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语境下我国公民参与的多维审视与路径探析

2016-03-15孙丽娟

文化学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公民决策微信

孙丽娟

(运城护理职业学院思政教研室,山西 运城 044000)



【法律文化】

微时代语境下我国公民参与的多维审视与路径探析

孙丽娟

(运城护理职业学院思政教研室,山西 运城 044000)

基于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微应用平台的“微时代”迅速发展,影响着中国政治领域的变革方式,也推动了现实公民参与的虚拟转型。从参与个体、社会发展、民主政治、公共管理等不同维度考量,公民参与都是政府决策合理化的应有之义。在微时代浪潮中,信息的裂变式传播和微平台本身的局限性引发了相关问题,政府要转变认识,理性决策,营造公民参与的良好氛围,构建合理的制度和法规体系,实现政府、社会和公民的良性互动。

微时代;公民参与;政府;社会;制度

一、背景:微时代的发展与变革

“微时代”包括文化传播、社会心理、价值理念、人际交往等复杂内涵,是以微博、微信以及APP移动客户端等各种微媒体为载体的新媒体时代。其中,微博和微信作为“微时代”的代表,成为最主要的公众平台。微媒介所传播的内容短小精炼,迅捷实时,如微博的传播效果如核聚变一般,微信则只需轻触“关注”就能无限沟通,等等。这种变化是空前的,也是网络时代高速发展的新形态,具有大众化、碎片化、多元化、开放性和及时性等特征。

微时代急剧改变着中国的传播生态和舆论格局,尤其是微信已经成为微传播的标志性特征,并迅速向政务领域延展,政务微信在应急管理、舆论引导、社会组织动员等领域也发挥了强大的社会功能。截至2015年底,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达6.97亿,基于其庞大的用户数量和会话数量,微信成为全球社交应用软件的领先者。[1]

二、解析:公民参与的多维度考量

现代社会中,“公民”已被赋予法律概念上的国家和社会成员的身份,公民参与是指公民通过一定的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影响政府公共决策,或者影响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事务的行为过程。学者们认为,恰当的公民参与,能使政府关注民众所关心的问题,促使政府决策寻求公民支持和授权公民管理,合理地消融冲突,解决矛盾,促进政府行政能力的提高和决策的合法化[2],保证政府行为“镶嵌于社会之中”[3],而不是自上而下地强加于公民,从而强化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

(一)从参与的个体角度考量

公民参与首先保障了公民权的实现,使公民得以了解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定位,产生参与动机,并通过公共参与来影响和改变政治行为,从而控制自己的生活环境。其次,公民参与促进了公民意识的觉醒,提高公众的公共责任感,有助于树立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发展公民的民主意识、心理素质和参与能力等,从而使公民接受民主教育和社会训练,提高其政治社会化的水平。

(二)从社会发展角度考量

首先,公民参与作为一种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和再次创造的方式,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整合,促使社会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其次,在公民参与过程中,除了对自身责任和权利的认识,公民对社会和群体关系也学会产生尊重和认同,有助于公民社群意识的形成。再者,公民通过合理合法的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和观点,从而减少社会冲突,促进多元文化的整合,激发社会文化的创造力。

(三)从民主政治角度考量

首先,现代化的发展中内含“民主”的诉求,完善的公民参与机制,可以满足现代民主政治与公共行政的需求,当公民体验到个体意见与行动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就会有更强烈的动机去自觉履行公民责任,由此将基层经验拓展到国家范畴。其次,公民参与表达了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使政府决策充分考虑公民利益,回应公民需求,符合现代政治体系的发展。最后,公民行使言论、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权力,表达不同声音,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消解社会不和谐因素,不仅内在地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也增强了政府的合法性,增加了政务信息的透明度,从而增强公民对政府的信心与认同。

(四)从公共管理的角度考量

公民参与是现代政务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更是文明社会的重要资产,未来公共事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成熟而高质量的公民参与。其次,公民参与使公共服务模式多元化,使其传输效应最大化,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的效能。各种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拉近了个人、团体与社会的关联性,强化了公共责任意识,能够拓展公共服务渠道,减轻政府压力,提升公共服务的品质。[4]

三、审视:微时代的契机与挑战

在微时代新兴媒体平台上,低成本、低投入的门槛,及时而便捷的信息获取和发布方式,适应快节奏需求,绝大多数受众都可以熟练驾驭和操作,同时又充分契合了现代人的平等交际需求和裂变式的扩散速度要求,每个个体都能成为传播节点,使得微媒介迅速成为一个自由对话、沟通公共意见的场所。用户们关注热点、抨击时政甚至强烈批判,也有一部分涉及深度评析,极大拓展了公民参与的范围和方式,调动了公民参与的积极性。微平台上的公民参与也引起了政府管理层面的重视,继而成为政府关注民生、解决问题和服务大众的重要信息来源,成为政务运行的有效资源。

另外,较之早先的网络政治参与而言,微平台上的公民参与门槛和成本虽已大大降低,但关注某项信息的民意却始终无法代表全部的公民,仍旧存在使用偏好带来数据偏差的现象,公共事项的关注度往往无法涉及全体相关人群。其次,微平台公民参与的法律规范仍然相对缺失,“把关人”不规范,信息发布良莠不齐,言论评价真假难辨,舆论监督常常“越位”而导致侵害他人的隐私权,甚至伤害公众利益等。第三,微平台中不加控制的话语权容易导致人们对公共事务的立场存在偏执,引发非理性行为,少数相对理性的人可能保持沉默,更加突显多数人的所谓“共识”,造成“群体极化”[5],影响公共空间的健康发展和公民参与的有序进行。[6]

四、路径:微时代语境下的公民参与

(一)政府:转变认识,理性决策

将公共利益与自身利益统一而致力于实现良性治理,是有进取心的政府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有效保护政府决策过程中公民自觉、有序、有效参与,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首先,政府应主动以全局、民主、法治意识强化决策过程中各种有序的公民参与方式;其次,主动到群众中去,与公民交流和沟通,学习和活用现代治理思想,主动邀请公民个人和组织参与政府决策,并认真考量相关建议;再者,搭建合理平台,形成合理的参与模式,拓展公民参与渠道,如提前告知公共领域中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项目,使相关个人和组织充分了解信息并搜集资料、整合建议,引导公民参与良性发展。

(二)社会:培育参与意识,营造参与氛围

首先,通过教育使公民懂得参与的意义和方法,消除被动接受统治的依附心理,培养适应公民参与的人格和能力。使参与公共事务成为公民生活的一部分,教育公民认识政治、认识政府,并学会参与方式和操作手段,如集会、对话、监督等,强化公民的责任意识和参与能力。同时,政府官员要树立将公民参与内化为政府合理决策的理念。其次,助推作为利益综合与凝聚的公民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其枢纽作用。促使公民通过各种公民组织有序参与政治活动,使公共力量以群体形式凝聚起来,降低政治成本,增强对政府的制约力量,增强公民参与的规范性与合理性。

微时代中裂变式的信息传播方式,使消息快速而广泛地扩散出去,并且很快被回应和继续扩散。由于操作简便,且没有文采、形式、主题等要求,只要手持移动客户端,公民就能以极低的成本参与政治信息的共享与传播,并进行互动与沟通,简单的如投票,复杂的如举报、信箱等,能充分调动公民的主动性和参与热情。在这样的平台下,不仅公民参与的方式和统计数据的手段发生了颠覆式的变革,且各种参与过程与结果更加公开透明,便于监督审核。

(三)制度:法制社会,有效监督

公民参与也必须遵循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参与过程和参与结果的合法化势在必行,健全的法律法规是公民参与过程的有效保证,而立法、执法、司法的过程同样离不开公民参与和监督问责。首要,制定和完善公民参与的相应法律法规,使公民参与有法可依。其次,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执行的监督和问责机制,并将有关情况公之于众,才能尽可能避免决策失误带来的损失。监督和问责既来自于人民代表大会、党政机关、司法机关等,也需要来自于公民和公民组织的监督,使公民因为公开、公平和透明而感受到参与的效果,激发公民参与的积极性。[7]

[1]人民网.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EB/OL].(2016-06-22)[2016-09-13].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6-06/22/c_135456154.htm.

[2]杨光斌.公民参与和当下中国的治道变革[J].社会科学研究,2009,(1):18-30.

[3]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

[4]党秀云.论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J].中国行政管理,2003,(10):32-35.

[5]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上海出版集团,2003.78.

[6]周恩毅,胡金荣.网络公民参与:政策网络理论的分析框架[J].中国行政管理,2014,(11):100-103.

[7]龚成,李成刚.论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J].理论月刊,2012,(1):149-153.

【责任编辑:周 丹】

D082

A

1673-7725(2016)12-0193-03

2016-10-20

孙丽娟(1981-),女,山西万荣人,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公民决策微信
论公民美育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微信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微信
微信
公民选举权的平等保护
关于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