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
2016-03-15曾美海罗同昱
曾美海 罗同昱
(贵州省毕节市委党校、贵州中创联律师事务所毕节分所,贵州 贵阳 551700)
论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
曾美海1罗同昱2
(贵州省毕节市委党校、贵州中创联律师事务所毕节分所,贵州 贵阳 551700)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在良好人文修养和高超职业技能结合下形成的一种精神理念。它既体现为工匠的气质,又体现为产品的品质。就其价值内涵而言,包括工匠对职业的热爱与专注、工作中一丝不苟的态度与精益求精的精神、具有品牌意识、勇于创新以及对“道技合一”境界的追求。挖掘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对重塑工匠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工匠精神;中国制造;价值
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2025”宏大计划的实施,制造业中的“大国工匠”不断涌现。他们身上体现的“工匠精神”,更是震撼人心。“工匠精神”由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刘延东同志在出席2016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时也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显然,“工匠精神”关乎中国制造业的生存和发展,关乎“三步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何谓工匠精神?“简言之即工匠们对设计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改进、为制作不遗余力的理想精神追求。”[1]精心设计、质量至上和不断革新,显然是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当然,这种精神不只在工匠身上体现,还可以凝结在所有人身上,即一切劳动者在“制作或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与品质。”[2]在以上定义中,工匠精神被归纳为一种工作态度和精神品质,这并无异议,但从工匠的素质构成上看,工匠精神本质上是一种人文素养或职业智慧。因此,如果要给工匠精神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应该是指工匠在良好人文修养和高超职业技能结合下形成的一种精神理念,它既体现为工匠的气质,又体现为产品的品质。具体而言,它包括工匠对职业的热爱与专注,认真的态度与革新的精神,其最高境界为“道技合一”。
说到工匠精神,人们容易想到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大国。似乎只有这些国家的工匠才能做出高品质、大品牌的产品。他们的身上才体现工匠精神。其实不然,论技艺之精湛、品质之优良,我国古代的产品毫不逊色。如秦陵兵马俑,数千件陶俑,大小与真人真马相当,栩栩如生,其中的铜车铜马,设计极其精巧,工艺十分精细,可谓稀世珍品。再如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素丝蝉衣,身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重量却仅有49克,还不到一市两,可谓薄如蝉翼,轻若鸿毛。其中的一些衣服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出土时仍然色泽艳丽,完好如新。从这些出土文物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工匠身上,也具有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国要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就应该充分挖掘这种传统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以便重塑工匠精神。
一、对职业的热爱与专注
常规而言,任何高超手艺的获得都基于一个前提,即对职业的热爱。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学习的最低层次,是知道是怎么回事,懂得应该学、如何学,用理智控制行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达到一定目的,但往往缺乏情感的认同,弄得身心疲惫。“好之者”则不同,因为喜爱,所以义无反顾,乐此不疲,学习不会点到为止,而是在问题的诱惑下层层深入钻研,往往有丰硕的成果。学习的最高境界自然是“乐之者”,由学习而带来快乐和满足,产生了幸福感,并进一步推动学习的深入。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有新的乐趣和新的境界。这就是职业快感。工匠精神的首要表现,就是这种职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如果没有热爱,工作便只是饭碗而已,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定然难以取得大成就。
我国古代的工匠主要分为两种,即官匠和民匠。官匠的劳动属于义务性质,长年累月地为官府服役,却是没有报酬的。直到唐中叶以后,无偿应役的工匠才日益减少。直到清代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匠籍制度被废除,官匠和民匠的区别才不复存在。由于官匠劳动具有强制性,有时甚至自己还要贴钱(如明代要求工匠应役时自筹路费),而且工匠的地位世袭,不准迁移。因此,他们对待职业多是无可奈何的应付,几乎没有职业幸福感。民匠则不同,尽管职业卑贱,但他们不仅有人身自由,而且可以获得一定报酬,在民间经济领域十分活跃。这部分工匠最容易知足,从而产生幸福感。如明代徐一夔《织工对》中的工匠,就属于这种情况:
“于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居工以织。每夜至二鼓,一唱众和,其声欢然,盖织工也。……旦过其处,见老屋将压。杼机四五具,南北向列。工十数人,手提足蹴,皆苍然无神色。进工,问之曰:‘以余观若所为,其中劳也甚矣。而乐,何也?’工对曰:‘此在人心。心苟无贪,虽贫,乐也;苟贪,虽日进千金,只戚戚尔。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于自度以为常,以故无他思。于凡织作咸极精致,为时所尚,故主之聚易以售,而佣之直亦易以入,所图如此。是以发乎性情,出口而成声,同然而一音,不自知其为劳也。”[3]
这里所写的织工显然是民匠。他们的工作有以下特点:工厂规模不大,只有十多个工人;环境很糟糕,在一间随时都可能倒塌的老屋里工作;劳动强度大,每晚都要干到二更时分才能休息。劳动报酬也不高,只能勉强养家糊口,不甚饥寒而已。这样的职业在常人看来,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然而他们却“一唱众和,其声欢然”。究其原因,就是他们从辛苦的劳动中获得了职业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是一种心理体验。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织作咸极精致,为时所尚”。在艰苦的环境中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即便是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但谁能说这不是一种工匠精神!难怪徐一夔感叹道:“工,知足者也”。
这样的工匠并非特例。《儒林外史》第五十五回中也专门写过一个市井“奇人”。此人是做裁缝的,姓荆名元,五十多岁。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裁缝,他每天工作结束后,剩下的时间就弹琴、写字,甚至作诗。朋友们都不太理解,问他:“你既要做雅人,为什么还要做你这贵行?何不同些学校里的人相与相与?”他道:“我也不是要做雅人,也只为性情相近,故此时常学学。至于我们这个贱行,是祖父遗留下来的,难道读书识字,做了裁缝就玷污了不成……而今每日寻得六七分银子,吃饱了饭,要弹琴,要写字,诸事都由得我,又不贪图人的富贵,又不伺候人的颜色,天不收,地不管,倒不快活?”这种不因职业“卑贱”而不快活的工匠,才能轻装上阵,最终成为优秀的匠人。
当然,要成为技艺高超的工匠,除了热爱自己的职业,还必须有专注的精神。我国古代由于“匠籍”制度的限制,工匠们基本都是“术业有专攻”,再加上古代技艺的传授以家传为主,因此工匠们的手艺往往是终其一生所习得,甚至累积了很多代人的经验。因此,古代工匠对技艺的专注精神尤其值得称道。如江南的擦漆油工,在制作漆制品时,“纯用右拇指脶面著实推擦之,大约一点漆,著木擦至半小时。……是行工人始学时,每日必用羊肝石打磨其右拇指脶文,使平滑不棘,至著水不留痕为良技,且常保护右拇指不接触有色纸布等物。”[4]事实也证明,只有长期专注于一项技艺,不断积累经验,最终才能独擅其法,生产出精致的产品。
二、一丝不苟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认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做任何事情,只要有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就一定能把事业不断向前推进。《诗经·卫风·淇奥》中写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以工人加工器物来比喻君子研究学问和陶冶品行的精益求精。“切”是把骨头制成器物,“磋”是加工象牙,“琢”是治玉,“磨”是把石头打磨成器物。诗中以工匠加工器物为喻体,正说明工匠在制作器物时的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对此,朱熹说的很明白:“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5]这就是我国古代工匠精神的内涵之一。这种精神一直为工匠所认同和发扬。如《康熙江西志》卷二十七中所记载的景德镇御窑的工匠,就是一丝不苟的典范:
“各作工匠,倘技艺精熟,则烧造亦易成。六作之中,惟风火窑匠最为劳苦。方其溜火,一日之前固未甚劳,惟第二日紧火之候,则昼夜省视,添柴时刻不可停歇,或倦睡失于添柴,或神昏误观火色,则器有苦窳拆裂阴黄之患。盖造坯彩画始条理之事也,入窑火候终条理之事也。火弱则窳,火猛则偾。……合用看火作头四五名,烧火匠二名,每夜厂官亲临窑边巡督,编立更夫,并民快各五名,分定更筹,递相巡警,以察勤惰。至开窑时,器皿完好,厚赏旌劳。……他如工匠扛台大器坯胎,须令谨慎。……故自洗补至入窑,必看坯胎堪否,然后盖匣封固,起火烧造。如绘画中小器,亦须细看,上下四周,有无疵缪,必体质完美,方可入窑。不然,则徒劳罔功矣。”[6]
这段记录中所提到的景德镇制作瓷器的工匠有四种,分别是风火窑匠、烧火匠、扛抬大器坯胎的工匠和画匠,这些工匠都必须十分小心,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做到“体质完美,方可入窑”。如果其中一个程序出了问题,则大家都徒劳无功。可见,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不仅是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更是对别人负责,对整个产品负责。随着工业的发展,分工不断细化,更需要这种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如明清时期的染坊,将本色布染成色布,工序就有落水、敲布、染布、重敲、重染、晒布等,而且每道工序的技术性都很强,如果操作不熟练,工作态度不认真,是不可能染出好布料的。
正是因为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对产品精益求精的精神,所以我国古代能工巧匠层出不穷,甚至不乏大师级的工匠,比如鲁班,一生有许多非常实用的技术发明,成为后世很多行业的祖师爷,除了木瓦石匠之外,搭棚、扎彩、玉器、皮箱、梳篦、钟表、编织、制盐、制糖等行业都供奉鲁班,定期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再如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的设计者李冰,也是精益求精的代表。他用“分流守江、筑堰引水”的方法,建造了分水鱼嘴、飞砂堰溢洪道和宝瓶口引水口等工程。其中,分水鱼嘴把滚滚而来的岷江水一分为二,外江为岷江正流,经灌县、乐山流入长江,外江为人工河流,经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此外,为了使堰坝更加坚固,李冰又发明了用马扎截断水流的方法,一年淘沙一次,名为“岁修”。都江堰的建造不但解除了岷江水患,还灌溉了成都平原,堪称丰功伟绩,更为难得的是,这一工程一直使用了2000多年,即便是遭遇的大地震,仍保存完好,颇受海内外水利专家的赞扬。
我国古代这种设计巧妙、施工精密的伟大工程还有开宝寺塔。这座建于北宋皇佑元年(1049年)的铁塔,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历经地震38次,冰雹10次,风灾19次,河患6次,雨患17次,即便是在日寇大炮的轰击下,仍然屹立不倒[7]。铁塔的设计者预浩,堪称伟大的工匠。据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记载:“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塔初成,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人怪而问之,浩曰:‘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其用心之精盖如此。”[8]看来,工程的精妙不仅在于当下美观实用,更要有前瞻性。李冰、预浩等人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值得大力弘扬。
三、品牌意识与创新精神
高质量的产品是工匠的安身立命之本。产品的竞争力源于其质量,而质量是品牌打造的基础。因此,品牌才会成为高质量的代名词。但是,质量好的产品未必能成为品牌,“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情况十分普遍,这就要求工匠应有品牌意识。当然,古代熟人社会的交易有“酒好不怕巷子深”的特点,但如果工匠技艺趋同、产品大同小异,是不利于树立品牌的。因此,工匠须以自身的特色技艺为基础,做出质量上乘的产品,并大力推广这种产品,使之成为品牌。
我国古代的品牌,很早就有记载,《考工记》卷上就说:“郑之刀、宋之斤(斧头)、鲁之削(书刀)、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也。”这显然是地域品牌。但也能说明,这些地方的工匠,各有擅长,在自己的职业领域都很有造诣,从而使本地的产品声名远扬。而且这些产品大多是不能复制的,换个地方就做不好。究其原因,除了受到原料产地的限制,更多的是各地工匠的技艺水平的不同。到了宋代,由于商业的发达,这种品牌意识更加普及和深入。卖家和买家都有很强的品牌意识。据灌圃耐得翁的《都城纪胜》所记:“大抵都下买物,多趋有名之家,如昔时之内前卞家从食,街市王宣旋饼,望仙桥糕麋是也。如酪面,亦只后市街卖酥贺家一分,每个五百贯,以新样油饼两枚夹而食之,此北食也。……市食有名存而实亡者,如瓠羹是也;亦有名亡而实存者,如瓮羹,今号齏面是也;又有误名之者,如呼熟肉为白肉是也,盖白肉别是砧压去油者。”[9]这里说的“有名之家”,就是各种食品的品牌。有的食品由于手艺的独特性,全城只有一家,而且还比较贵。此外,这里还提到几种有关品牌的情况,一是“名存而实亡者”,空有品牌名称,实质则相去甚远;二是“名亡而实存者”,品牌名称已不复存在,但质量还在;三是“误名之者”,可能是一时的误会,也可能是挂羊头卖狗肉的盗版。不管怎么说,宋朝商业的发达推动了人们的品牌意识的提升。而且,在发展趋势上,地域品牌逐渐发展为家族或个人品牌,如北宋京城孟家的道冠、赵文秀的笔、潘谷家的墨、彭家的油靴,宣家的台衣,顾四家的笛子,舒家的纸扎铺,童家的柏烛铺,徐家的扇子铺,纽家的腰带铺,张家的铁器铺,徐家的绒线铺,朱家的裱褙铺,游家的漆铺,邓家的金银铺等等,[10]都十分有名。据说,歙州李家制的墨,工艺独特,“遇湿而不败”,有钱人家争相收藏。有一富裕人家,藏有李庭圭制的一块墨,被不小心掉到水里了,此人以为墨经水必坏,便懒得打捞。没料到一个多月后,此人打捞一把金器时,一并把墨也打捞上来了,发现该墨“光色不变,表里如新”。质量如此上乘之物,定然能成为大品牌。
当然,特定品牌所对应的产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没有革新精神,不与时俱进,再好的产品终究会被淘汰。这正是当前苹果等著名品牌不断推出新产品的原因。我国古代的每一项重要发明,无一不是勇于革新的结果。在古代众多著名工匠中,黄道婆的革新精神尤其令人称道。这位生活于宋末的纺织能手,不但有精湛的纺织技艺,还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她在传统踏车的基础上,发明了扎棉用的搅车,使籽落于内,棉出于外,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纺纱方面,传统纺纱车只有一个锭子,只能纺一根纱,而黄道婆发明的脚踏纺车有三个锭子,可以纺三根纱,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车,比欧洲纺两根纱的纺车还要早近500年。经过她改进的织布机,能织出各种美丽的棉布。她的这些发明,对我国古代纺织工业的贡献十分巨大。而她的革新精神,一直影响着后世的工匠们。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革新精神得到弘扬,但我国古代工匠的革新精神,有时候并非他们的主观意愿。尤其是没有人生自由的官匠,他们革新的动力,往往来源于统治者对新产品需求的压力。如杨贵妃就曾精选许多技艺高超的能工巧匠,按照自己的欲望和喜好要求织工造出各种稀奇古怪的织品。这样的技术革新,令人既欣喜,又心酸。
四、对“道技合一”境界的追求
“道”是中国古代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其含义非常复杂。从字形上看,道字“为一个人头(象征着一个人),朝着道路上的某处走,因此是‘道’、‘正道’”[11]这说明“道”是一种带有方向性和目的性的活动,而不仅仅是静态的“路”。因此,“道”便可以引申为实现特定目的的途径和方法。在哲学的层面,“道”是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它是一个终极实在的概念。它是整体性的,在本质上既不可界定也不可言说,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也不能将其特性有限地表达出来。他是不受局限的、无终止的一切事物的源泉与原始浑然的总体。”[12]这显然是从本体论的层面来认识“道”的。如果从认识论的方面来说,“道”还指万物运行的客观规律,这种规律可以认识和体悟,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道”是“万物之奥”(《老子》六十二章),深藏不露,不能违背。有学者认为,“道”还是一种信仰和追求,“以此信仰为基点,增添了人们探索世界、征服自然、人生奋斗的精神动力和支柱,从而创造了一系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13]与“道”相对,“技”是有形的,是具体的途径和方法,西晋郭象认为是“万物之末用”。在儒家看来,“技”是微不足道的,在《论语》中,孔子的学生樊迟“请学稼”、“请学圃”,孔子以轻蔑的口吻说他种庄稼不如老农民,种蔬菜不如老菜农。在孔子看来,这是小人的行为,“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礼、义、信才是值得认真学习的“道”。对于“道”,孔子的态度则是“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在先秦诸子中,只有墨子对“技”予以重视,他在几何学、力学、天文学、军事科技、土木工程等方面都有超拔特出之处,与当时重“道”轻“技”的风气迥然不同。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对“道”有深刻的论述,但在他的寓言中,“技”始终是体悟“道”的重要途径,那些拥有高超技艺的人,如庖丁等,其终极目标,正是对“道”的体悟。这种“道技合一”的境界,显然是工匠们一种至高的精神追求。
因为“技”是体悟“道”的途径和方法,所以对“技”的掌握程度以及理解的差异将直接影响工匠能否抵达“道”的高度。可以这样说,对工匠而言,掌握高超的技艺是体悟“道”的基本前提,但这并不意味着因此就可以体悟到无形的、难以言表的“道”。在我国古代的工匠中,有着高超技艺的人不少,如宋代的潘谷,不但善于制墨,而且鉴赏能力也很高,能达到“揣囊知墨”的程度,不管是那个品牌的墨,即便是用布裹着,他都能闻出来。《太平广记》卷八十四写一个叫奚乐山的木匠,手艺更是了得,一个人能干很多人的活,所做的器物十分精妙,锱铢无失,达到“众共惊骇”的程度。纺织工也有很多技艺高超的。据《旧唐书·五行志》记载,唐中宗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有一件毛裙子,“合百鸟毛,正看为一色,旁看为一色,日中看为一色,影中看为一色,百鸟之状,并见于裙中。”[14]如此精美的裙子,普通的手艺人是织不出来的。但是我们应该清楚,无论是潘谷、奚乐山还是手艺高超的织女,都尚未达到“道技合一”的境界,因为他们并未从自身手艺的习得过程中,体悟出“道”来。只能说他们已经有了体悟“道”的条件。
真正的“道技合一”的境界,是不以技艺的提升为目的,而是通过“技”的过程来体悟“道”的真谛,从而实现人生意义的超越。同时通过对“道”的认识和体悟,促进“技”的炉火纯青。庄子笔下的庖丁就是这样的工匠,他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如此高超的技艺,令文惠君拍案叫绝。但庖丁解牛的妙处并不在于他的技艺,而在于他的认识和体会。庖丁“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当然他对“道”的认识也是以技艺的提升为前提,刚开始学解牛的时候,“所见无非牛者”,经过三年的训练,便“未尝见全牛”了,最后“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做到了“依乎天理”,从而游刃有余。每次完成解牛,都“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这就是由解牛得到的超越与满足。这样的人物在庄子笔下还有很多,如梓庆、轮扁等,都是由“技”入“道”,最终实现了“道技合一”。这种“道技合一”的境界,是古代工匠的终极追求,如能实现,便是大师。
[1]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8).
[2]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6).
[3]徐一夔著,徐永恩校注.始丰稿校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3-4.
[4][6][10]曹焕旭.中国古代的工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0,27,108.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53.
[7]开封市博物馆.开封铁塔[J].中原文物,1977(2).
[8]欧阳修.归田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1:1.
[9]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M].北京:中华书局,1956.
[11]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 科学思想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250.
[1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6.
[13]袁占钊.试析“道”的三层含义[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14]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1377.
责任编辑:方 飒
The craftsman spirit refers to a spiritual concept of the craftsman with good humane cultivation and vocational skills.It embodies the temperament of craftsman,but also reflects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The value connotation includes the professional love and dedication,meticulous work attitude and the spirit of pursuit excellence,with brand awareness and innovation idea.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xprore the value connotation of the craftsman spirit.
craftsman spirit;made in China;value
2016-10-09
1.曾美海(1980—),男,贵州毕节人,贵州省毕节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2.罗同昱(1974—),男,贵州金沙人,民建毕节市工委专职副主委、副教授;研究方向:政府法治,犯罪与刑罚。
G112
:A
:1673-9310(2016)04-004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