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伦理学视域下国家治理现代化专题研究

2016-03-16靳凤林

河南社会科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公职人员德性伦理学

政治伦理学视域下国家治理现代化专题研究

主持人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当前我国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需要实现好或善的制度设计和制度执行,也需要对“善”的制度设计和制度执行进行政治伦理的考量,更需要公职人员德性品质的提升,这是由国家治理模式的政治属性和特征所决定的。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只有彰显了政治伦理的政治行为能动性和政治道德自觉性,才能构建国家治理体系合法性与社会治理合理性的政治伦理基础。

靳凤林教授从政治伦理学的视角出发,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伦理建设为核心,就人大代表职务的生成机制、人大会议制度的程序正义、人大监督效能的充分发挥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制度伦理创新研究。晏辉教授认为,冷漠与激情是政治表达的两种非理性方式,不能表达公共意志。而公共理性是冷漠与激情之外的第三种政治表达方式,乃转型中国所必然要求的。对民众、思想者和政治家而言,如若真正合理地表达其政治意志,就必须成为一个充分且公开运用理性以求公共善的观察者、言说者和实践者。秦洁博士认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必要对当前国家公职人员道德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反思。提升国家公职人员的道德品性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政府由管制型到服务型发展的关键所在。其德性培育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另一方面要注重德性养成。

三位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探究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政治伦理基础,这无疑对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特约主持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博士生导师、教授靳凤林

人大制度;制度伦理;政治表达;公共理性;德性培育

D6

:A

:1007-905X(2016)08-0001-22

猜你喜欢

公职人员德性伦理学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伦理学意蕴探析
苏格拉底论德性的双重本性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论马克思伦理学革命的三重意蕴
张怀芝减薪有高招
安徽一公职人员成“黑老大”获刑20年
尊崇法治,从国家公职人员做起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