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本科院校文秘教学中职业意识的培养
——以台州学院为例
2016-03-15金凤
金凤
(台州学院人文学院,浙江临海317000)
试论本科院校文秘教学中职业意识的培养
——以台州学院为例
金凤
(台州学院人文学院,浙江临海317000)
当前本科院校文秘专业的学生明显存在职业意识不强等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文秘专业的课时有限、“双师型”的教师数量少,学生的就业观念滞后以及对秘书行业存在偏见和误解。针对这一现状,可通过提高学生的主动精神,注重教师的岗位培训以及硬件设施的建设,多开设专家讲座,多组织学生到校内外进行见习和实习等途径来增强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
本科院校;文秘教学;职业意识;认同感
“职业意识是指人们对职业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总和,包括人们对职业的一般了解,职业的价值取向,对未来职业的期望,对职业现状的了解,对自我的认识等。在专业学习中,明确的职业意识可以促使学生更加自觉努力地学习,在职业选择中,职业意识会影响择业的方向,在从业过程中,职业意识也会成为一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精神动力。”[1]因此,从教育的过程来看,职业意识教育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日本、美国等国家甚至主张职业意识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如美国的《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中明确规定:职业指导从小学教育开始,即从6岁开始,就要培养职业意识,接受职业发展指导,学会并开始职业规划,让学生进行与就业有关的12种能力,六、七十项指标的训练。而这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则显得非常薄弱,即使是在大学生走上职业生涯之前的高等教育阶段,对职业意识培养的整体状况也显得不容乐观,而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未来的就业。很多调查显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与高校教育过程中的职业意识教育的缺乏有很大的关系。2005年由全国青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联合进行的中国首次青年就业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6大主要问题之一是:准备不足,目标模糊。目前国内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定位模糊,大学生完全独立完成自己的意愿选专业、定职业、找工作的在被调查的群体中仅占40%,多数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都有一种“赶集”的感觉,没目标,没准备,[2]这一点在本科院校的秘书专业中显得尤为突出。因此,我们该如何改进秘书学本科教育,使毕业生在走向社会时,就能够实现“即可上岗,即可发挥作用”的目标,成为摆在本科秘书学教育一线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秘书职业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秘书教学中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应该来说,受教育者在学校接受教育,首先是一种专业意识的培养,熏陶和教育,其次才是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3]这一点对本科院校中的文秘专业尤其重要,因为绝大部分文秘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缺乏了解,因此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是搞好文秘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前提。然而,与职业技术学院注重对学生进行“工艺流程”式的以培养技工为目标的全程职业化训练不同,本科院校的秘书教育往往把目标定位在培养“复合型的秘书人才”。而所谓的复合型人才是指“通过一定的教育模式培养出具有宽广基础理论和广博的知识面,基本掌握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富有跨学科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4]在这种目标的设置下,大多数本科院校在文秘专业的培养模式上往往采用一种“拓宽基础、淡化专业”的宽口径培养模式,其导致的结果则是文秘专业的学生明显存在职业意识不强,动手能力较差,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不足。下面试以台州学院为例来分析其具体原因。
(一)课时有限
纵观目前的本科院校秘书学专业设置,绝大部分仍挂靠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下进行招生。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安排了过多的与秘书工作没有直接联系的课程。如台州学院的秘书学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秘书学》、《秘书实务》等专业核心课程外,还要重点学习诸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理论、《文学概论》、《外国文学》、《中国现代史》等文学、史学方面的知识,而对于秘书工作至关重要的《行政管理学》、《企业管理学》、《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虽然开课,也只是象征性地学一点。虽然秘书专业的学生也应重视文学素养的培养,然而大学开设的课程门数是有限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语言文学类课程势必挤占了文秘专业本身的课时量。因此,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老师主要侧重于秘书学相关理论的讲授,学生的实践环节则很少,更遑论在课堂上融入对职业意识的教育了。长此以往,逐渐形成了定制,虽然有一定的实训内容,但是相比于高职院校的秘书专业来说,时间安排有限,经费投入不足,实训设备简陋,校企合作落实不到位,更多的是在走过场,难以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在这些讲授的内容中,由于学生是直接从高中进入到大学,人生经历简单,社会体验单薄,这些学习内容明显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脱节,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而在考试的过程中,为了取得较好的分数,学生也仅局限于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背诵,忽视了秘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最终出现的结果是学生理论知识背的相当熟练,实践时却不知所措。在这种状况下,学生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并没有一个全面的、具体的认知,更谈不上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自豪感了。
(二)“双师型”的教师数量少
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及一定的科研能力,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纵观目前本科院校的人才引进机制,基本都要求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而全国秘书学专业的硕士点、博士点可谓是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教师队伍的高学历化,很多从事秘书学教学的老师是从别的学科转型过来的,他们的实践工作年限偏低,很多甚至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缺乏秘书学方面的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须的专业技能,无法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践经验来作为教学素材。这种状况更加助长了本科院校秘书专业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而这显然是与秘书专业重实践和运用的学科特点背道而驰。为了弥补这一缺憾,部分本科高校聘请了一些有实践经验的秘书工作者兼职任教。但这些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往往又缺少教学经验,上课虽能结合工作实际谈出一些体会,但通常缺乏必要的理论深度。更何况,兼职教师课余时间没有与学生共处的机会,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动手操作能力,也难以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给予具体指导,更难将职业意识的教育融入到学生的职业认知活动中。
(三)学生的就业观念滞后
以台州学院为例,近乎有半数的文秘专业的大学生对所读专业的认知程度模模糊糊,有少数学生甚至是为了混文凭,毕业之后不致于失业,因此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也是浑浑噩噩,应付了事。而对于未来的就业问题,大部分学生认为等临近毕业再想也来得及。而在临近毕业时,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自我期望值过高,比如一些文秘专业的学生总是倾向于追求待遇好,知名度高的企业,但同时却又缺乏胜任工作所必须的职业技能和相关经验,以致于高不成低不就,最终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和机会。还有部分学生由于事先没有充足的准备,对自身没有准确的定位,对秘书行业的就业状况缺乏了解,在应聘时漫天撒网地投简历,职业选择盲目从众,在找工作中一旦被用人单位拒绝,就对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产生怀疑,不能调整自己。更有甚者,面对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现实状况逃避就业,毕业后仍混迹于校园或干脆待在家里啃老度日。即使有一些学生在老师的劝解下勉强参加工作也是遇不得挫折,受不了批评,接受不了秘书工作中类似于端茶倒水等的“打杂”工作,甚至牢骚满腹,频频跳槽,难以在工作中获得足够的经验积累与能力提升。而这对于秘书工作是相当不利的,究其原因,除了技能、经验不足外,更多的是因为没有受到系统的职业角色意识培养,一些潜在的心理和意识问题在工作中或在压力大的时候就会展现无遗。
(四)学生对秘书行业存在偏见和误解
因本科生都是从校门到校门,思想单纯,极易受影响。比如受一些影视剧和传统偏见的影响,很多大学生认为女秘书多半是靠年轻和姿色来取得地位,而男秘书则是领导的应声虫或溜须拍马之辈。这种负面的观点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秘书行业的认知,以致于他们入学后对将来的职场生活期待不高,兴趣不大,在学习过程中也是敷衍了事。其次,还有部分学生认为秘书工作不过就是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端茶倒水,接听电话以及收发文件等,只要稍加观摩和培训就可以胜任,因此在实习过程中也是敷衍了事。殊不知秘书还需要具有对复杂工作的组织协调能力,对突发事情迅速做出判断和处理的能力以及对时时更新的人际关系的拓展维护能力等。最后,还有一些学生对秘书工作的发展前景也不太乐观,认为秘书工作负担重,生活待遇差,加班加点是常事,并且主要靠吃青春饭,等到年老色衰就得转行,没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因此在学习时明显没有积极性。而这些偏见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很明显,这一现状的出现明显与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受的职业意识教育的匮乏有很大的关系。
二、秘书专业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对策
相比于日本、欧美国家而言,我国教育由于受到“学而优则仕”的儒家传统影响,始终坚持以“学问中心”为指导思想的课程观,对学生的职业意识教育基本始于大学阶段。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如若在此期间不加以重视,势必会导致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薄弱,职业定位模糊等问题。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即招即用”的招聘规则让学生在进入一个单位之后几乎都没有完整的岗前培训,这一培训只能前移到校内进行。因此,在文秘专业的学习之初,我们就应该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的目的不是获得高分,也不仅仅是获取书本知识,而是要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不断培养出应对职业竞争所需的能力,如从事秘书工作所需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等。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
(一)提高学生的主动精神
对于目前的90后大学生来说,有85%以上都是独生子女,在“6+1”(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家庭结构中备受宠爱,甚至是溺爱,早已习惯了别人听他的指挥,明显缺乏一种工作上的主动性。这一点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中就有明显的体会,如在上课之前经常发现黑板没擦,多媒体设备没打开,有时候甚至多媒体设备出现故障影响教学。类似的事件发生在其他专业的学生中也许不算什么大问题,然而对于将来从事文秘专业的学生来说,发生这类事件则要引起高度重视。试想如果将来领导做报告时,多媒体设备出现故障,音响设备没有调试到位那就是秘书的失职,因为秘书工作的最大特征就是辅助性,认真主动、细心周到地为领导提供服务是其必备的工作品格。因此,对于文秘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的培养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也可以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及学习的每一个细节中,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了解、执行并成为一种规范。鉴于这种情况,笔者就要求每次在上课前学生一定要检查好教学设备,如果出现设备故障要及时与相关人员联系,以保证授课的正常进行,从此在上课时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阻碍教学的事件。再如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应按照秘书的职业标准从严要求,如书面作业,从格式、排版到字体等均要求符合秘书工作的规范。而在组织班会时,也可按照秘书学中会务工作的要求来组织班会,从与会人员的参与,会议各环节的准备,会议文件的形成,会议记录等来深化学生对文秘知识的掌握。而在课堂之外,则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组织校庆活动、新生接待以及校运动会筹备等,做到将社会搬进课堂。与此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公司实习,以锻炼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二)注重教师的岗位培训以及硬件设施的建设
对于学校来说,师资力量是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保证,教师的言传身教往往对学生的就业取向有非常大的影响。事实上,部分从事秘书专业教学的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这种缺乏秘书实战经验的授课终觉隔了一层。因此,除了聘请兼职教师外,也应大力开展教师的岗位培训,如定期让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去挂职培训,了解目前该行业的发展动向。据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为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如教师在讲授秘书的着装规范时,自身也可以按照企事业单位的要求来进行着装、并可以通过着装的变化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场合所应有的仪表要求。长此以往,这种得体的仪表就可以让学生了解秘书人员所独有的气质,从而增强学生对该职业的认同感。除此而外,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传授自己在挂职或培训工作中成功的经验以及失败的教训,避免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再犯类似的错误。
除了重视师资素质等软件设施外,在硬件设施上则要转换“文科不需要实验”的观点,加大投入,建立相关的实训室,包括模拟的实验室、办公室、会客室、档案室等。与此同时还要配备与企事业单位同步使用的办公设备,诸如计算机、传真机、扫描仪、复印机、打印机、照相机、文件柜等,让学生熟练使用这些现代化的设备。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对这些实验室的管理,如可以定期打扫这些模拟的办公室,对其进行环境的美化,处理一些机器的小故障,对不能正常使用的设备要及时进行更换,对于消耗较大的实验设备如纸张、油墨等要按时、定期添加等。
(三)多开设专家讲座
绝大部分学生都认可读好书的目的是为了找个好工作,也普遍接受按照行业需求来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以此作为塑造自身的标尺。但是纵观目前台州学院秘书专业的教育现状,在校大学生大都只能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师的说教中得到关于行业要求的信息,因此在学生中的可信度相对偏低。为此,学校可以经常邀请一些多年从事秘书相关工作,具有丰富经验的优秀毕业生回母校作关于文秘工作的专题讲座。一方面可以消除学生对秘书行业的偏见,让其认识到秘书工作因直接为领导的决策和管理服务,因此也是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提升能力的理想职位,从而来激发学生对于秘书职业的兴趣和向往。相对而言,往届毕业生的经历和对秘书职业的认识更容易让在校大学生认可,继而见贤思齐,学习效仿。同时还可以经常聘请秘书行业的高级秘书以及企业的总经理来给学生介绍秘书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等等。在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紧迫感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注重校内外的见习、实习
相比于高职院校的文秘专业来说,本科院校的文秘专业学制为四年,除了学习理论知识外,应该有充足的时间用于实习。因此,为了锻炼学生的能力,在校内,可以轮流安排学生到学校的相关行政、教辅管理部门实习,了解秘书工作的大致内容;在校外,可以加强校企合作。从以往的学生实习情况来看,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培养并不太重视。有些部门认为实习生只会给部门带来麻烦而不愿意接受实习生,有些部门则是迫于无奈才接受实习生,常常不提供工作岗位,不安排具体工作,或只安排些打杂工作,缺乏秘书专业综合技能的锻炼,这种走过场式的实习无疑难以达到训练的目的。为此,学校需要想法设法地争取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建立实习基地,拓宽实习渠道。在授课之余,可以组织学生到校企合作的相关单位、部门参观访问、见习实习。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受,可以了解到秘书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以此来增强他们对秘书职业的认知。同时,校方要安排专职的实习指导老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对企业和实习岗位的看法,在实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并及时给与协调、指导。除此而外,指导老师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帮助其准确地进行就业定位,诸如有些同学处事灵活,综合素质不错,就可以建议其朝一个准秘书的方向发展;有些同学口才欠佳或性格偏内向,但是做事细心沉稳,就可以让其朝档案管理方向努力;有些学生文笔和口才较好,则可以建议其从事新闻和宣传工作;还有些同学可能对速记感兴趣,则可以建议其从事书记员工作。这样层层细分后,学生就可以明确地朝目标去努力。同时在实习过程中,教师也必须时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尤其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确认识到秘书工作必须经历基层、一线的积累,让学生做好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为将来进入职场做好准备。
[1]何金梅.高校女生职业意识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31(12):71-75.
[2]全国青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中国首次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N].人民日报,2005-05-20.
[3]肖生福,杨锋.秘书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出路[J].宁波大学学报,2010,32(2):48-52.
[4]孙诒丹,金祥林.新时期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探讨[J].辽宁教育研究,2004,(4):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