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教学三法

2016-03-15

湖南教育 2016年35期
关键词:辩论赛家乡资料

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教学三法

段君香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可在教学实际中,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却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一是认为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它于考试无益;二是觉得实践活动操作麻烦,也不好评价;三是存在安全隐患,往往费力不讨好。于是许多老师选择了弱化,甚至是舍弃。我认为这是极其错误的。要想改变现状,除提高认识、转变理念之外,在操作层面上使实践活动有章可循才能收到实效。

一、化虚为实

所谓“化虚为实”,就是要根据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结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确定具体的活动目标,然后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把它们变成看得见、摸得着,能操作,好操作的内容,使每一步都能走得实实在在。有的老师在课堂上讲解一些口语交际的要点,或是活动的注意事项,以此代替了学生的活动;有的把课堂变成了表面上热闹的讨论或游戏,却没有明确的目标。这些活动华而不实,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

我在教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辩论主题《妈妈不扶摔倒的孩子,是真爱还是冷漠》时,制定了如下目标:一是让学生明确辩论赛的基本规则和流程;二是根据自己的观点去搜集材料;三是培养学生抓住对方发言的漏洞进行有理有据反驳的能力。根据这些具体目标,我设计了下列活动:观看一场大学生辩论赛的经典视频,直观感受辩论赛的基本规则和流程,感受辩手辩论的精彩场面。然后把男女学生分成正反两方,指导他们围绕观点进行材料的搜集,并进行模拟辩论。一周之后,一场有章程、有内容的辩论赛就正式上演了,学生表现非常精彩。

二、化整为零

首先,我们要把阶段性目标化整为零,渗透于整个学年,整册教材和单元教学之中,有序进行。如课程标准中对高学段有如下要求:“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很多课文后面,都设计了查找资料的练习。如《女娲造人》课后就有:“你知道有关女娲的其他故事吗?跟同学交流交流。”《两小儿辩日》的课后习题:“你认为两个小孩儿说得对吗?为什么?请你查找资料,和同学共同探究。”我们要充分利用此类练习,指导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逐步学会通过网络、阅读等方法查找资料,并能根据需要选择资料。

其次,我们还要把活动过程化整为零,把活动的空间延伸到课堂外、生活中。如六年级下册《小产品.大推介》的实践活动,可以结合单元主题《科学与发现》,让他们利用课外时间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工艺品。周一返校后,在小组内先评选出最有卖点的作品,再由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创作说明书和广告词。通过选举产生“小产品推介会”筹备工作小组,负责策划举行推介会的时间、地点、场地布置和议程安排。经过这些筹备工作,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整理的能力,协调配合的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地培养。

三、化庄为谐

“化庄为谐”就是要把实践活动概念性知识,通过幽默活泼的方式来呈现。我们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来设计活动,内容要紧扣主题,形式要新颖别致。如六年级上册“今日家乡”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实践基础上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如果我们只是要求学生调查家乡有哪些变化,再把调查报告的格式教给学生,他们会觉得索然无味,难免敷衍了事。我们可以抓住学生喜爱猎奇、喜爱拍摄的特点,让他们去寻找、拍摄家乡那些富有变迁特色的街道、房屋等,然后组织摄影展。在对家乡变迁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之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资料整理、分析,形成调查报告,就水到渠成了。

语文实践活动具有多元性、开放性、创新性、发展性、实践性等特点,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我们要明确活动的目标,精心设计活动,使操作过程具体可行、落到实处,为学生的发展创新创设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学习天地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作者单位:澧县九澧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辩论赛家乡资料
有力的反驳
enriches my experience 辩论赛丰富人生阅历
军科辩论赛之枪枪对决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辩论赛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
资料哪去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