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代地方明诗选本的文献价值
——以《吴兴艺文补》为中心
2016-03-16潘林
潘 林
(肇庆学院西江历史文化研究院,广东肇庆526061)
论明代地方明诗选本的文献价值
——以《吴兴艺文补》为中心
潘 林
(肇庆学院西江历史文化研究院,广东肇庆526061)
明代编纂有大量的地方明诗选本,这些明诗文献含量丰富,涉及的内容包括社会政治、地方文化、传统礼仪等方方面面,因而具有重要的价值。吴兴是明代地域经济与文化繁盛的一个典型代表,《吴兴艺文补》则是明代地方诗歌选本的代表,它全面反映了吴兴地区的人情风貌,更能使研究者深入了解明代地方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特征。
《吴兴艺文补》;董斯张;政治地理;地域文化
明代地方明诗选本在整个明诗选本数量中占有绝对优势,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地方选本的编纂逐渐兴盛,这种势头一直延续至清代。选本承载大量文献信息,通过对选本的深入研究可以对明代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作出详细梳理,还能对明代社会状况进行整体关照。当前学界研究地方诗歌选本的成果并不丰富,抑或有个别选本受到关注,但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研究的成果都还远远不够。因而在此有必要对明代地方诗歌选本作出梳理论述,为后期的综合研究作基础。
明代地方诗歌选本的编纂与出版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而逐渐兴盛,但是由于地域范围和时代跨度等客观原因限制,编纂选本篇幅大多为30卷以下,较为短小。这一时期较为突出的是董斯张所编的《吴兴艺文补》,此集记录了吴兴地区(湖州)诗人的日常生活,包括赠别诗、题图诗、景物诗、地方风俗诗、日常生活诗等等,全面反映了吴兴地区的人情风貌,更是晚明时期的时代剪影,通过对吴兴地域诗歌的研究则能更为深入了解晚明时期的地方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特征。
一、《吴兴艺文补》及其编纂者董斯张
吴兴即今日湖州市,位于浙江北部。明时期吴兴东邻嘉兴府,南接杭州府,西面是广德州,北面为苏州府,贯穿吴兴地区有多条著名河流,分别为苕溪、荆溪、箬溪等,其中苕溪和荆溪在湖州府汇合后流入太湖,另有运河连接京杭大运河。陆地交通也十分发达,可直通杭州府。明代吴兴商业兴盛、文化繁荣,可为江南代表。
《吴兴艺文补》编者董斯张(1587—1628),原名嗣章,字然明,号遐周,又号借庵,明末浙江吴兴诗人。因体弱多病,自称“瘦居士”,其著作有《吹景集》。董樵、董耒《遐周先生言行录》一文曾赞其文有气节:“启、祯以来,东南文社一昌君子之气,而一时领袖群贤几人,皆当年就正遐周先生之门,比之苏门诸君子者。然后天下谓遐周先生往日说文章气节,非浪自鸣也。”[1](P85)董斯张平时注意搜集吴兴掌故,编纂《吴兴备志》32卷和《吴兴艺文补》70卷,采摭极富,于吴兴一郡遗闻琐事,征引略备,为吴兴方志上乘。其师朱国祯言《吴兴艺文补》文献价值:“泛者为《广博物志》,精者为《吴兴备志》,而补艺文尤详。”[2](P3)清人评《吴兴备志》为“典雅确核,足以资考据”。关于董斯张的交游、著作及诗词文创作理论,赵红娟对此作过专门研究论述,此处不论。[3]
《吴兴艺文补》全书共70卷,主要收录汉晋以来至明代晚期涉及吴兴地区的文、赋、诗和诗余,其中收录汉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和明散文42卷,当中包括附录朱国祯和董斯张个人作品各1卷;赋收录1卷,没作具体朝代划分;诗歌收录唐宋、元和明21卷;诗余收录唐、宋、元和明2卷,另外附录有历代诗文4卷。选本前有陈以诚、朱国祯和韩敬序言,韩昌祺又作《吴兴艺文补纪事》,另有斯张之子董说写《刻吴兴艺文补感言》,现存为崇祯六年刻本。收录的诗文作家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吴兴地区作家所撰诗文,其内容涉及吴兴地域风貌或者交游等诸多方面;第二类为其他地区诗文作家创作与吴兴地区关联的诗文,内容包括客居吴兴、交友吴兴、游览吴兴等方面。《吴兴艺文补》对湖州地区文献保存具有重要意义,《四库全书总目》评论即认为吴兴地区文献大多从此书获得佐证:“其中所标二十一门,分类亦多未确,盖能博而未能精者。然自说部、类家、诗编、文稿,以至遗碑、断碣,无不甄录,其采辑之富,视郑书几增至十倍。吴中文献,多藉是以有徵,亦未可以芜杂弃矣。”[4](P1765)
《吴兴艺文补》涉及明代诗歌共收录8卷,其中包括董斯张本人诗歌1卷。对明诗的编排大致按时间顺序,再以人为次标目,另外对吴兴地区诗歌作者或者涉及人物在各卷目录中作出简单说明,显然选本带有以诗存人的目的,例如秦王诗《送名医凌汉章还苕三首》即注释有“汉章,归安人”,对于诗题或内容涉及到吴兴地区的景物则不再加以说明。
吴兴地区自古英才辈出,创作的诗文数量日趋增多,早在《吴兴艺文补》编纂之前,文学史上就有大量吴兴地区诗文选本问世,陈以诚的《吴兴艺文补》序言为吴兴诗歌选本编纂理清了发展的脉络,并指出了其独特的文献价值:
吴兴为江左清乐之国,六代名贤,至从人主,上章请郡,风流政绩,焜耀湖山,而文事亦日以富有,当时宦游其地者类能编纂故实,如《吴兴郡疏》出晋太守王韶之手,《入东纪》出梁主薄吴筠之手,《杂录地纪》出唐刺史张文规、颜真卿手,《统纪》出宋长史左文质手,岂自公之暇偏于此地,独多抑学优之长,独于数公偏搜也。后世刑名钱谷之累,较烦吏其出者数朱搔墨,且至弗遑寝溲,于是册府之权旁落不收,而寓公逸客起而操之,犹幸沿此一脉,使山泉云林,不埋没于荒榛乱砾之中,耆旧衣冠犹生动于遗碑断简之内,所关一邑文献不啻重也。余每读云间徐伯臣先生《掌故集》,见其援引该博,……(诸君)合志同方,广搜博证,自正史以及稗官,自家乘以及杂部。或人非湖产,而故实相关或文寓它题而觚藻从掞,皆及为表襮列之序。[5](P2)
陈以诚认为吴兴历史上文化发达,并因此编有《吴兴郡疏》《入东纪》《杂录地纪》《统纪》等文献资料,只是后来逐渐荒废,而钱谷编《吴都文萃续编》则促使地方艺文的编纂逐渐从官府脱离,因此才不致于使优秀篇章埋没。至于董斯张诸人通过“广搜博证,自正史以及稗官,自家乘以及杂部”而编成《吴兴艺文补》收录的则更为广泛,其涉及的内容不仅包含传统史料记载所包含的正史,更有稗官、家乘和杂部等诗文入选,因此其保存历史文献的价值更大更全面。韩敬在序言中也肯定其特有的文献价值,他说:“今欲使册府长存,笔塚不坏,但还艺文本色,不妨孤行于国史郡乘之外,然后流传较永,此固两君著录名补之不名志之意也,亦即当日掌故成书称录不称志之意也,然而非稗也,野也,真有志于史与志者,殆终莫能外也。”[6](P6)他解释了《吴兴艺文补》命名的缘由,指出名称言“补”而非“志”其本意就是要收录国史郡乘之外的艺文,但此艺文并非稗史、野史,又具有真正文献史料价值,并且能对正史有所补遗。
二、《吴兴艺文补》与地域政治、地理
《吴兴艺文补》收录明诗从明初开始至晚明董斯张本人止,诗文内容记载了大量明代地方文献信息,不仅体现明代整个社会发展的历程,而且还反映出明代吴兴地区的地域风貌,涉及景物、地理、风俗、历史事件等多方面内容。
(一)吴兴诗歌与地方政治经济
明初期,社会稳定,吴兴经济发展,逐步恢复繁荣,从《吴兴艺文补》所收录的长洲诗人沈贞(1400—1482)《春日茶山书事》便见端倪:
春来日日好天气,况是太平全盛年。东家官人借骑马,南市津头多卖船。
闲似少陵来杜曲,兴与元亮到斜川。呼童速取一斗酒,恰有杖头三百钱。
此诗描绘出明代地方安定祥和的繁荣景象。首联点染背景,时间是阳光明媚的春天,更何况赶上太平盛世,可想诗人的愉悦心情和对社会的满意度。颔联描写吴兴商业贸易的发达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融洽,市民出门有马代步,而且还可以频繁的买卖船只。颈联用杜甫和陶渊明的诗歌典故表达出诗人游玩时的轻松愉悦,这也更加激起诗人饮酒赋诗的兴致。只是酒还没尽兴,于是尾联呼唤童子快去拿钱买酒。整首诗所刻画的吴兴地方社会繁荣画面犹如杜甫诗《忆昔》,国力鼎盛,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再看万历年间德清诗人章嘉祯描写吴兴农村安定祥和景象的《秋日田家乐》:
日落家家摘紫菱,残荷为盖豆为棚。南邻鸡黍尽一醉,谈说桑麻共瓦镫。
此诗所写为明中期吴兴地区农村生活状况,充满闲适宁静。农民安居乐业,幸福快乐的享受着社会繁荣带来的大好时光,紫菱、残荷、桑麻等充满江南水乡特色的意象构筑起明代地方唯美的生活画面。但随着明代中后期的到来,社会腐败横行、天灾人祸频频出现,百姓对社会也逐渐产生了不满。例如嵇元夫(字长卿,归安人,朱彝尊曾言其为人“简傲”[7](P538))所写的《哀征人》就直接描绘出吴兴的社会乱象:
余居石山,邻人以猎户被征,实不知兵也,未几负创而归,因叙所以而逝余闻而伤之,为作《哀征人》。
征人归家家人喜,亲戚问讯门如市,自言海上方出师,狂寇猝至□垂死,
将军驱使本无律,队伍崩奔讵能止,我兵业窝弓狼伧。
此诗前有长卿序言,交代诗歌创作背景为记录邻人被征兵后受伤而回之事,诗人为此伤感而作。诗歌首句即点出悲喜交加的场景,征人受伤本是可悲之事,但是毕竟能保全性命而回,于是邻里亲戚听说后纷纷前来探视,邻人则详细交代明军在海上仓皇交战失败的情景。通过对战争事件的描述,暗讽朝廷的腐败,致使百姓受苦。此诗刻画出明代外患给地方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嵇元夫又写有《东南民谣》,在诗中他控诉朝廷强征暴敛使百姓贫病交加:
东南之民困征敛,十家九家无饱暖。妇织宁完身上衣,男耕只益官仓满。
烽传海上走长鲸,楼船将军时出征。官家养兵老闲死,却选民间丁壮行。
吴兴本为经济繁华之地,但是在这首诗中,官府缴纳税收和服兵役的双重压迫致使社会底层民不聊生,从官民阶级地位的悬殊和吴兴社会状况可以看出明代社会矛盾日益突出。
明代中晚期,天灾人祸连绵不绝,吴兴自不例外,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8月,吴兴地区洪水泛滥,诗人谢肇淛(1567—1624)在湖州任推官,经历这场灾难,他悲愤地写下诗歌《大水谣》:
黑风吹浪翠蛟吼,毒雾埋林苍兕走,南山北山夜发洪,人家什九清溪中,
禾苗□□半烂死。供的公家饿妻子,南啼女哭坐黄昏,夏税新征吏叩门。
诗中描写吴兴夜间洪水泛滥时的情景,房屋家具皆随洪水流入清溪,农村田野禾苗多半被淹而烂死,天灾偏偏又遇人祸,灾后官吏又忙着催缴夏税,由此可见晚明社会底层百姓生活的艰难程度。
《吴兴艺文补》所录吴兴诗歌反映了地域经济与地方政治的特征,侧面体现了明代政治与经济的时代变化,为研究明代地方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文献佐证。
(二)吴兴诗歌与地域地理
吴兴地区水陆交通皆发达,而其中又以水路为主导,箬溪、荆溪、苕溪、前溪等河流贯穿其中,且有太湖毗邻北面,因而多数地域诗歌都是以这些河流为情感表达的载体而阐发开来。《吴兴艺文补》所收录的明诗中很多都与这些河流湖泊关联紧密。例如明初诗人张羽(1333—1385),字来仪,号静居。他曾写《吴兴八景》来描写吴兴地域景物,《吴兴艺文补》录其《秋日苕溪道中》诗云:
深秋群物萧,灝气明朝阳。方舟荡清溪,良游阅景光。疏林缀余绿,菰蒲摇晚芳。鸣鸿去香杳,
瑶岭翳苍苍。闲行无物役,沿洄自徜佯。寂寞欣有得,留连岂为留。一理沧浪调,知音非所望。此诗作于万物萧索的深秋早晨,诗人荡舟于苕溪之上欣赏沿河两岸的美景,稀疏的树林里还有点点绿意,水边的菰蒲更是摇曳着晚开的花。听听远去的鸟鸣声,看看远处苍翠的山峰,诗人在这种闲适淡泊的时光里徘徊于苕溪之上,心中有些许的寂寞,盼望能有知音到来。这首诗以美丽宁静的吴兴苕溪之景衬托心中知音难求的寂寞之情,同时显示出江南地区特有的地理风貌。
董份(1510—1595),字用均,号浔阳山人,又号泌园,浙江吴兴人,其诗歌《晚秋苕溪道中》亦是如此:
深秋复晚行,萧索倍含情。野树停烟色,清江度雨声。
山钟传杳霭,渔火起微明。一泒孤村里,寥寥寒雁鸣。
此诗写出深秋傍晚苕溪两岸的萧瑟,诗人落脚点在苕溪边的道路上,诗中的景物有江边的野树、渔火、孤村,听到的声音有雨声、钟声和雁鸣声,一首五言律将这些景、声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描写出苕溪的美景,也抒发诗人对家乡吴兴的热爱之情。明代在苕溪边还设有苕溪驿,如明代礼部尚书夏言过吴兴所作诗《题苕溪驿》:“野客倦长路,春波生暮愁。相寻比涧子,三月过湖州。”此诗就是诗人住苕溪驿而作,他的诗歌情感表达和前面两首显然不同,写出诗人在外奔波,思恋故乡的苦闷。
除了写吴兴江河的诗句,还有写吴兴地区的湖泊,例如太湖、南湖等。明初湘阴人夏原吉(1367—1430)就有诗《过太湖》:
滔滔绵亘五百里,三万六千余顷宽。众瀆西来天设险,三江东注海飞湍。影摇霜橘金千树,广浸寒蟾玉一丸。欲问陶朱在何处,白鸥无语水弥漫。
太湖为我国四大湖泊之一,位于苏州府和湖州府之间,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这首诗写出太湖宽阔、雄浑的气势,又写出太湖边秋天橘子黄了的壮美景色,并由此感叹时代的变迁,更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悲壮。类似描写吴兴景物的还有丘辅仁的《南湖》:“南湖二月水如天,罗绮东风醉少年。十里好春多看尽,琵琶犹在夕阳船。”南湖也属吴兴,此诗写的是春景,描写出江南春天醉人的景色,刻画了吴兴人的闲适、高雅。还有写湖景的诗歌,如吴兴诗人蒋瑤(1469—1557)诗《丙午秋社和我斋半溪联句韵》:
湖上云亭系远心,群公蘭楫几遥临。才周七会逾三祀,已有存亡成古今。
野寺残僧烟树暝,断碑斜日藓苔侵。天开图画元无纪,一度游行一赏吟。
此诗作于嘉靖丙午二十五年(1546),记录诗人秋社游玩赏南湖的情景,从诗中所写湖边野寺、残僧、烟树、断碑、斜日和苔藓等冷色调意象来看,诗人的情感并没有想象中的欢快,更多是借秋景的凋落衰败感叹世事变迁。
《吴兴艺文补》收录了众多关于吴兴地区地物风貌的诗歌,此类诗歌对了解吴兴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学界研究明代地域特征提供了大量文献资料。
三、《吴兴艺文补》与地域文化
吴兴传统文化发达,同时具有江南地方文化特色。《吴兴艺文补》所录诗歌详细记载了吴兴地区的文化特征,充分凸显了传统社会下的伦理道德规范和民风民俗。其诗歌内容特别是对民间祭祀、传统礼教等方面的记录能有助于我们对明代地域文化的研究。首先看对春社、秋社的描写。春社为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自宋代起,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此后又有官社、民社之分。民社为二月二日,俗称“土地公公生日”。古代社日,官府及民间皆祭社神祈求丰年,有饮酒、分肉、赛会、妇女停针线之俗。民社主要由社宰主持,所需要的费用也主要由民众自己共同承担。[8](P79)《吴兴艺文补》收录的明代诗歌记载了大量的以春社为主题的民风民俗,明初海盐诗人张宁(1426—1496)就有诗《题余不春社诗》对明代吴兴地区春社场面的描写:
五风十雨荷皇天,桑蒲墙阴稻蒲田。记取年年寒食节,大家先办赛神钱。
白瘦黄童半醉醒,酒阑连袂踏歌行。百年盛事先珍重,为写新诗托姓名。
此诗首先描写风和日丽的吴兴农村欣欣向荣的春景,人们在为将要举行的寒食节筹办赛神资金。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后世发展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除了大人之外,孩童也乘着半醉的酒兴,载歌载舞。诗人感慨春社乃是国家、民间大事,更需要慎重办好。古人还喜欢在社日饮酒和诗,例如陈良谟《春社追和施南村韵》、孙济《春社和坦翁韵》这样在社日和诗的例子在《吴兴艺文补》中并不少见。
秋社始于汉代,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二社日》:“《统天万年历》曰:‘立春后五戊为春社,立秋后五戊为秋社。'”古代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祀神报谢。后世其内容多与中元节(七月半)合并。《吴兴艺文补》中对秋社描写的诗歌很多,如施佑《秋社》:
碧树丹枫郭外村,清秋订约宴名园。云随山色时围屋,月送溪光夜映门。
耆旧几回同一笑,世情今喜得重论。微吟细酌弃深坐,还促儿童洗酒樽。
施佑为吴兴岘山社成员,这首诗写于秋社之前,刻画出吴兴人对即将举办秋社的向往之情。首联上句写深秋江南乡村的美景,下句写筹划举办秋社的会议安排在宴名园。颔联同样写山村景色,将云、山、房屋、月光、小溪等系列景物融为一体,体现出山村的宁静安详。颈联写乡村耆旧汇聚一堂谋划秋社之事,可见明代在吴兴地方上对举办秋社非常重视。尾联写秋社之事安排完毕后深夜饮酒和诗,很难相信如此崇尚诗文的风俗竟然出现于江南吴兴的乡村。对秋社场景《吴兴艺文补》亦有详细描写,如韦啇臣《癸卯秋社》:
社日雨初歇,岘山亭乍凉。簪缨七邑彦,樽俎九秋芳。
折简惟真率,图形袭会昌。顾予渐薄劣,叨与德星堂。
此诗描写岘山秋社的场景,岘山位于湖州城南,宋代苏轼曾作《登岘山诗》:“苕水如汉水,粼粼鸭头青,吴兴胜襄阳,万瓦浮青冥”,以此来赞美吴兴岘山。历代文人雅士都曾登高赋诗,唐代颜真卿就曾率皎然、陆羽、李萼等名士29人携酒登岘山并联句赋诗,明代更有岘山诗社闻名于世,可以说岘山浓缩了湖州历代风流文雅。诗歌写岘山社日举办于天气转凉的深秋雨后,颔联写安排社日的一些器具,如簪缨、樽俎,等等。后两联写社日具体的事件——“折简”与“图形”,而且还要在德星堂祭祀神灵。诗歌详细记载了举办秋社的必要礼仪。《吴兴艺文补》存有大量有关秋社的诗歌,如刘鳞《秋社次苕溪吴大参韵》、韦商臣《癸卯秋社》和顾应祥《戊申秋社次吴允祥宪副韵》等等。春、秋社对祭祀要求严格,明代吴兴对神灵的祭祀程序繁琐,场面宏大,例如张羽的《戴山迎送神曲》:
山苍苍兮多木,横绝四野兮下无麓。憋远望兮登高,神不来兮劳予。
目煦煦兮雅雅,灵修俨兮纷来御。胡不来兮夷犹,将谁须兮远者。
芳莫芳兮涧有萍,洁莫洁兮卣之清。云为盖兮霓为旌,神之来兮山冥冥。
绛阙兮朱堂,冠余山兮神所宫。神之愉兮既降,翩龙驾兮云中。
屡舞兮仙仙,纷进拜兮庭前。灵夭姣兮好服,神弗言兮意已传。
牲不实兮酒不旨,将淹神兮神安止。神弗止兮福遗我,事夫君兮长无已。
这首诗采用楚辞体而作,其内容相似于屈原的《九歌》,全面描写了吴兴人迎送神灵的画面及神灵出现时的华贵场面。
《吴兴艺文补》中还有许多有关女子贞洁观的记录。中国古代历来提倡女性贞洁,《周易·恒卦》言:“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古代贞洁又可分为贞女、节妇、烈女等几类。明代礼教严格,加强了对贞洁的要求与旌表,洪武元年礼部即颁文:“令凡孝子顺孙、义夫节妇志行卓异者,有司正官举名,监察御史、按察司体核,转达上司,族表门间。”(《礼部志稿》卷24《族表》)《明史·列女传》收录265位列女,[9](P4129)人数是《元史》的3倍以上,而且多为未婚守贞的女性,这些女性崇尚贞烈,她们很大部分于嘉靖和崇祯朝战乱频仍年代抗击贼寇而死。
《吴兴艺文补》所录诗歌即有记载这样的烈女,最著名的当属严氏二女。事情发生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月十一月,倭寇进犯湖州诸县,归安双林乡严家遭到倭寇的洗劫,《吴兴艺文补》为此收录徐渭诗歌,诗人详细交代创作的背景:“湖严氏有二女,其翁以长者徐渭继室,谓自愆盟,顷闻为海寇断其翁臂,二女俱被执,旋复放还,便已作宛转词怜之。后知其长女被执时,即自奋坠桥死,幼女放还亦死,因复赋此。”湖州严翁有两个女儿,并将长女嫁于徐渭作继室,但徐渭违背盟约,并没有迎娶严翁长女。倭寇进犯湖州后,严翁被倭寇砍断一臂而死,两个女儿被掳走。徐渭得知曾言诗《宛转词》:“宛转一臂断,流落二乔轻。覆水已无及,通家如有情。归来妆粉暗,啼罢泪痕清。莫道红裙怯,官家盛甲兵”。[10](P171)诗中对严翁断臂而死,女儿被掳表达伤感,更担心严女归来后的名声。之后徐渭得知严家二女为保存贞洁投水而死,徐渭于敬畏之余更多一份后悔,《吴兴艺文补》收录此诗:
讶道自愆盟,天成烈女名。生前既无分,死后空余情。
粉化应成碧,神寒俨若生。试看桥上月,几夜下波明。
诗中徐渭对愆盟表示自责,并赞扬严氏两女为保贞洁而投水的烈女行为,诗中流露出诗人的伤感与后悔。后来徐渭又作诗《严烈女传》再次表达自责与悔恨,其中说:“渭痛之如室焉,且悔。以为当其时,苟成之,或得免。”[10](P1046)《吴兴艺文补》所录徐渭诗记载了吴兴地区百姓对传统礼教的接受程度,更反映了传统文化在民间的影响。《吴兴艺文补》还收录其他相似的烈女,如德清诗人陈霆(约1477—1550)写《潭水清》诗,就是记录洪春春死节一事:
侬本村田居,无城又无郭。贼多孰备御,贼少亦驱掠,
阿爹到新市,说有官军驻,官军快杀贼,贼惧当不至,
提携冒行露,忍死事迁寓,一朝贼四合,兵将却先避。
东邻金帛尽,西舍娥娘去。独存侬身走,无所道旁空。
屋爹教躲兔,面始藏伏猿,臂已持把趋,至岸拉上船,
回思死清水,胜活污瀆间,仙人潭深几,许一生事一,
口水身本洁,安用洗死留,名德岂孤邵,节妇沉回奴。
本诗所言内容与徐渭诗相同,也写吴兴乡村遭到强贼的烧杀抢掠,归安人洪春春被贼人掳去后自感失节于是投潭而死。诗中“回思死清水,胜活污瀆间”“口水身本洁,安用洗死留”等句表露出烈女及诗人对贞洁的重视,为了让清白留在人间,他们不惜放弃自己的生命,这种强烈的贞洁观,在古代地方并不鲜见,可以说吴兴洪春春仅是明代社会为贞洁而死的一个缩影。除上述以外,《吴兴艺文补》还记载有大量此类诗歌,以这些诗歌为载体,我们可以发掘出更多明代传统和地域文化的文献资料,从而拓展了明代社会研究的视野。
吴兴是明代地域经济与文化繁盛的一个典型代表,《吴兴艺文补》则是明代地方诗歌选本的代表,它全面反映了吴兴地区的人情风貌,更能使研究者深入了解明代地方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特征。明代地方明诗选本所载诗歌体现的文献价值十分丰富,通过对收录诗歌的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到明代各个时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地方社会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
[1]赵红娟.汤显祖与湖州考论[J].浙江社会科学,2009(7).
[2]朱国桢.吴兴艺文补序[M]//续修四库全书:卷167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赵红娟.明清湖州董氏文学世家研究[M].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2011.
[4]永瑢,纪昀.《吴兴艺文补》提要[M]//四库全书总目:卷193.北京:中华书局,1965.
[5]陈以诚.吴兴艺文补序[M]//续修四库全书:卷167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韩敬.吴兴艺文补序[M]//续修四库全书:卷167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朱彝尊.静志居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8]万建中.中国民间禁忌风俗[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9]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0]徐渭.徐渭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3.
On the Literature Value of the Local Anthology of Ming Dynasty Poetry——Based on Wuxingyiwenbu
PAN Lin
(Institute of XiJiang History and Culture,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 526061,China)
A large number of local anthologies of Ming poetry were compiled in Ming Dynasty.These poems are rich in literature content,including aspects such as social politics,local culture,traditional etiquette,etc.Therefore they are of rich literature value.Wuxing is a symbol of region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prosperity of Ming dynasty,while Wuxingyiwen bu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local anthology of Ming poetry.It fully reflects the social customs of the area of Wuxing,and enables researchers to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local soci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cultural features of Ming dynasty.
Wuxingyiwenbu;Dong Sizhang;Political Geography;Regional Culture
I222.7=48
A
10091734(2016)03003706
[责任编辑 陈义报]
20160102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明代七子派接受史研究”(12YJA751051);肇庆市2015年度社科规划项目
(15ZC07)。
潘林,讲师,文学博士,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