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大学通识教育的特色及其对中国教改的启示
2016-03-15李朝霍畅
李朝,霍畅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成都611731)
澳大利亚大学通识教育的特色及其对中国教改的启示
李朝,霍畅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成都611731)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澳大利亚高等学府的通识教育表现出鲜明的本土特色,本文从课程设置、学科功能、教学管理三个角度阐述通识教育在澳洲大学中的推进现状,以及对我国大学教育改革的借鉴意义。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通识教育
澳大利亚的移民数量居世界之首,拥有多元文化,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较高。其高等教育始于19世纪50年代,以英国传统大学为基础;自60年代起进入到高速发展时期,到70年代后期,已经基本完成了从殖民地时期的小规模高等教育向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的转化,从“精英教育”逐步过渡到“大众教育”。虽然其大学教育制度发展过程中受到北美以及亚洲邻国教育理念的影响,但是仍然极富本土特点。澳大利亚的教育市场很早就对外开放,教育国际化程度不断攀升,目前是世界第三大高等教育输出国。根据“澳大利亚教育国际”机构统计,截止到2015年7月,中国留学生数量在澳洲国际学生中所占比重最大,多达15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在澳接受高等教育。[1]但是,中国对澳洲高校通识教育的研究成果甚少。在知网的相关资料中,仅有文章对澳洲职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通识教育作了概括介绍。[2]本文弥补缺憾,总结了澳大利亚大学通识教育理念、课程模式以及实践操作特色。
一、通识教育概述
通识教育,又名博雅教育,人文教育,其源头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英国的纽曼继承和发扬了这一思想,其著作《大学的理想》为西方高等教育打下了理论基础。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将通识教育提升到大学教育的高度,指出通识教育是一种综合教育,能为任何专业的学习做准备。[3]李曼丽是国内首位从事通识教育哲学理论研究的学者,她梳理对比50余种关于通识教育的定义后,将其归纳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旨在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4]
二、澳洲高校通识教育的特色
早在1931年,悉尼大学哲学系教授约翰·安德森就提出,“博雅教育是能够使我们自由生活的教育,是一种理智训练,不是为专门工作或专门服务,而是为整个人生”。[5]他强调了博雅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为澳洲大学通识教育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随后,澳洲高等教育改革倡导高校发挥各自优势,走多样化发展道路,使大学制度更加自由化,学校拥有更多自主权。澳洲高校并没有明确定义哪些属于通识教育课程,但通识教育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程体系促进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教学目的强调综合素质的提升,注重通识课程比例,允许跨学科学习,重视塑造公民,陶冶心智。
(一)实用化、学术化和自由化相结合的课程设置
通识教育需要多元化、通识性的课程体系来支持,在深度与广度上,增加通识课程的选择性,扩大通识课程的比例。以墨尔本大学文科的本科教育为例,课程设置分为基础课、专业课、辅修课、选修课和宽度课程五大模块。宽度课程贯穿整个大学三年的学习,是专业与选修之间的第三种组合,以课群为单位,可跨学科主题组合。以其文学学士教育为例,其中有600多门宽度度课程供选择。[6]宽度课程涉猎广泛,并按照学科关系、学习顺序、课程类型以及培养目标等分类列出,学生根据自己的主修、辅修专业或学习兴趣选课,不但得到广博的教育,而且为进入职场或科研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二)多元化的课程功能
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可深层次融合,注重教育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先博后专,有利于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渗透,增加学科之间的流通性;没有过早的专业化,服务于专业课教育。
大一主要是基础课程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体验性,加强学生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沟通、写作、科研等基本技能,为大二专业的选择和学习打下基础。大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数量很少,自选课程的比例很大,以便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生转移时可迅速转向其他学习领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些学校在大一开设基础必修课,虽专业性不强,但涉猎广泛,旨在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概括了解;大二确定专业,高校允许学生选择两个主修方向,或者一个主修一个辅修,并在毕业证书上体现出来,同时也有部分通识课程供选修,以培养兴趣爱好,拓展知识面或以深入学术研究为目的;大三要求学生完成专业方向学习,并做好求职准备。
2.通识教育的宗旨是培养能够适应高速社会变革的文明公民和高素质人才。澳大利亚国际化的高等教育体系致力为“全球化”市场输出人才,在澳联邦政府的推动下,高校都参加了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支持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种交流会议和项目,课程设置尽量遵循国际标准。多样的通识教育活动如实习、交换生等主题活动不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了适应能力,历练了性格,培养了责任感,还为最终的事业选择提供依据。学生可跨专业选择其他领域的课程,丰富知识储备并习得技能。虽然每学期的课程总量不多,但难度和强度很大。课堂上采取小组讨论、读书报告、思考分析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和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方法,全面锻炼学生寻找、发展和转化知识的综合能力。只有学习达到一定的认知层次并完成学习目标,才可获得学分。只有在修满学分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获得高校的职业学位、通才学位或研究学位。
(三)多层次的监督管理体系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高校的管理制度从宏观到微观都经历了重建、改革和优化。政府与学校分工协作,统筹管理,并允许专业性、甚至国际性的评估单位一同参与高校教学质量的评估,既在最大程度上监控高校的办学质量,又遵从了高校教学管理的自主性。学校文化和管理体制构成的大环境对通识教育的实施有重大影响。虽然政府鼓励高校教育自主性和多样化,但并没放松对课程质量的要求。通识课程有详尽具体的教学和训练要求且标准绝不低于专业课。
1.校内评估。澳洲大学都制定了教学质量保障计划,对课程设计、评估、教学反馈有详细的规定。如悉尼大学的教学质量监督框架结构明晰,质量咨询与协调小组QACG是学校质量保障体系的制定者,调控学术和行政质量,学术理事会在学部、系、教师、学生、教学单元层面考核评估,教与学研究所(ILT)和质量保证与评估工作小组(EQA)提供技术支持,对每门课程进行质量调查并作出相应的评估报告,以指导以后的教学计划。[7]
2.外部评估。澳大利亚大学、校企之间紧密合作,校外专家、同行组成专家组,定期对不同高校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比较。由于澳洲高校的多元文化背景,需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公民并向全世界的劳务市场输送人才,所以有些课程采用国际评估标准。
3.联邦政府评估。澳大利亚早在2000年就建立了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框架,明确了政府和高校的责任和义务。2004年,国家高等教育教学研究所成立,由澳大利亚大学教学委员会(AUTC)监管,对教学质量宏观监控。联邦教育与科学培训部对学生的成绩指标、满意度等收集对比,以此监督各高校每门课的教学质量。
三、对中国大学教改的启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澳洲高校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既没有一味模仿英国的博雅教育,也没有盲从美国的实用主义原则,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自身多元文化背景(包括本土文化和移民文化),优化课程体系,完善评估方式,改进课程管理模式,严抓教学质量,各校融合自身特色开拓多样的通识教育,这对我国大学教育的改革与通识教育的建设有重大借鉴意义。
(一)在科目设计上,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始于90年代中后期,缺乏实践经验。一度在社会的功利化取向影响下,高校热衷于开设与经济市场关系密切的课程或者被大众视为就业热门的专业,对旨在培养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养的通识教育课程还缺乏相应的重视和深入探究。对西方高校通识教育体系广泛涉猎的哲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基础课程,在国内高校中也鲜有开设,或得不到足够重视。因此,必须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通识教育体系,丰富课程内容,整合优化课程资源;在课程设计与改革中,以能力提升和公民意识的培养为首要任务,在此思想指导下,提升通识教育的教学科研,健全教学评估,改进教学质量。
(二)在本土化发展过程中,注重继承传统教育的精髓与特色
儒家经典《大学》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至善”是中国学者的终极追求,《中庸》中的“尊德性”和“道问学“体现出德育与智育的统一是中国教育的最高目标;民国时期的教育家蔡元培提出大学要培养“硕学闳材”,这都与中国当代大学教育秉持培养品德高尚的全能型人才理念相一致。因此,国内高校开展通识教育时,既要发扬本国优秀教育文化传统,又要结合学校自身的独特优势,在尊重高校自治权的同时加强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质量管控,把西方的通识教育模式本土化,逐渐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传统,提升通识教育的效果。
(注: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资助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CWYGJ15-15)
[1]中国留学生居赴澳外国留学生人数第一位[EB/OL].http://news. xinhuanet.com/world/2015-02/07/c_127469550.htm.
[2]程峰.澳大利亚通识教育课程的特点与启示[J].文教资料,2015,(22).
[3]Richard,A.S.The Substance of Two Reports of the faculty of Amherst College to Board of Trustees[J].North American Review,1829,(28):300.
[4]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7).
[5]Anderson,John.Education and Politics[M].Sidney:Angus& Robert son,1931.53-63.
[6]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Undergraduate Bachelor of Arts,2016 Arts Prospectus[EB/OL].http://futurestudents.unimelb.edu.au/ 2016_arts_prospectus.
[7]祝怀新.面向现代化: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