增强对学生人文关怀;加强安全防范,避免校园治安案件发生。干预阶段制定有效的工作预案,建立预案领导小组,明确成员职责;加强信息收集工作,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处置阶段要控制核心人物,化解事件群体,控制现场外围。责任追究阶段包括追究群体事件核心人物的责任,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部门单位的责任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不力的工作人员。吴晓玲等提出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应把握四条原则,即快速掌握信息、及早介入的原则;统一领导、协调一致的原则;讲究策略、缓解矛盾的原则;教育为主、惩教结合的原则。陶应勇指出应对高校群体性事件构建包括思想认识体系和工作体系的预防体系;按照“发现在早、控制在小、预警在前”的原则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预警机制;加强对大学生教育管理,提高辨别是非能力、行为自控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及自我防范能力;按照“化解矛盾、控制事态、恢复秩序、降低损失、减少影响”的工作原则,坚持“区分性质、教育疏导、倾听意见、解决问题”的工作方针尽最大努力控制局面。辛省平等提出高校应本着“排查得早、发现得了、控制得住、解决得好”的工作原则,积极建立妥善应对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长效机制。钱智勇等提出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畅通各级管理部门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避免大学生消极群体行为的产生;积极传播正面信息,掌控舆论导向,处理好大学生群体事件的善后工作。邓江祁等提出在萌芽阶段的处置方法是收集信息,早发现;认真研究,早报告;跟踪动态,早准备。初动阶段的处置方法是对口负责,疏导教育;领导出面,诚恳对话;区分对象,因人化解;发展阶段的处置方法是开展法制宣传,冷化群体情绪;带离领头人物,瓦解组织核心;打击犯罪行为,实施法律震慑;认真做好取证,事后处理有据;善后阶段的处置方法落实政策,稳定情绪;正面报道,消除影响;跟进帮教,严防反弹;依法处理,严肃法纪。韩洪生提出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政治高度来妥善解决高校群体性事件,坚持依法治校、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重视大学人文环境的建设,注重组织控制和信息沟通,在教育体制转型和利益矛盾的博弈中,找出一条适合解决当前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最佳策略。王琭璐等提出预防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关键是建立组织协调、教育疏导、信息收集、宣传研究等系统的、有效机制。

部分研究者突破高校群体性事件防控一般性对策的研究视角,从具体某一措施为切入点展开深入研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王楠等从信息沟通在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应对高校群体性事件信息沟通机制的构建。指出信息沟通是高校在突发事件中遏制流言、获致充分信任的重要条件,信息沟通对群体意识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信息沟通是对大学生知情权的保护与规范,高校具有建构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的客观条件。针对信息沟通的重要性提出应当在组织系统、信息数量、利益表达以及时间把握等方面构建一个多维度的信息沟通系统,从而提升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的有效性。刘伦等提出根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规模大小和激烈程度进行妥善处置;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关成果进行柔性处置。邓燕和温志嵩认为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影响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和演变的重要因素,要防控高校群体性事件,应当构建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建立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网上、网下联动应急处理机制。

五、总结与反思

纵观现有的研究成果,国内学界对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成因、预防和处置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理论研究,也为高校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具体工作提供了借鉴。今天应该从依法治校,依法管理,依法维权等推进校园法制建设和学生法制观念养成以及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角度去研究高校群体性事件中蕴含的社会价值和法律价值。

[1]高瑞艳.大学生群体事件的预防及处置[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01).

[2]欧永美,李锦顺.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理机制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3]陈校,章志图.论高校群体性事件防范体系的构建[J].中国青年研究,2010(02).

[4]魏亚,李继友.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动因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33).

[5]吴晓玲,鲁克敏.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及相关法律规制[J].教育学术月刊,2010(06).

[6]陶应勇.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CHENG Xiao-juan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Sichuan, 621010)

Now, mass incid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n unavoidable topic. As for it, academic circle has done some researches and discussions, and got great achievement. This article talks about the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causes of the outbreak as well as the prevention and disposal of mass incident. On the one hand, this research can provide th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other hand, it provides the effective methods for the college to deal with the mass incident in a better way.

mass incident; colleges; emergency

2015-11-03

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2011年度课题 “法社会学视角下的高校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应对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CSZ11017)。

西南科技大学青年基金“高校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11sx3127)。

程晓娟( 1972- ),女,硕士,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G647

A

1671-3974(2016)01-0016-03

猜你喜欢

群体性突发事件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密切党群关系在群体性事件治理中的作用及途径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谈涉警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之策
突发事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论网络与群体性事件
2012年上半年群体性事件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