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

2016-03-16丁乔珍

红河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健康人格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

丁乔珍

(红河学院,云南蒙自 661199)



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

丁乔珍

(红河学院,云南蒙自 661199)

摘 要: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都要求大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要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而且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康人格,让大学生活充满阳光,为快乐人生奠定坚实基础,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健康人格;生命意义;快乐人生

伴随中国社会变革的持续深入,当前大学生“有时会陷入空虚、焦虑、烦躁的精神苦闷之中,人际交往困难、自我认知迷惘、合作意识不强等心理问题日益突出。”[1]114而造成这些心理问题的主要诱因之一就是就业压力。为了加强大学生的创业自信,大部分高校开启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不仅推动了大学生创业就业,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一 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担当好历史赋予的责任

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数量有了较快增长,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为解决这一社会民生问题,近年来,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并且各地各高校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就业竞争力,积极推动大学毕业生成功创业就业。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要重点抓好9个方面的任务,强化督导,加强宣传,落实改革措施。[2]《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创新创业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关键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做到持之以恒,克服来自心理、毅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不断增强创新创业能力。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管理者,要有勇于担当的使命感,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引领作用,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自觉的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学习、实践活动中,以快乐的、阳光的、奋进的心态拥抱大学时光,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全面发展自己,健康成长成才,使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与日俱增,成功走出大学校园,迈向社会成功创业就业,给国家、给社会、给学校、给父母、给自己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实现精神追求和人生价值奠定坚实基础。

二 引导大学生塑造健康人格,努力增强创新创业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充分体现,是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真功夫、硬本领,包括专业知识、应用技能、道德品质、身心素质、组织管理、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各方面的能力,需要大学生通过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学习、实践和应用,以及大学生本人不断的总结、反思和凝练、提升,这与大学生的人格状况有着直接关系。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包括思想道德品质、心里综合素质、身体健康状况等多方面的内容,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方向、成功与否。人格塑造就是在一定人格基础上对人格进行完善的过程,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和造化,更是来自个人的选择、判断和内化。人格完善的程度影响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个人生活,影响人类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因而塑造健康人格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塑造健康人格的黄金时期。

(一)大学生人格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育、法制、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都得到极大的提高,国际地位和声望不断增长,每一个公民都能切身感受到各方面的深刻变化,可以说大学生成长在一个有利于实现自身发展的时代,同时为促进大学生塑造健康人格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大学生总体上有健康的人格,积极学习实践、总结经验和提升能力,进一步完善自身人格,但同时大学生也面临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发展不协调等带来的冲击,不同程度呈现出不协调不平衡的特征,[3]20-23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给予关心和爱护,引导大学生塑造健康人格。大学生人格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理想信念淡薄,自我约束不力

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前,由于应试教育带来的激烈竞争,更多精力集中在如何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生活中谈论多的是考试成绩,对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考虑较少,甚至有的填报高考志愿都是由父母安排,到大学后也未较好思考怎样将所学专业与国家、社会发展、个人发展紧密联系,并上升为理想信念的高度来强化大学学习的目的和深远意义,更多考虑就业的问题和眼前的利益,因而出现迷茫和困惑,由于自我约束不力,导致学习过于放松、沉迷于网络游戏,有的大学生发生考试不及格、考试作弊等问题,更为严重的甚至不能获得学位证,不能按时毕业、成为继续学习学生。

2.责任意识缺乏,自我意识较强

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前,受到的是父母和家人的百般呵护,过多溺爱和百依百顺,因而自我意识较强,进入大学后,与师生的相处过程中更多的关注自我,在得不到师生更多的关注时,产生失落、孤独和焦虑感,甚至上升为嫉妒和损害他人,发生违纪违规问题,并且较少与师生沟通交流,缺乏对他人的关心、缺乏责任意识,不能较好的融于集体之中,有利自己的活动参加,其他的活动则视而不见,游离于组织之外。

3.抗挫能力较弱,自我防范意识不强

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前,更多的事情都是父母越俎代庖,自己独立思考和处理的问题不多,进入大学后,没有了父母的依靠,自我防范意识不强,有的过于相信他人、发生钱物被骗的问题,甚至误入传销、人身处于危险境地,发生安全事故而失去生命;有的抗挫能力较弱,不能理性分析和正确对待生活事件、恋爱问题,没有正确处置,发生他伤和自我伤害行为,甚至将自己年轻的生命一念之间化为乌有。

(二)引导大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增强创新创业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概括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在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时代背景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塑造健康人格,解决好自身人格方面存在的不利于实现发展的问题,助推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增强创新创业能力。

1.坚定理想信念

大学生要做好大学生涯规划,并适时进行调整,使规划更适合自身实际,成为自己人生的理想信念,为实现理想信念而不懈努力,只有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胸怀爱国之情,致力练就报效国家的本领,才能成为国家建设的生力军,才能担当起实现中国梦的国家责任。

2.增强社会责任

大学生要有社会责任感,主动将个人的发展统一到社会发展中,关注社会发展新时代对大学生的新要求,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3.规范个人行为

大学生要规范个人行为,做到诚实守信、团结友爱,自觉遵纪守法,确保身心健康,提高人格魅力,影响和带动同辈学有所成。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要通过学习、实践的锻炼,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国家、社会乃至个人的责任感,从对己负责、感恩父母、奉献社会和报效国家等角度出发,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增强实践能力,敢于直面未来的各种挑战和压力,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等学习、实践中,迎难而上,磨练意志,解决问题,促进身心健康,努力增强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合格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 让大学生活充满阳光,实现快乐人生

“个人和企业要勇于创业创新,全社会要厚植创业创新文化,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4]

在校大学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充满阳光的大学生活方能铸就大学生具备过硬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具备就业竞争力,也一定能够在毕业进入社会、面对各种挑战的过程中充满信心,抓住机遇或能够做到凡事拿得起、放得下,成功实现创业就业,真正明白生命的意义,始终保持快乐的人生。

(一)有效掌控自己

作为当代大学生,除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外,剩余的时间和空间都是由大学生本人掌控,并且学校开展的相关自主性活动都不是强行的、而是由学生自觉、自主、自愿选择参加,因而大学生要结合自身实际,综合考虑、统筹合理的参加相关活动;还可以通过宿舍、班级、社团等,组织文化的建设,构建创新团体,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参与教师科研、创业讲座、创业大赛等,培养和激发创新创业灵感,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增强创新创业能力,让大学生活丰富多彩,让生命的每一天都是充实而有意义的。

(二)成为精神和文化的传承使者

大学生要充分发挥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功能,发挥同辈的影响作用,在确保平安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挖掘自身潜力,独立思考、客观判断,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创造更多属于自己和团队的新成绩,要将创新创业的元素融入大学文化建设中,用文化影响人、塑造人,一届届传承下去,进而让大学文化引领社会的先进文化,扩大自己所在大学知名度,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打牢快乐人生的基础,健康成长成才,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石。

参考文献:

[1]朱红艳.大学生健康人格及培育路径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0).

[2]中国政府门户网站.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5-05-1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3]刘川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J].中国高等教育,2015(11).

[4]人民网.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5-03-05).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15npc/n/2015/0305/c394298-26642056.html.

[责任编辑 鲁海菊]

Enterprise Education and the Shaping of College Students'Healthy Personality

DING Qiao-zhen

(Honghe University, Mengzi 661199, China)

Abstract:The current university students have the enterprise education in the excellent situation, the author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college students' healthy personality, let university life is full of sunshine, happy life thinking.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Healthy personality;Meaning of life;Happy life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128(2016)03-0114-02

DOI:10.13963/j.cnki.hhuxb.2016.03.030

收稿日期:2016-01-11

作者简介:丁乔珍(1963-),女,云南石屏人,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研究。

猜你喜欢

健康人格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浅析独生子女健康人格问题及培养策略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社会支持系统理论在留守中职生健康人格引导中的运用
浅析以就业为导向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健康人格养成
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