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与融合:国外网络道德发展检视
2016-03-15黄治东
张 元,黄治东
(1.淮海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5;2.淮海工学院 海洋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5)
对抗与融合:国外网络道德发展检视
张元1,黄治东2
(1.淮海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5;2.淮海工学院 海洋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5)
摘要:国外对网络道德发展的研究分三个阶段,即描述性介绍阶段、本体研究阶段、批判拓展阶段。早期网络道德研究肇始于大众媒体对其介绍、描述、宣传和讨论。本体研究阶段以卡斯特提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网络社会三部曲为代表。批判拓展阶段的研究领域有三:在线互动,探索线上发生的社会、文化与经济互动;网络空间话语权,揭示考察关于这种互动的话语;网络空间的界面设计。三个研究领域的相互交织、依存,直观呈现了网络道德的多元性和复杂性。21世纪后,网络道德的研究更为深入,并获得实质性拓展。
关键词:网络道德;描述性阶段;本体研究阶段;批判拓展阶段
0引言
西方发达国家网络道德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开端—发展—深入拓展”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前期,新闻记者和网络用户,以随笔、专栏文章和著作等形式向大众描述性地介绍互联网及其通俗知识,是网络道德的萌芽和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从90年代中期到末期,研究范畴和理论进一步扩展深化,可称之为网络道德的本体研究阶段。第三阶段是从90年代末期开始至今,学术界对网络道德的研究具有反思性、批判性,可称之为网络道德的深入拓展阶段。
1第一阶段:网络道德的萌芽和发展阶段
计算机信息与网络技术使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此期,网络道德研究肇始于大众媒体的介绍、宣传和讨论。新闻记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向那些一无所知的读者介绍计算机技术性的、前万维网版的网络空间。早期大众网络探讨形成了乌托邦阵营及其反对阵营。反对阵营中的批评者指责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发展、普及和应用,导致现实社会中的人与其所处的现实社会产生巨大分裂,而网络技术、超文本等在人们学习生活中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使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写作水平大为降低,不仅如此,网络持续弱化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情感体验和感受力。与之相反,乌托邦阵营认为网络是一种能对人类世界产生重大影响作用的新技术形态,宣称计算机网络空间是一个能够促进现实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的新兴领域,他们依托豪华版的技术杂志作为主要宣传阵地,诸如《Mondo2000》和《连线》等,与反乌托邦阵营展开激烈而持久的争论。
西方学者认为,在这一计算机网络化生存环境中,因网络社会的建制远远落后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道德上的真空,导致人们在使用计算机网络时面临着新的道德选择和道德难题,因此,通过对计算机网络道德的研究,制定在网络空间中新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甚有必要。美国的互联网发展水平可以说是全球最先进的,其网络道德理论与实践也是发展最早和较完善的。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控制论专家N·维纳(Norbert Wiener),首先提出研究计算机伦理道德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其1948年出版的《控制论》一书中,他探讨了新的信息技术系统和计算机智能将会对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重要而巨大的影响,并因此产生新的社会及伦理后果。1950年,维纳的《人工智能的使用》面世,该书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计算机伦理研究领域的奠基人。20世纪60年代中期,网络犯罪问题频发使得网络社会道德问题开始为人们所注目。70~80 年代计算机伦理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76年,美国的约瑟夫·维泽巴姆的学术专著《计算机能力与人类理性》面世,该书被公认为计算机伦理的经典之作。
1976年,美国应用伦理学家W·迈纳(W.Maner)指出,计算机伦理学理应被当作哲学的一个独立学科而获得发展,他对“计算机伦理学”的含义进行了初步探究,并提出了“计算机伦理学”概念,认为“计算机伦理学是用传统哲学的原理来研究计算机技术应用中所产生的一系列道德问题的学科,旨在研究由计算机技术所造成或引发的独特伦理问题。[1]”并提出了建立这门独立学科的必要性。其在1978年出版了《创使者教授计算机伦理的资料》(Astarter Kitfor Teaching Computer Ethics)一书,从而为计算机伦理学这一新兴的应用伦理学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最终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4年,威廉姆·吉卜生的小说《神经漫游者》面世,在当时引起巨大的轰动效应。在此书中,他首次发明并尝试对“网络空间”(cyberspace)一词作出和阐释:“网络空间,一个被数亿操作员每天经验着的交感性想象,一个来自于人文体系中每一台电脑的数据吸引力的图式化表现,一个不可思议的复杂构成。[2]”1985年10月,伦理学家摩尔在美国著名哲学杂志“元哲学”发表了“什么是计算机伦理学”一文,贝奈姆也发表了“计算机与伦理学”的重要论文,这两篇论文被学界视为计算机网络伦理学产生的重要标志。
在“什么是计算机伦理学”的论文中,摩尔认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个道德政策的真空,出现传统伦理学无法回答的一系列道德难题,需要进行计算机伦理研究。可以说,西方的计算机伦理学自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此后,网络硬件技术发展迅猛,计算机伦理学无可避免地进入了网络伦理的发展时代。同时,为网络道德教育研究提供思想理论资源的主要有弗洛伊德、巴赫金、拉康、哈贝马斯、德里亚、德勒兹、德里达等。以“cyber”开头的“电子人”系列的科幻小说热潮肇始于维纳的控制论(Cybernetics),20世纪70年代,凯丁发表长篇小说《电子人》;1978年,马丁发表《有线社会》;1984年,吉布森发表《神经漫游者》;1987年,利维发表《电脑黑客》;1991年,本尼迪克特发表《网络空间入门》;1992年,兰道发表《超文本》;1993年,海姆发表《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等等。
2第二阶段:网络道德的研究阶段
网络伦理道德教育自90 年代以来进入了发展时代。代表性的著作主要有美国学者斯皮内洛的《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芬兰哲学博士 P·海曼的《黑客伦理与信息时代精神》等专著。斯皮内洛在《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一书中,提出“自主原则”、“无害原则”和“知情同意原则”三原则,作为计算机伦理是非评判的三条规范性原则。此期,网络道德研究更多地受到传播学、文化哲学和信息科学等学科的影响。1990年5月,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召开了第一次赛博空间大会,会议宣读的论文被迈克尔·本尼迪克(Micheal Benedict)编辑成《赛博空间:人类的第一步》一书,在本尼迪克为这本书所写的两篇文章中,他运用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认为虚拟世界是客观世界和精神世界之外的第三个世界,是人类意识的产物,虚拟世界虽然与前两个世界分离,却对它们产生影响。本尼迪克还认为虚拟世界是一种对传播本质回归的后符号化(post-symbolic)传播,“当界面成为一页纸、成为一个屏幕、成为一个世界,一个虚拟的世界,它无处不在,一切将因此而改变。”[3]在这本书中,包含有很多里程碑式的文章,如戴维·托马斯的《新空间的旧规则》、迈克尔·海姆的《赛博空间的形而上学》等。美国 Powersoft 公司总裁米歇尔·科兹曼就断言:“19 世纪是铁路的时代,20 世纪是高速公路的时代,21 世纪将是宽带网络的时代。”[4]1995年,尼葛洛庞蒂(N·Negroponte)在其《数字化生存》一书中,率先提出并使用了“数字化生存”这一概念,集中阐述了网络数字技术对于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并指出“数字化生存”(或网络化生存)已成为网络信息时代人们一种新的生存方式,拉开了网络化生存革命性的序曲。
有关网络社会的系统研究,在国外首推美国加利福尼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曼纽尔·卡斯特教授,在由《网络社会的崛起》(1996)、《认同的力量》(1997)、《千年的终结》(1998)三卷所组成的《信息时代:经济、社会与文化》网络社会理论体系巨著中,曼纽尔·卡斯特教授创造性地进行了构思和展望,提出了网络社会的基本理论体系,其三本著作被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信息时代三部曲。在《互联网星系》一书中,曼纽尔·卡斯特认为互联网是生活的一种全维度的拓展,这种拓展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是实践网络个人主义的最佳机会。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突破,网络用户数量也取得了突破,在培育了大批关注技术网民的同时,也发展了更多的关注内容的网民。
此阶段的一个重点研究对象是网络空间。A.R.斯通强调指出:“网络空间,毫无疑问地是一个社会空间,在这里,人们仍然是面对面地相遇,不过对‘相遇’和‘面对面’,要重新定义。”[5]网络空间为网络用户提供了真实的信息资讯和在线互动,使其可以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解构和重构个人身份。到90年代中期,网络化生存的本体研究形成了两大支柱:在线身份和虚拟社区。瑞因高德指出:“虚拟社区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相互面对面聚集的一群人,他们通过电脑公告牌和网络媒介彼此交流语言和思想,展开集体讨论,履行商业行为,交流知识,共享情感,以及找朋友,玩游戏或创作一些高雅艺术等。他们做人们聚到一起时所做的任何事情,只不过是用语言在电脑屏幕上做,把身体留在电脑后面”[6]。
1995年,雪莉·特克尔的《屏幕生活: 因特网时代的身份》面世,在此书中,集中表述和讨论了她关于在线身份思想与网络虚拟社群等问题,着重了论述人在虚拟社区中身份。通过对个案的大量研究,她强调指出:“网络游戏用户通过创造一个在线身份,作为改善他们离线生活的手段”[7],她认为要积极参与网络,而不是拒绝网络,线上互动是许多离线因素的产物,话语讨论、网上访问和设计至关重要,它们既发生在网上,也发生在网下,包括设计、内容和额外服务等。在人类学领域,学者们开始建立一个新的分支即电子人类学,如意大利学者安东尼奥·卡罗尼亚早在1985年就已经研究了电子人,并著有《电子人:人造人研究》。此外,凯瑟琳·海斯还提出了“后现代人”的概念,作为人机共融时代来临之标志。
网络伦理道德的研究和发展在90年代后期以后进入到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第20届世界哲学大会”在1998年8月召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对人类道德与伦理的影响成为会议关注的焦点话题。200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会将健全完善网络伦理确立为中期战略中的优先发展重点[8]。随后,国外关于网络道德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第三阶段:网络道德深入拓展阶段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网络道德问题也受到各种伦理学会、律师协会和专题讨论会的关注。1999 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信息技术素养委员会出版了《熟练掌握信息技术》,2000 年,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协会(ACRL)也推出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在90年代后期,学者们已不再局限于虚拟社区和在线身份等方面的道德研究,他们开始以一种更为宽广的视野,把一个由各种文本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络道德领域作为重要范畴来对待。然而,随着研究领域的逐渐扩大和不断深入,对网络化生存中道德综合研究的前景和轮廓更加难以勾勒。网络道德研究进入了第三阶段:批判性研究阶段,研究扩展到三个领域:其一,在线互动(online interactions),探索线上发生的社会、文化与经济互动;其二,网络空间话语权(digital discourse),揭示和考察关于这种互动的话语;其三,网络空间的界面设计(interface design of cyberspace)。正是这三个领域相互交织和相互依存的交叉研究,才直观呈现了网络化生存多样性和复杂性。
一是在线互动。学者们将虚拟社区和在线身份与他们各自的研究联系起来。二是网络空间话语权研究。网络空间可以说是一个话语生发器。有学者指出,网络空间话语产生了两种令人不安的倾向,一是作为一个前沿,另一个是作为一个男人的领地。米勒(Miller)认为:“网络空间被结构和发展成为一个充满男子气的具有敌意的领域,一个对妇女和儿童来说很不安全的领域。”[10]三是网络空间的界面设计。学者们对影响人们网上互动活动类型的界面设计和数字化的设计更加关注,因为界面设计的优劣与其站点目的的实现紧密关联。这样的机构有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图形、显像和适用性研究中心、马里兰大学的人机互动实验室(HCIL)和多伦多大学的知识媒体设计协会等。
进入21世纪后,网络化生存的研究有了更为深入和实质性的拓展,玛利亚·巴克加娃(Maria Bakadjieva)的《网络社会:线上的日常生活》是这一时期关于网络化生存研究重要著作,她运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从一个普通网络使用者的视角记录她开始使用网络到她是如何和网络生活在一起,探讨了线上生活与真实生活是如何融合的,以及网络如何改变社会交往和影响个人情感变化。Weiser认为互联网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场所,它已经引起了交往和人际行为的一场革命。”[11]唐·泰普斯科特认为:“可以肯定的是,若孩子无法接触与使用新媒体,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势必会有不利的影响。”[12]麦克卢汉有一句名言:“媒介(体)即按摩”(Medium is the massage)[13],意谓人的感官、机能可以通过一种传播媒介,使其得到相对较强的延伸和扩张。然而,一种媒体只是在某个方面或某个局部有限度地延伸了人的某种机能,而非人的某种机能的彻底延伸。Bargh 等认为网络虚拟空间穿越时空间的人际交往,能快速地引发人们之间的亲密感,但其同时也是一柄有利有弊的双刃剑(double-edged sword)。本·艾格(Ben Agger)在《虚拟自我:现代社会研究》一书中,介绍了日常生活、社会结构与传播科技在自我建构中的相互关系。约斯·德·穆尔在《赛博空间的奥德赛》一书中,介绍了电子传媒与赛博空间为人类历史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性,探讨人类在网络引发的变革之中的改变和人性的坚守。
参考文献:
[1] W.Maner.Unique Ethical Problems in Information Tevhnology[J].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1996(2):137-154.
[2] William Gibson,W.Neuromancer[M].New York:Ace Books,1984.
[3] M.Benedict.Cyberspace:First Steps[M].Cambridge:MIT Press,1992.
[4] 欧阳友权.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J].桂海论丛,2004(3):67-69.
[5] Stone,A.R.Will the real body please stand up:Boundary stories about virtual cultures[M].in Benedikt,M.(ed.),Cyberspace:First Steps,Cambridge,MA,MITPress.1991:85.
[6] Rheingold,H.TheVirtualCommunity: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M].Reading,MA,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1993:14.
[7] Turkle,S.Life on the Screen: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M].New York:Simon& Schuster,1995.
[8] 严耕,陆俊.国外网络伦理问题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1997(2):16.
[9] 戴永明,蒋恩铭.网络伦理与法规[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10] Miller,L.Women and children first:Gender and the settling of the electronic frontier,in Brook,J.and Boal,I.A.(eds.),Resisting the Virtual Life: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Information[M].San Francisco:City Lights,1995:57.
[11] Weiser,E.B.The function of internet use and their social and psychology consequences[J].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1,4(6):723-743.
[12] 唐·泰普斯科特.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生活主张[M].陈晓开,袁世佩,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13]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责任编辑:张中胜)
Confrontation and Fusion: A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Ethics in Foreign Countries
ZHANG Yuan1,HUAN Zhi-dong2
(1.School of Marxism,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Lianyungang, Jiangsu 222005,China;2.School of Dcean,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Lianyungang, Jiangsu 222005,China)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ethics in foreign countries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namely, descriptive stage, ontology research and critical development stage. Early network moral studies started from the introduction, description, publicity and discussion done by the mass media. The stage of ontology research is represented by a landmark network society trilogy put forward by Custer. In the stage of critical development, three research areas are intertwined and interdependent. Online interaction explore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society, culture, and economics online; the right of speech in cyberspace reveals the inactive voices; the page design of cyberspace…. Three stages show the diversity and complexity of network ethics. After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research on network moral becomes deeper and has got a substantial expansion.
Key words:network ethics;descriptive stage;ontology research stage;critical development stage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961(2016)02-0027-04
作者简介:张元(1983-),男,安徽桐城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网络道德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1BZX08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3YJA710015);淮海工学院科 研(S2015008)
收稿日期:2016-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