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农民工培训研究综述

2016-03-16周莉婷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职业培训农民工院校

周莉婷,祝 红,陈 强

(1.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财经系,安徽 淮北 235000;2.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培训中心,安徽 淮北 235000)



高职院校农民工培训研究综述

周莉婷1,祝 红1,陈 强2

(1.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财经系,安徽 淮北 235000;2.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培训中心,安徽 淮北 235000)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技能型产业工人需求增大,作为产业工人主力军的农民工培训工作变得十分迫切。高职院校按照职业教育办学定位要求,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农民工培训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必然选择。尽管高职院校农民工培训研究已经取得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不足,在此通过对国内外高职院校农民工培训的研究进行总结,以期对我国高职院校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

高职院校;农民工培训;职业培训

一、我国农民工培训的研究

高职院校按照职业教育办学定位要求,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农民工培训以适应社会需求。近年来,关于农民工的培训问题有不少学位论文都来对之进行研究与分析。现就近年来的研究情况做一梳理。

苑国栋的硕士论文从农民工的需求视角出发,对农民工职业培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读和分析,提出完善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1]徐卫的博士论文从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发展水平的技术、组织、宏观环境三个层面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困境的成因。[2]刘志铭的硕士论文则认为政府应该从农民工就业培训政策法规体系、农民工就业培训财政补贴体系、农民工就业培训信息服务平台、农民工就业培训机构管理体系和农民工就业培训效果评估体系等方面对我国农民工就业培训服务体系进行构建和完善。[3]李彤的硕士论文从供需均衡视角,分析了农民工培训需求的影响因素及供给的机制,说明了供需均衡的必要条件和供需失衡的状态。[4]濮玲的硕士论文,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共有特征和价值取向,提出加强政府监管和协调机制来应对培训中的问题。[5]何晓梅则主要针对农民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培训机构、用工企业、农民工四方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制度、管理和政策建议。[6]米振超从农民工职业培训供需双方寻求问题成因,并提出较具操作性的对策建议。[7]姜伯成提出影响三峡移民职业培训质量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动力因素、管理因素、教学因素、物质因素四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策。[8]杜永红从政府行为视角提出了政府应从营造良好环境、增加资金投入、完善约束政策、创新工作机制等方面对其行为偏差进行优化,从而提高农民工培训质量保障水平。[9]

以上文献主要针对我国农民工职业培训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多角度深刻分析,分别从培训体系构建、政府监管、培训机构内部等多视角寻找农民工职业培训的解决办法。

二、我国高职院校农民工培训研究

(一)有关我国高职院校职业培训研究

杨牧对培训项目筹备过程中的重点要素进行了分析,对培训项目筹备过程的关键环节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经验总结,为高职院校的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效运营提供参考。[10]崔晓杰的硕士论文指出应明确职业培训在高职学院发展中的定位,理顺职业培训的管理流程,整合校内的培训资源,改革和创新职业培训模式,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大力促进培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政府部门对高职学院开展职业培训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从而形成高职学院的职业培训主力军地位。[11]罗玲则分析了高职院校培训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从高职院校社会培训工作发展的途径和保障机制两个方面提出促进高职院校社会培训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和措施。[12]周艳红的硕士论文借鉴某高职院校成功经验,以培训方法研究为切入点,依据职业资格考试要求,提出职业技能培训+考核的应对办法。[13]

从资料收集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职业培训研究主要集中在存在问题及对策、机制研究、培训方法和可行性研究几个方面,说明高职院校职业培训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并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二)有关高职院校农民工培训研究

赵迪琼针对高职院校农民工培训工作的不足之处,提出高职院校从观念上重视和教育机制完善来适应农民工培训工作。[14]张永林分析了高职院校开展农民工培训的先天优势,提出了存在重视短期目标、缺乏针对性、欠缺培训质量评估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原因:培训收益有限、责任不足、有限自主经营权限。[15]董浩浩、蕾娜从新生代农民工视角分析了农民工培训带给他们的困境:经济和时间无法保障、自身缺乏自信和对培训结果不认可,提出了高职院校依托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农民工培训的对策。[16]张妮娜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并对高职院校参与农民工培训进行了必要性分析,提出培训方向、内容职业化、办学模式和培训方式进行创新的解决对策。[17]

通过文献检索和以上资料不难发现,目前有关高职院校农民工培训的文章很多,但大多集中在高职院校农民工培训的必要性研究、问题研究、模式研究三个方面。

三、高职院校农民工培训的国际视角研究

(一)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经验

国外没有专门针对农民工培训的理论研究,因为国外是没有“农民工”、“农民工培训“的区分。但是发达国家发展中,也出现“Migrant Worker”(可译作“移民工人”)这样庞大的群体。移民工人从经济落后地区转移到繁荣地区,各国制定了细致周到的相关制度,因而国外涉及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居多,典型的有: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拉尼斯和费景汉共同形成的刘一拉一费模型;美国经济学家乔根森1961年创立的乔根森模型。

(二)美国、日本、韩国高职院校农民工培训研究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需要高素质的工人适应,因而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重视职业教育和培训,针对移民工人培训问题,通过构建统一职业教育体系来应对。每个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也各有不同。

1.美国。移民国家美国,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美国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办法是制定和颁布相应法律,激励大家向西部转移,有效缓解了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的社会矛盾,也促进西部发展。同时还重视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大培训劳动力的力度。1902年第一所公立的社区学院创办成立,标志着美国高职教育的产生。二战后,科技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对劳动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培养适合本区所需的职业技能人才成为社区学院的工作重点。上世纪80年代制定的两部职业教育法案,提出校企合作,开展了针对职教学生、企业职工的专门培训,从法律制度的基础层面大力支持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美国高职教育和培训以服务社区和社会为己任,其开展的各项工作都是以此为中心,为此社区学院还专门设立了服务部门,专门为社区百姓提供职业培训和咨询等服务。[18]

2.日本。日本高职教育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日本设立短期高等教育制度,教育目的是具有实际生活和职业能力的人才。1963年日本建立了正式长久的短期大学制度,90年代初,高职教育规模在职教体系中约占25%。服务产业界;为企业输送两H人才:高技术、高素质;为国家培养“国际人”,日本的高职院校以此为己任,勇于承担企业、国家各方赋予的社会责任。[19]学校教育、企业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了日本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日本企业教育主要有新职员教育、技术人员教育、监督者教育、管理者教育、经营者教育。[20]

3.韩国。“产学合作”是韩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培养模式,政府不仅大力提倡校企合作,而且将产学合作制度化纳入相关法规体系。日本上世纪90年代推行“CE” ( Customized education)模式:以顾客为导向,即企业作为学院的顾客,进行资源合作,改造原有的教育环境,以企业的人才数量、规格和专业需求去培养人才。[21]随着全球化经济合作深化,韩国产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变革的压力,为提升本国产业国际竞争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向建立全民参与的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发展。

从美国、日本、韩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国外高职院校从成立之初,就将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很好地区分开来,高职院校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进行校企合作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这种准确定位和成功育人模式,为他们开展多种社会需要的职业培训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优势,因而也成为其他国家高职教育纷纷效仿和借鉴的典型模式,当然也可以为我国高职院校农民工培训提供参考和借鉴。

四、关于农民工职业培训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一)高职院校农民工培训对象有其自身特点和需求

虽然老一代农民工老去,新生农民工应运而生,但反观各高职院校开展的农民工培训多以居住地为中心开展的社区培训和行政村培训,而依据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年龄16周岁以上,在异地从事非农业为主的人群,不难发现,高职院校开展的农民工培训对象基本不在此范畴。高职院校开展的农民工培训无论是社区培训还是偏远乡镇培训,主要以社区或行政村为单位集中进行培训,年龄跨度16岁-50岁,而且以女性为主。目前的有关农民工培训对象研究较为宽泛不具体,缺乏针对性,针对性较强的新生代农民工则又和高职院校开展的农民工培训对象范畴不尽相同,故可以针对高职院校开展的农民工培训对象特征和需求进行研究。

(二)高职院校农民工培训质量管理研究相对缺乏

目前关于高职院校农民工培训的研究侧重问题和对策研究、机制研究和可行性研究;有关高职院校质量管理方面的文献主要是针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居多,而有关高职农民工培训质量管理的研究则较少,说明针对性研究并不多见。可见如何构建高职院校农民工培训质量管理体系是值得下一步研究的课题。

(三)美、日、韩高职院校农民工培训启示

美、日、韩经济发展起步早,职业教育研究和投入也较先一步,目前关于学习美、日、韩先进的职业培训经验的研究文献很多,主要集中在他们成熟的职业培训模式和管理体系上。不难发现,美、日、韩政府对职业培训的重视不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是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除了政府大力的资金支持培训机构、学员和合作企业外,更将职业教育纳入法制体制,用法律的强制约束性来制约参与各方,认真对待职业培训工作。而我国目前尚无专门针对职业培训的法律,随着我国职业培训进程加快,尽快将职业培训纳入法制化将变得十分迫切,引导、规范和约束职业培训,使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发达国家的产业正面临市场洗牌,为增强本国产业国际竞争力,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应顺势而为,积极打造全民参与的终身职业教育体系。高职教育向全民参与的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发展这一趋势,也对高职院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培训提出了必然性和客观性要求。这不仅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更高的建设和发展要求,也说明高职院校社会职业培训项目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1] 苑国栋.需求导向视角下农民工职业培训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2] 徐卫.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4.

[3] 刘志铭.农民工就业培训服务体系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1.

[4] 李彤.中国现阶段农民工培训的供需均衡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2.

[5] 濮玲.淮安市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问题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2.

[6] 何晓梅.安徽省农民工培训问题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3(7):37-41.

[7] 米振超.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质量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8] 姜伯成,朱捷,傅渝稀.三峡库区移民职业技能培训质量保障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8):35-38.

[9] 杜永红,张艳.农民工培训质量保障中政府行为偏差及其优化[J].职教通讯,2012(22):37-41.

[10] 杨牧.高职院校社会培训项目的筹备环节与工作要素[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12):16-17.

[11] 崔晓杰.我国高等职业学院职业培训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12] 罗玲.高职院校社会培训工作现状及其发展对策探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7):91-92.

[13] 周艳红.职业院校发挥职业培训作用的对策研究:以湖南建筑高级技工学校为个案[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8.

[14] 赵迪琼.高职院校开展农民工培训对策研究[J].中国培训,2015(10).

[15] 张永林.高职院校开展农民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探析:以常州高职园区为例[J].前言,2013(19):124-126.

[16] 董浩浩,蕾娜.高职院校对接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思考[J].统计与管理,2014(12).

[17] 张妮娜.浅析高职院校参与新生代农民工教育与培训[J].现代企业教育,2013(8).

[18] 邹瑞睿.美国高职社会服务的经验与启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1):6-7.

[19] 杨凤敏.国外高职教育发展的阶段与模式[J].今日南国,2009(2):48-49.

[20] 吴文洁.日本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苏州:苏州大学,2009.

[21] 郑英蓓.韩国高职教育中的产学合作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2):108.

责任编辑:何玉付

2016-09-07

本文系2013年安徽省高校省级教学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职业能力导向的《个人理财》双证模式改革研究”(编号:2013jyxm346)阶段性研究成果和2013年淮北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循环价值链构建研究——以安徽淮北市为例”(编号:2013-B-3) 阶段性研究成果。

周莉婷(1978—),女,安徽淮北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教育、高职培训管理。

G710

A

1671-8275(2016)06-0142-03

猜你喜欢

职业培训农民工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山西农谷农民职业培训学校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请参加天津万里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