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众创环境下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2016-03-16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公益教育学生

关 明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软件与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30031)



众创环境下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关 明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软件与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30031)

高校公益创业教育适逢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新风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面临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机遇及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新任务,高校要准确把握公益创业教育发展趋势,明晰培育和塑造青年学生理想人格,孕育和启迪青年学生创业梦想,培养和发展青年学生创业能力,引领和驱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目标任务,探索构建“广谱式”“嵌入式”“精英式”三级递进式公益创业教育实施路径。

高校;公益创业;创新创业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加快实施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大决策。公益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也译为“社会创业”,其作为一种全新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手段,兼具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并重的创业活动,兴起于20 世纪90 年代的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助推力量。如今,公益理念的传播普及和创新创业的蓬勃兴起,公益创业作为社会进步的创业新模式日渐成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热点。高校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如何将公益创业教育与青年学生美好的人生追求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培育、支持青年学生公益创业是人才培养工作必须回答的问题。分析公益创业教育面临的时代境遇,明晰公益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研究公益创业教育实施路径,对高校深入推进公益创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显得十分重要。

一、认清高校公益创业教育面临的时代境遇

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举措。高校必须认清公益创业教育面临的新环境、新形势和新任务,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明确定位,顺势而为,推进公益创业教育不断迈上新台阶。

1.适逢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新风尚

我们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为兴国之魂,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过程中的重要功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举措,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习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当前,全社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导人们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提高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这为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提供了价值导向,为凝聚公益创业共识找到了价值旨归。

2.适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时代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席卷而来,奔涌的创客风潮激发了无数青年学生的青春梦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崭新时代已经来临。不断完善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的普惠措施,有力构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服务体系。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53号)等文件,不断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然而,公益创业作为舶来品、新事物在我国起步较晚,社会认知及其匮乏,支持体系尚未形成,公益创投举步维艰,公益创业项目资金、人才资源十分紧缺,影响和制约着高校公益创业教育。

3.面临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新机遇

当前,我国正逢经济发展的“三期”叠加,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管理创新是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方式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其目的在于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96号)明确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放开公共服务市场准入,改革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和方式。推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有助于整合利用社会资源,激发经济社会活力,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为公益创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市场前景。

4.面临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新任务

如今,全球新一轮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技术创新和转化速度明显加快,新的科技革命、新的价值追求、新的教育任务引发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高校作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主体,理应担负起经济发展、社会创新的新使命,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理应激励青年学生开启创业理想,培养青年学生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使青年学生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前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二、明晰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目标及定位

高校肩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历史使命,开展公益创业教育是高校贯彻落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新尝试。高校要准确把握公益创业教育发展趋势,增强公益创业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认识公益创业教育面临的新环境、新形势和新任务,准确把握公益创业教育的目标及其定位。

1.注重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培育和塑造学生理想人格

理想人格是社会现实和社会关系对人的要求在精神层面的理想构建,人的社会责任意识正是这种构建结果。正如康德所言,“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2]青年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受到社会结构变化、利益关系调整、思想文化多元、生活方式多样、现实诉求分化等方面的影响,对青年学生进行包括职业精神、社会价值、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以及商务管理、营销策划等在内的系统教育,应该更加突出理想人格的塑造,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创业精神的培育。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公益创业的公益性、社会性特征,以社会公共利益和市场经济价值实现为导向,努力培养胸怀天下、关注民生、善于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2.满足人的自由发展需要,孕育和启迪学生创业梦想

人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人需要活得有寄托、有意义、有价值,现实中的每个人都具有道德高尚、情感丰富、悦纳自我、人格完善等精神需求。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也阐明了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追求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的需求,“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一个欲望满足后往往又会迅速地被另一个欲望所占领”[3]。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人们的终极价值目标,正是给了人们一把破除异化的钥匙,帮助人们重新找回久违的人类本质和与生命品质相符合的核心价值。在亿万中国人民迈向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新征程的当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崭新时代,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必须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育青年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创业品质,助燃创业梦想,鼓励和支持青年学生在公益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3.强化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和发展学生创业能力

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符合青年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有助培养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并能承担社会责任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最终孵化出生命力强的公益性非盈利组织、公益项目或兼具盈利性公益企业。因此,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在传授学生创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公益创业创新实践项目强化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使青年学生掌握包括营销策划、商务决策、沟通协调以及项目执行等创业能力。

4.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领和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战略,支撑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方式,是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青年学生实现青春梦想、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不能简单的指向培养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策划开展公益创业项目,创办公益创业性企业,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解决青年学生就业创业的权宜之计。如今,高校教育环境日益多样和复杂,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这就要求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尝试推进公益创业教育,因此引领和驱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探索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有效路径

高校必须认清当前公益创业教育面临的实践内涵、社会环境、制度体系尚未形成的现实困境,尝试探索构建“广谱式”“嵌入式”“精英式”三级递进式高校公益创业教育。

1.依托传统创业教育,融入人文精神教育,推进“广普式”公益创业教育

高校“广普式”公益创业教育就是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公益创业教育,其核心目标是塑造学生理想人格,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发展学生创业能力。当然,这是在尊重学生个体潜能、自身个性的前提下进行的有层次、有所区别的分类施教式的“广普”,并非整齐划一、无所区别的普遍教育。高校推进“广普式”公益创业教育应当充分认识公益创业曲高和寡的现状,要在传统创业教育的基础上,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优化教育内容。一是依托传统创业教育。公益创业教育与传统商业创业教育根本差异在于公益创业教育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导向,兼顾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高校传统创业教育完善的课程体系,集聚的创业资源为公益创业教育提供了基础平台。二是融入人文精神教育。公益创业虽是舶来之品,但中国自古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箴谏之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是千百年来人们精神探索的结晶,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社会价值导向。高校公益创业教育融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开设一些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文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和道德品质。

2.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嵌入专业技术教育,推进“嵌入式”公益创业教育

“嵌入式”公益创业教育是把公益创业理念、方法、内容等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嵌入专业技术教育,整合构建“双轨并行、相互助力”的运行机制。一是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今,高校学生个性化差异日益增强,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应当重视青年学生个性化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思想、行为新变化,关注青年个性化发展需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切实提高公益创业教育的有效性。二是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公益创业理念及其内容嵌入青年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青年学生及早依据自身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对自己从事公益创业的职业倾向、禀赋能力等做出较为合理的评价。三是嵌入专业教育。公益创业教育嵌入专业教育就是建立与专业课程有机集成和整体优化的课群,挖掘和充实公益创业教育内容,实现专业课程与公益创业课程交叉、渗透、融合,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公益创新、创造、创业。

3.集聚优势教育资源,聚焦社会创新实践,推进“精英式”公益创业教育

推进“精英式”公益创业教育是针对有公益创业潜质、公益创业职业追求以及有意尝试公益创业实践的青年学生,进行公益创业理论、技能等方面的专门教育,集聚校内外优势教育资源,聚焦社会创新实践,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学习与课外实践、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的公益创业教育课程的专业教育,培养青年学生公益创业能力。在此过程中要坚持三个统一:一是坚持主导性和多样性相统一。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既要在公益创业理念、课程设置、教学设计等方面要坚持主导性,但是也要依据生源结构的多样化特点,对学生实施分类培养、分层教学,体现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和类型学生的不同教育要求,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多样性成才需要。二是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既要传授学生生存之道,又要提升学生追求生活价值的自觉意识,使学生在公益创业教育中善于将个人物质财富的创造、人生价值展现与社会价值的需要相融合。三是校内资源集聚与校外资源支持相统一。面向公益创业学生开放专业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加强公益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公益创业示范基地等平台建设,加强与政府部门、公益组织、社会企业的深度合作,为青年学生公益创业创造有利条件和良好氛围。

[1] 杨建顺.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路径与价值分析[N].检察日报,2010-02-02(003).

[2]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代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6.

[3] 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1.

责任编辑:仲耀黎

Research on Implementation Paths of College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the Masses

GUAN Ming

College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actice coincides with the new trend of the core values. In the new era of public business and innovation, facing the new opportunities of promoting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new tasks of educational reform and innovation developm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ccurately grasp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be clear to cultivate and foster students’ ideal personality, nurture and inspire young students’ dream of entrepreneurship, train and develop young students’ ability of entrepreneurship, lead and drive the aims and tasks of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and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constructing the progressive three-level-styl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broad spectrum style”, “embedded style” and “elite styl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ocial entrepreneurship;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2016-09-25

本文系2014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研究”(编号:2014SJB307)和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类项目“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受制因素与发展策略”(编号:Y14023)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明(1982—),女,湖南长沙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G647

A

1671-8275(2016)06-0037-03

猜你喜欢

公益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公益
公益
公益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