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徽州区杨村乡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与建议

2016-03-16欧阳杰蔡兴怀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1期
关键词:销售模式电子商务农产品

李 艳,欧阳杰,蔡兴怀

(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合肥 230041)



徽州区杨村乡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与建议

李 艳,欧阳杰,蔡兴怀

(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合肥 230041)

[摘 要]徽州区杨村乡农产品传统店铺销售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必须予以改变,实现农产品线上销售。本文分析了徽州区杨村乡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存在的现实障碍,包括网络普及率低、信息化程度不高、缺乏电子商务人才、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不足、缺少品牌意识、缺少具体支持政策等;并从线上农产品推广方式、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措施,以推动当地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模式

当今社会,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网上产品的销售成本降低、效益增加、销售范围扩大,这种先进的商业模式给农产品的销售带来了巨大变革和机遇。目前,各地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出台地方方针政策,为农产品发展线上线下、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相结合的网上销售保驾护航。

1 徽州区杨村乡农产品发展现状

杨村乡处于黄山市徽州区北部,有杨村、胡川村、梅川村、山口村、篁村5个行政村,38个村民小组,1 644户居民,共计5193人。杨村乡茶叶资源丰富,有茶园784公顷,其中山口村现有茶园240公顷、篁村168公顷、梅川村131公顷、胡川村130公顷、杨村115公顷,2014年该乡栽种茶叶的收入为1 990万元,茶叶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该乡除了种植茶叶,还有油茶、贡菊、香榧等农产品,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2014年徽州区杨村乡农产品发展现状

该乡5个自然村农产品主要销售模式是线下销售,即农户直接将采摘的新鲜茶叶卖给加工厂,价格是由加工厂制定,茶农只能被动接受,所以当地茶农种植茶叶收入并不高,很多茶农要靠外出务工贴补家用。

2 徽州区杨村乡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2.1徽州区杨村乡网络普及率低,网络覆盖面小

目前,徽州区杨村乡共有人口1 644户,其中山口村485户、篁村364户、杨村344户、梅川村239户、胡川村212户,全乡除杨村网络普及率比较高,达到50%以外,其他四个村网络普及率都小于33%,从事农产品网上销售的农户更是屈指可数。以梅川村为例,全村239户人家,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农户家里有网络,有网络的农户只有2~3户从事网上销售,且主要销售农户自身种植的茶叶和菊花。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杨村乡各村网络普及现状

2.2徽州区杨村乡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不足

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需要物流产业的支持,由于农产品物流与其他商品物流不同,具有数量大、频率高、区域宽、季节性强和易腐性等特点,决定了农产品物流在实际操作中的难度和复杂度。目前杨村乡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不仅没有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物流园、农产品物流中心等,就连快递也只有一家,无法满足配送需要。杨村乡物流现状具体表现如下。

2.2.1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物流技术和设备匮乏

杨村乡有13家农业合作社,但规模小,储存条件和加工能力较差。目前该乡农产品物流基本是常温或自然状态下存储,缺乏冷冻、冷藏、水分设备和技术,特别是茶区的茶,更缺少良好的冷藏储存环境。此外,当地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低下,只能进行单一挑选,缺乏更精密的分级、分包等增值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的价格和收益。

2.2.2农产品仓储组织化程度低

杨村乡农产品仓储组织化程度低,缺少大规模龙头企业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支持,无法实现仓储组织和规模,只有单一的生产和营销,这种方式难以满足现在消费市场的需求,实现有效对接。

2.2.3缺少快递企业,无法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该乡目前的快递属于起步阶段,直到2015年4月份,才开办一家申通快递。由于交通条件的制约,目前的快递只能从岩寺镇到杨村乡政府所在地,其他村需要到乡政府所在地自提,快递无法直达,这给当地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带来的很大阻力。同时,农产品的利润很小,如果快递成本很高,无论是卖方承担还是买方承担,都不利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推广。

2.3徽州区杨村乡劳动力文化程度不高

经过走访调研,了解到2014年杨村乡劳动力总人数为3 883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为2 206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7%;劳动力中有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为243人,初中文化程度的为1765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为198人,杨村乡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占80%比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只占9%,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大多数农户不会使用电脑上网,对互联网、网上购物、线上销售等方式更是了解甚少,当地缺少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人才。

3 徽州区杨村乡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主要问题

3.1农产品不能满足现代购物者需求

杨村乡的主要农产品是茶叶,相对于网络销售茶,传统的茶叶店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茶不同于其他产品,它是需要闻香和品味的,茶之所以演变成为茶道不仅仅是因为茶叶本身,还因为茶背后的文化。中国人常说,在茶的香味中,谈论生活、交流感情、结交朋友、探讨人生。而线上卖茶无法形成这种现场体验,无法让购买者形成黏性,购买者很容易被另一家活动更优惠的网店抢走。

3.2缺少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

一个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营不仅需要货真价实的产品,更需要有产品摄影、产品编辑、网店美工、信息采集、客户服务、网店推广、营销策划等方面的人才,而目前这类人才在当地供应不足。一方面是因为杨村乡的地理位置、发展空间、薪资待遇不能吸引人才。处于徽州区北部的杨村乡,被大山包围,离黄山市政府55千米,徽州区政府40千米,造成当地经济发展缓慢,个人发展空间有限,很多电子商务毕业生和从业人员不愿意来当地工作。另一方面当地劳动力文化程度不高,在网店开店知识、经营理念、产品品质等方面意识薄弱,对产品的监督、包装、售后服务等流程不够了解,这些都不利于当地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3.3缺少龙头企业,品牌意识不强

根据调研资料显示,徽州区杨村乡的13家农业合作社规模有限,缺少生产、加工、包装的标准化,无法保障产品质量,更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发展。13家专业合作社中只有3家拥有注册商标,且这3家品牌对外知名度不大,竞争力不够,其他10家更没有自己的注册品牌,品牌意识薄弱,严重影响产品的销售和推广。

3.4缺乏专门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政策和系统支持

虽然徽州区杨村乡非常重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有区政府出台的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工作方案的支持,但该乡缺少专门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明确政策,没有具体的标准和实施的系统,农产品电子商务仍处于试验阶段。

4 徽州区杨村乡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建议措施

4.1尝试各种推广手段

杨村乡可开展多种模式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不要拘泥于单一形式,可尝试各种电子商务的推广手段。第一,加强茶叶等农产品个性化营销。产品个性化营销要求从消费者入手,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健康、环保、食品安全,宣传时不仅要大力宣传杨村乡的空气、水等优质的自然资源,突出合适茶叶种植的环境,而且还是把采茶、炒茶、制茶的过程展示出来,增加直观性。第二,加强品牌营销。以徽州区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为依托,推出1~2个杨村乡龙头农产品品牌,做好品牌宣传,让消费者记住这个品牌,同时用口碑影响购买者,进行口碑宣传。第三,在网站发起多种不同活动,如利用徽州区旅游资源,发起茶叶采摘、农家乐、徒步体验杨村乡历史和文化等。好的活动会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降低网站的跳出率。第四,充分利用线下实体店的体验功能。发挥农产品实体店的优势,让消费者看到农产品实物,闻到农产品香味,弥补网店不足,激发购买欲望。4.2加强对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

徽州区杨村乡要依托政府,强化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以农村青年、大学生村官、专业合作社为主体,通过培训,激起“触网”激情,培养本土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创业带头人。同时,推动校企合作,积极与当地高校合作,借助高校创业指导团队,带动产业升级,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撑。并鼓励大学生到当地创业,设立相关专项基金与特殊称号奖励相关人才,提供充足晋升空间。

4.3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徽州区杨村乡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必须加强农产品仓储设施和设备建设,做好仓储设施规划布局,确保农产品冷藏冷冻物流中心的建立,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同时,鼓励杨村乡各级组织及农户加入到农产品物流仓储市场中来,在仓储中采用新机械和新技术,进一步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实现农产品增值服务,促进物流市场的良性竞争。

4.4徽州区杨村乡政府制订更具体的支持政策

首先,政府财政支持建立起农户会用、用得起的公共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开发移动C2C、B2C电子商务平台。利用该体系农户可以随时查看、发布、接收农产品供求信息,与农业专家、电子商务专家、农业合作社等多方开展交流,及时在线解决疑难问题。其次,政府发挥领导作用,联合当地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形成一站式服务园区,建立专门的运营团队,统一的物流仓储管理,降低农户投入成本。

5 结 语

徽州区杨村乡农产品电子商务刚刚起步,处于试水阶段:主要农产品依然是线下模式占主导力量,农户分散,农业合作社数量和规模有限,缺少龙头企业,在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所需的人才、网络、物流设施、支持政策等方面也存在着缺陷。因此,普及和深化农产品电子商务是时代的需要,是一种发展趋势,更是未来几年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相信在政府扶持和市场经济的共同作用下,当地农产品电子商务将会突破现状,开拓全新的农产品销售领域。

主要参考文献

[1]汪婷.黄山市屯溪区茶叶产业化发展对策[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

[2]赵婧婷.临安市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探析[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4.

[3]谢丹,廖桂平,王晓乔.湖南省宁乡县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电子商务,2015(1).

[基金项目]2013年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电子商务特色专业”(2013tszy089);2013年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商务管理教学团队”(2013jxtd090)。

[收稿日期]2015-12-04

[中图分类号]F724.6;F3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2-0155-02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2.119

猜你喜欢

销售模式电子商务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销售模式的探索
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厂经济性分析系统中的应用Q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