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讨课在体育教学理论课程中的实践

2016-03-15张建伟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1期
关键词:体育教育

张建伟

【摘要】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体育教学论》采用研讨课的形式,旨在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本研究将进行《体育教学论》学习的学生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授课形式。实验组分成学习小组,采用研讨课的形式,多种形式的讨论可贯穿于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研讨课的学习形式真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评价效果良好,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

【关键词】体育教育 体育教学论 研讨课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18-02

体育教学论是未来体育教师的必修课程,是分科教学论的组成部分,是研究体育教学现象、要素、本质以及内在规律的科学和学科[1]。它是架构在“现在的体育理论学习”与“未来的体育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2]。

现行的体育教学论就是围绕着《新课程标准》体育知识学习的五个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领域”和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学习[3]。为了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在翻阅了国内外大量的资料的基础上,从中发现研讨课的理念对于《体育教学论》的教学有所帮助和借鉴,下面我把我的教改研究项目相关问题加以阐述。

研讨课的理念源于教学实践与研究相结合的思想,这种教学简言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某一课题结成小组,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教师自由地进行学术探讨。最早的研讨课实际上是针对大一新生的“新生研讨课”。后来,它的内容得到了拓展。研讨课的教学形式已被很多国家认可,在我国大学中发展也有十多年的时间。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校教学模式的转变。《体育教学论》是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重要的必修课,对指导大学生日后如何成为一名合格体育教师有重要意义[6]。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极为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此,基于研讨课的形式,我们对《体育教学论》的传统教学形式进行了改革探索。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唐山师范学院体育系大二年级的学生共120名,4个班,每班30人。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文献,获得相关信息。

(2)实验法:

将大二年级的学生共4个班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在授课中适时采取研讨课的形式。学生自由结组,组成学习小组(9人为一组),组内讨论与组间讨论相结合,回顾式学习与前瞻式学习相结合,并结合课程内容进行试讲。回顾式学习:在某节课结束之后,根据授课内容教师布置题目,小组在课下通过查阅文献、相互讨论完成题目,带到下次课上进行交流讨论,已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前瞻式学习:根据下一次课程的内容,教师布置题目,由各小组预习下次课学习内容,完成题目,待下次课由各小组交流讨论完成题目同时完成课程学习。在讨论中,教师只发挥引领作用。主要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小组方式边讨论,边学习。小型试讲:先就教师安排的试讲题目进行课下的组内试讲,再推举前三名参加课上的组间试讲,全班互评,在试讲和讨论中使全体学生都有收获。

另一组为对照组,授课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形式。

(3)问卷调查法:对所有参加本研究的4个班的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对不同教学形式的认可度。

(4) 访谈法:随机在每组抽取20名学生进行座谈,听取其对不同教学方法的反馈信息。

(5)数理统计法:对收集的资料和调查的数据,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二、结果与讨论

1.《体育教学论》课程重要性调查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大多数学生都认识到《体育教学论》这门课程很重要。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是指导自己如何成为一名合格体育教师的基础课程。因此,学生实际上都对这门课程有很高的期待值。

2.目前授课中使用的教学方法对知识掌握帮助程度的调查

对照组的学生采用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多数学生认为这种教学形式对知识的掌握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满堂灌”的教学只是暂时将知识进行了被动记忆。这也是我们在课堂上看到的实际情况,老师讲的很累,学生却没有认真听课,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这种教学形式不可能将老师讲的内容转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无益于为今后学生自身教学提供帮助。而实验组适时采用了研讨课的形式,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最后课程的成绩与每次讨论中每个人的表现都息息相关,因此课上不容许学生做与课程内容无关的事,使学生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加入到课程的讨论学习中,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学习互动。这种主动的学习使实验组大多数学生认为,既帮助自身理解了原本枯燥难懂的原理,又与实际结合紧密,增加了实际教学经验,这样的教学形式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记忆。

三、结论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是今后改革发展的大势所趋。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学生毕业之后面对的主要是中小学生,既有传授学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和知识,也有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责任。只有通过科学、系统的体育教学论的学习,才能有利于大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体育理论知识,为今后成为合格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做好准备。因此,加强高校《体育教学论》的教学改革,重视提升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研讨课顺应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创新型教学方式。改革、创新、尝试,既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收获的过程,其中不乏失败与成功,但是为了培养目标的实现,我们一起努力,做出自己一份贡献和力量。

参考文献:

[1] 赵子建. 体育教学细节的理论考释及资源生成的策略[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2, 46(7): 91-95.

[2] 毛振明. 体育教学论(第二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165.

[3] 赵利, 田雨普. 改革开放30年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0, 44(9): 97 -100.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育教育
对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
高校体育对体育产业经济的影响及发展策略
高校体育教育中体验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体育教学实效性
体育课堂中融入礼仪的重要性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