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厄秀拉的成长之旅
——《虹》的女性成长主题解析

2016-03-15李新美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斯克里劳伦斯安娜

李新美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外语系,云南 临沧 677000)



厄秀拉的成长之旅
——《虹》的女性成长主题解析

李新美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外语系,云南 临沧677000)

摘要:劳伦斯的代表作《虹》以家族历史的视角讲述了一家三代人的爱情婚姻经历。它遵循成长小说的基本模式,以主人公厄秀拉的成长历程作为主线,从多个角度解析厄秀拉的成长心理,探讨在男性主宰的社会中,女性为了寻求生存空间、自我解放而面临的矛盾与冲突。这些矛盾与冲突揭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条件下女性追寻自我中的困惑、苦闷、挣扎和憧憬。

关键词:《虹》;厄秀拉;女性成长主题

劳伦斯的作品题材风格独特,创作手法独树一帜,他特别擅于探索主人公的心理发展轨迹。在作品《虹》中,劳伦斯从家族史视角讲述了布兰文一家三代人的爱情婚姻经历,反映了三代人对生活的探索、对爱情的追求。本文即从女性成长的视角,解读《虹》中厄秀拉的成长轨迹。

一、在困惑与抗争中不断成长

一般情况下,成长小说的切入点是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即主人公价值观、道德观、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从而体现人对自然、社会与自我的思考。[1]《虹》中主人公的成长过程是有序的,最初是浑噩状态,接着经历了混沌时期,最后转化为清晰认知。作品开始没有出现主人公们详细身份或具体名字,取而代之的是“男人们”“女人们”和“他们”。这里的男人们觉得,只要有土地可以继续播种、株株青玉米前仰后合、潮湿的麦粒可以被风吹干,他们就知足了。但是,这里的女人们却渴望实现自己的梦想,过上一种不被血缘束缚的生活。布兰文家族的每一代女性都试图走出这种狭隘的生活,冲出生活的樊篱,追求更加广阔和自由的生存环境,因此,她们努力探索,并朝梦想的生活迈进了一大步。[2]

布兰文家第一代婚姻是波兰遗孀莉迪亚与英国农民汤姆·布兰文的结合,和谐、朴素的性爱关系是对其婚姻生活与感情状态最好的总结。布兰文家第二代婚姻是安娜和威尔的结合,他们的婚姻经历了一个相互征服自我意识的过程。安娜年轻时向往、追求幸福生活,但是,自从与威尔结婚后,安娜内心中充满了感情挫折,信仰的分歧、性格的冲突使她们的婚姻生活充满矛盾。例如,安娜厌恶宗教,而威尔信仰宗教,对宗教怀有极大的热情。[3]安娜追求平等的爱,认为夫妻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而在威尔的眼中,女人只是满足情欲的对象和繁衍后代的工具。后来,随着孩子们的降临,生儿育女、主宰家庭的满足感销蚀了安娜追求希望彩虹的热情,她逐渐丧失了独立的自我,放弃了征服,夫妻关系也达到一种平衡。

厄秀拉是安娜和威尔的长女,她天生热情、勤劳懂事,很小就承担照料弟妹的重任。由于父亲笃信宗教,经常去教堂做礼拜,因此,基督教在厄秀拉的内心深处产生了很深的影响。那时候,厄秀拉对父亲颇为崇拜,她以为父亲是集魅力与魔力为一体的。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厄秀拉看清了基督教麻醉和欺骗人们的本质,父亲在她的心目中的形象也不再那么高大。[4]有一次,父亲因为孩子们弄坏了自己珍爱的物件十分恼火,在未问清缘由的情况下就毒打了厄秀拉,这不仅伤害了厄秀拉的自尊,还让她觉得父亲的身上没有一点上帝的仁慈。同时,厄秀拉与妹妹特丽莎的矛盾使她对基督教的教义更加怀疑。有一次,在激烈的争执中特丽莎打了厄秀拉一耳光,厄秀拉受基督教影响心性谦卑,便转过另一边脸,没想到特丽莎又扇了她一巴掌。厄秀拉虽然非常愤怒,但还是默默走开了。可经过此事,厄秀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她开始觉得,耶稣本来就不属于这个世界,用基督教义去拯救自己是不现实的。[5]

二、厄秀拉性意识的觉醒

在成长小说的叙事结构中,通常都有一个人物是不可或缺的,即唤醒主人公成长的引路人,《虹》的女主人公厄秀拉也有一个成长引路人——斯克里宾斯基。斯克里宾斯基是女主人公厄秀拉的初恋,他使厄秀拉发现了自己的女性之美,促进了厄秀拉性意识的觉醒。当厄秀拉渐渐走向成熟,告别少女时代时,她将自己的生活世界进行了划分,一个是宗教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星期天去教堂做礼拜属于宗教世界,而平时的日常生活就是现实世界。[6]

宗教世界是虚幻的,它会迷惑世人,让人无忧无虑地徜徉在纪想中,但厄秀拉知道,很难有人能够完全遵照宗教教义或理念去生活,而正是因为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厄秀拉的内心十分失望、低落。正当厄秀拉为此迷茫、彷徨之际,斯克里宾斯基出现在她的生活里,这时候,她觉得斯克里宾斯基就是“上帝的儿子”,自己仿佛身处于无与伦比的世界,它是如此超凡脱俗、坚不可摧,生活在这样美妙绝伦的世界中,她定将迎来灿烂的人生,为自己美好的未来揭开新的一页。但是,随着两人交往与日俱增,厄秀拉与斯克里宾斯基的分歧也初见端倪。厄秀拉不喜欢,甚至非常厌恶战争,在她看来,战争仅仅是一种游戏,而斯克里宾斯基认为,战争是万事万物中最严肃的,而且只要有需要,他绝对不会拒绝参战。厄秀拉渐渐觉得,斯克里宾斯基没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对待两性关系问题上,厄秀拉追求的是肉体与精神的完全统一,即使内心深爱着斯克里宾斯基,也终究要放弃。与斯克里宾斯基分开后,厄秀拉生活如同一潭死水,曾经出现一度的精神空虚,“因为她没有自我”[7]。当厄秀拉缺少感情寄托,生活贫乏无味之时,她意识到自己和班主任英勒存在某种相通关系:她能够透过英勒看到自己的成长经历与生活镜像。英勒是一个长相标致的新潮女郎,为人善良、办事果断。厄秀拉不仅敬慕她的坚毅自信,也很羡慕她那高傲不屈服的柔美优雅以及坚定果断的男人般的性格。厄秀拉就想成为这样全新的女性。英勒对男性的评价大胆、犀利。她认为,父权文化体系当中的女性很难做为独立的个体而存在,因为她们被认定为是男性的附属品。而厄秀拉却决心要掌握自己的命运,要颠覆这种性别建构,她不是男人手下被动的隶属,她要成为一个有自信的人。[8]

三、构建一座新生之虹

厄秀拉是一个典型的新女性,她崇尚男女平等,蔑视宗教、机械文明以及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反对母亲实用主义式的麻木,厌倦乱糟糟的家庭生活,也讨厌生儿育女的日子。久而久之,厄秀拉萌生了独立的思想,并开始尝试表达自己的想法,鼓起勇气和父亲抗争,可是,当她逃出了家庭的束缚后,却发现有更大的牢笼在等着她。厄秀拉痛恨传统意义上的女性的职责,这不仅源于她在家庭中个人身份是模糊的,还源于她母亲的生活方式以及令人窒息的家庭氛围。但是,令人感到讽刺的是,使厄秀拉萌生逃离令人窒息的家庭生活,探寻自己个人身份的,正是一个男性的到来。和军人斯克里宾斯基同居能够实现和谐的两性关系,但是,令厄秀拉遗憾的是,斯克里宾斯基没有独立的思想和灵魂,他仿若一个机器人,和他缺少共同的话题、爱好、情趣和志向,完全无法建立长久的稳定关系,再加上厄秀拉厌恶将爱情本身视为目的,最后还是选择与斯克里宾斯基分道扬镳。由此不难看出,爱情的失败,是因为厄秀拉追求的是肉体与精神完全统一的爱情。她想成为一名不断探索追求的新女性,不想灵肉分离,不愿再重蹈父母婚姻的覆辙。[9]

在劳伦斯的作品中有很多自然意象,如月亮、星星、树木、花朵、彩虹,它们暗示着人们要想找到真正强大的自我,只有依托自然,依靠自我的本能与冲动。当主人公难以解开矛盾时,劳伦斯喜欢借助自然景物暗示人物心理,并希望借此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斯克里宾斯基与厄秀拉在海边共度美丽的月夜,海面波光粼粼,月光宁静似水,在这个美丽的月光下,厄秀拉突然顿悟,斯克里宾斯基和自己都想让对方成为自己认为理想的人,斯克里宾斯基希望自己成为贤惠的军官的太太,而自己则希望斯克里宾斯基成为汤姆那样的人,自己要追求自我发展,保持自己的个性,两个人的分开就在所难免。

圣经中的彩虹代表洪水过后的和平,在小说中,厄秀拉的一生贯穿了洪水一般的激情,彩虹对厄秀拉来说是希望的象征。虽然厄秀拉的追求并没有实现,但是,在小说的结尾,彩虹出现在天空,这喻示着厄秀拉的新生活一定会到来。

四、结语

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模式开始瓦解,女性追求自我、追求两性关系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的意识正在觉醒。厄秀拉的成长之旅告诉我们,成长即人生的历练。在成长的过程中,只有经历了痛苦和失落,才能够一步步走向强大,成为一个自信的人。

参考文献:

[1]王媛.厄秀拉:劳伦斯笔下的现代女性[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155-157.

[2]金梅.在冲突中寻找完美:读劳伦斯的《虹》[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1-44.

[3]徐建纲.D.H.劳伦斯“性之美”的美学观及其在作品中的体现[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63-65.

[4]王冬梅.劳伦斯对建立和谐两性关系的探求:试论《虹》对两性人格的思考[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3):36-40.

[5]史小平.从《虹》看劳伦斯对完美婚姻的追求[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98-101.

[6]万莉.拯救人类的“希望”:D·H·劳伦斯“双重性”理论简述[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72-75.

[7]楼淑君.寻找的历程:论《虹》《恋爱中的妇女》的哲理意蕴[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3):12-15.

[8]杨艳.从《虹》看劳伦斯对女性主义的矛盾态度[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2-73.

[9]庄文泉.《虹》:劳伦斯对和谐完美婚姻的追求与探索[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65-68.

责任编辑:之者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275(2016)02-0077-02

作者简介:李新美(1981-),女,云南凤庆人,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收稿日期:2016-02-24

猜你喜欢

斯克里劳伦斯安娜
安娜的生日(下)
安娜的生日(上)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斯克里帕利 双面间谍中毒英俄双边关系冻结
疑遭暗杀前俄国间谍斯克里帕尔的双面人生
什么能让你快乐
劳伦斯·许:我是个“造梦师”
詹妮弗·劳伦斯大好时光
小猫安娜
为休假撒谎自导绝症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