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核心价值观
2016-03-16徐青
徐 青
(1.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运输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8;2.南京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核心价值观
徐青1,2
(1.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运输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8;2.南京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摘要: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结构性要素和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蕴涵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追求,还吸收了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的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的不可缺少的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国家治理实践中具有价值导向作用、社会调节作用、社会整合作用、力量凝聚作用等。能否自觉地创造性地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国家治理,是治理能力高下的显著标志之一。在全社会面向社会各阶层积极培育和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国家治理目标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治理目标;核心价值观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重要方向,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标志性维度和向度。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进入国家治理新常态,取决于多种条件的支撑、依靠多条路径的推进。培育和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国家治理目标的必要条件和有效的推进路径。
一、核心价值观:国家治理的结构性要素
国家治理,包括治党、治国、治军、治理社会,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等各个层面和内政、外交、国防各个维度。国家治理,需要治理体系、治理能力,追求的是治理效果。国家治理,治理体系是基础、治理能力是关键、治理效果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追求的是国家治理的有效性——合乎规律性和合乎目的性。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手段,治理的有效性是目的。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结构性要素,它既是相对独立的要素,又是渗透性要素、嵌入其他要素的要素。这种要素是国家治理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力量。
国家治理体系主要包括治理主体、治理制度、治理手段、治理方式。作为现代化的治理体系,治理主体应当是多元一体的主体体系,治理制度应当是法律、党规党纪、乡规民约、道德等的总和,治理手段应当是多样化手段的融合,治理方式应当以法治为基本方式的多种方式的统一。
治理主体是由在国家治理中享有不同权力、权利和承担不同义务的个人主体和群体主体构成的一个系统。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社会团体、公民等都是国家治理主体,由这些主体构成的治理主体系统应当是多元一体,即多元参与、一元主导的主体系统。不同的治理主体具有不同的地位、职责和作用。在这个系统中,党及其领导下的国家机关特别是政府,是主导。无论是个体主体,还是群体主体,都有一定的价值立场、价值取向,他们的行为选择都势必受其价值观的支配。价值观是治理主体素质结构中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为治理主体所内化,那么它就转化为治理主体的内在素质,转化成了治理主体治理行为的内在基础。
国家治理制度体系是刚柔结合的体系,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制度是刚性的治理制度,也是最基本的治理制度。执政党的党规党法、非法律化的政策,以及道德、乡规民约、市民公约等,是柔性的制度,是治理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应当紧密相连、相互协调。核心价值观属于德的范畴,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也是公民个人的德[1]。它既是治理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制度资源,具有相对独立性,也是渗透在其他治理制度资源中的因素。
在现代社会,国家治理手段或方法是多样化的统一,既有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也有教育手段、协商手段。运用核心价值观进行教育引领,属于教育手段的范畴,是国家治理的必要手段。同时,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领又与其他手段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可配合其他手段,增强其他治理手段的有效性。
从国家治理方式角度看,国家治理现代化应当是多种治理方式的结合。其中,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以德治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引领民众,是以德治国的核心层面和主导取向。协商也是一种治理方式。无论是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治理方式还是协商方式,其间也都渗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素。
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制度管理国家、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这些事务包括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改革发展稳定等各个方面的事务。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应该包括科学化、法治化、民主化、协商化、透明化等维度和向度,主要包括依法治理能力、科学治理能力、民主治理能力、文化整合与价值引导能力,等等。这些治理能力,内在地包含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比如,没有对民主、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核心价值的信仰,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或者就只能是技术层面、形式上的现代化。这些治理能力,内在地包含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运用,其中的文化整合和价值引导能力,则集中地表现为以积极培育和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国家治理。能否自觉、创造性地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国家治理,是治理能力高下的一个重要标志。当然,其他治理能力也内在地包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运用。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结构性要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激励、引导、调节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核心价值观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及其运行中的独特作用
国家治理现代化,主要包括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体是指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结构的完整性、系统性、先进性,特别是时代、社会的适应性,集中表现为对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有效性。这种有效性既表现为人们对国家治理的认同、积极适应,更表现为国家治理创造了安定的社会秩序、良性的社会生态、卓越的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成果、人民的幸福生活。
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是制度、程序、技术层面的现代化,而且需要价值观的渗入,需要蕴涵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先进价值观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蕴涵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追求,还吸收了人类或世界文明的成果,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入和引领,有利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治理目标的实现。具体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及其运行中,主要具有以下一些作用。
(一)价值引领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及其运行即国家治理中的价值引领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价值引领作用,二是对人的心理、思想和行为的引领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引领作用主要表现为,它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理由、动力和方向指引、价值导向。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理由的,这种理由在事实上也是一种动力。为什么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出了理由,提供了动力,这就是为了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把我们的社会建设成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实现富强、文明、民主、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目标,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它同时也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导和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明,我们所追求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以富强、文明、民主、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价值目标的治理现代化,我们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国家治理能力的打造,以及国家治理实践,都必须以此为方向,以此为价值目标和准绳,与此相悖的则应当否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治理中对人的心理、思想和行为的价值引领作用,主要是指它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中作为一种精神的、柔性的力量,对人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在国家治理实践中,好的制度带有全局性、根本性,但思想的、精神的力量也不可小觑。有学者指出,思想、观念改变不了世界,但它可以改变人,而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马克思也指出,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2]。人的行为是受心理、思想观念支配的,一种思想观念一旦为人们所接受所认同所信奉,就势必体现在行为中,从而对社会、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家治理关键是对不同角色的社会人的心理、思想以及行为的有效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引导人们怀揣富强、文明、民主、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美好梦想,在自己的生活舞台和工作岗位上展现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品质,为实现富强、文明、民主、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目标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正能量。人们的这种价值取向、行为选择,正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追求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的达至,是其他治理手段难以企及的。
(二)行为调节作用。
在社会现实中,人们的行为是复杂多样多变的,一些人的行为可能会或者已经偏离社会规则、公共价值目标,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候、不同境遇下也会有不同的行为选择、行为表现。这就需要行为的社会调节。指向人们行为的社会调节手段、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法律调节、利益调节等都是必需的、有效的,但这种有效性是有限度的。这就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一种精神文化、道德的调节。应当说,任何社会调节手段的作用都是有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节作用也应作如是观。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调节作用虽然也是有限度的,但它的调节作用是独特的。这就是说,任何行为调节手段要发挥作用,终究要诉诸人的内心世界,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直接诉诸人的内心世界的,因为它是嵌入性、渗透性因素,所以它的作用甚至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旦为人们内化于心,就会成为引领、激励、规范人的长效机制,持久地发挥作用,使人们的行为合乎社会规则,成为公共价值目标实现的推动力量。
值得指出的是,这种调节既包括一般社会成员的行为,也包括国家治理者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对国家治理者行为的调节更为重要。当然,对一般社会成员的行为调节是必需的。
(三)社会整合作用。
社会整合,为社会稳定、社会团结、社会和谐所必需,在今天它显得更加重要。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在分化、阶层在分化……呈现出了利益主体及其利益诉求多元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思想文化观念多元化的态势,这就需要社会整合,否则势必导致无序、纷争、冲突,乃至社会分裂。社会整合的方法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核心价值观的整合是文化的整合,是一种深层次的整合,没有这样的深层次的文化整合,即便有制度的、利益的整合,也是不可靠的。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这样的情形,在我国历史上,在当今世界上,都屡见不鲜。”[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们提供了反映社会成员普遍愿望的共同理想、行为准则和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它一旦为人们所普遍认同,成为价值共识,就会成为一种根本性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性价值共识,是一种强大的文化力,它往往能够演绎、生成行动上的根本一致,使人们理性地把控分歧、纷争,把分歧、纷争控制在一定的限度范围内。这就是说,根本性价值共识的形成,虽然不可能消除所有分歧、纷争,但是这些分歧、纷争只是根本一致、总体协调状态下的分歧、纷争,是可以消除或者是可以存在且无碍社会稳定和谐大局的。所谓求大同存小异,也许就是这种状态。可见,在国家治理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维系社会的精神纽带,是一种社会黏合剂,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整合作用。
(四)力量凝聚作用。
在社会中,蕴藏着巨大、无穷的力量。如果这些力量不去凝聚,就是一种处于闲置状态的力量,或者只是一种自发的力量,而且这种自发的力量,有的是对社会稳定和谐、发展进步具有或大或小副作用的力量。国家治理的重要任务就是凝聚蕴藏于社会的巨大力量,以实现国家治理目标。
在国家治理中,凝聚力量的方法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核心价值观的凝聚作用必不可少、不可忽视。核心价值观的凝聚是一种文化的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示的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价值目标, 无论是富强、文明、民主、和谐,还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都牵系着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夙愿,都具有价值合理性,因而它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在国家治理实践中,如果善于运用多种方法途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并为越来越多的公民所认同和信奉,成为越来越多的公民价值自觉、行动自觉,那么沉睡的社会力量就会被唤醒,就会唤起更多更大的力量自觉、激发更多更大的积极力量,就会在更大程度上将消极力量转化为积极力量,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有了巨大的力量源泉、力量支点。这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力量凝聚的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生成、凝聚的力量,首先是心灵的力量,这种心灵的力量则会裂变为巨大无比的实践力量。正如德国哲学家费希特在其《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中所说:“争得胜利的既不是臂膀的强壮,也不是武器的精良,而是心灵的力量。”[3]
三、积极培育和引导践行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以及国家治理中的独特作用表明,面向社会各阶层、各方面培育和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重要。着眼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国家治理目标的实现,培育和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优势广泛深入传播核心价值观。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信息传播迅速、及时、覆盖面广,同时又能满足小众的信息需求。在今天,大众传媒已全面且深度介入人们的生活,人们的日常生活已越来越离不开大众传媒。在以往,大众传媒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基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应当说大众传媒功不可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为人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其中,知是基础,但仅有知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谋求实现知的同时,还必须有思考的启迪、情感的激发、行为的引导。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认为今后应当继续注重发挥大众传媒的优势,坚持以不同方式呈现24字核心价值观,持续保持并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感知度。与此同时,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传播上下功夫。在深度传播上下功夫,一是要重点以新闻、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典礼、晚会、深入浅出的理论文章等形式传播核心价值观。在这方面,要坚持显性与隐性方式相结合的原则,适当增加隐性传播、寓教于乐的分量,有利于启迪人们的思考、激发人们的情感、引导人们的行为。二是要巩固和扩大网络舆论阵地,奏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强音,形成网上主流舆论的优势,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引导力。要做到这一点,占优势地位的信息占有率和具有信息吸引力都不可或缺,但具有吸引力更为重要。有吸引力才能具有影响力、引导力。在这方面,尤其要深度介入基于网络的自媒体特别是微博微信世界。目前,我国手机用户已达12亿,网民达6.5亿,手机上网人数达5.57亿,微博微信用户超过5亿,社交端口同时在线人数已突破2亿。在深度介入微博微信世界方面,要高度重视发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含主流媒体)官方微博微信的作用和有社会责任担当的“微友”的作用。微博微信世界很复杂,但是这些“微友”在引人入胜的优美文字中释放出来的深刻思想等正能量,会让那些负面信息黯然失色,失去市场。
(二)结合行业、单位、社区、家庭特点培育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落地生根,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达到人们日用而不知的境界。这就要求我们结合行业、单位、社区、家庭的特点,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如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所说:“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4]本着这样的精神,我们认为行业、单位、社区、家庭等都应当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做出恰当的选择。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业精神,都有自己的规制或规矩,问题在于行业精神、行业规制应当且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并以此对从业者施加积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社会已经渐渐从单位时代过渡到后单位时代,大多数人已不再是单位人而是社会人,但是大多数人依然工作在一定的单位。学校也是单位,在学校不仅有教职员工,更有正在学习成长的学生。单位有单位的理念、环境、风气,单位有单位的作为,但所有的单位都应当有结合自身实际指向在本单位工作、学习的人们,培育和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担当,以青少年学生培养塑造为使命的各级各类学校尤其要有这种责任担当的自觉。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城乡社区已成为公民日常生活最重要的空间。社区应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性地、持之以恒地融入社区环境、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活动、社区文化,以此对居民施加积极影响,培育和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是社会的最具原生态特征的组织形态,是社会的细胞。人,生于斯长于斯,受其影响既自然、直接,又深刻、久远。为家庭成员特别是子女成长计,为国家社会计,家长当有强烈而深沉的家国情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教、家训、家风,融入家庭成员关系的处理,让家庭成员特别是子女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精神成长,获得价值自觉、凝成价值品质。
(三)用好的刚性制度培育与引导践行核心价值观。
在国家治理中,刚性强的法律制度、党规党纪,是比较明确和比较有确定性的调节社会关系、社会行为的规范。国家治理必须有制度,有制度才有所凭依,有制度才可能有秩序,才有可能实现治理目标。但是,制度有优劣、有好坏,甚至有善恶。我们要的是好制度、良善的制度。邓小平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5]当然,好制度不仅具有扬善抑恶的功能,它的积极功能是多层面多维度的。我们强调无论是根本的、基本的、重要的还是一般的制度,其设计、安排都应当体现而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如民主、和谐、自由、平等、公正等精神和要求。只有这样,核心价值观因为获得了制度载体才更具有可信性,才能融入生活实践,才更具有影响力、范导力,有效培育和引导人们自觉践行。否则,制度与核心价值观脱节,人们往往更相信制度,那么核心价值观也只能成为摆设。
(四)以执政、施政实践彰显核心价值观赢得价值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旗帜,也是引领民族、凝聚社会的精神旗帜。对于社会各阶层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实现由知向信再向行的转化,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方面需要宣传教育具有吸引力特别是说服力,另一方面要靠事实说话,这是最根本的。靠什么事实说话?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国家机关,以及各级干部忠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执政、施政行为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为重要的是以执政、施政绩效说话。在当代中国,这个绩效,就是生产力的进步、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就是民主法治的发展、政治文明的进步;就是文化的繁荣、社会风气的好转;就是民生不断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幸福感越来越强;就是生态环境能够得到真正改善;就是国家综合国力得到增强、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国际影响力得到扩大,我们的人民在国际社会越来越有尊严、越来越受到尊重,等等。有时,虽然社会发展的某些方面不如人意,甚至遇到很大困难,但人民若能感受到党和政府在努力,能看到各级干部是与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共赴时艰的,就能够看到希望,就能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底认同。
马克思指出:“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6]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党和政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以及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要求的执政、施政绩效,必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社会各阶层的价值认同并升华为价值自觉性,即促进社会各阶层深度内化和积极外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否则,宣传引导与实践及其成果严重背离,那么这种宣传引导必然是苍白无力的,甚至会遭到人们的嘲讽,如此,希望人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能是奢望。
总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国家治理目标的实现需要文化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这样一种文化力量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治理可资利用的重要资源,但这种资源需要持续转化,即需要从客观精神现象转化为人们的主观精神,转化为人们的行为、人们的生活实践,才能持续生成国家治理的效果。所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积极培育和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3]费希特.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M].梁志学,沈真,李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33.
[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6.
责任编辑:张超
作者简介:徐青(1986-),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44(2016)02-0170-06
收稿日期:201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