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语法角度解读华兹华斯名诗
2016-03-16王怡
王怡
摘 要:认知语法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选择和语言模式来解释感知效果与语篇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从认知语法的行为链和词类选择两个角度分析华兹华斯的名诗《威斯敏斯特桥上》,对诗篇所表达的内涵和营造的意境进行全新的解读。
关键词:认知语法;行为链;词类选择
1. 引言
认知语法摆脱了传统文体学研究仅从文学语篇及其创作者的角度出发静态分析语篇的诟病,通过探究人们对主题结构、语义结构、句法结构的认知方式之间的相互影响来解释感知效果与语篇之间的关系(苏晓军,2009),突显意义构建的动态性。本文拟从认知语法的行为链和词类选择两个角度对《威斯敏斯特桥上》加以解读。
《威斯敏斯特桥上》全诗共10个小句,分为三个部分:前三行盛赞清晨静谧的伦敦之美;第四至第八行描绘具体的景色;最后六行通过对比突显沉睡中的伦敦之美,并赋予它以个人的情感,将诗人、城市和自然融为一体。该诗全文如下:
2.认知语法
根据认知语法,不同动词的选择能够体现事件描述角度的微妙变化,从而侧显不同的参与者。因此,从句子层面来分析动词的选择和语义角色是研究侧显最便捷的途径(Hamilton 2003:59)。Langacker (1991)参照人的认知能力,把主语和宾语的地位归结为在侧重关系中给予参与者的焦点凸显。例如,在一个简单的及物句中,主语对应于主体,宾语对应于背景,分别充当侧重关系中的射体和界标,而动词则表示主体和背景之间的关系。
Langacker(1991)用行为链模式来解释小句结构中角色原型与句法位置的配置,认为小句的参与者实际上分别扮演了施事、受事、工具、感事、移动者等不同角色。施事即能量流的发起者,使物体或他人发生位移或身体活动;受事即接受能量并产生状态变化或位置移动的参与者;工具即施事与受事之间的媒介;感事是指参与心理活动(包括情感活动)的人;移动者则指从一个地点移到另一个地点的参与者。当参与者只是存在而不涉及任何能量传递时,其语义角色为零,如在Alice is under the bed一句中,Alice就扮演了零角色;当参与者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则被称为绝对参与者或被感,如I have a copy of the book中的a copy of the book;当参与者在事件中被表现成自动发生的,则被称为主题,如The tree fell over一句中的the tree。
此外,Langacker(1991)认为词类之间的选择与我们的认知能力尤其是我们扫描认知输入的能力密切相关。Stockwell(2002)从语篇分析的角度概括了语言特征和认知域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人们在处理名词性成分和表示静态的形容词等语言输入时采用总括扫描的方式;而次第扫描只适用于包含变化的过程(Ungerer & Schmid 2008)。
图1 语言特征和认知域之间的关系(Stockwell 2002: 65)
3. 语篇分析
笔者着重研究了这首诗歌中10个小句所选用的动词并分析了格句中主语所扮演的语义角色,试图从认知语法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从认知语法角度来看,全诗第1行中大地(earth)和无与伦比的美景之间是一种领有关系。乍一看,这种关系似乎是具体的、物理的。但进一步观察领有的内涵,会发现拥有者“知道这种领有关系,并且她也能享有领有关系的好处……‘知道和‘享用都是心理活动而不是物理活动”(Ungerer & Schmid,2008:206)。因此,被拟人化的大地在这里是一个感事,享有着清晨美轮美奂的景色。第2行中“人”(he)分别充当了“感事”和“移动者”。如果他面对如此美景仅是“匆匆经过”(pass by),那么这个心灵麻痹的人只是从一个地点移到另一个地点的参与者,他把自己当成了行为链中的射体或图形,却将其周围那些沁人心脾的景色看成了衬托他的界标或背景而已,也难怪这样的人只能体验到的那种漠然无趣的感受了。这里“他”的体验和第1行“大地”的感受形成了鲜明对比,进一步烘托出伦敦的晨景之美。
表1:小句成分的语义角色
第4至第5行,整座城市冠戴华严、沉寂旷远,宛若披上华美的晨装。这里通过拟人赋予城市以生命,使用及物动词“穿”侧显了两个参与者:施事“伦敦城”和受事“绚丽的晨景”。第6至第8行的主语是轮船、塔楼等具体景物,这些参与者在小句中只是存在而不涉及到任何能量的传递。一方面,这些景物作为句法主体得到了凸显,另一方面,作为背景的原野苍穹在句中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是绝对参与者。在这一点上,船舶、塔楼、剧院、华屋等都市之景融入原野苍穹的自然之景之中,浑然一体,体现了人(工业化发展)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了沉睡中的伦敦城无与伦比的自然之美。
第9行中,隐现在第二部分呈现的画面中的太阳(通过bright和glittering体现)在这里成为了主题而得到凸显。通过对比,诗人强调即使山谷、岩石或者小山全都沐浴在最辉煌的初阳之中,也绝比不上此刻晨曦照耀下的伦敦之美。从第11行起,诗人选择了“saw”和“felt”两个感官动词,侧显了心理活动的发出者“我”和被感“如此深沉的宁静”。感官动词不涉及能量传递,表明发生的事件有心理特点。它的源头是感事,因此标记为更凸显的心理互动的主体,而被感则被标记为背景。通过突出感事,诗人再次强调他深深领略到了这座已具工业化特征的城市所蕴藏的一种深沉的宁静,一种足以使平凡的乡间景色相形见绌的另类之美。第12行动词“glideth”是不及物动词,侧显了唯一一个参与者“河流”。在这个单成分的动作链中,不存在背景,加之“at his own sweet will”的修饰,河流被表现成自动发生的。“河水悠然流淌”与上句中“沐浴在晨曦的光辉之中”构成一静一动的对比、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使得本该喧嚣的城市在诗中显出静穆的一面。这种与日常观念的反差强化了诗作所要表达的情绪:这个城市不同于通常意义的城市,反而体现出大自然所特有的宁静之美。第13、14行分别使用了两个静态动词“seem”和“is lying”,“the very houses”和“that mighty heart (喻指伦敦城)”均扮演了零角色。根据Stockwell(2002),静态实体(诸如名词性成分、状态修饰语、分词和静态动词“are”、“sits”、“stands”)以总括的方式扫描在读者头脑里,就像一个单个的完形一样;而动态过程就像电影画面一样,被划分成一个个阶段,每一阶段都与相邻画面有着细微的差别,连续看来反映了射体进入界标的位移。纵观全诗,“Ships, towers, domes, theatres, and temples”、“the very houses”、“that mighty heart”(借指城市)所表现的城市意向都是静态的,而“the sun”,“the river”所表现的自然意向则是动态的,两相比较,更加衬托出城市深沉的宁静,使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
4. 结束语
通过行为链和词类选择的分析,原本静态的语言呈现出一幅动态的画卷:一方面,大地、城市被赋予了生命和情感,充满了活力;同时,意境中的人物对眼前景物的感受也是由浅入深,逐步变化的。另一方面,通过名、动词的切换使得静态实体和动态过程互为对比、相得益彰,呈献给读者一副动静结合的生动画面。因此,认知语法的分析手段有助于读者透视蕴涵于诗句概念结构中的深层涵义、探求诗歌叙事结构背后的认知动因,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Hamilton,C.Acognitive grammar of ‘Hospital Barge by Wilfred Owen [A]. In J. Gavins & G. Steen (eds.). Cognitive Poetics in Practice [C]. London: Routledge, 2003: 55-65.
[2]Langacker, 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 II) [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3]Stockwell P.Cognitive Poetics:An Introduction [M].London: Routledge, 2002.
[4]Ungerer,F.& H.J. 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Beijing: Foregi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
[5]苏晓军.国外认知诗学研究概观[J].外国语文,2009, (2): 6-10.
本研究为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我国英语专业学生文学阅读的实证认知研究”(14BYY079)、2014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认知视角下英语专业学生阅读情感的实证研究”(2014SJD552)、苏州大学“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583200231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苏州市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