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融合对译者翻译策略的影响

2016-03-16吕莹莹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归化异质异化

吕莹莹

(上海杉达学院 英语系,上海 201209)



文化融合对译者翻译策略的影响

吕莹莹

(上海杉达学院 英语系,上海 201209)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文化融合趋势日益显著。这一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推动了意识形态的变化和语言的发展,也进一步提升了读者的审美期待,从而为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倾向于异化的译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文化融合;翻译策略;异化

随着在国际交流中重要性地不断提升,翻译已不仅仅被看作是一种语言转换的手段,更是一种文化传播的过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翻译研究开始了“文化转向”,更多的人开始从文化的角度关注翻译研究,这为我们研究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而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文化融合已成为近几十年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本文从文化发展视角,探讨文化融合的趋势对译者选择归化还是异化的翻译策略所造成的影响。

一、文化融合

对于文化,英国学者泰勒(E.B.Tylor)曾给出经典的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是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他作为社会成员的人们能够获得的包括一切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型整体。就其本质而言,文化有四个特征:1)文化是经由社会习得的,而非遗传获得的;2)文化是一个社会团体所共有的,而非某个人所独有的;3)文化具有象征性,语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象征系统;4)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文化中的每一方面都和其他方面相互关联。[1]由此可见,文化具有其特定的民族性和传承性,每个民族都由于其历史背景而具备了特定的民族文化精神、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但同时,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关系绝不是势不两立的,而是会相互渗透、相互兼容、相互影响及相互促进。[2]这具体体现在:一方面,一种文化需要不断从其他文化中吸取养分,从而获得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它也需要通过与其他文化的互动,渗透到其他文化中,使自身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延伸。这种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交流,促进了彼此之间异质因子的吸收与调和,消除了文化之间的隔阂,进而达到不同文化之间相继相调、交融整合的效果。这从文化发展的角度上来讲,就是文化融合的趋势。

文化融合的趋势在过去发展地比较缓慢而不易察觉,但在全球化进程加快的今天,这一趋势已经是随处可见。譬如,在物质文化层面,面包、牛奶早已成为国内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常客,而在肯德基、麦当劳这一类的洋快餐中买中式餐点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同样,在精神文化层面,许多西方的价值观如自由、民主、独立和个性化等也已为国人广为接受;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全球的“汉语热”也在不断升温,在各国建立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正在有效地向世界展示和传播中国历史悠久的思想和文化。与此同时,随着文化融合进程地不断加快和深入,它对翻译领域的影响力也逐渐显现,对于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也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翻译策略

翻译的策略问题,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总的来说,翻译策略可以分为两种:归化(domestication)与异化(foreignization)。前者主张译文应尽可能贴近目的语或目的语读者,而后者则认为译文应尽可能贴近源语或源语作者。

Nida可谓是归化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理论主张,译文的表达方式应是完全自然的, 并尽可能地把源语行为模式纳入译文读者的文化范畴。[3]在归化派看来,翻译的重点应该放在传达原文的意义而非表达形式上,译文也应该使用目的语自然易懂的语言结构。例如, 英语“ to grow like mushrooms”在翻成中文时, 就可以用 “如雨后春笋”来替代。

而Venuti则是异化派的代表人物。他通过对西方翻译史的研究,批判了以往一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即“归化”)的翻译倾向,提出翻译不是为了“求同”,而是要“存异”。翻译的目的不是为了消除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而是要表达这种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只有在译文中保留异国文化和语言的表达方式,才能起到文化交流和丰富目的语文化的作用。例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在翻译时,不应该归化成“我可以把你比作春天吗?”,而应该保留“我可以把你比作夏天吗?”这一源语的文化意象,从而让读者有机会能够了解到英国的夏天其实是很美好的季节。

三、文化融合对译者翻译策略的影响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交换活动,不仅仅涉及语言层面的信息传递,更是文化层面的信息阐释与再现。因而,无论是归化还是异化的翻译策略,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文化发展的取向和要求。而随着近年来文化融合趋势地不断深入,各国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度也在不断提升,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正在缩小,外来文化的异质文化因素也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因此,笔者认为,相比归化,文化融合的趋势为异化的翻译策略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具体可以在意识形态的变化、语言的发展和读者审美期待的提升这三个方面得到印证。

(一)意识形态的变化

文化融合的趋势对于译者翻译策略的影响,首先体现在意识形态环境的变化上。就中国而言,尽管从晚清时期就开始受到西方的影响,但由于执政者长期的闭关锁国,使得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正是在这种语境下,中国的知识分子形成了相对单一、封闭的意识形态,在翻译中,往往会对原作在内容上进行归化的处理。[4]例如,在20世纪初, 苏曼珠与陈独秀在译雨果的《悲惨世界》时,为了符合汉语的习惯,把原作所有的词组式章节标题全部归化为了章回小说的分回标题。而傅东华在30年代末译《飘》时,也为了迎合中国读者的口味,用归化的译法翻译人名、地名,使之带上了浓重的中国味儿。

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西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深入。在与不同文化不断交流、碰撞、融合的过程中,国内的意识形态也呈现出相对的多元发展态势。相比几十年前,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心态更加开放,对文化差异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理解和包容。正是这种宽松、多元的意识形态环境,为翻译界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角和空间。在理论层面上,除了语言学,人们开始从心理学、哲学、比较文学、美学、符号学等不同学科领域来审视、研究翻译问题。在观念的冲突和融合中,理论家和译者对于翻译的本质、目的、标准和策略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理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翻译不仅仅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为不同文化提供了接触、交流和融合的平台,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异化显然要比归化的翻译策略来得更为直接、有效。而在实践层面上,的确有更多的译者开始侧重于用异化的手法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特色。例如,上个世纪80年代,侧重于异化法翻译的《战争风云》和《战争回忆录》等长篇小说,一经推出,就在译界和广大读者中赢得了广泛好评。 而这种倾向于异化的翻译策略,在各种文学名著的重译本中,也处处可见,成为趋势。[5]由此可见,文化融合的进程促进了意识形态环境的多样化,而这种更为开放、包容的意识形态环境,则为译者在选择异化的翻译策略上,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二)语言的发展

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它需要不断吸收来自其它语言的异质因子,使之成为丰富和发展自己的一部分。而随着近几十年文化融合进程地不断深入,中西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变得更加频繁,英汉两种语言也就有了更多接触和吸纳异质语言因子的机会。从英语进入汉语的表达方式很多,例如:高尔夫(golf)、保龄球(bowling)、因特网(Internet)、电子商务(e-commerce)、克隆(clone)、鳄鱼的眼泪(crocodile tears) 、酸葡萄(sour grapes)、象牙塔(ivory tower)、脱口秀(talk show)等等,成为了汉语的常用词汇。又如,上个世纪80年代,当“的士”(taxi)这种译法刚出现时,曾遭到不少人的反对,但如今“的士”已经在中文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的士”中的“的”甚至还成为了一个词素,构成了诸如“打的”“面的”“的哥”“的姐”等新词。[6]反过来,由汉语进入英语的例子也不少,例如:Confucianism (儒教)、Taoism (道教)、kowtow (磕头)、qigong(气功)、kungfu (功夫)、wushu(武术)、paper tiger (纸老虎)、toufu(豆腐)、yin (阴)、yang (阳)等等,大大丰富和完善了英语的表达。 而随着2003年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进入太空,对于中国航天员的称呼“taikonaut”也应运而生,频频出现在西方媒体中,并融入了英语的词汇库。2010 年, 网络热词“ungelivable (不给力)” 更是风靡网络, 《纽约时报》称此事“非常酷”。从翻译的角度来看,这些语言表达方式,若不是通过异化的手法,都无缘与目的语读者见面,更谈不上融入目的语的语汇库。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于在翻译中采用异化策略,我们就可以采取更加宽容的态度。因为随着语言的动态发展,异质的精华自然会逐渐为本国语言所吸收,而不符合本国语言和文化规范的内容则逐渐会被淘汰。同时,随着文化融合速度地进一步加快,中西语言之间的相互交流、吸纳、融合的空间还将进一步提升,这也进一步为译者在翻译时选用异化的翻译策略提供了动力。

(三)读者审美期待的提升

除了意识形态和语言因素以外,另一个影响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就是目的语读者对于异质文化的审美期待。归化译法的支持者认为,基于读者对于源语的语言结构和文化特征的陌生感,归化的译法能够避免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给译入语读者带来的冲击,使译文更加符合读者的审美期待,从而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但是读者的审美期待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个动态的因素,它会随着读者对于源语文化了解的深入而相应提高。在过去,由于历史原因,中西文化融合的进程相对缓慢,国内读者因为对于西方语言和文化的不了解,往往会对翻译中出现的异质文化因子产生心理上的抵触和排斥,从而促使译者在翻译时更多倾向于使用归化策略来迎合读者的这种审美期待。但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背景下,伴随着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不断深入,人们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和渠道了解熟悉异国语言和文化。相比过去,如今具备双语语言甚至是文化能力的读者数量大大增加。随着对于源语语言和文化熟悉度的进一步提高,读者对于翻译作品中异质内容的接受度也大大提高,以前也许会造成阅读障碍的语言表达差异和异质文化特征现在可以更容易地为读者所接受,甚至可以作为异域文化特色为读者所欣赏。例如,1995年南京大学对于《红与黑》几个译本意见的调查就显示,读者对于源语的语言和文化特征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比起归化的作品,他们更愿意欣赏到文字上忠于原文、保留异国情调的异化翻译作品。虽然归化的作品读上去可能更加通顺流畅,但异化的作品由于更大程度上地保留了源语的语言文化特色而受到了更多读者的欢迎。[7]由此可见,伴随着文化融合的进程,读者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通顺的译文,而是更趋于将阅读翻译作品看作是欣赏异域文化的媒介和渠道。而面对现如今接受度和审美期待都大大提高的读者群,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上,自然也就有了向异化法倾斜的理由和必要。

四、结束语

作为当今最为显著的文化发展趋势,文化融合缩小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提高了对异质文化的包容度,促进了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具体到翻译层面,这一文化发展趋势为其提供了更为开放、包容的意识形态环境,促进了语言的丰富和发展,提升了读者对于异域文化的审美期待,从而为译者在翻译时更多地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和必要的条件。

[1] 徐丹.文化融合中的语言翻译问题[J].中国翻译,1998(3):1.

[2] 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3] 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外国语,1998(2):13.

[4] 孙致礼.再谈文学翻译的策略问题[J].中国翻译,2003(1):48.

[5] 杨士焯.从重译文学作品看译语文化因素的介入:以《鲁滨孙飘流记》诸译本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2004(3):83.

[6] 黄东琳.论异化翻译的接受空间[J].东南大学学报,2001(3):93.

[7] 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2(1):42.

责任编辑:九 林

Influence of Cultural Fusion 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LV Yingying

With the fast improvement of globalization, the trend of cultural fusion become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he trend of cultural fusion promotes the ideological change and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further raises readers’ aesthetic expectation. Therefore, it provides mor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ranslators’ employment of foreignization-oriented strategies.

cultural fusi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eignization

2016-09-15

吕莹莹(1982—), 女,山东龙口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语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H059

A

1671-8275(2016)06-0088-03

猜你喜欢

归化异质异化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对赌”语境下异质股东间及其与债权人间的利益平衡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归化(双语加油站)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归化翻译与江西诗法——以《鲁拜集》的三个七言绝句译本为例
随机与异质网络共存的SIS传染病模型的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