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治是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体系的核心
2016-03-15周承铭白雪峰刘春宇
周承铭 白雪峰 刘春宇
(长春市社会主义学院,长春中华文化学院,吉林 长春 130061)
德治是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体系的核心
周承铭 白雪峰 刘春宇
(长春市社会主义学院,长春中华文化学院,吉林 长春 130061)
中华文化作为一种道德色彩极其浓重的文化,其轻功利而重德行的特质迥异于其它各种实用主义文化,这体现在中国传统政治、经济、艺术、习俗等各个方面,在这种文化滴灌下,德治成为一种主要的社会治理途径。
德治;礼;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作为一种道德色彩极其浓重的文化,其轻功利而重德行的特质迥异于其它各种实用主义文化,这体现在中国传统政治、经济、艺术、习俗等各个方面,在这种文化滴灌下,德治成为一种主要的社会治理途径。
一、知耻羞恶之心是德治的理论根源
战国时期的孟子曾提出过著名的人之“四端”,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1],指出了一切道德的基础来自于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种人人本具的良知,同时也严厉地指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2],将人与非人做了清晰的道德鉴定,事实上,不光是孟子如此认为,古今中外几乎所有一切正统的学术、宗教鲜有背离这四种人类基本道德素质的,甚至一些非正统的学说为达迷惑世人的目的也不得不披上“四端”的外衣,四端的重要性,孟子精确而形象地比喻道“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3],一语道出即是四端既是人之本能,又是人之必须的朴素真理。同时,人之“四端”也是“德治”的理论源泉,根本原因是四端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内在素质,只要加以外在恰当的教化,就能塑造出规矩的好人,社会的长治久安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从而避免人人自危、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四端之中最重要的一端是“羞恶之心”,即是耻于为恶之心,一个知耻的人必然不会背离恻隐、辞让、是非之心,至少不会完全背离,某一时刻仍然会良心发现的,而无知耻之心的人必然是“放辟邪侈,无不为已”[4],对于“知耻”的重要价值,孔子提出了“行己有耻”[5]的修身准则,即一个人在一生的行持中要时时反省知耻,明末大思想家顾炎武在孔子的理念基础上提出八字治学修身准则:“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他强调,“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6],即一个人不能够首先知耻,则是没有立足根本的人,他又指出“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关于知“耻”的标准,中华传统文化道德理念有更高的要求,不但通常意义上的违背法律、道德的行为是耻辱,即使是内心不正直、不能尽责等微细的动机或行为也被看作耻辱,孔子认为“巧言、令色、足恭……匿怨而友其人”[7]等为人不真诚、表里不一致是耻辱。对于言过其实的行为,他认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8],即君子以言过其实为耻,孟子也提出过“声闻过情,君子耻之。”[9]的观点。孔子又进一步指出“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10]即在国家安定的时候独贫贱是一种耻辱,在国家混乱的时候独富贵也是一种耻辱,这都是没有尽到自己的本分的后果。孟子也认为“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11]即一个人在朝廷为官而不能推行自己的治国理念是一种耻辱,等于混饭吃一样,将中国传统读书人清高自守的气节表现得一览无余。对于像安定天下这样更大的责任[12],“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13]周武王认为纣王暴虐无道、横行天下对于一个心怀苍生的人来说是一种耻辱,因此以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为己任,推翻了纣王昏乱的统治。对于知“耻”的重要价值,孔子提出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4]的著名观点,即仅以政令和刑罚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可能想办法钻法律的漏洞而不感到羞耻。而以道德和礼教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会知耻明礼,知耻之后教化的目的极容易达到。他认为“知耻近乎勇”[15]即一个人能够知耻就近乎勇敢。对于知耻的方法,孔子提出“恭近于礼,远耻辱也”[16],即为人心存恭敬就近乎明礼,也就能远离耻辱了,孟子也认为“仁则荣,不仁则辱。”[17],即为人是否心存仁义是荣辱的根本。
由上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极为看重知耻,知耻的结果必然是羞恶,因此才会产生“刑不上大夫”的高度道德自觉的文化传统,孔子一次在与学生冉有的对话曾精辟地解释了其中的缘故,孔子学生冉有问孔子先王法律规定中“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难道真的是大夫犯了罪就可以不受刑罚,而普通民众不需要用礼去教化他们吗?孔子回答说,不是这样的,在古圣先王的德治时代,对于一个有过失的大夫,甚至在语言上都不忍直呼其所范过失,而是以各种委婉的名称代谓,比如“其有坐不廉、污秽而退放之者,不谓之不廉、污秽而退放,则曰簠簋不饬,饬、整齐也;有坐淫乱男女无别者,不谓之淫乱男女无别,则曰帷幕不修也;有坐罔上不忠者,不谓之罔上不忠,则曰臣节未着;有坐罢软不胜任者,不谓之罢软不胜任,则曰下官不职;言其下官不称移其职不斥其身也,有坐干国之纪者,不谓之干国之纪,则曰行事不请。”[18]通过这些代谓“为之讳”,原因是为了“愧耻之”,对于小罪则“白冠厘缨,盘水加剑,造乎阙而自请罪,君不使有司执縳牵掣而加之也”[19],对于大罪则“闻命则北面再拜,跪而自裁,君不使人捽引而刑杀。”[20]同时,对于因杂事繁重而难以接受高等教化的普通民众,则没有过多苛责,原因是“以庶人遽其事而不能充礼,故不责之以备礼也”[21],“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体现出的是一种严于自律的同时宽以待众的长者之心,“上严下宽”是形成德治的前提条件,相反“下严上宽”之下必定是贪腐横生的混乱局面。
二、完备的教化体系是德治的基础
早在二三千年前的中国先秦社会中,人们已经意识到教育的重要功能是“禁于未发之谓预”[22],意即在邪念产生之前就加以禁止,称之为“预防”,指出教育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防患于未然,即通过“治未病”实现社会“无病”,通过“九年知类通达”[23]这样的漫长的教育周期换得人们“强立而不反”[24]的道德自觉,实现最小社会治理成本与最宽松社会氛围。因此,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形成“建国君民,教学为先”[25]的重教传统,至少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26]这样系统完备的层级式教育布局,且教学内容中道德教育占据了绝大多数内容,东汉以后,逐步形成了以儒、释、道三家学术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教化体系,其中儒家是当仁不让的主力,儒家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德行、政事、文学、言语”,孔子特别将德行教育摆在了首位。清雍正皇帝以上谕中的形式明确地诏告天下:“朕惟三教之觉民於海内也。理同出於一原。道并行而不悖……而知三教初无异旨。无非欲人同归於善”,指出一切教育的本质都是导人向善,仅是形式有所差异。特别三教都十分重视因果教育,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因果教育强调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报,人们因为相信因果、害怕恶报而不敢为恶,往往比依靠道德自觉更为可靠,因果教育不但体现在正规教育中,还散见于各种民间自发教育中,比如在各种戏剧、诗歌、绘画等文化艺术领域中,主题与核心思想都围绕着因果教育,使人民知是非、明善恶,乐于为善而不敢为恶,不且这种道德教化是自上而下的平等进行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27],修身律己的理念已成为传统中国社会中每一个个体的立身准则,无论从事何种职业、何种身份无不将德行修养作为其生涯之始。重教的一个表现是中国自古教育机构完善,中国教育史可以追溯到将近五千年前黄帝时代,官方明确设置教育职能部门是距今约4500年,帝舜命令契为掌管教育的“司徒”从事“敬敷五教”[28]的工作。春秋时代“孔子年二十二岁,始设教于阙里”[29],开创中国私学教育之先河。汉武帝时期开始全面推行官办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的同时也建立起完备的地方教育系统。隋唐时期创建的科举制度全面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一整套教育体制。宋代的教育机构更为完备,在中央有太学、国子学等,在民间兴起了私人讲学的书院,书院注重在依传统道德理念培养学生的同时,在学习方法上鼓励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心得,形成了更为灵活的教学风气。明清时沿袭并进一步强化了科举制度。
重教的结果必然是尊师,对于中国文化“尊师”根本原因,韩愈在其名作《师说》中曾精辟地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肯定了尊师是文化传承的原动力。中国文化甚至认为师道之尊超逾父母和皇帝。“事师之犹事父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30],“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31]等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在《礼记》中更直截了当地指出“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32]。”意即老师的尊贵地位与祖先等齐,即使天子也需尊师。
三、“礼”是德治的重要实施途径
礼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一个文化现象,它是一种以人为本位的制度规范,即主要是规范人的行为的,并通过规范人的行为、语言来影响人们的内心,从而实现一种道德自觉。对于礼与法的关系,钱穆先生有过精辟的论述:“礼之外面像是等级的,其实却是平等的。法之外面像是平等的,其实则是等级的。礼是导人走向自由的,而法则是束缚限制人的行为的。礼是一种社会性的,而法则是一种政治性的。礼是由社会上推之于政府的,而法则是由政府而下行之于社会的。”[33]钱穆先生认为礼是温和的、内发的、顺应人性的,法则是暴力的、强制的、违逆人性的。因而礼是生长于中华文化的这片温和的土壤之上的。中国传统社会中极为重礼,而礼的功用也确实极为强大,达到了无孔不入的程度,“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涖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成不庄。”[34]它渗透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伦理、礼仪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华文化中“道德”的内涵并非现代文化价值观中的仅指个人修养标准那样简单。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是宇宙运行的基本规律以及人类自身的属性,“德”是在社会活动中顺应这种规律,从而达到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共生共荣。道德的核心精神就是“诚敬”,即诚己而敬人。又因为“恭近于礼”[35],即“诚敬”是礼的根本,所以礼与道德从本质上讲是具有同一性的,礼是从外在形式上而言,道德是就内在本体而言。“礼”与道德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互相交融、密不可分。以至在中国人的潜意识中,是否知礼守礼已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指标。在“三礼”之中,无论是官制、仪规还是阐述性的礼义,核心都围绕建立完备的个体道德、集体道德以及政治道德,可以简单地认为“三礼”之学就是道德之学,“三礼”的理论支撑就是法于天道的思想以及人类社会中的五伦五常等观念。通过礼的建设就可以实现道德的社会铺陈,礼就成为实现德治一个极重要也是极好的途径。
礼与中国传统政治水乳交融,关系极为密切,可以说绝大多数朝代都是标榜以礼施政的,因而礼在无形的道德与有形的政治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成为实施德治的一个重要环节。孔子认为“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若无礼,则手足无所措,耳目无所加,进退揖让无所制。”[36]意即礼是规范化的政事,没有礼则一切大小行为都没有了秩序,社会就会乱成一团。“是故以之居处,长幼失其别,闺门三族失其和,朝廷官爵失其序,田猎戎事失其策,军旅武功失其制,宫室失其度,量、鼎失其象,味失其时,乐失其节,车失其式,鬼神失其享,丧纪失其哀,辨说失其党,官失其礼,政事失其施。”[37]礼是治理所有事务的,从举手投足到饮食起居,从分官设职到度量器物,没有礼什么也干不成,甚至连食物的味道都不合时宜。孔子具体分析礼治的原理,他认为凡是有奸邪违法行为的人,根源是心中的不满足感,不满足就会为了满足让人没有限度,一旦没有限度,轻则盗窃,重则贪赃枉法,根本原因都是不知道合理的限度,因而君王针对社会生活中各方各面制订了相应制度规范,使民众知道底限,知道了底限,就不会迈向犯罪的深渊,这里的规范制度就是礼,比如制定了丧祭之礼,民众就会知晓孝的意义而遵守孝道,虽有不孝的罪状却不会有陷入刑罚的民众。制定了诸侯的朝聘之礼,民众就会知晓义的道理而不会犯上作乱。虽有弑上之罪状却没有陷入刑罚的民众,制定乡饮酒之礼,民众就会知晓敬让的道理而生起敬让之心,虽有斗乱之罪却不会有陷入刑罚的民众。制定婚礼和聘享之礼,民众就会知晓男女有别的道理,虽有淫乱之罪,却不会有民众陷入刑罚。“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38]。礼乐刑政四位一体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架构。
[1]《孟子·公孙丑上》[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孟子·公孙丑上》[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3]《孟子·公孙丑上》[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4]《孟子-梁惠王上》[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5]《论语·子路》[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6]《顾亭林文集·与友人论学书》,[EB/OL] http://www.docin.com/p-155289066.html,20110322.
[7]《论语·公冶长》[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8]《论语·宪问》[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9]《孟子·离娄下》[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10]《论语·泰伯》[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11]《孟子·万章下》[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12]《荀子·天论》, [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13]《孟子·梁惠王下》[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14]《论语·为政》[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15]《礼记·中庸》[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16]《论语·学而》[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17]《孟子·公孙丑上》[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18]《孔子家语·五刑解第三十》[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19]《孔子家语·五刑解第三十》[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0]《孔子家语·五刑解第三十》[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1]《孔子家语·五刑解第三十》[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2]《礼记·学记》[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3]《礼记·学记》[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4]《礼记·学记》[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5]《礼记·学记》[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6]《礼记·学记》[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7]《礼记·大学》[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8]《史记·五帝本纪》[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9]《阙里志·年谱》[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30]《吕氏春秋·劝学》[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31]《葛洪·勤求》[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32]《礼记·学记》[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33]钱穆,《湖上闲思录》,[M/OL] http://www.zhlzw.com/Mind/201004/169126.html,20100405..
[34]《论语·曲礼》[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35]《论语·学而》[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36]《礼记·仲尼燕居》[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37]《礼记·仲尼燕居》[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38]《礼记·乐记》[DB/CD] 国学备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杨建平
Chinese culture,as a kind of culture with strong moral character,is different from other pragmatisms in its characteristics of preferring morals to utilitarianism.This is reflected in Chinese traditional politics,economy,art,and customs and so on.Under this background,rule of virtue becomes a major way of social governance.
rule of virtue;courtesy;Chinese culture
2016-05-25
周承铭,男,长春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白雪峰,男,长春市社会主义学院文化交流处长;刘春宇,男,长春市社会主义学院主任科员。
D691
:A
:1673-9310(2016)04-00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