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国梦”解读

2016-03-15曾广志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梦

曾广志

(湖南工业大学 思想政治教学部,湖南 株洲 412007)

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国梦”解读

曾广志

(湖南工业大学 思想政治教学部,湖南 株洲412007)

摘要:“中国梦”是新时期我党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国梦”具有特定的价值内涵,承载着新时期全国人民的强国梦、复兴梦、幸福梦和和谐梦。“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密切相关联,以马克思主义为前提,与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科学内涵和新的境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梦”;价值内涵;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结束后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的战略思想,并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闭幕会上对这一思想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习总书记认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从主旨和价值内涵来看,“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存在一定的理论契合性。为此,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视域下对“中国梦”进行尝试性的解读。

一、“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性

“中国梦”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前提。“中国梦”是基于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而不断促进中国文明建设而提出的战略性思想,其实质是强国梦、复兴梦、幸福梦和和谐梦;也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提出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战略性思想。[1]因此,实现“中国梦”,必先深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有不断深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梦”;“中国梦”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引领中国的未来发展。而且,“中国梦”很好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会有新的思想、新的内容出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会不断有新的历史使命,当前的“中国梦”就是其新使命的具体呈现。“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又一最新理论成果,具有历史性——其中凝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所有历史成果,更具划时代性——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

二、“中国梦”的实质和价值内涵

“中国梦”按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着眼于中国发展的人本实质和人文底色,提出了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富于时代特征和马克思主义价值内涵的实践路线,为中国当下乃至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引领中国稳步发展、社会和谐进步、人民幸福安康,集中体现了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追求,其中还含有更加浓郁的人本理念。

“中国梦”实现的是每个中国人民的梦,更是中华民族的梦。它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价值,富含中国文化底蕴,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加深刻的人本理念和人文精神,以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使这一梦想在价值内涵与价值目标层面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永远保持一致,使个体的主体性及其利益的正当性永远得以满足,从而不断激发出人民实现“中国梦”的意气。[2]这种以人民为实现主体和权利主体,将“中国梦”的实现权利付诸于人民的人本价值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强调并重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一致的。在实践当中,“中国梦”进一步完善并充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人本价值,使人民的价值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者价值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并在实践中协调三个层面间的核心价值与利益联系,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的人本理念。所有这些价值内涵,都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思想动力和价值源泉,为真正实现人的价值提供了理念支撑和价值依托。“中国梦”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引,具时代意义和科学内涵,又一次刷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三、“中国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与发展

(一)“中国梦”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时代性

一是“中国梦”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要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两次巨大飞跃证明,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中国才会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解决问题思路。“中国梦”的战略思想及其引领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所运用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其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的集中体现,即它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观点、立场和方法不断指导并实现中国人民的梦想和愿望。

二是“中国梦”战略下的中国当前发展新态势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要求。当前,历史赋予新一代共产党人的使命也极其重要而庄严。尤其目前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深水区,我们肩负的新的历史任务更为繁重和艰巨,所面临的问题、考验及挑战复杂而罕见。提出“中国梦”战略思想,集中体现了以习总书记为中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造诣以及他们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强决心。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在破解实现“中国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时,是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与中国的时代接轨,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更具中国特色。

三是符合利益主体多元化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要求。“中国梦”推动下的我国市场经济条件利益主体多元化和社会生活多样化更加显现,在此影响下的人的思想活动出现独立性、多样性、选择性和差异性,人的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呈现多样性也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当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多样和多变也属于我国社会发展的常态,这非常有利于创新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使之在多元化的各种利益主体中得以更好推进,也是现阶段我国发展实际所允许的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要求。

四是符合在世界大局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要求。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世界进行交流、对话与合作的过程中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的指导,更需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3]73-76+91“中国梦”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和崭新姿态向世界表述和展现着中国的发展目标和前景,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并与中国人民心连心,共同追求美好生活和和平与发展梦想的“世界梦”。

(二)”中国梦”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首先,“中国梦”有机地联系起了国家、民族和个人三大利益主体,从体现个人利益出发,通过联系国家和民族利益,使广大人民在实现全民族利益的过程中更加深切地理解和感受到国家梦、民族梦与个人梦的高度统一,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根本原则更加深入人心。[4]35-38同时,“中国梦”极为生动和鲜明地表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完全顺应我国经济社会的新发展,与人民群众对祖国发展前景的新期待也是相当吻合的,因而更加增强了人们的信心,提振了人们的精气神。

其次,“中国梦”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从中国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前进方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中还包含了非常深刻的价值内涵——人本理念,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是史无前例的。“中国梦”的战略思想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永远坚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必须永远弘扬,凝心聚力的态势必须永远坚持,这样才能不断汇聚人心,不断将中国引向更加精彩的未来。[5]19-26

最后,“中国梦”紧密联系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紧密地联系中国与世界乃至全人类的命运,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渐成为和平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国梦”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线,以其广阔背景和历史全貌为蓝本,绘制出了实现中华民族强国梦、复兴梦、幸福梦和和谐梦的伟大复兴前景,让人们在认真回顾和总结复兴历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认识“中国梦”的内在规律,自觉为实现“中国梦”而勇担重任。同时,与其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相比较,“中国梦”更加注重中国与世界的接轨和把握时代脉搏,时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诠释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理念和和平性质,同国际社会一道,引领中国始终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为推动人类社会持久和平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共同繁荣梦而奋斗。

(三)“中国梦”在新时期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征程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根本原因之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新的历史重任,开启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征程。即,“中国梦”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地坚持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坚持人本理念,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放眼世界,不断注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肌体新的中国特色成果;坚持内修理论素质,外强理论加工,用更加精深的理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过这些途径,“中国梦”正以全新的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攻坚克难,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期成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为坚实的精神支柱,以更新的理论底蕴指导中国勇往直前,最终屹立于世界发达国家之林。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徐学绥,张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新发展:习近平“中国梦”释论[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4]刘鑫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梦的价值内涵[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10).

[5]刘建武.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J].毛泽东研究,2015(1).

责任编辑:仲耀黎

收稿日期:2015-12-02

作者简介:曾广志(1987-),男,湖南邵阳人,湖南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学部马克思义中国化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275(2016)01-0006-02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梦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及对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