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语文的本真
——读窦桂梅老师《回到教育原点》有感
2016-03-15
回归语文的本真
——读窦桂梅老师《回到教育原点》有感
冯 琴
纪伯伦曾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再次阅读窦桂梅老师的《回到教育原点》,我才真正明白一位语文老师追寻的教育真谛是什么。
还记得十年前第一次阅读它,仿佛亲临窦老师的课堂,我感受到了一位语文老师的激情澎湃,魅力四射。十年,弹指一挥间,岁月的蹉跎,消磨了最初的热血和豪情。从繁琐和忙碌中抬起头来,再一次阅读,我发现,不只是教育需要回到原点,教育人更要不忘初心。
回到教育原点,需要回到我们自身,提高个人素养。
窦桂梅说,语文老师应该成为“语文的化身”,时时处处代表语文的形象。“语文的方式,不仅仅指语文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更是指用语文的方式来思考、来感悟、来表达、来叙事、抒情、对话,乃至一声问候,一句评价。”
一个冬日的午后,孩子们从温暖的寝室回到教室,一个个哆哆嗦嗦直喊“好冷好冷”。站在讲台上的我,也不禁打了个寒颤。教室空荡,又在顶楼,风自然猛烈些。我灵机一动,何不趁此来一次小小的激励教育。我说:“大家感受到了天气的严寒吧?可是有几位同学让我眼前一亮。他们没有被寒冷吓倒,而是精神抖擞,一到教室就开始学习,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种精神,那就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本来想偷懒的孩子,听了我这几句话,赶紧拿出了书本。
回到教育原点,需要我们回到本真的课堂,追求真善美。
窦桂梅说:“每一位走进课堂听课的老师,不是旁观者,而应该是感同身受的行动者、研究者、执行者。”她又说:“真正的评课应该是专业引领下的‘萝卜炖肉’,而并非‘萝卜炖萝卜’。”多么生动的比喻!回想在我自己的听课和评课中,却往往是“萝卜炖萝卜”,超越不了授课老师的水平。
窦桂梅教一年级《早操》一课,她的识字教学从传统文化的高度着眼,使中华民族古老汉字散发出迷人魅力。这种追溯本源的教学方法,不正是回到了汉字的起点来认识汉字吗?孩子们能了解汉字的来龙去脉,并在图画和故事中感受我国博大精深的历史和文化,他们又怎么不喜爱这样的课堂呢?还有一个细节,“早操”一词的发音,窦桂梅特别注意了两个字音都是平舌。由于两个放在一块比较难读,她特意在出示“早”时单独强调,出示“操”时也单独强调。课堂中有这样的思考和碰撞,才是真实、美好的课堂。
回到教育原点,需要回到一种慢的状态,用爱心呵护孩子的成长。
“回到基础,回到母语,回到儿童。”这是窦桂梅语文教学多年的坚守。多么简单而执着的坚守啊!作为一名校长,窦桂梅说,每次看到那么多师范生、老师来清华附小应聘,她都会问他们:“你真的爱孩子吗?”是呀,小学老师是根的工程,需要静下心来做泥土的工作。和孩子交流,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微笑,每一个小小的举动,都能给他带去莫大的温暖。班上有个不讲卫生的孩子,同学们对他避之不及。一次课间操,我看到他鞋带松了,就走到他面前,轻轻为他系好鞋带,并且给他整理好胸前的红领巾。我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给他一个会心的微笑。此后,我发现这个孩子变了,穿着变整洁了,学习也进步了。我常常觉得,自己就像一个牵着蜗牛散步的人。我愿意在旅途中带着“蜗牛们”享受每一天的阳光和雨露。
惠特曼说,一个孩子向最初的地方走去,那最初的,便会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姓名:长沙市芙蓉区燕山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